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间失格

(日)太宰治 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作者:

(日)太宰治  

页数:

234  

字数:

182000  

译者:

烨伊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曾见过三张那个男人的照片。 第一张,应该是他童年时的照片,年龄约莫十岁。这个孩子站在庭院池畔,被一群女人(或许是他的姐妹们。抑或表姐妹们)簇拥着,穿着粗条纹和服裤裙,头左倾三十度左右,笑得很难看。难看?不过,如果感觉愚钝的人(亦即那些对美丑不敏感的人)摆出一副冷淡麻木的表情,随口客套一句“真是位可爱的小少爷呢”,这夸奖听上去也不像是虚情假意。可若是对美与丑稍有鉴赏能力的人,或许只消看一眼,就会颇不愉快地嘟囔一句“什么嘛,这孩子真招人讨厌”,然后用掸落毛虫似的动作把照片扔到一边。 说不上为什么,那孩子的笑脸,愈看愈让人感到莫名的厌烦与阴森。那根本就不是在笑。那孩子一点笑的意思都没有。他握紧双拳的站姿便是证据。人,是不会在握拳的同时还能笑得出的。只有猴子才会。那分明是猴子的笑容——只是在脸上挤出丑陋的皱纹而已。照片上的他诡异至极,若有人说他是“脸皱成一团的小少爷”也不为过,且他表情猥琐,让人很不舒服。至今为止,我从未见过神态如此诡异的小孩。 第二张照片里,他的脸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那是他学生时代的照片。虽无法断定是高中时代还是大学时代,但照片里的人已然一副相貌俊美的学生模样。不可思议的是,照片上的他,同样没有活人的气息。他穿着校服,胸前的口袋露出白色手帕一角,两腿交叉坐在藤椅上,面带笑容。这次不再是满脸皱纹的猴子笑脸,而是相当有技巧的微笑了,却不知为何,还是与常人有异。类似于血气的凝重,或是生命的艰涩之类切实的东西,在这笑容中概不存在。那笑容不像鸟,而像鸟轻盈的羽毛。他笑着,如同一张白纸,让人觉得,他的一切都是虚假的。这笑容,用“矫揉造作”不足以形容,说是“轻薄”也不妥当,说成“娘娘腔”也不贴切,说是“赶时髦”也全然不符。而且,仔细端详后发现,这位美少年身上依然有种莫名的诡谲气息。至今为止,我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俊美青年。 第三张照片,最是出奇。其年龄无从推测。他的头发略显花白,在脏乱不堪的屋子一角(照片清楚地拍出屋子的墙壁约有三处已崩裂),两手在小小的火盆上烤火。这次他没有笑,没有任何表情。似乎他坐在火盆边伸手烤火的间隙,生命就会自然消亡一样。这着实是张令人厌恶、触霉头的照片。怪异的地方不止于此,由于这次刻意给了面部特写,我得以仔细观察这张脸的构造。额头普通、额头上的皱纹普通、眉毛普通、眼睛普通,鼻子、嘴、下颌也普通。天哪,这张脸岂止没有表情,简直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印象,因为它毫无特色。倘若我看了这张照片后闭上眼,完全不会记起这张脸的模样。我能记起房间的墙壁和小火盆,但房间主人的脸却像云雾一般在我脑中消散,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来。那张脸构不成一幅画面,用漫画也画不出来。再次睁眼去看,我甚至也不会有“啊,原来长成这样,想起来了”的喜悦。极端地说,纵使我睁眼再看这张照片,也丝毫不觉熟悉,反而觉得快怏不乐、焦虑难安,不自觉地想把目光移开。 即使是所谓的“死人之相”,也应该比他更有表情,更让人印象深刻才是。或许把马的脑袋硬安在人的头上,才会产生与它类似的感觉。总之,任何人看了这照片,都会有种莫名的抗拒与恐慌。至今为止,我从未见过长相如此诡异的男子。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人间失格》、《维庸之妻》、《阴火》、《奔跑吧!梅勒斯》、《Goodbye》等太宰治诸多名篇。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个部分构成,其中序和后记以作者口吻叙说,三个手札则以主人公叶藏的口吻叙述。主人公叶藏胆小懦弱,惧怕世间的情感,不了解人类复杂的思想,继而通过搞笑取乐别人,隐藏真实的自己。后来发现饮酒作乐似乎更能逃避这个世界,于是终日放浪形骸,通过酒精、药物、女人来麻痹自己,最终走向毁灭。他被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终其一生都在自我厌倦下寻求爱,逃避爱,最后只能毁灭自己。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
  日本文学的重要人物,“私小说”领域的天才作家。
  太宰治出身于东北地主家庭,从小体弱敏感;中学开始迷上文学,崇拜泉镜花和芥川龙之介;高中时立志于文学创作,开始发表随笔等。
  1935年凭借《逆行》获得第一届芥川奖候补作品;1945年《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
  太宰治后期创作的《人间失格》、《斜阳》、《维庸之妻》、《Goodbye》等被认为是其最优秀的作品。
  太宰治一生多次求死,在自我放逐和沉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直至1948年自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向世人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留下众多不朽佳作。其多数作品采用“私小说”的自我告白形式,充满了纯粹而敏锐的感受性,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书籍目录

人间失格
Goodbye
维庸之妻
阴火
满愿
候鸟
心之王者
秋风记
雪夜的故事
美男子与香烟
奔跑吧!梅勒斯

章节摘录

版权页: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我总是无法理清人类生活的头绪。我从小在东北的乡间长大,初次见到火车,是年纪稍大后的事了。我在火车站的天桥上爬上爬下,满以为它是为了把车站建得像国外的游乐场一般复杂有趣,而特地打造的新潮设施。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此深信不疑。在天桥上爬上爬下,曾是我最拿手的游戏。我原以为,那是铁路局最为贴心的服务之一。后来我发现,天桥不过是供乘客跨越铁路而设,只是一段实用性的阶梯,于是顿感索然无味。此外,幼年的我在绘本中见到地铁,也不以为它是为实际需求而建,竟自认为比起地面上的车,地底下的车别出心裁、乐趣非凡,这应是地铁出现的缘由。我自幼体弱多病,长期卧床在家。躺在床上,我笃定地认为这些床单、枕头套、被套都是单调乏味的装饰品。将满二十岁时,才得知这些竟也都是实用品。我颇感意外,对于人活于世的简朴,不禁悲从中来。还有,我不懂得饥肠辘辘的滋味。不,我并非要傻乎乎地说明自己成长在不愁衣食的大户人家,只是我的确不曾体会饥饿之感。这样说来或许奇怪,我是那种即使饿了,也无法自察的人。中小学时,每当放学回家,周遭的人们总会七嘴八舌地吵着:“肚子饿了吧?我们都是过来人,放学回家的时候肚子总会饿得够戗。来点甜纳豆如何?还有蛋糕和面包哦。”我也总会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讨好人的精神,嘴上说着“我饿了”,顺手把十颗甜纳豆扔进嘴里。但其实,那时的我对于饥饿一无所知。当然,我的食量并不小,记忆中却几乎不曾因饥饿而进食。我吃人们眼中的山珍海味,也吃众人艳羡的奢华之食。外出用餐时,总会勉强自己吃到撑。年幼之时,于我而言,最痛苦的时刻,莫过于在自家用餐的时候。在乡下家中,每逢用餐,全家十余人的餐盘都分成相对的两列排开。身为幺子的我,自然坐在未座。用餐的房间光线暗淡,午饭时,十几位家人默默坐在桌前扒饭,这光景总是让我不寒而栗。我家是传统守旧的乡下家庭,菜色大都墨守成规,我渐渐对山珍海味或奢华之食不再抱有期待,最终竟觉得吃饭的时刻是可怖的。我坐在那幽暗房间的餐桌末端,因恐惧而寒战连连,把饭食一点点强压进口中,闷想着:“人为何一天非吃三餐不可?”每个人吃饭时都表情严肃,用餐俨然如某种仪式:一家人须得每日三次,准时聚集到一间幽暗的屋中。餐盘的顺序要摆放正确,即使并不饿,也须沉默着低头咀嚼饭食。以至于我曾以为,这是在向家中蠢蠢欲动的亡灵们祈祷。在我听来,“人不吃饭就会死”这句话不过是可恶的恐吓之词。然而,这种迷信的说法(到现在我仍觉得这像是某种迷信)却总能带给我不安和恐惧。人不吃饭就会死,所以必须劳动、吃饭——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让我觉得艰涩难懂、更具有胁迫感的话语了。即是说,我对人类的行为,至今仍无法理解。我的幸福观与世人几乎大相径庭。为此,我深感不安,夜夜辗转反侧、呻吟不止,甚至精神发狂。我究竟能否称得上是个幸福的人昵?自幼时起,就常有人说我幸福,我却总觉得自己有如身陷炼狱,那些说我幸福的人在我看来反而比我幸福许多,他们安乐的生活远非我所能比拟。我甚至曾认为,自己背负着十个灾祸。若任意将其中一个交与旁人背负,恐怕都足以令人丧命。总之,我不懂。旁人承受的痛苦的性质和大小,我完全捉摸不透。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只是吃个饭就能化解的痛苦,或许才是莫大的痛苦。也许,我刚才所说的那十个灾祸在这些痛苦面前,不值一提。也许那些我无法理解的痛苦才是凄惨的阿鼻地狱。果真如此吗?我不知道。但即使如此,那些人依然不想轻生、不会发狂,纵谈政治、亳不绝望、毫不屈服、继续与生活作战。他们不觉得痛苦吗?他们变得自私自利,甚至视其为理所当然,难道从未怀疑过自己?若真如此,那真是快活。不是每个人都是如此吧?真的都满足于此吗?我不知道……在夜里酣然入睡,一早醒来就会神清气爽吗?他们做了怎样的梦?走路时想些什么?想着钱的事情?不会仅此而已吧?我似乎听说过“民以食为天”,却从未听过“人为钱而活”。不,也许因人而异吧……我还是搞不懂……思绪渐感困惑之时,我越发惶恐不安,仿佛自己是这世上的异类。我与旁人几乎无法交谈,因我既不知该谈些什么,也不知该从何谈起。于是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他人。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我极度恐惧人类的同时,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对人类死心。于是,我靠滑稽这根细线,维系着与人类的联系。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可心里头,却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钧一发的高难度下,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我的家人有多痛苦?为了生计他们在思考些什么?自孩提时起,我就对这些事一无所知,只是畏缩着,不堪承受家人之间的隔膜,因此从小就练就了取悦他人的本领。换言之,不知从何时起,我成了一个不说半句真话的孩子。翻看那时与家人的合照便可发现,其他人都一本正经,只有我一个人,必定笑得诡异而扭曲。那是我取悦他人的一种幼稚而可悲的方式。而且,无论我被家人怎样责怪,也从不还嘴。哪怕只是戏言,于我也如晴天霹雳,令我为之疯狂,哪里还谈得上还嘴?我深信,他们的责备才是亘古不变的“人间真理”,只是我无力践行真理,无法与人共处。因此,我无力反驳,也无法为自己辩解。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得一点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因此我总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击,内心却承受着疯狂的恐惧。

媒体关注与评论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中“十全十美的文章和彻头彻尾的绝望”深受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之影响。 ——佐藤干夫 无论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太宰的作品总拥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的灵魂,让人无法逃脱。 ——奥野健男 想要在人的世界里好好地活下去,那种不能实现的焦虑以及想要认认真真活着的渴望才是他的本质 ——日本明治大学教授齐藤孝


编辑推荐

《人间失格》作者太宰治的内心独白,一个渴望爱又不懂爱的“胆小鬼”。他无法理清人类生活的头绪,只得以滑稽搞笑来伪装自己。他由恐惧到绝望,由绝望到渴望离开这个世界。这就是《人间失格》。在这里,人性的丑陋和虚伪,无可遁形。“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他太想死了,甚至连“Goodbye”都来不及说完。真正细腻感伤的文字从这里开始。

名人推荐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中“十全十美的文章和彻头彻尾的绝望”深受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之影响。 ——佐藤干夫 无论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太宰的作品总拥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的灵魂,让人无法逃脱。 ——奥野健男 想要在人的世界里好好地活下去,那种不能实现的焦虑以及想要认认真真活着的渴望才是他的本质。 ——日本明治大学教授 齐藤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间失格 PDF格式下载



记得芥川龙之介的短评《侏儒的话》里曾引用巴斯葛的话“如果克里奥佩特拉
cleopatra)”的鼻子是歪的,世界的历史也许因此发生变化。他在书中指出“情人大都是不顾真相的。”“我们的自我欺骗,一旦陷入爱情,就会成为最彻底的自我欺骗。” 可是人们还会想,即使鼻子真是歪的,凯撒也不会过多注意这点,而是取其长补齐短吧,比如她的眼睛阿,耳朵呀什么的,总有吸引安东尼的地方。
人们大概会这样想吧。于是有了这种修正的理智的存在。加上统辖百般人事的偶然(鼻子不是歪的)的存在。“'偶然可以说是神意。这样,我们的自我欺骗应该是左右世界历史的最持久的力量也未可知。”
“两千余年的历史并不是由一个渺小的埃及艳后的鼻子来左右的。倒不如说是由大地之上到处存在的人们的愚昧来左右。实在可笑——是由人们庄严的愚昧来左右的。”
这里芥川突出的强调了人们的愚昧,这愚昧其实来源于人们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往往有两种后果,一种是为了掩饰而故作的自大,另一种则是极度的自卑。芥川龙之介本为日本战前作家,但是他对后来太宰治的影响太大。故在此引作前文。
没有哪一种比写自己更真实的了。日本素有的私小说便是记叙作者生活的文体,一般以第一人称,太宰治的代表作《人间失格》写的就是一位社会的边缘人怎样慢慢由害怕社会到厌恶社会,最终走向自杀。这部著作可以说写进了人世间的丑恶,作者在里面将内心的想法完完全全地展现在我面前,“一直以来,我过着羞耻的生活。”人事交往的虚伪是主人公大庭叶藏最害怕的,从小到大,他都伪装着自己逗别人笑,故意摔倒,做滑稽的动作,想要摆脱那虚假面容下的丑恶,不愿惹人生气。后来发现其实没有必要迁就别人,这种态度的转变让他更加消极,从努力避免冲突到对什么都莫不关心。后来得到了最想要的结局——“死亡”。很多人从文中的心理活动中看到了自己,也同样苦于虚伪的面对一切,明明内心恨之入骨去还装作宽宏大量的样子,然而文中的叶藏却更是连恨之入骨的感觉也没有,他觉察不到饿。只知道别人叫他吃才吃。只是害怕别人生气才做一些事。
反观日本当时战争快结束了。日本的战败已成定局。那些不肯接受现实的人们仍抱着日本必胜的心理度日,时而信心满满的在街上踱步,时而惆怅地在家中睡觉。而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这些心理原本高度紧张的男人们便彻底被击垮,沦为无赖,此时生活已经没有多大希望与目标,仅仅是为了活着而已,活着就好。这几点在太宰治的《女生徒》和《斜阳》中均有体现,作为“无赖派”的代表作家,太宰治将人性的丑恶刻画的十分细致,大有受《罗生门》的影响。太宰治19岁时听到芥川龙之介自杀的消息,震动很大,很大程度上讲,太宰治的自杀,大有向芥川致敬。
当时的生活大抵如此,而生活的哲学便是活下去或者死掉。在自信心被战争完全摧垮的情况下,没有人能从容的向笛卡尔一样跑到火炉里冥想三天然后得出什么哲学思想。因为他会先饿死。这是生活就成了哲学。
随着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性上升,这个国度的人好像看到了生活的目标,我直接把时间拖到当代,村上春树的小说《且听风吟》反映了日本在经济复苏后懒散的生活态度(当然,我指的是大部分国民,毕竟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还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数学家谷山丰和志村还提出了直接证明费马最后定理的猜想。)人们开始渐渐享受生活的乐趣,然而这种病态的生活必然产生病态的哲学观。由于美国的强大日本人都崇拜美国,学他们的语言,听他们的歌,看他们的电影。然后生活变成了和女孩子睡觉,去酒吧喝酒这样的轮回。文章粗线条的语言描绘的一个成年男子的生活,与国内的相比必然会被批为大逆不道。在看《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姑且可称为爱情的爱情小说,毕竟文章这种不完整的东西,所承载的意念也是不完整的。曾被我深深爱过的直子,在最后我才可悲的发现,直子从来没有爱过我。
尽管日本的经济在战后美国的扶植下迅速回升,并且达到了战前没有的高度,但日本人却没那么乐观,毕竟,自信心不是给你多少钱就能有的,他们普遍对这种事情抱有恐惧,事实证明这种恐惧绝非空穴来风,资本主义的很大缺点有个是它周期性的金融危机,于是当席卷日本时,日本意识到这财富不过南柯一梦,泡沫经济的破灭让国民的信心比降到战败还差,而那时受泡沫破灭影响小的则整日活在破产的恐惧中,生活也就毫无规律,在爱情中寻找港湾。而此时生活便是为了摆脱现实,哲学便是反现实。
二、从东野圭吾到宫部美雪
日本文学不得不说的是日本推理,从艾伦坡发表第一篇侦探小说起,人们便对这种题材的小说疼爱有加,日本人则将它发展我自己的流派,推理小说。只简单谈谈两个代表,东野圭吾与宫部美雪。
东野圭吾的作品大都以不可思议的诡计为辅料,描写人性。《嫌疑人x的献身》则是一部你即使知道凶手也无法猜到作案手法的作品,讲述的是天才数学家石神怎样利用诡计将婧子远离嫌犯对象中的。《秘密》则讲述的是母亲死了,灵魂转移到女儿身上,对于母女的情感变化以及最后到底是女儿还是母亲的纠结。《预知梦》则是讲述汤川学破解一系列迷题的故事。总而言之,在日本高强度的工作下,日本人阅读这种小说让精神得到了充分愉悦,难以破解的难题让他们能在看到结局前绝不放手,这样短暂的沉浸于其中,能迅速回复工作时早已丧失的激情。
然而,,仅仅有本格却是不行的。诚然,在盛世下本格为王道。但是人们的生活有了波动,如经济危机,人们便会对这种类型的小说不抱激情了,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下就有了社会派推理。“我是松本清张的女儿。”宫部美雪这样说。松本清张靠《点与线》建立了社会派代表作家的地位。而宫部美雪则继承了社会派写法。
《火车》讲述的便是信用卡破产的女主人公的故事,里面真实的再现了普通人怎样因为信用卡慢慢背负巨额债务的,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里人们的生活。
而作为消遣,人们还是要从中找到乐子,于是就有了这不可思议的推理。
纯文学里的无赖,推理里的不可思议。生活的百无聊赖。怎样继续呢,我想这样子的生活也是充满期待的,
因为他们有自由,因为他们是日本。


1、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自戕       妈妈,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感受不到任何快乐。我厌倦了,早就厌倦了,从我出生的那天开始,我厌倦了爱情、友情和所有一切感情,在我眼里,它们是那么的虚假矫饰,令我作呕;妈妈,我是个孤独的人,我不想说话,也不愿思考,我的灵魂早已不翼而飞,我活着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妈妈,在这一刻我想到了死,那是唯一能让我得到救赎的方式,我对这肮脏的人世间已经不存任何希望,堕落的脚步每时每刻不曾停顿。妈妈,请您宽恕我最后一次的任性,因为我已经活得筋疲力尽;妈妈,现在这个放任自流的孩子终于要坚强一次了,千万不要为我流下哪怕一滴眼泪,但请在我的墓上洒满洁白的花瓣。      2、 在怒奔的火车头阴影下看岸边日落,山景黄昏孤影幻化       太宰治,日本无赖派大师,1909年出生于日本青森县北津轻郡贵族家庭,父亲是当地首要人物,母亲体弱多病,不能亲自抚养孩子,所以在十个孩子中排行第九的太宰治自小他由姑母及保母照顾,父亲的严厉与母亲的缺位让太宰治从小心思纤细而敏感。太宰治在初中时后开始创办同人刊物,从此决心以文学为业。大学时期太宰治积极参加左翼运动,同时开始过着放浪不羁的生活,曾与艺妓同居,毕业后走向消极,其间四次自杀未遂,三十九岁时与最后一位爱人相约投水自尽。以晚期的《斜阳》与《人间失格》为人称道,被誉为战后日本文学的金字塔作品。      3、请问上天:不抵抗何罪之有?       这个城市永远是那么的潮湿,一年里有十个月在下雨,单薄的衣裳抵挡不住这刺骨的风。我拎着最后的半瓶酒跌跌撞撞,没走两步就要撕心裂肺地咳几下。猛然间我的双腿无力,跪倒在地,空气肮脏的灰尘进入我那被烟草熏黑的肺里面,顿时袭来一阵恶心,我想伴着我的呕吐物一起入眠。现在的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幸福,也没有任何不幸。我丧失了为人的资格。我已经完全被人世间除名了。我今年二十一岁,白发明显增多,在一般人看来,我已是四十岁以上的年龄了。      4、我曾是梦想的殉道者,现在却成了自我的终结者       他们都说,我是像神一样纯正的孩子。    但我却祈求天使与我同床。我要尽我所能地作践这个世界,作践自己。    我善于揣度,能猜到每个人的内心。也正因如此,我只能像个小丑一样的苟活于人世。    我孤独敏感,任何蛛丝马迹都能左右我的悲喜。    我攥拳而笑,令人不寒而栗。    心底的魔,早已将我准确撕裂。      5、地狱即景,怒放的恶之花       相信没有一个人在读过这本书之后会不为所动,因为那分明是一个滴血灵魂的自白,它融合了世间所有的消极、麻木以及一切丑恶。那是无论怎样的经历和自省都没法抹去的一道污迹,他坦诚赤裸地剖析自己的内心,让人不得喘息,没法回避。灵肉分离是人存于世唯一的方式,他显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义无反顾的数次摒弃自己的生命。于他而言,生命既是痛苦,是负罪,又何谈珍贵?   他赤裸着跌入急湍漩涡之中,仿佛再一次进入母亲的腹中,如此温暖,安逸。甚至没跟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道一声晚安,甚至露出了此生唯一一次发自内心的微笑。    他,仍像神一样纯正。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小说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个部分构成,其中序和后记以作者口吻叙说,三个手札则以主人公叶藏的口吻叙述。主人公叶藏从小没有作为人而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欲望——吃饭的欲望,对他来说吃饭是一种痛苦。从小体弱多病,对病痛和精神痛苦的缓解成为了他的最大的需求。幼小而敏感的心灵受到了互相欺骗、互相犯罪的“人类”的伤害。他在“人类”当中通过扮演“小丑”来向“人类”求爱,同时也是在掩饰自己的无能和心理上的不安与恐惧。对自己的无能和“犯罪”,对“人类”的恐惧和失望使他作为一个人而感到羞耻,认为自己不配作为一个人而活着,逐渐的叶藏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成为了完全边缘化的人。他的不幸是“一种缺乏拒绝能力的人的不幸”。小说的后半段,叶藏被认为精神失常而被送到了疯人院,并且给自己按下了烙印:“人间失格”。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主人公认识到了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但是太宰治并不认为主角真的没有做人的资格,在小说的最后,叶藏的相识,酒吧的老板娘如此说道:“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呐。”,伤感而无奈。


这篇文我早现在网上看过,此次逛当当无意中看到,觉得无论如何也要买一本回家。日本文学最先接触的作家就是太宰治,他一篇《人间失格》让人重新思考自身和他人,而且今次再读此书依然能感到灵魂上震撼和余波。人间失格,每个人都肮脏着。即使像神一样捐出一切为了他人,得到的也只会有唾弃和伤害。他的性格既单纯又复杂,他看似圆滑中庸,其实只是人云亦云。不表达自己的思想,便能与人和睦相处了,久而久之已习惯让他人决定一切。不知道他人是怎么下的决定,所以才好奇畏惧。希望自己也能自由自在的处事为人,奈何本性纯善。总是对自身苛责,自己无法宽恕自己,又有何人能救赎呢。自己都不爱惜自己,当然别人要对你为所欲为。这句话说的太好了,他是作者凄苦的自白:就算喝了酒,也是像神一样的好孩子。从未想过要伤害某人的自己,怎会被伤的体无完肤,人间失格啊。


果然,人间失格是非常棒的作品,强烈感受到了作者对自身对社会的不满。除此之外,太宰治的未完之作goodbye也让人哀婉一代作家在作品未尽之际就离我们而去,这绝对是文学世界的损失。


对于太宰治来说,面对人生,就如面对堡垒,而能与堡垒抗衡者,惟有堡垒(人生不可被攻陷,攻城器械毫无用武之处,况且生活又是会在你最为自信满满的时候给予承重一击,因而只有矛而无盾的生存方式是不明智的)。对峙是太宰治生命的真实状态。生活于他无疑怀有敌意,他摒弃长矛——这种常常找不到合适理由而进攻的穿透攻击力;他似乎偏爱扔掉自卫的盾——这种可以直接反弹直面而来的侵犯而将真实人生的侵略性减半。如此的人生难免失衡,从太宰的本身的千疮百孔可见一斑:人生的无力是必然的,谁又能去相信蜂窝一般的内心产生的力量?最终的答案是:“我活不下去。”在压抑和恍惚中,“为人的资格”是如何失去的这一重要问题已被“失去为人资格”这一严酷事实完全埋葬;是谁将这一缕迷途中纤小的溪流在人间蒸发,又是什么将樱花抛洒长空的惨烈过程如此从容地加速?侵略者通常不自知,施加暴力如它本身由表及里的简单一般挥洒自如,然而侵略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密不透风,敌意融入五感,嵌进理智和情感。心多么细腻,匕首就可以多么致命。聪明的你一定知道:再好的铠甲是也没法与外界如针扎的世界完全抗衡。不过也有能够将自己与世界单方面隔绝的盾——“王者之道”,王者之所以为王者,或许不是因为他手里的宝剑,却是因为这滑稽的“盾牌”,或者说“自我麻痹”。什么是“自我麻醉”?我们都长期自饮酒精,只是我们将名儿亲切地唤作富有诗情画意的“酒”。什么是“王者的麻痹”?在时机上和方向上都把握得很好地,滑稽地,旁人眼里戏剧性地,奇迹性地弹开来自夏日炎炎冬天刺骨的空气直面而来的攻击,对于某些“没有必要的事情”看来近乎本能的无关痛痒。“心”——情感的会聚体,情愫的爆发源身在漩涡不可怕,身在漩涡而不自知不可怕,被漩涡卷走无意识地被甩入另一端也不可怕,发现涡的另一端并非温暖如春反是浴火囹圄实在不可怕,身处囹圄而不愿承认确实不无可怕,终于血淋淋的的切肤痛会出了囹圄的在眼前的梦里的摸样,而这全然不用怕!真正可怕的是,顺着越狱的小道,刺激你疲惫鼻孔的,是反旋着的来时的甘甜。


只是《人间失格》就很赞,太宰治的叙述就好像让人真的如主角一般绝望到彻底,后面收录的其他作品也不错,推荐其中的《奔跑吧!梅勒斯》


标题中的都是我很喜欢的太宰治的作品。另外也很喜欢goodye,只可惜作者并没有写完就离世了。最后的“——未完”跟人一种深深的遗憾。这本书里有太宰治的各种作品,其中有比较积极的,但更多的却是一种灰暗绝望。看完书大概理解了“人间失格”的意思,这难道不就写作者自己么?总之很推荐这本书!


虽然是本合集,但是我还是只评论其中的主要作品即标题——人间失格。虽然大家都说这是本私小说,可是考虑到作者的心境,实在应该称之为遗书也不为过吧。由于无法理解他人的恐惧过于强大,主人公在不断地逃避中渐渐失去生机,并且把绝望的感情不断释放出来,这种气场充斥于整部小说里。把名字意译的话,是在说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吧,但是何谓做人的资格呢,作者把这种资格作为一种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标签,可见绝望之一斑。


太宰治一定是个孤独的人,孤独的人才会在心里堆积千言万语而不曾忘记,看人间失格,大量的内心独白,痛苦而真实。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水车》,没有语言交流,人和物一样安静,内心却可能汹涌不息。这才是人,人就是那样缺少真实交流,古怪而嬗变,没有逻辑般依赖情绪,却又在某个时刻警惕的像只猎犬,以理智当作情感枯萎的借口。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是经典中的经典,看了电影电视版的人间失格后,仍觉得不过瘾,想买本书来看看,作为珍藏的记忆。在网上查看了一下,最终选择了这个版本,挺喜欢,经典就是经典,文字的隽永中你才能感觉到生命的绝唱。值得推荐


特别是书中的《人间失格》这篇,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这篇算得上是太宰治的个人自传和自我剖析,文中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对幸福的强烈的渴求以及渴求无望后的浓浓的悲伤与无奈,真的给人触动很大。


《goodbye》读来很不错,可惜太宰治没写完就自杀了,否则也是一篇不逊于人间失格的好文。


人间失格是我看过那么多书里面最值得看的书,看完后,整个人恍惚了好几天,每每想起最后酒吧老板娘说的那句:与其哭,不如说一个人真成了那样,也就不行了。心痛,悲哀,或者说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压抑,随便一样都足以将人摧毁。心理灰暗的人,或者有抑郁症的人,真的不建议看。看了会让人更灰暗,更抑郁。太宰治到底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啊!我只能体会到他的10分之1的痛苦,心脏就快受不了了,也许我也是和他同一类人吧。


人间失格意为失去为人资格的人。
虽然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看动漫《绝望先生》无意间了解到的,动漫中提及该书是系色望说他总是看羞于见人的书,即指人间失格,动画作者本人也喜欢看。而我们自己呢?做过多少羞于见人的事并沉浸其中呢?钱、酒、女人……这本作者写给自己的私小说,其实真正用意是想唤醒人内心的良知纯洁与忏悔…里面秋风记不错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很喜欢。就是这个版本的字太小,看得很累人。


太宰治的文集,人间失格加若干短篇。不过在下才疏学浅始终看不出来作者主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单纯是作者对世界的感觉么?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看一次太宰治的书,那么绝望又那么真实,可以直直打动每个人内心深处。书很好,这个版本收录了未完的goodbye,值得收藏。


太宰治的风格独特富有内涵,一口气便可以读完全书。清新和阴暗两种矛盾体结合在一起,欲罢不能。这本书难得的是收入了Goodbye,找很久才找到。但他太想死了,连Goodbye还没有说完便已死去。愿他来世安好。


会买这本书,其实是因为看《文学少女》,里面说到一个男生因为受到这本书的影响自杀。当初以为这是一本言语极其绝望的书,但是只有当看到的时候才明白,太宰治没有过多绝望的言语,他只是在平实地叙述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普通的人,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就是这样的简单,这样的近乎轻描淡写,那种绝望、悲伤、抑郁、嘲讽的气息得以像幽灵一样笼罩。虽然有很多阴暗,但是现实中的我们就在这样的阴暗中穿梭,甚至堕落。


日本战后的一位伟大的作家,悲情而又挣扎的人生,这本书收集了太宰治的几部经典作品,包括最后一部未完成的小说,青年人读来更有痛彻的体会。


虽然有介绍说这本书能看到太宰治的绝望,但是我却认为,在里面更多是感受到他想融入这个社会,想对社会充满希望的强烈渴望。或许,有的人生来就是有使命的,而太宰治的使命就是来这世间走一遭,经历这混沌的一切,然后为后人留下这么美好的文字。


很好看,《人间失格》的主人公虽然是个很“滥”的人,但作为一个在自弃与渴求之间挣扎的灵魂无疑是动人的,一边在泥潭里腐烂一边竭力将手伸向灼人的太阳。故事结尾的一句话让我很感动。《维庸之妻》也很好看,结尾同样很出色。两个故事的结尾一句话都给人一种画龙点睛的感觉,只一句话就道尽了整个故事的内涵和韵味。


非常 非常 非常 喜欢的一本书 简直就是你和我 太宰治把戴着面具生活的现代人描写得太生动 这种强烈的共鸣让人激动得想要落泪 可惜goodbye都没说完就走了 感觉goodbye是个很好故事 但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还是很好结局


非常喜欢人间失格这部短篇,读着读着便会产生,这便是现实中的我啊这样的错觉,呵呵。不过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有些晦涩难懂,杂乱的情节,不知所终的情感表达,但是读懂之后却有种顿悟的沉静。不过很不爽的是,书中集成了一篇《goodbye》居然没有写完,还很不厚道写了一句:未完。气死。本来想给四分的,但是想到《人间失格》带给我的小忧伤,还是给五分吧


节选一小段:

总之,我不懂。旁人承受的痛苦的性质和大小,我完全琢磨不透。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只是吃个饭就能化解的痛苦,或许才是莫大的痛苦。也许,我刚才所说的那十个灾祸在这些痛苦面前,不值一提。也许那些我无法理解的痛苦才是凄惨的阿鼻地狱。果真如此么?我不知道……

主人公叶藏的内心痛苦,就是太宰治的内心困惑。天才果然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想法不同啊。


不能说是好看,只能说是在书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被击中了一般,忍不住继续看下去,想看看这个有着自己影子的故事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个人物会变成什么样子。看完之后觉得,人活成这样,真的就完了……于是开始有强烈的悲伤感……问过一些读过这部书的人,多多少少有类似的感觉,有人觉得那个在众人面前逗乐取笑的叶藏很像自己,有人觉得那个守着一个小小梦想又无力实现的叶藏很像自己,也有人觉得既恐于现实的叶藏很像自己……很多看过书的人都觉得“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总觉得叶藏很像自己”,“总觉得自己心里也有一个怪物”,恐怕这就是《人间失格》的魅力所在吧。


非常的爱太宰治,他的风格和村上春树有些相类似。遗憾的GOODBYE竟然最后还是未完待续。


这本书还收录了太宰治的遗作《Goodbye》,我是先看了御伽草纸再看的这本书。都写的很好~


看完序,我就对这本书非常感兴趣,人间失格让我看的停不下来,那种孤独有同感,那种“小丑”也做过,当然如果生活一味这样,未免绝望,但是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中都有这样的时刻吧。


人间失格中叶藏所疑惑的这是我有时感受到的被放大了的绝望。。。


太宰治绝望告白,配合生田斗真的电影很有味道


太宰治绝望的告白


看了第一部分,人间失格。那种绝望,真的好像可以触摸一样。印刷也很好。赞~


太宰治的作品,绝望而无奈。


读懂太宰的人间失格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人间失格》这本书有好几个版本,第一次拿起这本书是被它的书名所吸引,觉得很能吸引我读下去,经过细细的拜读,很庆幸自己买了这本书,当时就把它珍藏了。最近看到网上有了这本书的新版本,赶紧买来品读,刚一拆包装,就觉得书的纸质及封面设计等都让人感觉很舒服,嘿嘿,里面的文字相对老版本而言,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文字真是太优美了,真是精工细作啊,值得推荐


对于太宰治只是知道私小说 就像柳美里那样写自己的生活。好吧我只是很肤浅的迷恋那些文字罢了。


有两篇看不太懂,但是不影响,风格就是这样,尤其是人间失格太喜欢了,不愧是经典


绝望贵族太宰治,写的书真的挺有感觉,彻骨的寒意,绝望的呻吟。


以前借了看过,想买一本收藏。一开始没看清楚以为只有人间失格一部作品,没想到后面还收录了许多作品,很满意


作为无赖派的太宰治,再次把我们心中的阴暗面体现在了作品中,读完之后心情随着主角变的很沉重...


真是一部充满内涵的小说。太宰治老师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真实的财富!


下了订单后不够一天,书就送到了我的手上真的是太喜欢这样的封面,与《人间失格》既矛盾又相互融合


人间失格~每个人都有一张,又或许很多张的面具,牢牢地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


人间失格 作者似乎正在向世人剖开自己的内心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感谢太宰治。他把我们心中的一切肮脏都表达了出来。还好是在大晴天读这样的一本书[做鬼脸]。。文化流氓一直让人难以抵御。想起了发条橙。都是"社会不适应症"下典型的既无法妥协又难以抗拒的异类。。


虽然书的总体色调有点...但是不得不承认太宰治这个人实在太有才了。很多地方能引起共鸣。


把人间失格还有阴火什么的都放进去了啊


太宰治的作品,重要的代表都在里面了,很喜欢,看了后很令人深省。


没有人可以在没有经历过的时候做出适合的评价,因为我们都没有那样的体验,自然不可能有亲身的感受,所谓的设身处地也不过只是尽可能接近的假设。那样的向往,不论是生,或者死亡。我们只能沿着太宰治的笔,试着去理解,他那孤独的道。不论接受与否,我们都见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一个鲜明的太宰治。


太宰治的文章很有魔力 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有一个朋友。感觉和人间失格的主角很像。我觉得看这本书能让我更理解他。和他们的世界。


刚刚看了《人间失格》,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很到位,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表述很精准,值得细细反复品读。后面的几则故事还没看。书本包装和纸张质量都很好。


太宰治的经典作品啊!


很好喜欢太宰治的作品


人间失格的笔锋很朴实无华,整本书以写思想和人性为主,深入人心。


非常好的书,太宰治果然是有魔力的作家,有种陷进去的感觉


因为觉得这本书好,所以买了送给朋友的。有时候我也觉得我人间失格,是个社会边缘人,看着周围人带着面具如此轻松生活,我总是敬佩不已。


生长在制度化的家庭中,叶藏既想作一个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又想遵循自身的意志行事。最终他决定压抑自身本性,以获得外界认同。从这时起他就戴起了面具。 但他远非自己想的那样坚强。他的本性因愿望得不到满足而厌恶他,并给戴着面具的他贴上了“虚伪”的标签。而他又惧怕并排诉他的本性,因为他认为他的本性是不被社会所充许的,并且想成为“好孩子”的他也不会充许自身的本性,因而他把自已的本性定义为“妖怪”。 制度化下的他与自身的本性相互厌恶,相互排诉,始终得不到统一。最终,他就在这种自我厌恶的情况下达成了自我毁灭。 最后,酒吧老板娘的那句“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大慨就是作者对自身的一种讽刺。


认识太宰治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书上市,只能电子版看。现在有出版社出版真好。包装很严实,还有个塑料独立包装。


有很多个短篇,人间失格的确经典


太宰治的作品,值得期待。我觉得他就是悬疑界的金庸


世界之大,无处容身。对于太宰治来说,世界以自己为中心,正如同1900在海上完美的演奏。


随着文字一起进入太宰治的世界。


今年感觉是个怀旧年,将几年前看过的书又重读了一遍,更多了些感触。其中,很喜欢人间失格,新出的这版封面很喜欢,打开之后很干净,更有心情阅读吧。


收录了不少太宰治代表作


太宰治居然能这样轻易地解剖人性,每一个字几乎是按着我的脉搏。直抵心灵的一本书。


最喜欢太宰治、了。


太宰治的语言有种神奇的魔力


书的内容不错,几乎包括了太宰治的名篇


第一次看太宰治的书,感觉内容蛮深刻的


太宰治真是天才


找人间失格这本书很久了,但前几个出版社的都感觉一般。。。这本算不错的,值得推荐


有些不像太宰治本人写的


太宰治的内心写照啊


这个商品不错,人间失格


但是人间失格值得读


《人间失格》那一编很沉重..


这是我认为太宰治最好的作品集~~


喜欢太宰治的忧伤


光是看完人间失格这一篇都花费了很大的勇气,文字越往后读越是压抑,内力不够强大的话很容易便会被这种绝望的情绪拖进去。


目前只读了第一章节。绝望的透不过气。主人公对人的认知、对世界的惧怕、以及不断的逃避与逃亡,使活着成为了负担。没有一丝希望,生命也不具任何意义。只是行尸走肉、苟延残喘。也许要缓缓才能继续读下去。


大概没个人心里都有另一个自己吧。只不过太宰治写出来了。。看完很压抑


挺好的这本书,太宰治的文笔很好,思维很严谨


太宰治的书就是不一样,推荐


太宰治的书,不错!


太宰治的文集


收录了不少作品 刚看完人间失格 书的质量很不错 =。 =


世间有太多痛 别人说 敢死为什么不敢活 活下去比死去 要更多更多的勇气 对世界绝望又抱有希望 是怎样的矛盾又是怎样的纠葛


很喜欢太宰的作品,大概想要真正再去研读是在看完《青色文学》之后,可以让众多漫画大家执笔的太宰,“我并不认同太宰的生活观,却没有办法不去窥探的他生活,因为他充满了悲哀的矛盾和热情”这就是为何如此喜欢太宰作品的原因。


————读《丧失为人资格》 1、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自戕 妈妈,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感受不到任何快乐。我厌倦了,早就厌倦了,从我出生的那天开始,我厌倦了爱情、友情和所有一切感情,在我眼里,它们是那么的虚假矫饰,令我作呕;妈妈,我是个孤独的人,我不想说话,也不愿思考,我的灵魂早已不翼而飞,我活着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妈妈,在这一刻我想到了死,那是唯一能让我得到......


一直不太喜欢读日本作家的书,之前参加了豆瓣上一个线上活动,发现这本书的上线率着实不低,便决意买来看。真是一本让人心如死水的书,安静却激荡不已。那样的内心是如何用文字铺垫出来,且问问太宰吧。


村上说,世上没有彻头彻尾的绝望。所以,通过这本书似乎可以看见作者在生命的井底渴望蓝天的颤抖。绝望之作,对于读者来说却是能够涅槃的文章,残忍,痛,却重新生活


写出了日本人的绝望,战后的精神空虚


前三札记不错,挺独特的,以作者身处的年代来说,挺超前的,翻译的一般,这是大部分中译的日本文学的一大弊病,这使此类书籍竟不如安妮宝贝等作家的作品刻画细腻传神。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这是我对太宰的感觉。再借用海子的一句诗,表述那灵魂的共鸣——“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日本人的文学作品内心描写都很细腻,很棒


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日本人心理的写照。读这本书,在领略日本文学的同时,你也可以知道小日本到底有什么文化


人的一生说起来也不过一本书,可这样的一本书,迷茫,无赖,孤独,绝望.....像一块重重的石头积压在心头,那不是你,却如此真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