第一图书网

哲学与人生

傅佩荣 上海三联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上海三联  

作者:

傅佩荣  

页数:

30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称为“爱智”。苏格拉底曾说, “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因此很多人开始觉醒,并且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何去何从。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弯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曾被台湾《民生报》评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近年来,傅教授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每年开展近200场次国学讲座,足迹遍及中国大陆、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地,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2008年底被《21世纪经济报道》评为“中国文化领域风云人物”。2009年5月,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书籍目录

前言从哲学看人生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定义:哲学原意是“爱智” 对哲学的基本描述 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结论:爱智是人的天性第二章 思想方法 逻辑(运思的规则) 语言分析(表达的效应) 现象学(辨物的策略) 诠释学(阅读的途径) 结论:心智成长的方法第三章 人性的真相 就人的现状而言(希腊思想) 就人的起源而言(基督教) 人类的生命特色与未来发展(近代世界) 结论:掌握人生的方向第四章 神话与悲剧 神话:神界故事、民族的梦、不自觉的虚构 悲剧(以希腊类型为代表) 结论:从神话与悲剧中获取知识第五章 苏格拉底 时代与思想背景 思想方法的特色 生平大事 生命内涵 人格表现 结论:活出自己第六章 存在主义 克尔凯郭尔 尼采  雅斯贝尔斯 海德格尔 马塞尔 结论:保持开放的心胸面对人生第七章 荒谬之超越 萨特  加缪 结论:清楚自己的抉择第八章 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 引言:中国有哲学吗?  中国哲学之起源 中国哲学的特质 结论:使传统智慧再现生机第九章 儒家的风格第十章 道家的智慧第十一章 艺术与审美 第十二章 宗教与永恒第十三章 教育与自我第十四章 文化的视野

章节摘录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  对一般人而言,“哲学”是一个既抽象又空洞的词汇。有些人笑称,所谓的哲学家,就是整天在一间漆黑的屋子里寻找一只黑猫的人。  亦即,他所说的一切全凭个人想像,而无法证明到底有没有这样一只猫;也有人抱怨,哲学是把简单的东西说得很复杂,把你原本懂的事情说成你不懂。然而,真的是如此吗?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章要特别说明,这种一般的观念是不正确的。  到图书馆查看资料,必须根据书目编号,这时会发现编号“0”代表总类,也就是辞典、百科全书之类的工具书;编号“1”则是哲学类。为什么哲学会被排在第一号呢?这是因为在西方的学术传统里,早就界定了哲学的作用,认为哲学具有基础性与整合性,既能为一切知识奠基,又能统合所有的知识。  人类的经验是多样而分散的,尤其为了深入了解的需要,往往只能分工而不能合作。然而,人的生命是完整的,我们总是希望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以便可以作正确的抉择。“博士学位”的英文是Ph.D.Ph.D.就是DoctorofPhilosophy,也就是“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  若要了解上面所说的是否合理,就要进一步思考:“到底什么是哲学?学了哲学之后对人生又有什么帮助?”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向读者真诚推荐本书,希望这门台大的最佳通识课引领更多青年走进爱智之门。    ——周国平


编辑推荐

  《哲学与人生(修订普及版)》是近十年来最畅销的人生哲学读物,台湾大学使用超过20年的最佳通识课教材。发行五周年,惠及数万爱智者,特推出修订普及版。融合中西方哲学的大智慧,解决“人如何活着,如何好好活着,如何快乐活着”的大问题。周国平倾情推荐并作序。傅教授的“哲学与人生”课程开课20年来,是台湾大学最受欢迎的通识课,因此傅教授本人亦被台湾报纸评选为台大最热门教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哲学与人生 PDF格式下载



朋友推荐的书,有些意思。


正品 书比较难啃


适合35岁以上的人士阅读


哲学与人生(修订普及版)


内容够普及,挺好


帮别人买的 还可以啦


挺不错的,送货速度比较快


  第一次听说傅佩荣是在高中的时候,他来我们学校做讲座,可能是遗憾当时没能去现场听,后来买了一本《国学的天空》。那时候傅佩荣很火,但是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位矮矮胖胖的人物为何能如此红火。买来的《国学的天空》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可能是我那时并不是读这种书的年龄,但这书的确给我一种平淡无奇的感觉。
  如今四年过去了,因缘巧合又读了这本《哲学与人生》,也许是心境和年龄不同了吧,感觉这本书与《国学的天空》相比,至少不会是平淡无奇的感觉。书里面确有一些让我深深共鸣的东西。
  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傅先生在书中提出了几个what。
    1.what did it say?
    2.what would it say?
    3.what could it say?
    4.what should it say?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怎样阅读一本书》,相信着本书对于读书方法的阐述会比傅的更详细清楚。
  至于《神话与悲剧》,或许是我之前已经看过bbc
  【西方神话传说】希腊神话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http://www.tudou.com/albumcover/T1jLEx62oto.html
  当初第一看时,对于神话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还是感到十分震撼与新奇的,在《神话与悲剧》中再次看到这种联系更多的是共鸣和联想吧。
  至于悲剧,真心忍不住点个赞。
  “希腊悲剧最大的特色在于:悲剧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命运”。韩国那些纯爱电影不都是这个套路么!男女主角好好的,女猪脚不是突然得了莫名的不可知治愈的疾病,就是男猪脚突然莫名的失踪,最后再来个悲催的悬念大曝光。还记得“致我们逝去的青春”阮莞结婚前还跑去找前男友,最后神奇地被车撞飞了。最后不得不让感叹一句,这就是命啊!可惜与功利深厚的希腊作家相比,现在这些编剧们还是相形见绌,艺术感染力有限。
  总的来说最喜欢的还是最后这几章
  第十一章 艺术与审美
  第十二章 宗教与永恒
  第十三章 教育与自我
  第十四章 文化的视野
  虽然少却十分有意思,比起前面历史般纵向描述,这四章算是横向融合了。
  
  以下是觉得有意思的句子
  “道家所谓的道,正是展现整体和谐圆满的象征,它代表万物之始源与归宿。”
  “念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
  “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知道自己言行背后的道理,就能够坚持下去,即使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无怨无悔。这是因为内心深深相信,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相反的,如果要他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而快乐地活着,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价值取向的真义。”
  “希腊悲剧最大的特色在于:悲剧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命运。”
  尼采说得好:“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换言之,只要了解人生的整体构图,知道自己为何有此一生,以及最终将要完成的目标,那么眼前的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选择不成为自己,另一种是选择成为自己。第一种选择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伪装自己,遮蔽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扮演别人所期待的角色就可以做到。第二种选择则比较难做到。因为为自己而活,选择成为自己是一个艰难而绝望的过程。选择成为自我也就是一个自我选择的动态过程。可我们并不知道自我将走向何方,我的未来在哪里,我下一步该怎么走呢?如果没有处理好,或者不作出选择,人生就会感到茫然。这就如同我们置身于悬崖边,前面是漫天迷雾,完全看不清。这个时候必须自己决定是否要跳跃过去。前方有可能是一个对岸,能够让人继续前进,也可能什么都没有,跳过去就粉身碎骨。
  
  都是些平淡的词语,但是怎么就那么合我心呢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凡事脱离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只是追随别人的步伐,听从别人的选择,匆匆忙忙浑浑噩噩过完这一生,与行尸走肉毫无区别。没有思想的肉体就犹如禽兽,人类之所以高于动物,在于会思考,有人性而不是单纯的种性。读过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感慨良多。一本好书,是能让你有共鸣,读时频频点头。读时不免会心一笑,读后思考又发现自己不过也是书中的一个路人之一,如果没有让我们有什么改变,不也还是一个不会思考的肉体吗?傅先生的书解释哲学用的都是常见的概念,语言简明而又不会让人读了生涩。无论从友情,亲情方面都有详明的阐释,解释了人生中存在的哲学。字字珠玑真不为过,常读常想,常想又常新。对于人生,生命的长度我还仅仅是迈出了一小步,生命的密度也是一点点。我想当我再经历过更多的事,经过时间的洗涤再来读这本书,会有更多的收获。
  
   人生的意义在于哪里。在于名利,财富,还是什么。走向生命的终结点时,回顾这一生,是感觉后悔莫及,还是能放手微笑离开?如果我们从不曾思考过人生的意义,那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哲学存在哪里,从图书馆来说,它总是排在第一列。原因是在于世界上一切学科的基础都离不开哲学,离不开思考。从我们生活来说,在做不同事情的时候总有不同感受,有时一瞬我们突然领悟到什么,感觉一切豁然开朗。这就是所谓的悟,生活中悟也存在着哲学。我们读书时会思考,面临高考后的志愿抉择会思考。这时是父母抉择还是我们自己抉择,自己如果没有参与过抉择听从安排之后再来埋怨父母的意义何在。当初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啊。如果自己选择,好歹也可以说抱怨自己的年少无知。但是,这是自己的人生,又能埋怨谁呢?
  
  
   人的一生,是在练习死亡的过程。这区别于庄子的思想,我们的目的地都会是死亡,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碌碌无为。而是我们要减轻身体的惰性对心灵的负担,让心灵走得更远。身体会腐烂,但思想可以跨越时间和死亡永存。如果我终其一生只是在别人的路上走着,那倒不如现在就终结了罢。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不知为何而死。是奢侈淫逸只图自己快活一生,还是以己之力来帮助他人。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一个人拥有的越多,越没用时间做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该做着自己的抉择,走着自己的人生。
  
  书太好,读的时候感觉心中有千言万语要写出来。又决定读完在写,最后再写时本想对书中说的概念以及这本书好好做些阐述。不知不觉竟打了这么多感想。学识尚浅,读过的书也只是皮毛,写的不好。随便看看吧。
  


  前面的篇首已经让我觉得很不错,娓娓道来,了解哲学的发展及脉络。周国平全力推荐的作品,我也很喜欢周老师的文章。
  
  之前对哲学只是个模糊的概念,本书却从开篇就讲到了哲学这个词的来源及发展,包括三种爱、人生的意义、博士Ph.D的来历等等,可以从横向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其概念,耳目一新又详实,从这里就已经喜欢读了。


  ※柏拉图 Platon 427-347 B.C.
  谈起希腊文化,“转头必见柏拉图”。他曾亲炙苏格拉底,肯定灵魂是人的真我。真理存在,那就是吾人理性所对应的“理型”(eidos)。理性是“发现”而非“发明”理型,所以他不是唯心论者。善的理型有如太阳,照亮一切存在,也为人生指示了正确的道路。怀德海说:“西方二千多年的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系列注解而已。”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
  德国哲学家,宣称“上帝已死”,想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促使人类走向“超人”的境界。他批判流俗的道德与为善的信仰,强调“求权力的意志”,要让生命的势能尽力发挥。他的见解对存在主义颇有启发。
  ※苏格拉底 Sokrates 469-399 B.C.
  西方的典型哲学家,先研究自然哲学,后探讨人生问题,强调“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只要真正认识了德行的本质,就会自然走上珊途。如何认识?经由反诘、对话、归纳、辩证等方法,发现自己无知,进而觉悟“知与德不分”,走上人生正途。生平没有著作,但是启发柏拉图写下《对话录》,由此影响世人极为深远。
  ※怀特海 Alfred N. Whitehead 1861-1947
  二十世纪贯通科学、哲学与宗教的代表人物。创立“历程哲学”,主张历程(过程)即是真是,一切皆相涵互摄为一个整体。以机体主义取代西方近代以来的机械主义。他有开阔的视野,甚至说过:“我们对中国的艺术、文学与人生哲学知道越多,就会越羡慕这个文化所达到的高度。……从历史的绵延与影响的广度来看,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
  ※胡塞尔 Edmund Husserl 1859-1938
  德国哲学家,一生致力于推展现象学。其重点在于方法上,透过对“现象”的描述,找到一物之“本质”。他的信念是:哲学必须建构为一门严格学问,亦即把哲学当成人类知识的共同方法。其所为核心观念是“意向性”,指出人的意识及其对象同时出现,因此不宜主张唯心论,由此避开自笛卡尔以来的唯心论倾向。胡塞尔有“现代哲学之父”的雅号,原因正在于他由“方法上”打开了新的局面。当代的存在主义与诠释学,皆深受其启发。
  ※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626
  英国哲学家,也是法官与杰出作家。他以《新工具》一书,提倡归纳法,肯定经验材料是知识的基础,由此构建人类文化的发展。近代英国哲学以经验主义为主要立场,培根实为先驱人物。他的“打破假象”之说,意在派出人们习以为常的成见谬说,再重新建构真实可靠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s 384-322 B.C.
  柏拉图的杰出弟子,在亲炙了柏拉图二十年之后,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他认为建构知识应该有经验世界的材料出发,透过观察、归纳、分类、实验、综合,形成各种领域的研究内容。
  在哲学上,他的十大范畴之说,对于逻辑及思想方法的探讨影响深远;他的四因说(质料、形式、动力、目的)及“潜能与实现”之说,对于人们理解具体存在的一切,大有帮助。而“形而上学”一词,也是从他的著作内容所建立的学科。他的学术成就极高,足以成为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1939
  奥地利心理学家,出身犹太家庭。于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提出“潜意识”概念,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对西方世界乃至全人类,皆有极大的影响。
  ※柏格森 Henri Bergson 1859-1941
  法国哲学家,文笔优美,思想富于吸引力,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创化论”之说,强调创造与进化并不相斥,因为宇宙是一个“生命冲力”(elan vital)在运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联想主义。
  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只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他对道德与宗教的看法,亦主张超越僵化的形式与教条,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
  ※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德国哲学家,由犹太人家庭背景转变为无神论者。认为人性是“人自己在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制造出来的”,因此人的阶级与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
  ※德日进 Pierre T. de Chardin 1881-1955
  法国哲学家,综合科学、哲学、宗教的观点,协调进化论与创造论,认为两者并无矛盾。两者之所以能够调和,关键在于“人”的出现。人由其他生物进化而成,但是跨过了“反省的门槛”,有了自我意识以及自由意志,然后可以选择人类的未来要何去何从。换言之,人类对自己的未来必须负责,亦即除了团结互助之外,别无他途。
  ※黑格尔 George W. F. Hegel 1770-1831
  德国哲学家,主张绝对唯心论,认为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精神(又称心灵、思想),精神的本质是活动而非静止,所以精神必须走出自己再回归自己,而方法则是由人类的有限精神去发现一切皆是绝对精神的展现。
  他说:“绝对者即是精神,这乃是对绝对者的最高定义。发现这个定义并且理解这个定义的意义和内容,可以说,曾是一切教化和哲学的绝对目标,一切宗教和科学都曾渴望达到这一点;只有从这种渴望出发,世界史才可以理解。”
  黑格尔逝世的1831年,代表近代哲学的结束,后续的发展较为复杂。
  ※伏尔泰 Francois M. A. de Voltaire 1694-1778
  法国哲学家、启蒙思想家,亦是著名作家,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巨擘,崇尚理性思想,致力于打击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他在哲学、史学、文学、社会政治等领域都留下大量著作,影响世人深远。
  伏尔泰是注明的无神论者,他曾宣称:“再过一百年,在市面上你将找不到一本圣经,你若想看圣经,就到博物馆里去看吧!”
  ※泰利斯 Thales 624-547 B.C.
  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曾说:“宇宙的起源是水;一切都充满神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第一,“起源”(arche)一词的含义包括:开始、起点、原质、究竟底基、究竟原理等;在此之前,希腊人是靠神话故事作为解释宇宙起因的根据,至此才开始转向宇宙内部寻找起因。第二,“神明”一词表示,当时所谓的“水”并非单纯的物质,而是具有神性力量的物质。所以,不以认为这些希腊早期的自然学派哲学家是唯物论者。
  ※雅斯贝尔斯 Karl Jaspers 1883-1969
  德国哲学家,当代存在主义的代表之一。他研究东西方伟大哲人的观念与作为,特别选择思维典型: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编成了《历史的巨人:四大圣哲》这本书。
  他写道:“他们的生命核心,在于体验了根本的人类处境,并且发现了人类的在世任务。”“在他们身上,人类的经验与理想被表达到最大极限。……他们的真实生命与思想模式,已经构成人类历史不可或缺的要素了。他们成为哲学思想的来源,同时激励人挺身抵抗,抵抗者透过他们的表率,首先获得了自我觉悟。”
  ※帕斯卡尔 Blaise Pascal 1623-1662
  法国哲学家,也是近代数学天才,十九岁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计算机。他以《沉思录》而广为人知。
  他对人生的体验与反省几位深刻,曾说:“人只不过是大自然中最柔弱的芦苇,但他是会思想的芦苇。他不用等待全部宇宙武装起来打击他;一点蒸气、一滴水,就足以置他于死地。可是,宇宙压溃他时,人仍比他的凶手更高贵;因为他知道死期已到,而宇宙毫不知情。”在宗教信仰方面,他提出“赌注论证”,认为人若相信神的存在,“假如你赢了,你得到一切;假如你输了,你也毫无损失(因为人难免一死)”。
  ※伊壁鸠鲁 Epikouros 341-270 B.C.
  希腊哲学家,立说主旨在于助人解脱对神明以及对后世的恐惧,由此带给人内心的平静。他认为,神明不会干涉人间事务,并且人死后灵魂亦随之幻灭,所以人无须担心来世。他主张人生的目的在于“快乐”,所以被后世成为快乐主义,但是他所谓的快乐不是放纵欲望,而是温和节制、平静安详地生活。
  ※费希特 Johann G. Fichte 1762-1814
  德国哲学家,有主观唯心论之说。康德认为物自身不可知,费氏则指出人的“自我”属于知性直观,不需验证即可肯定,否则人无法进行任何思想活动。他在拿破仑占领柏林期间,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提出“新教育”,强调新教育的本质即道德心,“是完全为道德而讲道德,绝不是像从前那样把教育当做达到某种目的手段”。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德国哲学家,逐走一三大“批判”(《纯碎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而知名,开创了“批判哲学”的系统,也奠定了德国唯心论的基础。所谓“批判”,是指探究合理知识的“先验”条件,亦即只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其生平关心四大难题:(一)我能够知道什么?(二)我应该做什么?(三)我可以希望什么?(四)认识什么?淡淡就其知识论的思考模式,就引起极大效应,亦即指出“物自身”不可知。人所知者只是“现象”。但是人的道德行动并非虚妄之物,由此接上“真实本体”,并且要求三大设定:人的自由、灵魂不死,以及上帝存在。
  ※谢林 Friedrich W. J. Schelling 1775-1854
  德国哲学家,有客观唯心论之说。所谓“客观”,是指他重新肯定了“自然”的价值。主张唯心论,当然以精神为唯一本题,但是精神的活动场域是自然,因此自然是“万事万物都活跃于其中的唯一生命体”。
  他想了解神性创造力如何在“自然”中运作。他探讨艺术,因为艺术是绝对与相对之交会,是精神与物质的调和。他的最高目标,乃是借此回归对于神明的理解。
  ※荣格 Carl G. Jung 1875-1961
  瑞士心理学家,创立分析心理学派(Analytic Psychology),强调“集体潜意识”(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在治疗心理病患时,采用自由联想法与象征扩展法来解梦,成效卓著。
  他对神话学、宗教学、民俗学,甚至中国的《易经》、古代炼金术等,都有深入研究。
  ※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1596-1960
  法国哲学家。他想借由理性(而不再靠宗教信仰)找到知识的基础。他认为:每一个人在一生之中,至少要有一次“去怀疑所有能被怀疑的东西”。我们可以怀疑世界与上帝,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但是,最后将会发现不能怀疑的那正是怀疑的自己。
  怀疑是一种思想作用,所以可以肯定“我思故我在”。如此一来,我是有思想所肯定的,我的本质即是思想,然后就走上唯心论的路线了。身与心之间的二元对立,自此困扰着西方哲学世界。


  站在书店里翻前几页的时候,被开篇的小故事吸引了。虽然书名让人望而生畏,但是预计这是本有意思的哲学书,就借回家看了。
  但是可能是我对此书期望太高,也可能是确实才疏学浅,看到后面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愧对付先生了。尤其是中国哲学那部分,之乎者也,看得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过记住了如下几个事情
  
  1.人本性是追求知识的
  2.人是身体和灵魂的二合一,要不断向内追求。
  


  当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知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如果不能找到一个能使我自己满足的合理解释,就会像一个超负荷的单进程CPU一样,卡在那里无力前进,更无法从中解脱。这样的恶习在我的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若一本书出于种种原因未能读完,即便是已经开始了新书的阅读,心里会一直有一个区域在自顾自地处理着原来那本的内容,尚未进化到足以一心多用境界的我,会在两种思想的交混下开始混乱,终究导致彼此都要耽搁。在很多方面上亦是如此。
  
  就好比电脑死机了就要重启一般,人脑也亦无甚不同。每当我发现自己钻了牛角尖的时候,就会给自己一个shut down的命令,但无论重来多少次,问题总是在那里,不来不去。不知何时起我开始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会在类似这样的时候选择遁世,逃避现世不停推送来的种种“现实流”,一点点的来考虑当下的处境和问题。这样的机遇是奢侈的,代价是无限错过的机遇以及消逝的大好时光,我并不是一个锱铢必较的人,但我也会为这期间流逝的一切感到遗憾。其中更是给许多人带来不便,在此一并诚挚致歉。
  
  当我们遇见问题的时候,要去考虑这个问题于我们的相对意义:它是因为什么而产生,是我们在世一定要解决的么,如果置之不理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人生有太多的问题会产生,所谓的问题大抵不外乎三种,一种是我们在自由人生中对于选择的迷茫,一种是情感中各个方面上对于自我支配的不定性,另一种是我们在生活中因为思考而产生的对于事物的疑问。前者影响到我们现世的物质生活,代表着我们实体的一面;次者决定着我们在生活中的情感探究,代表着我们心智的一面;而最后者则超脱了我们所在的现实生活,上升到一个备受争议的未知领域,便是关于灵与魂的境界。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观察自我的世界,这如人被赋予了上帝般的权力,从而能部分超越人得某种自然局限,达到一种真正的超我境界。
  
  人的一生有太多等待你处理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是非要解决不可的,人生本来便是一个没有必然的过程,所谓的“必然”以及“常情”大都是这个世界的期许所附加给我们的,这种状况利用了我们尚幼时期的屈从性,而这种屈从性只有在达到自我独立后才会慢慢的消解,而尚未产生自我独立意识的人们结集起来,就会导致人类群体的一种受限意识,以至于产生我们认作是“理所当然”的“世界结构”,无论是低级的自我反思“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出人头地又意味着什么”,还是高级的超我反思“人一生来去几十年的意义何在”“人类在超有(代表一切,包括所谓的世界、宇宙、以及宇宙之外全部的所在)中究竟会有着怎样的存在价值”等探究,都是人类意识到自我的渺小与虚无后,试图考量群体局限性甚至打破群体局限性的可贵举动。
  
  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我这次蛰伏阶段最意外也是最惊喜的收获之一,它让我第一次懂得同时让我第一次愿意主动接受原本认为“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哲学,让我第一次看清了“爱智”的真正形态,只有源自内心的渴望智慧、渴望探求存在的本源的求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智。作为一本近似于哲普性质的读物,在我这个个体上它完美地完成了其使命,以一种轻松而富有跳跃性的方式传导了近百年来人类在求知领域上点滴积累而成的智慧结晶,简明的内容中扩展了无数的支链以供需要更多细节的求知者参考。尤其难得可贵的是,这本书没有故作高深地引经据典,用专业的词语和难懂的长难句来彰显其学术庄严,而是用极为朴素的语言将这座宝库中的精华娓娓道来,若是说之前我接触过的哲学入门著作有如一座神殿,门前有这高长的石阶,两旁伫立着神情严肃纹丝不动的护道卫兵,高耸的神殿大门上镌刻着难以捉摸的古旧天意与诫语的话,这本书就犹如夜间收容疲惫旅者的一户民家,坐在炉火旁的老者轻声向你讲述古老传说一般亲近。当然,众人习惯接受知识的方式不一,真正容纳我入门这个宝贵殿堂也许正是冥冥注定机缘巧合,但无疑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哲学入门之作。
  
  由于个人原因,只读了关于西哲部分的讲传,故以上仅应用于西哲部分,望喜好中哲的阅者切莫见怪。
  


  今天在看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刚到二十页.他说到整体观点,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更加圆融。圆融并不是没有个性,不过人生很多问题的确应该从各方面来考虑,才不至于钻牛角尖。所谓"吾道一以贯之"。当然太多事都是随着年龄与经验的增加才逐渐凸显的。勉励下


  一、哲学总括
  1、哲学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
   【尼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生活”】
  2、哲学是什么?
   (1)哲学的介绍
   案例1:图书馆的编号“1”;“0”代表总结,辞典、百科全书;哲学具有基础性与整合性,一切知识奠基,统合所有知识;
   案例2:博士学位的由来 Ph.D Doctor of Philosophy
   哲学原意:希腊文philia和sophia组成philosophy,“爱智”,理解“爱好智慧”;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强调过程,不断质疑和疑问,保持“好奇”的习惯。希腊古语“哲学起源于惊讶”
   【帕拉图“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减少身体控制,完成各种试炼,追求灵性;
   哲不`学思维,理性反省【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哲学思考在过去、现在、未来连贯起来;
   (2)哲学的基本描述:1、培养智慧;2、发现真理;3、印证价值;
   (2.1)培养智慧
   先谈知识,再谈智慧,是有区别的
   【诗人艾略特:我们在资讯里面失去的知识,到哪里去了?我们在知识里面失去的智慧,到哪里去了?】
   知识的特色是针对专门领域做出的研究,因此造成专家。【爱因斯坦: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
   智慧:“完整”和“根本”,完整:看问题要从一个整体看,例如事件的失败可以放在人生的角度看;根本:生死就是根本的大问题、报应、命运【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一般没有明确答案; 超越感性的限制,用知识奠基基础,再达成完整而根本境界,而境界需和个人主体的觉悟和体验有关。
   (2.2)发现真理
   【尼采: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文化造成各人对同事件的看法不同,例如审美;爱因斯坦不是发明相对论是“发现”。人生问题以发现为主;
   (2.3)印证价值
   明白自然界的规律。人生问题需要自己去印证,例如价值观的社会问题,让座;有体验去印证,随着成长,越丰富深刻准确;【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的空洞的】
   (3)提升哲学素养:1、培养思考习惯;2、掌握整体观点;3、确立价值取向;4、力求知行合一;
   (3.1)培养思考习惯:要在不疑处有疑。同样是苹果,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普通人就吃了;
   (3.2)掌握整体观点:任何事情不同角度考虑【孔子:吾道以一贯之】
   (3.3)确立价值取向:意思“定位和方向” 举例:帕拉图遇到苏格拉底烧剧本、诗献身哲学;
   人无论多杰出也是平凡的:西方话“仆人眼中没有伟人”=“司机眼中没有伟人”
   举例:《泰坦尼克号》的1、妇女与小孩的优先故事;2、乐师在甲板拉曲故事;3、《海上钢琴师》不肯下船的故事;
   总结: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就算牺牲生命在所不惜;就象海上钢琴师
   (3.4)力求知行合一:不断寻求的过程;【知行合一的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学习知识,消化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一定要等到你课本都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中的各种细目全部忘记时,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所学到的】
   总结:养成学习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建立自己价值取向,把心得印证于生活之中;
  【哲学总括】总结:寻根探源,发现什么是“真实”。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
  【未完成版,有兴趣者建议通读此书】


  人之处,性本善。文中“从逻辑角度来看,人性本善无法成立”。如果思维意识和认知不够深广明刻,再牛逼的逻辑再超凡的角度又怎样?!我觉得阐述的有点偏面。善,很多古人回答问题,会说善,大善,这是好的意思,也是善的高级阶段。其实善在这个组句之中的意思,你还没有真正了解。你只把它看成了恶的对极。以为恶的反义就是“善”。不对你行善就是恶吗。
  
  在这个句子中,善是表达一种好、纯、简单的程度。人性刚开始是纯的简单的不复杂的,所以不会做恶事,更不会产生动机。人长大了,渐渐适应环境了,也就注重个体的发展,所以要圆滑一些,多想到一些事情。【是羊,何必要扮狼;是水,何必要装纯。】
  
  恶,不只是变现在已经做出的,还包括形态、面目、意向,还有仅仅只存在于脑际消极的具有摧毁性负面行的意念。
  不要只从表面看问题,这里的性本善,它不是单纯的就是你心中的“善良”的善。
  
  善,不是给你东西为你做事就叫做善良,只要不害你,不对你拐弯抹角,不对你有叵测之心,就是善。
  
  【不要把每个字都想得那么单纯】。古人用字高妙就高妙在一个字可以涵盖很多,它是发散的。


  “哲学与人生”是第一本开启我人生智慧之路的书。恰在那时,那段经历中。
  
  有的时候读书是一种缘分,因为道理很多的相通,只是我们能否在最需要的时候被点拨!一本好书,可能会在最恰当的时候给人生点亮航程!读过这本书很多年了,但是当时那份“开悟”的喜悦,永远无法释怀!
  
  它,不是一本专业的学术论著,更没有什么高深的概念。对于我,在那个对生活充满着疑虑,充满着思索,充满着“无知”与“无畏”并且渴望“真理”的年纪,它是青春成长路上的启迪...
  
  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将永远为我的人生指引方向;对心智成长的修行,对智慧的探索将永远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它让我思考我要过怎样的生活....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


  原先读哲学很枯燥,很费解。但是傅先生的作品好象一位老朋友坐在你的对面,将哲学与人生相关的知识娓娓道来,令人有一种往下读的冲动。


  这是一本好书,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一本好书,似乎我更觉得它是一本工具书!呵呵,从来没这样读过此类书,强力推荐!


  曾经觉得哲学书就是天书,老师讲不通,我们学不懂。但是,在网上无意够买的这本书,让我觉得哲学就在我身边,感觉曾经人生路上的很多问题都有了答案,同时,未来的路也有了指引的方向。


  儒
  儒家我最佩服的有4点
  一、 诠释经典、承先启后
  孔子生活的时代战乱纷飞,孔子感叹“礼崩乐坏”,所以借诠释经典、承礼启德来在乱世中安身立命。
  其中五经中的《尚书》、《周易》最有代表性。《尚书》阐述了“永恒”这一思想,《尚书.洪范》中的神髓是“皇极”,代表绝对的正义;《周易》代表了变化的思想,标志祸福之时总是留有一线生机,正是含了大道缺一的真理。细细体会这两本书,则既可因永恒信念而安身立命,又可因变化之理而勇于创新,动静得宜、收获自如,充实地活在每个当下。
  
  二、 内圣外王
   “外王”不该狭义地理解为“安邦治国”,广义上说,“内圣外王”讲究内外兼修、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王守仁大概也受此启发吧!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因此我对儒家“诚”一说法颇有微词。儒家认为一个人真不真诚要追寻他本来的心迹,是故“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讲究为善的无功利性,这点可以跟康德的严格的道德观相印证。其实一个人的心迹是多么的复杂,有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做这件事的初衷是善是恶。儒家是外显的、入世的,所以我认为“有心为善”,也是值得令人称道的,不必遵循如此严格的观念。
  
  三、 学
  孔子既说学习应该“敏于事而甚于行,就有道而正焉”,又说教书应该“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我最佩服的一个理论。台湾学者傅佩荣曾说,如果老是不能因材施教,哪有资格称为老师呢?若以标准答案为指针,岂不等于承认自己可有可无,没有任何独特的生命了?
  
  反观当下的教育制度,学校教出来最多的就是“乡愿”。“乡愿,德之贼也。”很多都是满口仁义道德、假道学的伪君子,没有独立的人格和理想,我想这大概是当下的教育界应该认真反思的。
  
  四、 仁
  孔子感叹“礼崩乐坏”,认为礼和乐只剩下外在的形式,而失去了自身的内涵,因此就有了“仁”。在我看来,“仁”最精彩的一点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儒家的入世思想之浓这里也可见一斑。这种舍我其谁的凌厉刚猛我认为是我们民族的魂魄之一。中国古人有“文死谏、武死战”一说,为国家与人民的福祉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诶,可惜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道
  一、 与道为友,得固欣然,失亦可喜!
  外国大作家王德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我想要的,一种是得到我想要的。(这点我深有体会。原以为大学时学术氛围非常浓的,谁知…)基督有一位主教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自从有了“你的”和“我的”这两个词,世界便充满了恶。
  
  现代文明的诅咒之一就是得失心太重。(关于文明的诅咒我写过一篇电影撞车的影评《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地址: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063326/)
  
  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人认为文明是不好的,逆天的,殊不知老子早在几百年前就提出了“顺其自然”、“绝圣弃智”!
  
  道家提倡要用超越人类本位的看法,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自有一种包容万物的达观与从容。老子说“少私寡欲”,因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提倡“返璞归真”,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主张得固欣然、失亦可喜,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怎样的洒脱,真是令物欲横流的现代人大失颜色!我们的祖先在石器时代每周只要 工作2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在一起娱乐;而现在我们没有石器时代的饥寒之忧,每周却要工作40、50、甚至60小时以上,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了!
  
  二、 庄子的择友观
  庄子说交友的最高境界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这也是我十分向往的。
  
  释
  儒家的入世思想和道家的超脱智慧,足以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然而兼具两者之妙的还是佛家。
  
  佛教典籍晦涩难懂,令我望而却步。但近日我观《北京法源寺》一书,书中提到了近代学者梁启超、谭嗣同的佛学观,令我佩服之至。他们认为佛学的精神在“回向”(出自《华严经》“回向品”):入了菩萨道的人还要投身世俗,回向人间,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正如谭嗣同本人可以逃跑却留下,来“借刀杀人”(借慈禧的刀),为了理想从容赴死,令人钦佩。当代中国和尚口中念着“不可着相”,却依旧建庙的建庙、敲钟的敲钟、悟道的悟道,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还有哪些人能像谭嗣同一样出世后再入世,为众舍身呢?
  
  我在小说中看到,佛教有一支十分精彩,讲究可侍唯我,超越前人(不知是不是虚构)。这让我联想到了古人学究天人,发出的感慨:
  横尽虚空,天象地理无一可恃而可恃者唯我
  竖尽来劫,河图洛书无一可据而可据者皆空
  
  这种气魄风度,自不待言。
  


  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是从一堆还书中翻出来的。看完周国平作的序,我立刻就有拜读的冲动。
  读完这本书,想到以前从没有注意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想到的,正向书中所说,没有哲学的生活是盲目的,没有生活的哲学是空洞的。从这本书中的内容,我喜欢上了庄子,喜欢他的那份豁达不羁,喜欢他像鲲鹏展翅的逍遥。只能说,跟他比,我显的太俗了~


  是在2010年3月12日深圳机场买的这本书。因为小小的不如意,下午提前到了机场。在书店里发现了傅佩荣先生的这本书,原价买下,算起来这本书刚刚买了不到一个星期。
   忍不住一口气把书读完,放下的时候,突然对自己有“士别三日”的感觉。不是为了夸奖自己的进步,而是惊讶于哲学有着这样神奇的力量,好书真是人生的良师益友!
   人的本质在于心灵,身体只是心灵的承载物,身体会不可逆转地老化,而心灵却可以永远年经地拥有自由翱翔的天空。但只有理性反省的力量,才能够使心灵摆脱身体的惰性与软弱,让心灵自由。所以,人的天性就有哲学的倾向,因为人的天性就是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只有哲学才能帮助人们实现终极自由的愿望。
   哲学一词的希腊原文意思是“爱智”,智慧的本质就是一种理性的“根本”和“完整”,她需要以开放的心态,以理性审视自己的内心,追求和探索真理并知行合一。
   书中说,哲学的用意,在于寻根探源,发现什么是“真实”,也在于旁通统贯,把宇宙与人生连接为一个整体,由此界定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读读 很有必要!!书号B821/2324    哲学书籍我也读了很多本了,但这本书确实是适合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来读的,因为它是傅佩荣老先生十数年公选课的授课精华。不读还只能是可惜啊……   今天我的一个学长老乡跟我讲读没有读哲学是我们大学生与一般普通人的区别。我感觉他说的很多,哲学确实能给我们很多人生精要,让我们把路走好……


  有人说傅佩荣是于丹
  
  有人说这是亵渎了哲学
  
  
  
  我觉得,于丹和这本书,都不错
  
  对于这简单的一个我来说
  


  近期读过的一本好书
  
  帮助我度过一个工作关口
  
  读书的时候炎炎夏日,洗完澡,开着电扇,微风徐徐
  
  伴着书香,身体与心灵一起变得清凉
  
  烦躁的心情,压抑的工作慢慢梳理清楚
  
  


  如果一个铁杆球迷说他的偶像是贝克汉姆,人们就会怀疑他是否真的热爱足球;同样一个哲学系的毕业生如果看于单和傅佩荣这种学术超男超女,连他自己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平时对这些书都不屑一顾,那时候很多人批于丹,骂她曲解孔子,其实人家只是通俗讲孔子,就像妈妈给学前的儿童讲故事一样,那些认真的人大多是在哲学的书堆里无人问津又闷得发慌,难得有个机会蜀犬吠日自然咬定青山不放松,什么《十博士批于丹》只要想想书名我就想笑,于丹老师何许人也,一百个博士也未必能批得了他一条,如果真的能批一条又何须十博士。但是这种书我是从来不读的,就像中文系的学生不看名著删减版,自己有能力吃饭,何必要别人喂饭?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就看到了这本《哲学与人生》。
  
  狐狸的悲哀
  怀特海说,一定要等到你课本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中的各种细目全部忘记时,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所学到的。
  
  读哲学之前,我一直都以为读完哲学我就什么都可以想明白了,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我义无反顾的转入了哲学系,从柏拉图一直读到海德格尔,从孔子一直读到王阳明。后来我被哲学系清理门户的时候当滥竽充数的赶出了校门,我发现世上依然有那么多的事情我无法理解,人生各种选择我总是犹豫不前,甚至读哲学前的勇气、冲劲也在“他人就是地狱”、“物自体”等等各种似是而非的概念判断下消磨得一干二净,只有畏首畏尾,鼠目寸光,甚至我失去了生活的激情,“那有什么爱情,压根就是生殖冲动”,“一代过去了,一代又来,唯一不变的是大地”……毕业的时候,我把所有的哲学书都锁在一个箱子里,全部封存起来,狠狠的说,你们去死,我以后都不要你们了。这一年来,虽然也杂七杂八的看了很多书,经济、文学、历史、人类学,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也有一种“美则美矣,但不尽善”的感觉,终于我喜欢的还是哲学。然而,这个时候当我再回想自己大学学了什么的时候突然觉得以前种种信誓旦旦的东西突然像露水一样蒸发掉了,哲学史上一条条线索、一个个命题、一道道论证,一堆堆系统都那么陌生,我只剩下几个路人皆知的概念。这就是我学到的?
  伯林有一个很有名的关于学者的寓言:狐狸知道很多事情,刺猬只知道一件。读书的时候我就一直是一只狐狸,我不停的收集各种理论,记忆在脑中,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种种的理论究竟是为何而产生这一件事。所以我什么都没学到,当课本丢掉,笔记烧掉,狐狸一无所有,只有刺猬,他学到了一件事,他收集所有资料都是为了这一件事。真正做学问的方法应当先做一只刺猬,然后进化成狐狸,最后进化为一只新的刺猬,我的悲哀在于,我一直都在做狐狸,却忘记了做狐狸的意义是什么。
  
  以前做狐狸的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弄清楚作者的意思,然后记住,所以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举步维艰,有时候简直到了邯郸学步的困境,这是因为文本的作者与自己有着文化、语言、思维、经历等等种种差异,而且文本甚至也未必能够讲清楚作者所要讲的,所谓言不达意之谓也,因此一味追求作者原意注定是失败的,读者与作者之间永远有着康德的那种绝对的隔阂。读傅先生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它未必是一本让人阅读的真理,书中很多论点我读的时候都是从鼻子里发出声音,但是它生动的讲述了学问是如何做的,它产生于一个信念,与其说信念不如说是胡塞尔笔下的本质直观——它不是产生于逻辑的推理,它不需要证据,需要证据的是知识不是信念。当你产生了这个信念之后,就要用行动甚至是生命来证明。说得有点玄,本来应该举个例子但是我还是罢了。傅先生讲西方哲学的时候我感觉基本就是以中学为体,讲的全部是知行合一;讲中国哲学的时候却又全是西哲的气味,讲的是概念、体系,但是他又头头是道。
  ==============================================
  全书可以分为四部分,一是意义,学习哲学的意义;二是方法,哲学思考的方法;三是,人生在西方哲学中的意义,主要论述了苏格拉底和存在主义;四是,人生在中国哲学中的意义,主要讲儒家和道家;或者还可以归纳出令一部分,讲的是艺术、神话、悲剧、宗教,这些是人生完美的途径。
  
  这本书可以讲的东西太多了,今晚先写方法,我们如何阅读。
  
  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杯具史,讲的就是哲学如何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丧地割城,从开始的一个无所不包的学科一直发展到只能讲方法论的,关于思的思的学科当然还有一点伦理学。这个道理我早就知道,但是也是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才真正明晰起来,现代哲学的现象学、诠释学它们的目标很重要是建立一种思考的规则,我以前一直把它们当做知识来阅读,不曾想过它们居然可以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武器-。-
  
  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傅先生在书中提出了几个what。
  1.what did it say?
  2.what would it say?
  3.what could it say?
  4.what should it say?
  一直觉得台湾人写书都有分类随意的毛病,高明也傅先生也逃不出这个窠臼,当然可能我是理解不了他的高明。但是前面说过,做学术先要有一个信念,然后才是论证。关于如何阅读,我的信念就是:
  1.what did it say?
  2.what would it say?
  3.what should it say?
  what did it say要求我们能够说出书里究竟讲了什么,这也是我们从小学一直接受的归纳段意的训练。这种方法曾经备受诟病,我曾经也加入讨伐队伍之中,但是事实证明我当时太年轻,目前人类还没有发明出比这个更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果一个人读书时,你问他读了什么,这个人大概是答不上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迷失在文字的海洋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读一段就归纳一下段意,能够观察一下作者写作的逻辑——是总分,还是分总?——那么他读完一本书之后的感觉会大大不同,更加不会产生厌读的情绪。如果能把这种段意写出来,做成一个提纲就更加完美了,因为脑中的东西大多空中楼阁,不经过写作把它构造出来很快就会倒塌。
  what would it say?这个要求就更高了,你要透过字里行间阅读作者真正想讲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作者都很少会直白的表现出来,他们将他们的思想小心翼翼的收藏着,仅友邻可见。如何解读作者的思想就要借用诠释学的成果。我对诠释学认识不多,这里讲的也是从傅先生牙慧里捡来的。对文本的诠释有三种路径1.传统;2。个人;3.文本。我们应尽量从文本的角度来阅读,也就是用作者的观点来解释作者,听起来很无聊的一句话,但是意思就是说,你解释孔子的时候只能从孔子其他的话来解释孔子,你不能用弗洛伊德、用xx哲学的观点来解释,这就是所谓文本路径;另外除了文本之外,还可以从传统、个人的方向来解释,于丹读孔子的时候很多情况都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的。是不是用文本来解释文本就一定牛x了呢?这个问题很复杂,有两点值得注意的就是1.文本被作者创作出来,就不属于作者,文本有自己的生命,所有读者都是作者,进行第二次创作;第二,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是想做作者的忠实fans还是要用作者的观点使自己完满,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价值。
  what should it say?也就是作出价值判断,中国人一直中庸,写东西各打五十大板,但是我们阅读东西的时候就要偏激一点,只有肯定或是否定。我们的思想可以中庸,但是关于某个理论要有明确的态度,赞成还是反对。
  
  这些阅读是如何达到的呢?书中提供了很多方法:逻辑、文字表述、现象学方法……
  我看来只有阅读,写读书笔记,除此别无他途。
  我们要怎样的读书笔记?首先它要有严格的逻辑。如果你满篇都是由特称判断然后推出一个全称判断,这样逻辑上就有困难,结论根本不成立;文字表述,书中讲得很模糊,其实皮尔斯的实用主义就是对于文字的最恰当表达:我们要放弃那些模棱两可的表达,我们的文字必须是可感、可操作的;现象学方法,不要说什么描述法、自由想象法、地平线法,简单点就是加减法,一个东西要减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为它是另外一种东西了呢?一个元素加到什么程度才是我所要的东西?现象学的方法根本就是本质直观,克服了逻辑上的不足,使得我们有另一种方法到达真理。
  总结来说,读书笔记就是要做到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体系。只有这个我们才能够充分吸收书中的养分。
  ===========================================
  这本书要说的太多了,好困,今天到此为止
  
  
  
  
  
  
  


  这是第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哲学书。作者用灵动的语言、严谨的逻辑,展现了哲学的大概框架,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代表思想,注释也非常清晰,让读者在阅读中进行思辨。强烈推荐给入门的朋友们!


   诗人常用饱含热情的诗歌慨叹生命,哲人则用充满理性的语言阐释人生。故事家善于用一个个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故事讲述生活,哲学家试图以一套套抽象奥妙、体大思精的理论揭示真谛。生命是有限的,对人生的思考却从未终止。无论使用何种方式,人都不断地追问似乎永远也回答不完的有关人生的问题。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用哲学研究常用的澄清概念、进行推理、建构体系的方法阐释人生,语言并不艰涩玄奥,能让人在已有阅历的基础上更深层地体悟人生。读《哲学与人生》会感受到一种温和的理性、温暖的感情在滋润自己的心灵世界,也时常会感到一丝顿悟、一阵觉醒。掩卷冥思,自己对一系列曾思索不清的终极问题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精神仿佛脱离了身体,在空中自由飞翔。
   人性的问题是一切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最基础的问题。希腊哲学中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是就人的现状而言,基督教认为人是有神性和原罪的以及我们中国古代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就人的起源而言,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柏格森的创化论则对人类的未来发展方向给出了回答。中国古代儒家“人性向善论”对这三方面的问题有了一个统一的解释,人性本善或本恶有两大盲点:经验上缺乏佐证,我们无法证明一个人幼年时的善恶;逻辑上无法证明,善与恶都是价值上的概念,而价值的呈现,皆以“自由选择”为前提,而人在年幼阶段没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当人有了自由选择能力后,一定会选择善的方向,那么择善也就成为一个过程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和这一观点相似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他说存在先于本质,人只有先存在,继而才能有自由,即选择成为自己,最终获得选择的内容。
   克尔凯郭尔提出的人生三绝望颇有意趣: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不能够有自我。我认为自我指自己“是”什么而不是自己“有”什么,是being而不是having,自我是自身强大精神力量的内聚,而不是一个人有多少金钱、名誉、朋友和各种外在的羁绊,正如书中所说,“有”的越多,“是”的越少。不知道有自我是盲目地生活,不愿意有自我是扭曲的生活,不能够有自我是尴尬的生活。这三种状态充斥着现代社会,因此人时不时会感到绝望。
   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身体、心理和灵魂。身体和心理都属于生理的范畴,灵魂则处于人更高的层次。柏拉图把人的灵魂比喻成勇士拉着的马车,一匹黑马,一匹白马。勇士象征着理性,黑马是欲望,白马是精神,人的理性驾驭着欲望与精神前进。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灵魂的质量则需要不断地磨炼和升华。灵魂马车的飞跃往往会带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一起腾飞。
   曾经人们有一种设想,当人类发展到更高阶段,人的精神会摆脱肉体而独立存在,那么我们常常费心的肉体的种种需求就不会烦扰人类了,那时人会在纯粹的精神世界里活动。当下,我们无力对那遥远的未来抑或是现在宇宙中其他空间的存在有所希冀,但是我们可以品味哲学与人生,品味戴尔菲神殿上的那句话“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说到哲学,难免会联系到深奥艰涩,其实生活无处不哲学,哲学是“爱智者”的学问,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人生的任何思考都是哲学的一个分子,不同的分子组成了不同门类的哲学。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庄子,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希特勒。即使是平平凡凡的每一个人,只要有思维,就蕴含哲学。“未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几年来有空就读一些傅佩荣的作品,感觉获益匪浅。我认为,哲学其实人生路上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而火源来自思想和经历两块火石的摩擦碰撞。


  贪官、武侠小说和希腊哲学思想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
   今天略微读了一下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高中一个老师推荐的,我忘记是张老师还是陈老师了,反正都是很喜欢看书的才子。
   书中的一节提到了古希腊早期的哲学思想,就是荷马时代体现的哲学思想“能够=应该=必然”。这种思想就是认为人能够做的就应该去做,而且是必然的,是顺应天命的。就像我有能力去杀死你,我就应该去杀死你,而且这是必然要做的。
   举这个例子看似很荒谬,但这种思想推导出来的“能力=权力”的思维模式却在我们中华文化中找到影子。
   就拿武侠小说来说吧,我每次看电视的武侠剧都会很无言,因为每次正邪交锋都会发生打斗,一就是在大街上,一就是在酒楼里,两个大侠打来打去,把人家的摊档都弄烂了,把桌椅都打翻了,把设施都打砸了,然后轻功一飞就走了,不用赔钱,无后顾之忧,比抢劫还好。
  就是因为大侠们的能力比普通人高,他们就可以不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只要他们想做,就可以做,他们想杀就可以杀。
   之前有一篇文章就是说武侠小说就是给中国人一个想象中的江湖,可以摆脱现实中的限制,为所欲为。这就体现了中国人的法制观念的薄弱。这也不能怪中国人,因为中国文化一直都是要求用道德限制人的行为,而不是法律,连商鞅自己最后被法律惩治时也抱怨自己的法律定得太严。而西方却有宗教和法律两方面来限制,所以更加的有条理。
   没有精神层面的强烈的宗教信仰和严格的法律,导致了“能力=权力”的观念的形成,才有了这些随心所欲,摆脱烦尘俗世的大侠的出现,这也迎合了普通人对能力和权力的渴望。现在很多的网络小说,也是这样,才被追捧。
   贪官,也是这种心理作祟。因为有了能力,所以觉得自己有了权力,有了权力而不表现一下,满足一下自己,要能力来有什么用?和没有能力有什么区别?就像你如果有了绝世的武功,你不出来摆显一下,有谁会知道你?由于这种心理,所以权力就被滥用。
   不过令我宽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也彻底抛弃了这套理论。我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这种思想会被消除,或者说被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不会再发作出来。
   认识到就像蜘蛛侠所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写的真不错,给了我很多的启迪,我曾经,要是我读书也能如你这般清楚而不是走迷宫一般该是有多好啊


 不知楼主有没有读过《西藏生死之书》,里面关于死的探讨和见解十分独到警醒。


step by step 这个名字很恰当


读书笔记总结的不错


1. 这样读书会很累吧
2. 这本书值得这么读么?


@中简
算不上累
值得不值得自己读读便知


楼主知道【尼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生活”】 的原始出处吗?求告知。


@ELI GOOGLE


恶的反义词是善


也可以说善与恶是一个人的正反面


在一个对的时候,遇到一本启迪我的书,它就是好书。


同感,爱上哲学了


有点意思,但意思不够。


你的评语一点意思也没有


开头很好,后面引证的就不够了。


1,我就很中庸,但是我喜欢读偏激的言论
2,我也是狐狸,我因此挺痛苦。
3,待补充


你这种三条党就别装狐狸,狐狸说话都是啰啰嗦嗦的,那有那么精炼


我觉得你说的方法论那一段挺启发人的。
哲学对人的滋养是一生一世的。
邓晓芒老师说,我们要知道的不是一个一个的观点和概念,而是哲学家对当时的人生困境的挣扎与抗争。说白了,一种形而上不过是一种人生信仰。其作用只是支持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规范。


lz推荐一下比较好的西方哲学史吧。想读读。


有意义的文章。tkx


唉 跟书说的相乎甚远,倒不如说是从哲学分析 如何阅读一本书


好文章,作者是个会读书、会独立思考的人


不过优质文书得多看


楼主写得好,看得出是真喜欢哲学


这是我大学时第一本认真看的哲学课本,不得不承认,我的阅读能力还是张白纸


偶,这就是哲学啊,是吗?


狐狸和刺猬各有所长,做自己就好了。


呵呵...写得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