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游荡的影子

(法国)帕斯卡·基尼亚尔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法国)帕斯卡·基尼亚尔  

页数:

194  

字数:

120000  

译者:

张新木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读书有一种不寻求达到目的的等待。读书就是漫步。阅读就是游荡。   本书是一部奇特的作品,它与“最后的王国”三部曲中的其他两部作品一样,既不是哲学性思辨,也不是渊博的随笔,更不像小说性叙事,可以说与任何体裁都不相干。作品汇集了大量的文学片断,夹杂着个人经历、历史事件和个人思考,它并不对时间、人世、社会作出终结性评判,而只是一些“小小的思考”。   何为游荡的影子?作者在书中对书名作了阐释。影子,就是那些古往今来的圣贤,那些未分离尘世的隐修者,那些超凡脱俗的思想家。这些记忆清单中的影子在时间和空间中游荡。   从作品不难看出,作者自己也希望成为一个游荡的影子。他憧憬一种远离尘世的生活,隐忧起来,潜心研读经典著作,进行一次文化旅行。纵观整部作品,作者所写的一切似乎都围绕时间而展开,是对时间所作的深刻思考,而且时间也是“最后的王国”后两本书的中心主题。

作者简介

帕斯卡·基尼亚尔,1948年生于法国阿佛尔河上维尔讷伊镇。他的代表作有《符腾堡的沙龙》、《性与恐惧》、《思辨性修辞》、《仇恨音乐》、《秘密生活》、《罗马平台》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德国姑娘)第二章 (性享乐的影子)第三章 (第三者)第四章 (巴米扬大佛)第五章 北滩岛第六章 (我们)第七章 新生儿第八章 (最后的王国)第九章 圣瓶第十章 (不在者)第十一章 Cras 第十二章 (马)第十三章 小船第十四章 (黑色天空)第十五章 影子第十六章 2001年的清单第十七章 (电视)第十八章 关于圣西朗先生1638年5月14日被捕一事第十九章 (普路托)第二十章 (莫加多尔)第二十一章 烛剪第二十二章 (Ubi)第二十三章 (曙光的方位)第二十四章 (晨雾)第二十五章 (荣纳河河岸)第二十六章 数个世纪的不朽国王第二十七章 圣巴泰勒米第二十八章 最后的告别 第二十九章 韩愈第三十章 贞女第三十一章 (污泥)第三十二章 莱顿的教堂第三十三章 Post tenebras第三十四章 Perditos第三十五章 (万森古堡)第三十六章 赤脚读者第三十七章 Terror第三十八章 (国王池)第三十九章 (圣西朗)第四十章 (朗斯洛)第四十一章 (神奇先生)第四十二章 手推车第四十三章 (修道院)第四十四章 (从贝格海姆到法兰克福)第四十五章 (睡梦)第四十六章 (猎人)第四十七章 艾米莉第四十八章 历史第四十九章 (避难权)第五十章 (前滩)第五十一章 在涌进花丛的河流上第五十二章 (马克·安托万·夏邦蒂埃)第五十三章 另一个王国第五十四章 (耶路撒冷的王国)第五十五章 索菲尤斯的最后日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游荡的影子 PDF格式下载



读书就是漫步,阅读就是游荡。本书是一部奇特的作品,它与“最后的王国”三部曲中的其他两部作品一样,既不是哲学性思想辨,更不象小说性叙事,可以说与任何题材都不相干。作品汇集了大量的文学片断,夹杂着个人经历、历史事件和个人思考,它并不对时间、人世、社会作出终结性评断,而只是一些“小小思考”。。。。。。。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作者自己也希望成为一个游荡的影子,他憧憬一种远离尘世的生活----嗬嗬,我也憧憬,又有多少人也一样的憧憬啊!----隐忧起来,潜心研读经典著作,进行一次文化旅行。纵观整部作品,作者所写的一切似乎都围绕时间而展开(这一点还没有感觉得到),是对时间所作的深刻思考。。。。。。冲着这段话买来书,不过,也许因为与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差异太大,不太读得懂,但可以感觉出作者很丰富,眼界也非常开阔,横向与纵向都是。准备:慢--慢--读。文体风格仿佛与本雅明有些相象。


翻译?如果不是以法语为母语,谁不需要翻译?对翻译的质疑,只有在读者比译者拥有更多的翻译经验和翻译资源的前提下才可以成立。至于不理解。在哪里有理解?又在什么地方需要理解?在传递情绪和沉默的作品中寻求言说,就像瞪大了眼睛在空荡荡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寻找如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陈置的物品一样:空气和氛围包围着你,充斥着你的肺和血液,你却视而不见,受而无感。


买了就**了


挺好的,我很喜欢他说的读书是漫步,阅读是游荡。本就如此在书本的海洋里,心灵本就是在知识的领域中漂流洗礼。有一点点的伤感,著者对于过去的时间,很在意。并解释现在的时间与文明只不过是过去的回放


写书的有点罗嗦和散漫,翻译的有点拘谨加敷衍。


不象书评说的那么好,思想也不新鲜,行文一般,


买书前多看其他读者的评价还是很有意义的。
不然失望的大多是自己


  《时代》周刊曾刊登了一篇题为《法国文化之死》的文章,从文学、音乐和艺术等数方面,剖析了严肃高雅的法兰西式的文化传统正在经历的没落。作者不无暗指地谈到,法国以文学大国自居,他们拥有其他国家没法企及的整整12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只不过,最后一位——2000年的高行健——使用汉语写作。当然这篇文章引来的口水是相当可观的,不说法国人自己不爽,即使是英国人也觉得有些看不过去,《卫报》很快发表评论文章提出,如果说法式文化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式微,那么这也不单单是这一家豪门所面临的问题,要知道所有的主流文化都在走下坡路。撇开这场由美国人挑起的口水战背后的是非长短,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却很值得探讨:所谓“没落”很大程度上乃因为没法被最广大的受众接纳。就拿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来说,它所授予的那些作家和作品,很有可能是诺贝尔奖评委们不予考虑的。
  
  2002年,54岁的帕斯卡·基尼亚尔凭借《游荡的影子》获取了龚古尔奖颁发的10欧元,一部据说是充斥着“最不合时宜的思想”的小说风光无限地占据了媒体头条,被国人传阅、颂读、视为瑰宝,这种事情,也只有在法国才会发生。
  
  在我看来,基尼亚尔可能是一个有着“语言优美强迫症”的写作者,他的很多字句宛如落日时分海平面上跃然一簇的绿光,美得诡异,却又稍纵即逝。有一阵子,我见人就说:“你去读读《罗马阳台》。”那是他2000年左右的作品,灵动飘忽地呈现了一位17世纪色情版画画家的传记,那种笔法为生平所未见。事实上,尤瑟纳尔之后,我还没有遇见过这么让自己倾心的作家。如果要选用一个词来描述对他文字的感觉,那么只可能是两个字:自由。《游荡的影子》像一场语言实验,在各种边界条件下进行,作者所做的,只不过忠实地记录下了很多数据。它甚至放弃了讲故事。一旦步入其中,捡起来将会是大把大把、思想密集的片段。然后,就要开始跳跃和游走,跟随一种不讲道理的讲述、一种毫无征兆的爆发,宛如爱情,宛如生病。即使在佩索阿的惶然之都和卡尔维诺的不可见之城,都未必让你那么失魂落魄。所以,评论会这么说:“同时是最谦逊和最傲慢的作家,当他走在前面的时候,决不会想到停下来。”
  
  这世上永远有人去做那种基础性实验,缺乏实用,然而那些成果的光辉,或会于现有价值发生动摇乃至坍塌之际凸现。
  
  但他大胆实验的同时又相当谨慎,任何片段内都含有强烈的自圆其说和自成体系,也许经过了很长的深思熟虑才能写下一行而已,想来和他的哲学出身有关。基尼亚尔在这本书中所寄托的,不是其他,正是一种对思想和思维的执着。躲在自己的法国传统里做着隐士,用文字理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这种努力,在他那里是居于一切之上的。他在某个访谈中提到:“我想要的,仅仅是,尽可能地保持为一个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我觉得适当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在那篇《法国文化之死》里面有提到让-保罗·萨特,用的还是必恭必敬的语气,但不会提到帕斯卡·基尼亚尔,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应该都看过由他小说改编的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也听过他给这部片子做的配乐。事实上,美国人很可能忽略的一点是:像基尼亚尔那样的法国人恃才放旷我行我素,在技巧和审美上走得比较远,不经意就把当下和时代抛在后面。
  
  


  读起来有些篇章特别费力,也许是翻译的人想要保持原著的风格,但是这样的话,很不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原著应该写的是极好的,思想的自由,用笔的随意。只可惜,没能读到原著。。。。。。


  原来写作也可以这么自由,
  因此看这本书的时候很随心所欲,
  在饭后在床上在夜里在窗边,
  跟着作者一起进行"小小的思考",
  小小的思考......
  
  摘录:
  
  第十章(不在者)
  
   Te loquor absentem.(拉丁语:我谈论不在场的你)
   你不在,我对你说.
   你是我的嗓音在我所指定的所有东西的后面所命名的唯一的人.
   没有你,任何黑夜都不会降临.
   任何白天都不升起.
   有人评论锡拉库萨的希埃罗时说:作为国王,
   他只缺少,
   王国.
  
  
  第二十四章(晨雾)
  
   我非常了解黎明.我从未错过黎明.即使在飞机上,我也悄悄打开空中小姐命令关上的那扇小的塑料选窗板去窥视,不管是处于环球旅行时差天象差的什么时刻,我知道亮光的时刻.
   在亮光的后面是地球那不定的门槛.
   黎明对于一天来说就是春天相对于一年也就是婴儿相对于死亡.
  
   *
   黎明在河湖的上面投下一层雾蔼.这是在正在升起的太阳和在包围着太阳的空气区域中扩散开的太阳反光之间插入的一层薄纱。黎明自身的热量使得黎明在出生的那时刻不可能被看到。我们永远也不认识在黎明的初期开始的东西。我们身上的任何动因都是被重新回顾的,虚构的。
   我们永远不认识在黎明的真正结束的时刻结束的东西。任何告别都是一个词,人们愿意相信这告别从这个词中得出结论。然而,它既不开始什么,也不结束什么。
  
  
  第二十五章(荣纳河河岸)
  
   1999年8月,我把六只来自埃皮讷伊小镇的大箱子卸在荣纳河的河岸上,还有两个装满了书的灰色黄麻袋邮包.我把箱包拉到草坪上.
   夏天开始得不错.必须指望不会看见任何人.
   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孩子.甚至也没有黄蜂.
   当人在放在草坪上或者更远点被拖到甚至三叶草肥大而洁白的花丛中的布面长椅上读书时,甚至没有巨大而唐突的金龟子.
   甚至没有那些当人睡着时在谷仓的干燥木板上跑来跑去的田鼠.
   甚至没有在人做梦时猛地盯你一下的雌蚊.
   甚至在梦里没有比雌蚊子更坏的记忆.
   甚至没有语言本身.
   没有一架飞机划过天空.
   没有一点空气传来的半导体收音机的声音.
   没有一点拖拉机马达的记忆.
   没有一台剪草机.
   没有一只交尾的雄鸡.
   没有一条狗.
   没有一场舞会.
   没有一点假装的快乐在我周围,它能引起我丢下所有事情去自杀的欲望.幸福感升起.我在读着.幸福吞食着我.我读了整整一个夏天.幸福吞食了我整个夏天.
  
  
  第二十九章 韩愈(节选)
  
   韩愈生于公元768年,792年考中进士,他厌恶佛教.当佛陀的一根骨头到达长安时,他没有跪拜.他用书面方式也就是危险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反对围绕一根骨头的恩惠.他写了许多短篇的散文,内容紧凑,言辞激烈.有一天,他伸开手上的五个手指.他神秘地说,他的每个手指间还有初始曙光的影子.
   他形成了一种所谓古代散文(古文)的风格.句法清晰,词汇精确,语法成分重复,表述透彻,这些是这种文字的特点.
   他说:生长着的草在生长.
   他憎恨句子成分的省略,宗教,绳结中的卑鄙,城市居民习俗中的卑鄙,情人拥抱中的卑鄙.
   他喜欢晚间影子里的小径,白天完全到来前的浓雾,阵阵劲风.
   他在《山石》里写到:我愿与影子和一位同伴结伴,我们 三人 一直生活到很老永不回返.
   他曾经二次被贬.
   他死了.
   佛教和软弱无力的散文在韩愈死后仍然复活.
  
  
  第四十五章(睡梦)
  
   我在街上走着,低着头,满脑子徒然激烈的思想。突然我感到有人在背后猛烈推我。我向前倒下,快得来不及伸手撑住地面。我头脑着地。我感到有个人就在我身边。我抬起脸来。我凝视着他。
   我感到我的牙齿在流血。
   那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年轻人,脸色苍白,身穿一件教士式的长袍,手里握着一枚黄色的小手榴弹,他把手榴弹伸到我的眼前。我想摸摸我的下巴,下巴很疼,但立刻我的嘴巴上又挨了他一记膝盖,这使我轻轻叫了一声。他穿着一双高帮的篮球鞋。
   “别动!”他轻轻地说。
   我并没有在动:我正在疼得哭。
   他伸出手来。他从我衣服里面的口袋里掏走钱包。他掏出里面的钱,钱包扔在我的眼前。然后不慌不忙地走了。
   我看得很真切:他不慌不忙地走了。
   我试着爬起来。突然,我又感到有手碰到我的背。我感到胆怯。这双手在拉我。我转过脸:是一位老太婆,她在试着使我站起来。她在拉我。她同时问:
   “要不要报警,请急救警察?”
   “千万别报警!”我轻声地回答说,突然感到一阵更大的恐怖。
   “为什么?”老妇人问。
   在我的梦里我哭着。我说:
   “我不想被带到德朗西*。”
  (*德朗西,巴黎东部的一个小镇。二战时德国纳粹在那里建了一个集中营,专门关押抗德人士。)
  
  
  第四十六章(猎人 节选)
  
   正像钦齐那图斯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重新回到他的田里;
   隐士想回到沙漠;
   鱼想回到水中;
   读者想回到他的书籍;
   影子想回到角落.
  
  
  
  
  


  帕斯卡.基尼亚尔在第十五章中说到谷崎润一郎.
  
  "他喜欢茶叶在它热的流质世界展开的那种半明半暗,卷着的萧萧叶片在与水混为一体之前呈丝状展开在水中的那些颜色,渐渐地藏在瓷杯底部的那种淡红色的,
  并且从某些方面看像是秋天般的残留物.
  他惋惜不如钢笔声音响的毛笔;失去光泽的金属物品;不透明的水晶和模糊的玉;砖头上的烟炙条纹;木头上的油漆斑;恶劣气候的迹象;折断的树枝,皱纹,散开的滚边,笨重的胸脯;小鸟留在栏杆上的残余物;一支为晚餐而点燃的蜡烛的或是一盏挂在木头门上的灯笼的安静而不充分的微光;更为低而迟疑的声音,陪着香烟的星火,目光落在香烟上;随着人们变老,被吃过的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的越来越不使人痴迷的感觉."
  
  秋天某刻的伪善嫁接于落叶的脉络,时光也因此变得晦涩难懂了. 谷崎润一郎是聪明的,他怀念艺术,并且深谙其与物化的现实在形而上层面的原始关系.不难看出,谷崎润一郎反对的东西其实很少,但未必不是更有力: 非纯粹,污物,渺小,无助,拙劣,呆板,衰老,以及,无力去爱.
  或许只是产生于社会时代的更迭,但这仍是谷崎润一郎最美的文字. 在弥漫着浓郁玫瑰花香的画室,在波斯毡子作面的无靠背长沙发上,在堆满精致的烟卷的茶几,在飞鸟掠过的丝绸长帘,哪怕是躲在刹那晃过丝毫不温情的日式屏风后面. 他仍能被感受,并且力求一种本身只能是静止的艺术手段,像徐徐地解开每一个梦里出现的扣子.
  他试图以一种看似古老的方式,达成空间上的某种背离.
  也许一切还表面得多,但是你必须跟随他在某个不恰当的时刻戛然而止.
  


  【读品】罗豫/文
  
  多才多艺的法国人似乎对散文、日记、笔记等限制较少的文体情有独衷。大散文家蒙田在这方面可谓独领风骚数百年。谈历史、谈人生、谈道德,深入浅出又引证丰富,后人少有可与比肩者。但蒙田耐心虽好,却不免唠叨。中译本三大卷的《蒙田随笔全集》(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版)读来虽收获丰富,投入的力气可实在不小。
  
  获2002年龚古尔文学奖的《游荡的影子》,却走向了笔记体的另一个极端。形式依旧自由散漫,作者帕斯卡·基尼亚尔却惜墨如金,整本书谈人生、谈阅读、谈艺术,却处处是玄乎其玄的格言警句。在一个阅读像过山车一样追求速度和快感的时代,这样慢工细活的文字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刻意与大众口味背道而驰,也往往是有实力的作家才敢走的钢丝。
  
  不过如果从这本书的内容和观点来看,基尼亚尔在形式上对通俗口味的反叛算是十分温和了。书中到处是深奥的哲理思辩和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批判。9·11事件中,纽约世贸大楼被炸,基尼亚尔说:“两座比巴别塔还要高的塔就像巴米扬的巨大石佛一样倒塌。”全球化并不像一些人梦想的那样将带领人类走向大同。全人类的精神不可能想通,这是被语言注定的宿命。然而作为阅读者和写作者的基尼亚尔,也因自己的身份而注定要延续这一宿命,“挖掘事件和语言之间的差异。”不管巴别塔故事的下文如何,“使用语言的这些动物,他们的命运不会总是处于催眠状态中。”
  
  全球化带来的同质性消解着语言的复杂性,而一旦语言的复杂性不复存在,人类的精神也将变得呆板缓慢。从这一意义上讲,语言的同质化,或曰巴别塔的修建,与其说是让人类更接近上帝,毋宁说是让人类逐渐丧失自己的艺术能力。“艺术不认识进步。神奇事物不认识时间。”一步步把人类团结起来,去追求理想或接近上帝,这在艺术家们看来常常显得可笑而邪恶。
  
  全球化的驱动力是商业的扩张。商业在“向最为贫穷的人的眼睛传染欲望,使他们在幻影中破产。”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攀比成风……二十世纪经济繁荣的景象似乎隐隐暗示:欲望的火焰一旦燃起,非烧得满目焦土不会熄灭。而丧失了精神丰富性的人类,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火焰的幻境中快乐地死去。
  
  当然,基尼亚尔“立”的一面也很明确。书中引述的不少历史故事中,主人公最终都投入了自在自得的私人精神生活——阅读。“人充其量只需每天一碗汤,一个墙角,一点阳光和一本书就够了。”人类何去何从或许不是大多数人有能力思考的事,商业极权也非匹夫之勇所能对抗,但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私秘精神空间,让灵魂在其中自由来回。
  


  呃,好理想国啊,看完第一句就是。
  通篇碎碎念,一唱三叹。
  (洞穴中木偶飘摇的影子在后壁游移。)
  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国王西亚格吕斯败于日耳曼人头领克洛维之手,面对着刽子手的利剑,退后到牢狱的阴影里,说出一句咒语般的谜语:“哪些影子在哪里?”
  
  ……
  结尾却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西亚格吕斯的书记官索菲尤斯——罗马帝国最后的影子,在帝国灭亡后的命运,直至寿终正寝……亘对着柏拉图的火葬堆,厄洛斯正缓缓睁开他的双眼。
  还是比较喜欢《罗马阳台·世间的每一个清晨》。


对啊,虽然是中文翻译过来,还是觉得像外文一样


又看见你读完书了。


呃,早读完了,这本是甲骨文第二天在季风买的。
翻译也已被我诟病过了,好端端的因纽特人偏翻成拗口的伊努伊特人。“伊努伊特人发现三千年是怎样在十年内完全消失的。”(第二十七章)乍读上去觉得大约是巴布亚新几内亚那块的西南太平洋土著人,结果一看是熟悉得不得了的Inuit……


通篇碎碎念,一唱三叹。
结尾却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既是讲理想国又是对游荡的影子的概括,哈
结尾以死对生



这本书翻译腔太重,译者的知识盲点不少。读时常怀念《罗马阳台·世间每一个清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