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苏东坡传

林语堂 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作者:

林语堂  

页数:

310  

字数:

290000  

译者:

宋碧云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序我写苏东坡的一生其实并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多年来,为他作传之事一直挂在我心上。1936年,我携家赴美,随身除了带着一套精选精刊的国学基本丛书,还带了几本苏东坡所著及与他有关的古刊善本书,完全没有顾虑到它们要占很大空间。那时候,我就希望能写一本有关他的书,或者翻译他的一些诗文,就算做不到这些,在我出国期间,也希望有他陪在身边。书架上有这样一位魅力无边、创意无限、廉正不阿、百无禁忌且卓尔不群的人所写的作品,会让人觉得有无比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我终于可以全心来为他写传,实在是一大乐事。生动活泼的人物个性始终是个谜。世上有了一个苏东坡,以后再难有第二个像他这样富有个性的人。对这种人下定义,通常只是徒劳而已。对于一个多才多艺、生活又多姿多彩的人物,要从他的生平和性格中挑出一些让读者钟爱的特质并不难。我们可以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员,大文豪,新派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者,工程师,假道学的反对者,静坐冥想者,佛教徒,儒学政治家,皇帝的秘书,酒鬼,厚道的法官,坚持自己政见的人,月夜游荡者,诗人,或者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都无法构成苏东坡的全貌。或许我可以这么作个总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钦佩的笑容。比起其他的中国诗人,苏东坡的人格特质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丰富、广博和幽默感,具有超绝的智力和无邪的赤子之心,犹如耶稣所描述的,兼具了蛇的智慧与鸽子的温顺。不可否认,这种罕见的结合,世间少有,而苏东坡正是其中之一,他终其一生都让自己保持全然的自然与真诚。政治上的钩心斗角、权谋巧诈与他的品格格格不入;他灵光乍现时写下的,或者为了批评他厌恶的事情而作的诗文,都是他心灵自然的流露,顺乎天性,正如他写过的“春鸟秋虫声”;也可以比拟为“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深陷政治斗争之中,却始终超越于钩心斗角之上。他不忮不求,一路吟咏、作文、评论,纯粹只是为了表达心中的感受,从未考虑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良后果。也因此,在今天读者仍以欣赏他的作品为乐。他始终关心时事,直抒己见。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个性,语言或戏谑或庄重,视场合而定,但永远真挚、恳切、忠于自我。他写作没有别的理由,只因爱写;今天我们欣赏他的作品,也没有别的理由,只因他写得如此优美、如此豪爽,且字字出自他纯真的内心。分析中国一千年来为什么历代都有许许多多苏东坡的热情仰慕者,我得到了第二个理由,与第一个理由相同,只是换个说法罢了——苏东坡有魅力。正如女人的风韵、花朵的美丽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分。苏东坡的主要魅力在于,他是一个经常让他妻子或者最爱他的人操心的奇才,不知道是该敬佩他大无畏的勇气,还是该阻止他免受他人的伤害。显然,他性格中有一股力量,谁也挡不住,这种力量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直到死亡合上他的嘴巴不再让他谈笑才停止。这种力量即我行我素。他挥洒自如,他可以古怪或威严,戏谑或庄重,我们从他的笔尖就能听到人类情感的心声,有欢乐、欣喜,有幻灭、觉醒,有顺从、忍受。他喜好欢聚宴饮。他说自己性不耐烦,遇到厌恶的事物就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他不喜欢某位诗人的诗句,就品评道:“正是京东学究饮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饱后所发者也。”他开玩笑不分敌友。在一次盛大的朝廷盛典上,他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嘲弄某位道学家,刺痛了对方,也因此尝到苦果。然而,别人不能理解的是,他会因为一件事情生气,却绝不会憎恨别人。他恨罪恶之事,对作恶之人却不记在心上,只是不喜欢而已。怨恨是无能的表现,他从未才不如人,因此他从来不知何谓怨恨。大体说来,我们得到一个印象,他一生优游吟咏,怡然自得,悲伤和不幸降临时,他也能一笑置之。在下一支拙笔想要描写的就是这种风骨。他能成为众多中国读书人所钟爱的诗人,原因也在于此。这本书是关于一个诗人、画家、百姓之友的故事。他感触深刻,思想清晰,文采华美,行动果敢,从来不因自己的利益或变动的时势而见风转舵。他不懂得顾及自己的利益,对同胞的福祉却异常关注。他仁慈慷慨,虽攒不下一文钱,却自觉富比帝王。他固执,多言而妙语如珠,口无遮拦,是光明磊落之人;他多才多艺,好奇,有深度,玩世不恭,举止浪漫,文字却优美典雅。他为人父兄、丈夫俨然是一钝儒,骨子里却是道家风范,讨厌一切欺瞒和伪善。他的文采为其他文人学者所望尘莫及,因此他根本用不着嫉妒别人;他的伟大,已达到温柔敦厚的地步。他单纯真挚,向来不会装腔作势;公事缠身时,他会自比为套上缰索的野鹿。他活在乱世,自然就成为政治风暴中的风向标,对颟顸自私的官僚来说,他是敌人,在反压迫的人民心目中,他则是斗士。虽然历任皇帝私底下崇拜他,连皇后也成了他的朋友,但他却落得被贬谪和逮捕的下场,一直活在屈辱中。苏东坡的最佳名言,是他对弟弟子由所说的话,也是他自己最好的写照: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苏东坡一生行事都关乎心灵。难怪他快活无比,无忧无惧,一生如一阵清风拂过。在玄学方面他是佛教徒,知道生命是某物暂时的形态,是短暂躯壳里的永恒灵魂,但是他不能接受生命是负累和苦难的理论,他认为并不全然如此。至少,他自己时时刻刻都过得很快活。他有印度佛教的思想,性情却是地地道道中国的。由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和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思想观念中冶炼出一种新的混合人生观。人的一生充其量只有“百年”,但也够长了,纵使他寻找长生不老仙丹失败,只要还活着,生命中的每一刻依然美好。他的肉身难免要死,但是他的灵魂在来世则可能化成天上的星辰或地面的河川,照耀、滋润、供养所有的生命。在这一世,他只是永恒无常中出现的一粒微尘,至于是哪一粒则无关紧要。生命毕竟是永恒的、美好的,他活得很开心。这就是这位乐天才子的部分奥秘。我不想给本书正文附加太多注,不过我的描述必有出处可循,而且尽可能引用原文,只是不明显罢了。因为所有资料都是中文,脚注对大多数美国读者并不实用。在附录二中的参考书目中可以找到对资料来源的概括说明。为了避免读者被中国名字搞昏头,不太重要的人物,我已省略其名,有时只提姓氏。在古代,中国文人常有四五个名号,所以提及一个人,也有必要首尾一贯,只用一个名字。音译中国人名,我舍恶劣的“hs”,改用“sh”,这样才合乎常理。有些诗词我将之译成英文诗,有些则因用典之故,译起来十分古怪,诗意尽失,不加长注又怕意义含糊,索性改写成英文散文*。

内容概要

  苏东坡年少中第,扬名天下,仕途之路却走得非常艰辛。他的清醒与坚持,导致他被困于党争,频遭贬黜。他的一生如熊熊烈焰,带来生机和温暖,也焚毁丑恶与伪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用贬官的经历总结自己的一生。这是饱含无奈的自嘲,但在这背后,却是隐藏不住的豁达和幽默。即使到儋州时他已年过花甲,甚至还备了棺材同行,仍能自得其乐……每一次被贬,都令他的心灵之花又一次灿然绽放;每次人生的低谷,都是他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提升的崭新起点。林语堂自言他笔下的苏东坡只是一个伟大心灵偶然留下的足迹,真正的苏东坡是游荡在星宿间幻鸟般的灵魂。文章虽尽量用白描手法,却毫不掩饰对苏东坡深深的个人情感。在这里,你体会不到所谓的文人相轻,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林语堂对苏东坡穿越时空的缅怀,是天才对天才的仰慕,大师对大师的敬重。五千年悠悠岁月,文人雅士何其多,为什么苏东坡备受喜爱和推崇?或许,你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3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务。1928年编著《开明英文读本》,风行全国。1966年,定居台湾。并以《京华烟云》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林语堂是一位以英文写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因翻译“幽默”(Humor)一词,以及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本杂志,提倡幽默文学,赢得“幽默大师”的美名。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红牡丹》《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传》《孔子的智慧》等。

书籍目录

自序
译序
第一卷 童年至青年 
(1036—1061年)
 第一章 文忠公
 第二章 眉 山
 第三章 童年与少年
 第四章 赶 考
 第五章 父子行
第二卷 壮  年 
(1062—1079年)
 第六章 神、鬼、人
 第七章 国家资本主义
 第八章 拗相公
 第九章 人为恶行
 第十章 手足情深
 第十一章 诗人、名妓与和尚
 第十二章 抗议诗
 第十三章 黄 楼
 第十四章 逮捕与审讯
第三卷 老  练 
(1080—1093年)
 第十五章 东坡居士
 第十六章 赤壁赋
 第十七章 瑜伽与炼丹
 第十八章 东飘西荡
 第十九章 太后恩宠
 第二十章 绘画艺术
 第二十一章 自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 工程与赈灾
 第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
第四卷 流  放 
(1094—1101年)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
 第二?逭?岭南谪居
 第二十六章 仙居伴朝云
 第二十七章 海 外
 第二十八章 终 点
附录一 年  谱 
附录二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附录三 书  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卷童年至青年 第一章文忠公 要认识一个死去千年的人其实并不难。想想我们对同市的居民或市长的私生活,所知是多么有限,有时候反觉得死人比活人更容易了解。至少有一点,活人的一生还没有过完,谁也不知道他遇到危机会做出什么事来。酒鬼会改过,圣人会堕落,牧师也许会和唱诗班的少女私奔,活人总有太多太多的“可能性”,而且活人有隐私,某些隐私往往在他死后很久才真相大白。因此,对同时代的人往往很难进行评判,他的一生和我们太接近了。但像苏东坡这样的古诗人就不同了。我读过他的杂记、一千七百首诗词和八百封私人信件。认不认识一个人不在于是否和他同一时代,这只是“同情的理解”的问题,即站在当时理解当时的情况。毕竟我们只认识自己真正了解的人,而且只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才能充分了解。我想我认识苏东坡是因为我了解他,而我了解他又因为我喜欢他。喜欢一位诗人向来是个人口味的问题。以诗词的伟大标准——清新、自然、工巧和“同情的理解”来说,我认为李白已取得更卓越的成就,而杜甫更能给人大诗圣的印象。但是毫无理由的,我最喜爱的诗人却是苏东坡。我认为苏东坡的伟大人格,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比任何一位中国作家来得更为鲜明突出,也更完整地刻在了他的生命和作品中。苏东坡的精神在我心中会如此清晰,原因有二。首先,苏东坡本人才气纵横,遍布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就像我见过的那两幅东坡墨竹原作一般,墨迹灿然,仿佛一小时前才下笔似的。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莎士比亚的情形亦是如此。莎翁文字的活力直接发自他善感而丰富的内心,到今天仍然生动无比。尽管经过历代专家学者的努力之后,我们对莎翁的生活仍然所知不多。但是,在他死后四百年,我们却借着他注入作品中的情感,了解了他心灵的奥秘。 第二个原因是,与中国其他诗人相比,记载苏东坡一生的资料要完整些,包括各种记载他漫长多彩政治生涯的史籍、他本人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将近一百万字)、他的杂记、遗墨和私人信函,以及由他同时代的人以杂记和传略的方式留存到今天的许多随笔。他死后一百年间,没有一本重要的传略不提到这位诗人。宋朝的文人都善于写日记,著名的有司马光、王安石、刘挚、曾布等人;也有人不屈不挠地写传略,王明清和邵伯温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王安石国家资本主义所造成的复杂形势,以及苏东坡时代政治斗争的炽热和激烈,这个时期作家所保存的资料,包括对话在内,特别丰富*。苏东坡本人不写日记,他不是那种爱写日记的人——那样对他来说太有条理、太忸怩了。但是他写过一本杂记,是他对各项旅程、思想、人物、地点和事件按日期或不按日期的记载。别人也忙着记下他所说所做的一切,他的信件和题跋都由崇拜他的人仔细保存了下来。身为大家争相寻访的书法家,他习惯在酒宴后作诗来描述当时场面,或者写些表达自己思想见解的杂感评论送给朋友。这些诗作都被人妥善保存,传给后代,有时也高价出售。这些即兴杂记题跋包含了不少苏东坡优秀的作品。他有八百封书信和六百则著名的亲笔小记和题跋流传到今天。因为苏东坡太受欢迎了,黄庭坚等后辈才争相收集他的墨迹书简,集成一册出版。苏东坡死后,成都有一位收藏家马上开始收集他的墨迹书简,刻在石头上,把拓印本当做书法作品来卖*。一次,苏东坡有感于时事,作诗一篇,立刻被众多文人争相传阅和背诵。苏东坡这些作品发乎真情,但内容却是对朝廷表示异议,再加上当时忠臣文人都被逐出京师,统治者的怒气便集中到了他一个人身上,几乎害他送命。他到底后不后悔呢?表面上,他在放逐期间对不太亲密的朋友说后悔了,但是对至交好友却坦露说毫无悔意,并且说遇到此类事情,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仍会作同样的选择。由于这种至诚的流露,他也以身居高士之首而自伤,在与身居要职的心地狭隘小人徒然斗争一番后遭到第二次流放,远走当时中国域外的海南小岛。他坦荡处之,有几分相信是命运使然。 因此,苏东坡成为文学闲话的中心,死后尤其受到深广的敬重也是很自然的。与西方作家相较,李白可以媲美雪莱或拜伦,他是一颗燃烧自己展现瞬间壮景的文学流星;杜甫就像弥尔顿,是一个热心的哲学家和老好人,以贴切、渊博、古朴的笔墨写出丰厚的作品;而苏东坡永远充满活力,他性格比较像萨克雷,在政坛和诗词上的盛名则像雨果,同时又具有约翰生博士那份动人的本质。不知怎么,约翰生博士的痛风病直到今天仍令我们不安,弥尔顿的盲眼却不尽然。如果约翰生同时又兼有画家庚斯博罗的特色,且像蒲柏用诗词批评政治,又像斯威夫特吃过那么多苦而没有斯威夫特的尖酸味儿,我们就能找出一个英国的类比对象了。苏东坡的人道精神并没有因遭受许多困难而变得尖酸刻薄,而是更加醇美。今天我们喜爱他,也是因为他饱受了人生之苦。 中国有句俗话说,盖棺定论。人的一生就像一出戏,只有落幕之后才能判断好坏。而人生之戏与戏剧的区别在于,人生之戏往往连最聪慧、最机灵的演员也不知道下一幕会是什么剧情。不过真实的人生往往是循着一种必然性在推进,而这只有最好的戏剧才做得到。因此,为过去的人物立传有一个最大的方便是,我们可以在事过境迁之后,再一一回顾,观察许多事情由于外在环境和内在性格的必然性,而有了往后无可避免的发展。研究过苏东坡一生的各个阶段之后,才明了他对辞官归隐的深切渴望,行事违背内心实在是不得已,我觉得自己仿佛在读中国星相家所批的流年册,那么明白、肯定、在劫难逃。中国星相家可以将一个人一生的经历予以逐年批示,为了丰厚的酬金,也愿意把全部预言都写下来。但是,传记作家的后见之明往往胜过星相家的先见之明。今天我们虽能把苏氏一生的许多起起落落看得如此分明,从中察觉出同样的必然性,但也确知,无论问题在不在星宿命运,阴晴圆缺终究是会发生的。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死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即北宋被金人攻占前二十五年。他在宋朝最好的皇帝当政期间成长,在一个一个用意良好却野心勃勃的皇帝在位期间做官,等那十八岁的昏君登上龙座,他遭到了贬谪。因此,研究苏东坡的一生就等于研究国家因党争而陨落的过程,最终国力削弱,政客小人横行霸道。《水浒传》的读者对这种暴政都很熟悉,正直的好人为了逃避税吏或者避开贪官的“公理”,一个接一个走向梁山,成为受人爱戴的绿林英雄。 苏东坡年轻的时候,有一大群卓越的贤臣簇拥朝中,到北宋末期却一个也不剩。著名的国家资本主义者王安石第一次迫害文人,整肃御史,任用属下,当时至少还有二十名贤良方正遭受迫害仍不肯背弃忠义。等小昏君第二次施虐,朝中正义之士大部分已经去世,或者很快流放而死。这种削弱国力的举动是由这位狂妄自信的大臣以“社会改革”、避免“私人资本剥削”,“维护人民利益”的名义而发动的。对国家命运来说,最危险的莫过于一个思想错误却固执己见的理想家当权。诗人兼人道哲学家苏东坡以他的常识来对抗经济学者王安石的逻辑,他留给我们的教训以及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我们至今还没有学会。 王安石热衷社会改革,自然觉得任何手段都不为过,甚至不惜清除异己。神圣的目标向来是最危险的。一旦目标神圣化,实行的手段必然日渐卑鄙。这种发展趋势逃不过苏东坡敏锐的心灵,而且事关重大,不是他可以付之一笑的。他的主张和王安石不合,这种冲突决定了他一生的经历,也决定了宋朝的命运。 苏东坡和王安石都没有看见他们斗争的结局,以及中国被北方蛮族征服的情景,不过,苏东坡还来得及看见广泛宣传的“社会改革”所造成的可怕结果。他生前就看到王安石“热爱”的“农民”不得不逃离家园,不是因为饥荒或洪水,而是因为丰年。丰年时农民交不出官府强迫他们借贷的款项和利息,谁敢回到村子里,就会被官吏抓去坐牢。苏东坡呼声震天,不能自已。有些不诚实呈报的官员对此默不做声,他们不可能察觉不到政策的弊端,但他们觉得歌功颂德才是上策。只要谎言够大,说的次数够多,谎言成真并不是现代才有的新发明。宦官也得讨生活吧。就这样,不负责任的人操弄着国家的命运,仿佛他们自己逃得掉结局似的。苏东坡至少还能坚持他的气节,并为此付出代价。皇帝正直的本心不能作为昏庸的借口,因为在主要的争论焦点上他错了,而苏东坡却是对的。铁腕统治以社会改革的神圣名义强加在人民身上。在疯狂的权力斗争中,对党派的执迷狂热压倒了对国家利害的权衡,国家的道德和经济经脉被削弱耗尽,正如苏东坡的预言,国家沦为了异族敌人的俎上肉。张邦昌等小人甘为北方强邻的傀儡,以“区域独立”之名臣服于异族,难怪北宋要覆灭,中国要退到长江以南。宋室焚毁之后,史学家漫步于焦黑的废墟上,才开始全盘地考察火场,用自尊自大的史学眼光去思考灾祸的原因,可惜为时已晚。 苏东坡死后一年,政客小人当道,北宋还没有断送给来自大漠横跨中原的异国君主,一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发生了。这就是元祐党人碑的设立,也是整个斗争时期的象征和总结。“元祐”是苏东坡的蜀党当权时的年号(1086—1093年),这个党人碑上有以苏东坡为首的309个元祐时代人物的黑名单。圣旨规定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孙永远不能在朝为官,忠贞家庭的子孙不准嫁娶“元祐党人”的子女,如果已经定亲,也要依令解除。列有黑名单的石碑在全国各区设立,有些至今还留存在中国山区里。这是根除一切反对势力的措施,也是立碑之人蓄意让元祐党人永生受辱的方法。因为中国被社会改革家断送在北方强敌手中,这些石碑所带来的效果也就和碑文作者当初的意愿相去甚远。一百多年间,黑名单上人物的后代为先人名列石碑而自豪,因此元祐党人碑才会名留青史。事实上,有些元祐党人的祖先并不值得尊敬,因为党人碑的作者一心要根除反对势力,把所有仇敌都列上名单,其中有好人也有坏人。 仿佛是天意,崇宁五年(1106年)一月*,天空出现了一颗彗星,文德殿东墙上的石碑被雷击中,裂而为二。毫无疑问,此为上天降怒。徽宗大惊,又怕宰相反对,就叫人连夜将端门上的另一块石碑偷偷毁掉。宰相发现后十分懊恼,但却愤慨地惊叹说:“碑可毁,这些人的名字却永远难忘!”现在我们知道他的预言实现了。 闪电击中党人碑使苏东坡死后名望不断升高。最初十年,一切刻有他笔迹或文章的石碑都奉命拆毁,他的书本被禁,他本人也被除去生前的一切头衔。不过,当时有一位作家在杂记中写道:“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是时朝廷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雷击后五年,一位道士对皇帝说,他看到苏东坡的英灵在天宫担任文相。皇帝更加害怕,连忙恢复了苏东坡生前的最高官职,后来又加封一个比生前职位更高的荣衔。政和七年(1117年),皇室竟也开始收集苏东坡的文稿,每件出价高达五万文钱。宦官梁师成花三十万文(约三百美元,以当时生活水准来说算高价了)买英州石桥上(被人妥善隐藏)的碑文,还有人出五万文来买苏东坡在一位文人书斋匾额上所写的三个字。这时苏东坡的诗文字画在坊市上极为活跃。这些珍稿不久就被收入宫中或富豪之家。金人攻下京城后,也特别爱搜掠苏东坡和司马光的作品,因为苏东坡生前大名就已传到域外的北方部族里。苏氏某些最好的字画随着两个身死异邦的皇帝被运往敌国(当时徽宗已退位给儿子)。不过还有数万件苏东坡的文稿获得保全,由物主带到南方。 现在苏东坡已死,狂热的政治风暴也已经过去,南宋的皇帝坐在杭州的行宫内,开始阅读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奏议表状。他愈读愈钦佩此人大无畏的忠心,苏东坡的孙子苏符还因皇上顾念他出名的祖父而获得高位。这一切都使苏东坡在死后盛名和地位都达到顶点。乾道六年(1170年),孝宗谥封他“文忠公”的荣衔,并赠太师的官阶。皇帝写下至今留存的最好赞文。圣旨和皇帝亲笔题的序文印在各种版本的苏东坡全集的卷首。颁谥“文忠公”头衔的圣旨如下: 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六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爰缅怀于故老。虽仪刑之莫觌,尚简策之可求。揭为儒者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政殿学士谥文忠苏轼。养其气以刚大,尊所闻而高明。博观载籍之传,几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知言自况于孟轲,论事肯卑于陆贽。方嘉祐全盛,尝膺特起之招;至熙宁纷更,乃陈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之中伤。放浪岭海,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峣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人传元祐之学,家有眉山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彰,是以论世。傥九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衮衣之命。可特赠太师。余如故。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不仅是基于他诗词和散文的魅力,也基于他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他的个性和主张是他盛名的骨干,而他的文章之美则形成了精神之美的肌肤。我认为,一个缺乏正气的作家无论文笔多么灿烂,多么迷人,我们都不可能真心仰慕他。皇帝为《苏东坡集》所写的序文强调他“气节”的伟大,使他的作品不同于一般“佳文”,也使他的盛誉名实相符。 不过我们别忘了,苏东坡主要是诗人兼作家。他的盛名也因此得来。他的文章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特质,在译文中较难感觉出来。名作之所以能成为名作,只因为各时代的人都认为“好文章”应该如此。毕竟,文学不朽的声名得靠作品给予读者的乐趣,而谁又能说清楚究竟要怎么样才能令读者满意呢?文学和一般写作不同的地方乃在于它具有音律、观念和风格上的魅力,足以让心灵愉悦。名作能取悦千秋万世的读者,历经各种文学风潮而留传下去,必定是基于所谓“真诚”的特质,就像能够通过一切考验的宝石,“文章如精金美玉”,苏东坡写信给谢民师说,“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论贵贱也。”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古代赞誉文人有三绝之说。三绝者,诗书画三个方面皆能达到极高水平之谓也,苏轼至少可以说已达到了五绝:诗、书、画、文、词。因此,我们可以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论诗,他为宋代一大家。论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画,笔墨凝重,大气磅礴。论书,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论词,它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  ——季羡林    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我30岁前第一次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虽然惊叹于林语堂的笔力,却觉得这本书只能打70分,要我自己写,至少可以写到80、90分,可二十多年过去了,市面上最受认可的还是林语堂版,张炜版的一个字都没写。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    我深深敬仰林语堂。他既能很严谨地写出中文的大辞典,又能用流利的英文写《苏东坡传》。林语堂自称自己有着“西洋人的头脑、中国人的心灵”。拥有西洋人的头脑,就能够做好一个国际公民;但中国人的心灵,使他始终带着自己不折不扣、毫不含糊的文化符号,把中国人的气度挥洒在世界之上。  ——于丹


编辑推荐

《苏东坡传》编辑推荐:中国文坛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故事。历经四十载五番修订,终成名家译本。

名人推荐

中国古代赞誉文人有三绝之说。三绝者,诗书画三个方面皆能达到极高水平之谓也,苏轼至少可以说已达到了五绝:诗、书、画、文、词。因此,我们可以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论诗,他为宋代一大家。论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画,笔墨凝重,大气磅礴。论书,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论词,它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季羡林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我30岁前第一次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虽然惊叹于林语堂的笔力,却觉得这本书只能打70分,要我自己写,至少可以写到80、90分,可二十多年过去了,市面上最受认可的还是林语堂版,张炜版的一个字都没写。——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我深深敬仰林语堂。他既能很严谨地写出中文的大辞典,又能用流利的英文写《苏东坡传》。林语堂自称自己有着“西洋人的头脑、中国人的心灵”。拥有西洋人的头脑,就能够做好一个国际公民;但中国人的心灵,使他始终带着自己不折不扣、毫不含糊的文化符号,把中国人的气度挥洒在世界之上。——于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苏东坡传 PDF格式下载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只是一个伟大心灵偶然留下的足迹,真正的苏东坡是游荡在星宿间幻鸟般的灵魂。文章虽尽量用白描手法,却毫不掩饰对苏东坡深深的个人情感。在这里,你体会不到所谓的文人相轻,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林语堂对苏东坡穿越时空的缅怀,是天才对天才的仰慕,大师对大师的敬重。五千年悠悠岁月,文人雅士何其多,为什么苏东坡备受喜爱和推崇?或许,你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


苏东坡传(大师笔下最自由、最卓绝的灵魂灿然绽放,唯一获林语堂生前认可并授权的宋碧云译本,两岸三地读者公认的最好版本!)


林语堂著的书,文笔相当好。“在这里,你体会不到所谓的文人相轻,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林语堂对苏东坡穿越时空的缅怀,是天才对天才的仰慕,大师对大师的敬重。”从苏东坡传中看诗人的风骨和人格,并可从中体会到人生的百般姿态。这本书,东坡的生平与诗句有了,林语堂的珠玑也有了,极喜欢的。推荐


书中讲述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一位吾国吾民始终在心的国学大师,一位大江东去浪淘不尽的豪情诗人,相似的心灵是灵魂的转世,看东坡光风霁月,渡危抓机,从容应对,听林语东坡,显中国智慧。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而有力,虽胥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他能狂妄怪僻,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他身上显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开始,即强而有力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停止。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能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


苏东坡是名贯古今的才子,林语堂是真正的大家,一本书道尽了苏轼宦海沉浮波澜壮阔的一生。在林先生的笔下,苏轼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才子,更有着为民请命的政治理想,或许诗词只是他灵魂的讴歌。当绝代才子置身于变革与党争的那一段鲜活历史,苏轼才是全面的、立体的。才能理解这样一个天生的乐天派也有过“长恨此生非我有”的彷徨与抑郁,那一份“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也才更为真实。


我曾经读过这书的英文版,还是中文版好看一些。作为最权威的名人传记之一,也算林语堂的一部代表作,宋碧云译本最佳!现在中文译本有好多好多啦,我选择买这个本子上经过考虑的。真是把苏东坡写活了,呵呵。


林语堂的文笔,苏东坡的岁月。都是性灵才子,对此书也神往好几年了。偏不便宜,这都是一本高质量的书,听说这个宋碧云的译本最受推崇。很期待,通过林宋的笔墨,走进千古风流苏东坡,那是我的最爱!


林语堂先生笔下的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对他的喜爱不加掩饰的跳跃在一行行文字中


苏东坡的一生跌宕起伏,非林语堂这样的大师难以描摹。传记引述详细,考证不厌其详。不多见的传记类佳作,可称传主、作家两相宜。


苏东坡颇具坦荡豪迈之气,为古人之少得的典范,林语堂为大师,大师笔下的大家,值得一读。。。


包装好看是促使我购买的第一原因。苏东坡一直是我最敬仰的古代名士,而林语堂又是一位令人仰慕的文学大家。读来生动有趣,客观详实地了解东坡居士,唯有过瘾才能形容!


“唯一获林语堂生前认可并授权的宋碧云译本,两岸三地读者公认的最好版本”,就冲它买的,内容还没看


首先我要说的是,宋碧云的翻译确实要好些,这本书很不错,读着读着就会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我想林先生一定是位注重亲情的人,因为苏东坡和弟弟子由的感情,在他笔下非常的感人。另外,林先生对苏东坡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崇拜和喜爱,字里行间便可见一般。我认为如果你想读《苏东坡传》的话,还是买这个版本吧,宋女士以女性的细腻和柔软,确实是非常精准的翻译了林先生的文字。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格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最真实的苏东波,东坡是我最喜欢的词人,没有之一


这里的“苏”不是苏州,更不是江苏,是苏东坡,进一步说,是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我读这本书,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合上书,仿佛有太多的话要一吐为快。


初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约在1997年,当时读的是上海书店1989年的繁体竖排本。后来买过五、六个不同版本,其中中文的大都是张振玉译本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既 苏东坡突围 后才看的。真该早看!!


去年曾托朋友从美国买了一本英文版的《苏东坡传》,千里迢迢给我寄过来。前几个月发现今年年初外研社出了一套《林语堂英文作品集》。《苏东坡传》赫然就在其中。


非常喜欢苏东坡,而林语堂作为一个才子,笔下的东坡更生动。


幽默的林语堂写乐观的苏东坡,很吸引人


林语堂写的苏东坡挺好的,这个译本也好像挺有名


林语堂老先生解说了苏东坡的一生。真的值得一看。


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一个著名的学者写的另一位学者,读这本书的感受无疑是无比丰富的。


一直很喜欢林语堂的文笔,而且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古代大家 二者合体 我的最爱


很少有人写苏东坡的传记,目前看还是林语堂写得最真。


喜欢苏东坡,林语堂先生写的书值得一读


以前读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也是从这本书开始认识苏东坡的,很不错的一本书。这本是推荐给同事买的。


林语堂和苏轼都是我十分喜欢的作者,由林语堂来写苏东坡对我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惊喜了,这本书描写的苏东坡也很真实.大推!


苏东坡,林语堂,希望能读下去这本传记


这是一本好书,虽然作者的观点并非完全客观中立,但是林语堂的作品应该还是比大陆很多研究人员写的东西客观得多,知识也渊博得多,看完之后受益匪浅,不只是对苏东坡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北宋神宗年间的政治现实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很爱苏东坡,也很喜欢林语堂,两者合一的作品,一点也没让我失望,大爱!


大爱!读这本书你会不由自主地爱上苏东坡,如你早已爱上苏东坡,那么读完本书,你会更无法自拔迷恋他!当然啦,啃林语堂的书是我接下来的目标!


据说《苏东坡传》要看林语堂的,这次终于得手了,先看起来了。


林语堂,苏东坡都是我喜欢的。林语堂给苏东坡写的传一定要看。纸的质量有点差,是因为便宜吗。


林语堂写的苏东坡很有趣


佩服苏东坡的处变不惊,林语堂把这种风骨刻画的非常好


林语堂写苏东坡,都是心头好,怎容错过


喜欢苏东坡,也喜欢林语堂


书中介绍的苏东坡灵魂灿然绽放,很喜欢。


我钟爱的书,对苏东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喜欢,宋碧云的翻译非常经典,唯美,爱不释手啊


文学大师林语堂著作,台湾翻译家宋碧云版在内地新鲜出炉,不错的版本。。


林语堂笔下最钟爱的绝代才子,宋碧云译本,推荐看看!


之前在网上读过宋碧云翻译的武则天传,很好,现在读读苏东坡


包装很好,个人喜欢宋碧云译本的苏东坡传。


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中国最自由,最卓绝的灵魂——苏东坡。值得一读再读。


说到古代文人,有很多都有贬官的经历,不过像苏东坡这样有这么大起伏的还真是少有


收藏~终于有宋碧云翻译的简体版苏东坡传了


看到苏东坡被贬黄州了,发觉自己读得好快


早听说苏东坡传宋碧云译得更好一些,终于看到了,果断买了。


苏东坡虽文章名闻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


苏东坡,我最喜爱的中国古代文人,林先生的文笔,值得一读。爱他,才能写好他,我十分赞同。喜爱苏东坡的人们,来读一读吧。


文字很流畅,有关苏东坡的一生也很详细,ps,这个译本真的让人意外,很好!!!


苏东坡一生写得很详细,也很客观。这个译者翻译的也很准确,没有太多的发挥,准确传达了作者的愿意,挺好的译文。


通过大师的介绍,对苏东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很有趣,很完美的呈现了苏东坡的一生


苏东坡一直是一个传奇,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一个集大成者,诗、书、画,均登峰造极。他豪放却不失婉约,既能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能低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他有政治抱负,却官场失意;这种失意,却最终也成就了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虽然苏东坡的一生起起落落,但是他的人生观总是豁达的


写得很幽默,让人更喜欢苏东坡了!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一直特别喜欢苏东坡、李白这类古人,情才一生,跌宕起伏,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特别吸引人的千古之谜,为了更亲近的走近他们,我选择了很久,才选定这个版本,很喜欢,值得拥有,赞!!


这些晶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问的风毛麟角,不可能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


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他时刻传递着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且老公也喜欢上这本书了。


苏东坡一代文豪,人生经历如此丰富,宦海沉浮不忘自己最初坚持的原则,佩服


一直喜欢苏东坡的词,买来一看,书里详细介绍了苏东坡的一生,不仅引用了他的很多作品,还有许多的史实,挺值得。


苏东坡的一生很精彩,纵观东坡先生一生,他已经很知足


内容很好,书中详细叙述了苏东坡的一生,值得我们细细阅读。读完后为苏东坡那种豪放不羁的洒脱态度所折服,不愧为一代大家!


看完后很感慨苏东坡的一生


了解苏东坡的一生,进入那遥远的世界


能真正走进苏东坡灵魂的书籍。


大学时读过的一本书,再读,依旧为苏东坡自豪,且悲且哀。


很客观,可以了解真实的苏东坡,ps,这个译本真的与之前出版的有不少的区别,很好读


还挺喜欢苏东坡,买来看看,貌似这个译本很不错


内容很好,书中详细叙述了苏东坡的一生,值得我们细细阅读


林语堂笔下最自由的灵魂呈现 不错


旁征博引,全面了解苏东坡的一生


读了这本苏东坡传,对他的一生有了整体的感知


苏东坡一生还挺曲折,买本传记仔细看看


书里有很多史料的引用,对苏东坡一生的描写还是非常中肯的


哈哈,苏东坡是我最欣赏的大文豪,我已经有其他版本的传记,但是太喜欢他了,有买了。我爱苏东坡


最棒的,苏东坡传!苏轼是我这辈子的人生偶像!!


书中讲到,大名鼎鼎的苏小妹其实不存在,但是苏东坡对堂妹的暧昧情愫却是真的。


一开始买这本书是因为老师推荐的,读了会对文言知识有帮助,读完后为苏东坡那种豪放不羁的洒脱态度所折服,不愧为一代大家!喜欢书中的东坡,喜欢那个时代的文人才子


林语堂,大师也;苏轼,天才也。秦时明月,珠联璧合!


这也是余秋雨先生非常喜欢的版本,他在《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中提过。


以前买的英文版,因为林语堂的作品原作就是英文的,后来找到了这个译本,感觉翻译的比学校图书馆的版本好,包装也很不错


书的内容很详细,苏东坡人生各个阶段都写到了。语言很流畅,基本没有翻译的痕迹,挺好的


苏轼的一生也很坎坷,一代天才的传奇人生被林语堂先生挥洒在世界之上


最崇拜苏东坡了,完全的古代全能,居然还练瑜伽,


林语堂不愧是幽默大师,写得很有意思


从上学时就喜欢苏东坡的词,好好看看他的故事


喜欢苏东坡,貌似这个译者也很牛


苏东坡:宋朝大词人,古今文人的榜样。还没有看完,但觉得挺满意,一定会认真阅读。


苏东坡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进入苏东坡超凡脱俗的境界,是一大乐事。可惜是买给朋友的,还没来得及看。


苏东坡写诗不受限制,即便浴池内按摩筋骨亦可入诗,俚语俗句用于诗中,亦可听来入妙。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


如竹般的苏东坡


这本《苏东坡》读起来确实更顺畅,内容也很考究,推荐大家看看这个版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