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战争

(法)勒·克莱齐奥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法)勒·克莱齐奥  

页数:

305  

译者:

李焰明,袁筱一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和勒·克莱齐奥  ——再版前言  “在夏日的灼热里,在这碧蓝的天空下,她感到有那样一种幸福,那样一种盈溢了全身,简直——叫人有点害怕的幸福。她尤其喜欢村庄上方那一片绿草萋萋的山坡,斜斜地伸往天际。”  当《流浪的星星》(袁筱一译,花城出版社,1997)中的这段文字映入我们眼帘时,勒·克莱齐奥,这位如今头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熠熠光环的大作家,就这样亲近而温和地与我们的视野相拥。他的文字是那样的波澜不惊,却又隐隐地空灵着,恬淡、醇厚。在媒体如火如荼的“勒·克莱齐奥热”之外与这样的文字相遇,我们心底最柔和的地方也许会漾起一丝涟漪。与这一份感动相比,一切渲染和宣扬似乎都会因空洞而变得多余。本来,对于任何艺术的完整和精湛,唯有内心的尊敬和升华才能够报偿。文字的世界是充盈多彩的,其中的力量远非言说可以传递,唯体会是真。对于勒·克莱齐奥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关注弱小灵魂的观察者,一个以纯文学为创作宗旨、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和思考的作家,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动,进而变得更加宽厚和清醒,相信这一定是给予他的极大荣耀。我也正是在这样的阅读、理解和感动中,走进了勒·克莱齐奥的世界。  初次接触他的作品,是在1977年。那时我还在法国留学,当时读到他的成名作《诉讼笔录》,其荒诞的气氛、深远魄哲理寓意和新奇的写作手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80年,勒·克莱齐奥的《沙漠》(Desert)问世,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设立的首届保尔·莫朗奖。我和南京大学中文系的钱林森先生得到此书后,就推荐给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这部作品的中译本问世,书名为《沙漠的女儿》。这本书我开始读的时候,发现写作手法与传统的不一样,两条主线分别展开,语言既简练又优雅,故事乍看上去不是特别吸引人,但仔细品味,越发觉得其中别有深意。书中勒·克莱齐奥把非洲大沙漠的荒凉、贫瘠与西方都市的黑暗、罪恶进行对比和联系,把那里的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与主人公拉拉反抗西方社会的种种黑暗的斗争交织在一起,不仅在布局谋篇上显出匠心,而且非常有思想深度。在八十年代初,我们选定这样一部作品来翻译,一方面诚然和小说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意识形态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深深地折服于小说的文学魅力,它独特优美的语言和主人公拉拉的形象让人无法释怀。在翻译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法国的出版社与勒·克莱齐奥取得联系,他不仅细致地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还为我们的中译本写了序,为他的作品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表示感谢,并在序中就小说的主题作了精要的解说。  再度与勒·克莱齐奥结缘,是在1992年。这一年,我译的《诉讼笔录》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作为勒‘克莱齐奥初期作品的代表,在形式上有着与六十年代法国兴盛的新小说派类似的追求和革新,但不同的是,他没有在对形式的过分追求中忽视其思想的表达。书中主人公亚当·波洛离家出走,“寻找与大自然的某种交流”。在世人眼中,他只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在海滩、在大城市中流浪的人。他常常和狗一起四处游荡,又擅自住入了一所无人居住的房子,最后因在大街上发表“怪诞,,的演说被警方视为‘‘精神病人”而送入病院与世隔离。《诉讼笔录》从亚当原始化、非人化、物化的奇特感觉方式出发,准确地表达了亚当对现代文明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文明的深刻反省。可以说,勒·克莱齐奥的创作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倾向和对现代社会过度物质化的激烈批评。这种情怀和精神一直贯穿于他的创作中。其作品,不论是早期的锋芒还是后期的遁逸,在优美纯净的语言背后,总有一种坚韧而宽厚的人性力量在支持。  《诉讼笔录》中文版出版一年后,我与这位神交已久的法国作家终于有了第一次见面的机缘。1993年,法国大使陪同勒。克莱齐奥夫妇来南京与我会面,我们有机会在一起谈他的作品,谈翻译,他对我非常支持,不仅认真解答我提出的问题,还予以我极大的信任。后来,他每有新的作品问世,都会第一时间寄给我,如我指导的研究生袁筱一、访问学者李焰明翻译的《战争》、《流浪的星星》,都是他寄给我的。因为我读了很喜欢,所以就希望有人分享,让学生译出来。在我们那次谈话中,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颇为感动:“你翻译我的作品,就等于参与我的创作,我给你一定的自由。”作为一个研究文-9翻译理论出身的学者,听到自己欣赏并译介的作家对于自己的翻译活动如此尊重和信任,我内心的那种欣慰和感动是难以言喻的。面对勒·克莱齐奥,如果说一个普通的读者可以用阅读、理解和感动来回馈他呕心沥血的创作,那么既是读者又是译者的我,在阅读、理解和感动之外,又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使阅读、使理解和使感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了一个近乎神圣的使命——让勒·克莱齐奥在中国“再生”(本雅明),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使命,让我面对勒·克莱齐奥作品中近乎完美的语言和深邃悠远的气度时,不禁又多了一份焦虑和困惑。勒·克莱齐奥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在现实中感受到他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宽厚和包容。  从1983年勒·克莱齐奥的作品首次为国人阅读开始,到如今他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媒体再度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这之间已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也许我们并不能说勒克莱齐国内读者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他的作品却始终以其严肃的文学追求和坚守的人文立场在中国文坛上受到好评。今年1月份,他获得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获奖作品是他的《乌拉尼亚》。在致中国读者的信中,他说,“我写《乌拉尼亚》是为了纪念战争岁月。……正是在那时,为了克服焦虑,我们创造出一个国度……决定给那个国家取个天上的缪斯的名字:乌拉尼亚。”“我们因此排解了不少忧愁。几年后,在墨西哥的米却肯洲生活时,我发现一个印第安人自治村庄……采用的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模式。那是一次建立理想社会的尝试,致力于消除等级与贫富差别,使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各自的手艺和学识。当然,那个乌托邦最终落空了。但是,米却肯洲的印第安人依然怀念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抗着在美国影响下的现代社会无节制扩张的资本主义势力。正是这种经历使我萌生了写一本现代版《乌托邦》的想法……我并不想借此批评当下的墨西哥,也没有给我的小说赋予什么社会意义。我仅仅希望通过这本书,使那曾经给哥哥和我以勇气,帮助我们度过艰难的战争岁月的幻梦获得重生。”我之所以长篇引用勒·克莱齐奥的这段话,还是缘于一种感动,感动于作家的务实和平和。是的,勒·克莱齐奥是一个批判者和反思者,但他深沉却并不犀利,他的批判有力却不流于抽象。也许真的像有的论者所说的那样,他并不是以反抗者的姿态出现的,他更像个孩子,一个美丽的金发男孩。他把批判转化为对孩童的心灵一样脆弱灵魂的关注,让这些最易受伤的灵魂用最细腻的感触来言说对这个世界的不满,这貌似无力的背后,深藏的是怜悯的无限力量。  瑞典学院在颁奖词中形容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为“新的断裂、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从精神追求上看,我认为勒·克莱齐奥实际上是继承了拉伯雷以来法兰西作家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传统。读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我们发现他对于底层的人,对弱小的生命,对社会边缘的人,有着深刻的关怀。他的关怀不是昆德拉所说的带有宗教意义的“怜悯”,而是本着一种人文主义的立场,以了解为基点,去感受他们,去理解他们,去揭示他的命运。在三年前,我有机会向瑞典学院推荐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我就推荐了勒·克莱齐奥,推荐的理由中有一条就是勒·克莱齐奥继承了法兰西的人文主义传统,关注弱小的生命,关注他们的灵魂与命运。除此之外,还有他对现代文明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批判,以及对文学有着独特的追求,远离商业,在纯文学创作中体现了对美的向往和真的揭示。如今,我还想加上一条,那就是他以清醒的意识,关注他者,关注失落的文明,关注入的存在。这几点,如果说不上伟大,至少他是个清醒的作家,一个严肃的作家,是个对人类命运有着独特理解的作家,一个在冷静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作家。  记得在今年1月28日,我与在北京的勒·克莱齐奥通话,祝贺他获得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在通话中,我还谈到他迟早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回答很平静,说:“什么都是很可能的,但最终要的是要写作,要写好。”他还说:“我努力地在写作,至于获不获奖,不是我所关心的。”这就是勒·克莱齐奥的回答。对于他来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读者“对他的一种回应”,却决不意味着文学生命的终点。对于人性的无尽挖掘和关怀,才是勒·克莱齐奥内化进生命的一种需求,而这也应该是诺贝尔文学奖所昭示的一种永恒的维度。  许钧  2008年10月14日

内容概要

  《战争》摒弃了传统小说里最起码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着眼点仅在物质的世界。作为有着独立精神、存在于万物之外的人早己不存在。他们对物质的欲求已经超过了这个世界所能负载的程度,这就是战争爆发的根本缘由。每个人的内心都被由欲望而生的贪婪、饥渴、失望、仇恨、绝望挤得满满而终至爆炸。战争无所不在,不但在物质中发生,还在时间中发生,还在灵魂深处精神世界里展开。人类非常可怜,他们几乎无处可逃,物质挤压了他们站立的空间。在《战争》中,作者的敌人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词语。它无所不在、无法把握,细微得不可触摸,庞大得不见首尾。词语还是他的武器。每一个词语都有自己的力量,在挣扎,在跳跃,在杀戮,不需要复杂的语法结构,不需要严谨的篇章布局。“无所不在的词”,在扼杀思想,在挑起战争,在充当先知,在书写现代的《创世记》。

作者简介

  勒·克莱齐奥Le Clezio(1940—),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新寓言”派主将。在1 994年法国《读书》杂志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已出版三十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他的早期作品,诸如《诉讼笔录》、《战争》等,多寻找一种空灵与寂静,人物时常在形式、色彩与物质的海洋中摇摆不定,人和物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而他的后期作品,诸如《淘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等,则更关注心理空间,向着自然与人这两个“宇宙”同时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探索。他的作品充满人性及多元文化。他始终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格外敏感,人类的灵魂似乎在遥远的异乡找到归宿。

章节摘录

  战争远没有终止,没有,没有!它发出猛烈的光,这火光比枪弹更具杀伤力,是目光,金属光。所有一切都拔地而起,想化为乌有。任何独一无二、以其别具一格的形式产生的事物,灭亡吧,都灭亡吧!不再有思想!不再有行动!只有顺从……战争从火枪口出来,挡雨披檐卷起,大炮显露在外,一辆黑色汽车从街坡上下来,可是突然车顶冒出一架机枪,向人群扫射。“杀戳”这个词四处掩藏着。回荡在所有其他词中。但问题不在于杀戳。当血从伤口流出,总之,是多么安宁啊!当汽车离开车行道那看不见的槽线,把两三个孩子和一两个妇女逼进墙隅,某东西就获得了自由。一种快乐或者一个事实便出现了。  当暴力变成罪恶的时候,它就创造了自由。  可是内含的这一切!埋藏在火山地道里的这一切,什么也逃脱不了!振动机器腹部的痉挛,所有的跳动、颤栗:都是蛮荒!与生俱来的仇恨!无知!沉默!  存在于黑幕上的这些东西,存在于火光中的这些东西。想抹去世上的画面,彻底擦净。不断的流产,肌肉扩张,怪相,然而  什么也没发生!  世界注视着,用它数百万只眼睛,它的目光比老虎的眼珠更具威慑力。它直射人人的灵魂,它呼吸着。这目光意欲人们排空体内一切物质,以便进行可怕的咯血。宇宙是一个茫茫的空间,必须不停地填补它。这也许永远不会实现。张着大口的龙盘踞在天上人间,它不断地需要新鲜肉充饥,它从未饱足过。士兵们,把我们从这世界拯救出来吧!它太广阔。它太强大了。它有悠久的过去、漫长的未来。它的积沉太多了。我们无法抵抗。我们将慢慢滑向它的大口,里面的消化唾腺已显而易见了。  贪婪的旋风出现在城里,形成一个漏斗形。如此多的契合,如此多的美景。怎能抵抗?是否得变得丑陋不堪,像裹满灰尘的黑球?我愿意这样,哪怕今天变成一堆黑狗屎,像一条蛇盘绕在人行道上。也许人们看不见我?也许他看不见我?  X先生,你这士兵,来救救我。打败它。杀死它。将它碾死在你的摩托车下。先挖去它的眼睛,所有的眼睛。它有这么多眼睛。晚上,太阳西沉,人们看到这些带有彩色灯丝的小玻璃球在咖啡馆的橱窗后闪亮。早晨,太阳升起时,它们已经全部血迹斑斑。  炸碎灯泡,拆毁灯光招牌。这些也是眼睛,但它们不仅看,更是吞食。夜晚,它们沿街在楼房的正面齐放光芒,它们在显示信号。我不再有时间思考。我像一只愚蠢的蝴蝶朝它们疾飞去。  不再有人!人们正乱成一团,朝着所有亮点不断涌去,喊叫声渐近,将我们包围起来。每个男人,每个女人,都是牺牲品。他们已在龙的嘴里,可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竟在龙嘴里私通!  不再有独自存在的办法。我过了很久的隐居生活。我躲藏在老蜘蛛网下,我是那无数黑点中的一个黑点。然而,战争是灯塔。在夜间猛地亮起,将暗藏在角落、坑洼地的猎物驱逐出来。一道光柱穿透黑暗,惊慌的野兽逃出巢穴。  恐惧:眼睛变大,狭窄的胸腔内,心脏在飞速跳动。一切变得难受。无法逃避。门,所有控制物体人口的门都紧闭着。从前,人们可以走进树里,或者电线杆里。人们笔挺挺地站在里面,变得如水泥般冰冷。或者走到离海几百米远处布满卵石的大沙滩上。太阳灼热。海浪接连拍打着石子,发出嚓嚓声。天空是蔚蓝的。于是人们闭上双眼,仰天躺着,人们走进沙滩。沙滩上堆积着成千上万的圆形卵石,人们变得如沙滩般平坦,如沙滩般宽广。  人们先是像这样,然后像这样  谁打开了闸门?谁冲毁了包容大海的堤坝?谁又点燃了遍地灯火?现在,不再有大海,也不再有沙滩。到处是头颅。只有头颅。  地是一块沥青板,水是玻璃纸做的,空气是尼龙的。太阳那只1600瓦巨大灯泡在伊沙雷尔纤维天花板的中央燃烧着。某处可能有一个大工厂,灼热的机器振动着,不停地在生产假冒产品:涂成蓝色的人造天空、硬铝假山、玻璃灯丝赝造的星星。橡胶树在电扇的微风中摇曳。它们的绿叶永不萎落。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断进行新的决裂,诗意冒险和醉心写作的作家,外于主流文明之外和之下的人性的探索者。  ——瑞典学院  勒?克齐奥的伟大最起码有以下几点:一是继承了法兰西的人文主义传统,关注弱小的生命,关注他们的灵魂与命运;二是对现代文明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批判,关注在现代文明中被压抑、被抛弃的人;三是对文学有着独特的追求,远离商业,在纯文学创作中体现了对美的向往和真的提示;四是以清醒的意识和全球的文化视野,关注他者,关注失落的文明,关注人的存在。  ——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许钧


编辑推荐

  法国人编的《理想藏书》中,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仅收入《战争》。  克莱齐奥部民说,他书中的人物还没有在地球上诞生。《战争》的最后一句话是:而我自己,我也实在说不准我是否已经诞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战争 PDF格式下载



    说实话,要评论此书对我来说几无可能。看完后我依旧肯定我的欣赏水平还停留在印象派或者意识流,再往后便超过我的水平了。
    反正我看的是一头雾水,脑子里乱七八糟。但想想这倒也正拿标题,反正战争也是弄得世界与人乱七八糟的。我草草理解,此书应该是反对物质充满一切的人类社会,至于其他的,也只有读者自知了。
    愿上帝保佑!


  1
  穿行在时间的城市里
  前往未可知的命运
  可怕的沉寂如影随形
  这所谓的生命
  是终点还是起点?
  当一切猛然而来
  当一切生机勃勃、真真切切
  就是这样
  我们无法抵御整个生命
  我不再是孤独一人
  这里四面楚歌
  梦想?
  
  2
  这是一场永恒的战争
  无时不在、无处不及
  双手所造,肚肠所耗
  思想在撒谎
  它们相互厮杀,令人疯狂
  地球不能再长久地承受这份沉重
  它坍塌了
  连同这贪得无厌的城市!
  快乐、温柔、光明、美丽
  战争将其付之一炬
  只在云层中
  还会有和平而静谧的闪电
  那如诗一样的闪电似乎在说
  有一天
  我们将获自由
  
  3
  这一切都将匆匆而过
  令人不知所措
  末日临近
  我们却不能跑到时间的尽头
  背弃神灵的语言自由而强大
  却也一样要毁于战火
  沙漠、平原、山脉、河流
  还有海边平静的海滩
  我们一一为之立碑
  这石碑默不作声,岿然不动
  
   4
  人们依然在城市中旅行
  穿过全新的空间
  讲述他们各自的战争
  看到和平的人尚未存世
  而我自己也实在说不准
  自己是否已经诞生
  
  11年3月2日 于榆中


  觉得有点读不懂,很多人都说这本书的作者后期偏向形式主义,果然如此,也许是我太肤浅罢,我还是喜欢有情节的书。有句话叫曲高和寡,文学本来就是来源于大众的,可是作者一旦太过于追求形式,那么,文学还有什么意义?


  战争即和平
   ——向勒克莱齐奥(Le Clézio)致敬
  
  
   “谁想要世界像它现在的模样继续存在,谁就是不想要世界继续存在。”
   ——傅立特(Eric Fried)
   “战争就这样开始了,恐怕就是这样开始的,但要确切弄清此事,已为时太晚。”
   ——勒克莱齐奥(Le Clézio)
  
   战争来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汽车,有汽车的地方就有战争。汽车在喧嚣与浮躁中重新定义着战争与和平。灰暗的暮光涂满苍白的战士们的头颅。头颅们在开车,停车,撞车。从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就不再有晨光,只有暮光。当暮光消褪,灯光就上场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五颜六色的灯光让黑夜变成了白天。“黑夜是什么意思?”孤儿们在快餐店里问着服务员。他们在努力使自己发胖,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到处都是荧幕,到处都是广告,到处都是商品。不再有理想,不再有尊严,不再有纯洁。人们聚集在一起大吃大喝,吹拉弹唱,搂搂抱抱,醉生梦死。接着人们又四散而去,逃到紧闭的门窗内。而那里,不过是大型战争的缩小版。一样的荧幕里释放出来一样的广告,理想、尊严和纯洁上都贴上了条形码。“老板,来两斤青春。有折扣吗?”“有会员卡的话,就是九折。”“会员卡怎么办?”“一次性消费五百斤爱情或支付一百斤自由就可以免费办理一张会员卡。”战争中,房子越长越高,地下通道越挖越深,而人却越长越矮。人们已经记不清战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没有人关心战争的结束。然而,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加入这场战争,前赴后继,趋之若鹜。最可怕的事情是试图远离战争,试图远离战争的人会被众人贴上高傲、懦弱、自私的标签。这样的人一经发现,就被人斥为“空想者”“不孝子”“卖国贼”。因为他们竟然不为自己的明天战斗,不为自己的父母战斗,不为这个国家战斗。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人,他们也只不过是在密谋着另一场战争。那场战争的残酷程度绝不亚于眼前的这场战争。审判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因为战争期间不需要法庭,所有人都是警察,所有的人都是法官,所有的罪都是就地处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战争唯一的法则,一切解释都是借口,一切回避都是逃避。战争的口号是:“往上爬,不顾一切往上爬。”所有的人都在匍匐前进,没有人试图站起来,试图站起来的人都是在试图破坏和谐,破坏战争。老人们牵着他们的狗,狗嗅着花坛里的花草;公交车司机在上班,载着一车人去上班;城管追着小贩,小贩贩卖着商品……日复日,年复年,除了衰老和死去,战争中的人们似乎没有什么改变。然而战争却变得越发年轻了,它仿佛永远处在青春期,永远在骄傲地扩大着自己的势力范围。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人能分清战争与和平的界限了。或者说,战争就是和平,和平就是战争。子弹四处横飞,无数人中弹身亡,后继者踩着前人的尸体继续蠕动着自己的身体。在这场战争中,仿佛只有死去的人才有资格活着。人们在枪林弹雨中纵情歌舞,没有了孤独,没有了寂寞,没有了悲哀,这是最好的年代。


  摘自《当代外国文学》 作者:袁筱一
  
   自2008年10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勒克莱齐奥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他“擅长表现断裂、诗意的遭遇和感官的迷醉”,使其创作具有独特的品质。无论从他作品整体的内在统一性,还是从创作主题、叙事风格来看,勒克莱齐奥均不失为一位世界性的作家。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整体
    也许没有法国读者会承认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勒克莱齐奥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对于所谓“冷门作家”的兴味所致,因为自1963年凭借处女作进入法国文坛以来,勒克莱齐奥早已用将近半个世纪的书写在当代的法语文学界奠定下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更不用提在谈到勒克莱齐奥时,大家往往会一提再提的所谓“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头衔。
    但是,这并不能让我们忽略且否认一个事实:即便在法国,深受读者欢迎的勒克莱齐奥也似乎一直不为学院性质的法国文学理论界所偏爱。当然,其中的原因倒也不难解释:首先,学院性质的文学理论一向与当代的文学创作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勒克莱齐奥的孤独倒也不算是罕见的现象。再者,尽管在创作初期带有新小说的一些痕迹,与新小说写手们不同的是,勒克莱齐奥从来不曾主动地“分析自己的作品,将其置于同行及文学评论家的目光之下”。理论界在面对勒克莱齐奥时的尴尬由此而来:如若想对勒克莱齐奥的创作进行分析和评价,既没有现成的理论框架可供使用,也没有作者本人的理论性阐述可以依赖。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无法“理论化”的。
    对待这样一个长销的严肃作家,我们似乎唯一能够入手的是作者的创作生平。尽管并没有作者本人所肯定的分界线的存在,我们还是习惯性地将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分为两个时期: 70年代中期以前和70年代中期之后。在第一个十年间,年轻的勒克莱齐奥延续其处女作《诉讼笔录》的风格,虽未在真正意义上与新小说站在同一阵营里,却在所有重要的小说要素上与传统小说叙事背道而驰。《诉讼笔录》之后的《高烧》、《大洪水》、《逃遁之书》、《战争》和《巨人》不仅在主题上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摈拒、排斥与否定”,从而达到主题的高度统一,而且在人物构成以及情节、时间、地点的处理上也显示出与自巴尔扎克以来所奠定下的叙事方式的决裂。而70年代中期以后,勒克莱齐奥显然平静了许多,从《另一边的旅行》、《沙漠》、《寻金者》、《流浪的星星》、《检疫隔离》到《乌拉尼亚》等一系列小说,作者一边不停地发现着新的领地:南美、非洲、父母的家族来源地莫里斯岛,一边将目光更多地投在弱势文化与弱势群体身上。与此同时发生的另一个变化是,在小说的形式上,勒克莱齐奥也似乎不再追求一味的解构与创新,小说开始有较为清晰的情节主线,因为主题和背景的改变,原先置身于现代物质社会中,没有身份意义的小说人物也渐渐获得了与小说主题相一致的所谓社会环境,而“不再只是自己的影子”,或者只作为叙事者的目光而存在。从表面上看起来,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说第一个十年的勒克莱齐奥是否定性的,在后三十年的创作中,勒克莱齐奥却是肯定与建构的。
    也有评论家指出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整体中出现过第二个重大转折,即从80年代中期开始所出现的自传性写作倾向。《寻金者》、《流浪的星星》、《检疫隔离》、《乌拉尼亚》都有勒克莱齐奥家族的影子。
    我们有可能因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做出的“人性的探索者”这样的判断而走入误区。的确,如果我们把内容理解为作品的惟一或主题的惟一,我们很容易将勒克莱齐奥的这一转变与作家的个人经历简单地联系在一起,将他对南美、非洲等非西方主流文化的发现看作这一转变的唯一原因,将小说中的南美、非洲、莫里斯岛看成作者精心塑造的世外桃源,从而也简单地推论出他逃避现实的结论——就像我们从来都把乌托邦看成逃避现实的代名词一样。
    如此简单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或许是一件不无危险的事情。实际上,我们不应该忘记的一点是,勒克莱齐奥首先是一位小说家。因为诉求的不同,小说家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政治家。如果说他所完成的不会是摧毁某个现成的社会模式,他更不会用另一个——不管是南美的还是莫里斯岛土著居民的生活组织方式——社会模式来抵抗现有的社会模式,哪怕它危险重重。因而,要探寻一位小说家的价值,我们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或许是:倘若说没有一个现成的理论标签可以套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那么,从其作品内部慢慢形成、变化并逐渐完善的整体性究竟何在?勒克莱齐奥又为文字世界——不仅仅是法语的,而且是世界的——带来了些什么不同?
  
    勒克莱齐奥的寓言世界
    任何一位以文字为己任的小说家都必须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语言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当然可以各不相同。用纳博科夫的方式,这个问题是这样提出的:“我们能不能指望通过一部小说来了解世界,了解时代?”而他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截了当,他说:“当然不能”,接着他又说:“事实上,好小说都是好神话”。
    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理解有人为勒克莱齐奥冠以“新寓言小说”代表作家的标签,尽管“新寓言小说”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理论上的明确定义,而在这里,“寓言”也无非是“神话”的同义词而已。小说的要义不再是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所追求的,基于与现实世界比照基础之上的真实与有效。它揭示的应当是——用昆德拉的话来说——存在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从《诉讼笔录》开始,勒克莱齐奥的世界就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在小说开头,当时尚且年轻气盛的勒克莱齐奥写道:“我很少顾忌现实主义(我越来越感到现实并不存在),我希望我的小说被当作纯粹虚构的东西,其唯一的价值就在于在阅读者的脑中引起某种反应”。
    我们似乎在勒克莱齐奥创作的第一个十年中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勒克莱齐奥对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做出的思考。语言世界直指现代社会的物质世界,语言世界本身也构筑起属于自己的物质世界,但是人与现实的物质世界发生关系却必须通过语言世界才能够实现。小说的情节甚至会迷失在对这两个世界之间关系的直接追问里。符号无处不在,词语和其它物质混在一起。《战争》中那个叫Bea. B的年轻姑娘不是“每日都在与所有的声响、运动,所有的光,所有的词,所有残忍地欲屠戮思想的一切交战”吗?一个个因为物质过剩、词语过剩而随时都有可能爆炸、随时都可能毁灭的世界,但同时也是一个个闪烁着异常的美的世界。世界在勒克莱齐奥的笔下诞生——通过对这些符号的阅读创建出一个潜在的现实世界,在年轻的勒克莱齐奥的眼中,这应该才是小说家的首要任务吧,因为没有语言世界的创建,我们就永远没有办法进入到处都是美和恐怖的物质世界。
    寓言由此而来,小说家提供理解、等待与思考的可能,但是他给不出、也不应该给出一劳永逸的答案。勒克莱齐奥首先要做的是在包括词语在内的物质世界里找寻到美,并且用林林总总的美填满他亲手创建的新世界。的确,勒克莱齐奥从开始就对西方现代文明心存恐惧,但是并不憎恨。这应该能够告诉我们,在其早期创作中,他对现代文明的读解、对未来物质世界的探索人性的寓言世界勾画为什么会呈现这样一种好奇心。
    当然,仅仅专注于西方现代文明是不够的,对此,勒克莱齐奥的方式是出走。早在让自己的文字进入南美、非洲和莫里斯岛的天地之前,勒克莱齐奥已经掌握了通过时间缔造寓言世界的方法。我们不会忘记《少年心事》(Mondo et autres histoires)以及与此同时写成的《大地的异客》(L’Inconnu Sur la terre)中那些带有魔术师意味的少年主人公,不会忘记他们与蓝天、大海、阳光、星星等所有大自然的构成因素间美妙而和谐的相处。我们也不会忘记《流浪的星星》和《寻金者》中属于少年的找寻、执着和梦想。勒克莱齐奥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少年或未臻成熟的青年,因为小说家创造寓言世界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和孩子缔造自己的梦想世界同质。
    所以,所谓寓言世界中的所有因素都是现实的,只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遭到遗忘而已。并非西方文明没有容纳和包含勒克莱齐奥发现的这些美,而是在物质和词语快速的自我繁殖过程中,所有的美已经被掩埋了。也许从主题和叙述形式的角度来看,勒克莱齐奥在第一个十年后的转变的确存在,但是,他所缔造的南美、非洲以及莫里斯岛也仍然是一个寓言世界,而不是真正属于某个特定时代的南美、非洲或莫里斯岛社会。如果说勒克莱齐奥和他笔下的所有少年一样在寻找,如果说他的所有出走都是为了寻找,他寻找的东西始终没有变过,那是大洪水之前的那个简单、自然的世界,有蓝天、大海、阳光、星星,还有尚未负载过剩意义之前的词语。
  
    诗意的遭遇和感官的迷醉
    对于没有负载过剩意义的词语来说,小说当然也是冒险的一种形式,是词语等待“遭遇”的空间,事先有所规定的叙事框架与小说家所追寻的真实之间似乎无法兼容。谈到勒克莱齐奥与法国小说传统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勒克莱齐奥的叙事风格正是他秉承法国小说传统、却又与之有所区别的地方,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词所谓“诗意的遭遇和感官的迷醉”在主题之外的意思。
    在叙事风格上,尤其是在其创作初期,很多评论家都曾经指出过勒克莱齐奥与新小说之间的关系。但是,当人物、地点、时间乃至有限的情节慢慢地回到勒克莱齐奥的小说中之后,评论界又有些犹豫了。弗雷德里克•韦斯特伦德还指出过巴尔扎克和加缪加诸于勒克莱齐奥的基本思考。当然,作为法国最后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小说流派,新小说也决不是从统一的叙事风格角度去定义的,而是从小说写作的观点出发所划定的一种理论领域。勒克莱齐奥也有始终和新小说写手保持一致的观点,那就是在他看来,小说不应该是作者一个人的产物,它呼唤读者,等待读者,因为读者的不同发生改变,它取决于读者的“反映”。正是基于这一点,勒克莱齐奥的确在叙事风格上与其所处的法国小说环境中的新传统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情节的因果线性链和严密逻辑几乎是勒克莱齐奥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中都弃之不用的东西;其次,以人物为中心的地点、时间的统一也几乎不存在,人物的身份几乎是不确定的,但叙事者无处不在,他随时和人物合为一体,打破有可能局限叙事发展的时空界限。
    但是,诚如我们所观察到的,发展和转变仍然存在。倘若没有中间三十余部作品,从叙事架构的角度判断,我们也许不会认为《诉讼笔录》与《饥饿的前奏》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围绕着亚当•波洛的不是事件,而是无法被简述的事件的碎片。但是《饥饿的前奏》 (Ritournelle de la faim)中的艾苔尔和科塞尼娅却都凭借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特有的身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故事。早期的勒克莱齐奥几乎完全不顾叙事的线性发展,并且在叙事中插入许多非叙事因素:图片、剪报、歌词、标语牌以及各种符号,甚至还有自己杜撰的语言。但是到80年代之后,尤其是在《寻金者》、《流浪的星星》、《乌沙尼亚》、《饥饿的前奏》等作品中,虽然时间的线性仍然不是作者考虑的叙事首要因素,而且作者调用了复调、多视角等大量的现代叙事手段,但由人物引领的,因为人物之间或人物与周遭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得到进展的情节却恢复了部分的社会性和逻辑性,从而勒克莱齐奥也彻底挥别了所谓的“自动书写”时代。
    相反,与叙事结构对应的另一重要因素语言则是勒克莱齐奥常年不变的经典标签。勒克莱齐奥的语言一向简单、纯净,仿佛要找回词语在大洪水之前的自然意义,是一支“能够与风、海、世界的歌”相得益彰的曲子。慎用复合长句、慎用复杂的时态结构,但同时严谨地遵守法语的语法规范,这使得勒克莱齐奥成为法语语言教材偏爱的编选对象。实际上,勒克莱齐奥的语言风格与其作品整体的主题完全一致:作为物质实体,作为人类进入现实世界、感受现实世界、创造现实世界的惟一方式,语言也只有在其最单纯的状态才接近真实,甚至没有界限。不论呈现的是令人惊惧的现代物质世界,还是在发现新大陆过程中的海上漂流的世界,不论是南美,还是非洲,勒克莱齐奥的语言恰恰是没有国界的,停留在能够震醒人所有感官的层面——这应该是文字最迷人的一面。
    我们很乐意在此基础上将勒克莱齐奥定义为世界性的小说家,因为和所有优秀的小说家一样,勒克莱齐奥最关注的只是人,是在他的笔下没有了时空界限的人物。他甚至承认自己在小说中“一向爱的只是人物和故事”(Westerlund)。在这个时候,小说可以作为另一个世界而存在,抵抗着现实的历史世界。也是在那个世界里,历史和理性的价值观能够向“感官的迷醉”举手投降。
  
  
  
  


  这是我唯一一本没有看完就被累个半死的书。不晓得是作者的原因还是翻译的原因,遣词造句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扭。第一页看起来像是美好的散文,可我没想到这居然能从第一页美好到第30页去,以至于美到好散好散的地步。反正我没能往后看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有形无神的书都该拿去烧了,可这本有神无形的书看得我好想把作者或者翻译烧了。这书还没追忆似水年华中任何一部的一半厚,但是比似的任何一部都乏味。
  
  
  可能风格不同,反正我很受不了。。。。


  作者:丸剑痕
  
   2008年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力作《战争》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愚以为《战争》会是一部气势磅礴,包含大背景大历史的巨作,殊不知原来是一部晦涩难懂但又沉甸甸的寓言史诗。何谓战争?这并不是《战争》要说的东西,克莱齐奥要拿战争隐喻这个物质世界的美与丑。
    这小说没有故事,也不叙事,但是说出来的东西却很有份量。如果没有耐性,会因为它的晦涩、沉闷和不知名的迷惘而错过了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的作品,这尤其体现在《战争》的末尾,对物质世界的本原进行越来越深入的探讨,Bea.B小姐与X先生这两个符号化的人物,也各自代表不同的立场向世人倾述物质世界的内部战争的残酷和惨烈。或者,这只是一本适合哲学家和诗人看的书,里面每一句都是格言,都值得推敲,大量的细节描写让人心悦诚服。但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哲思,并不是一般人能够体味到的,包括我。
    说实话,阅读《战争》时,还没读到一半,我有一股放弃的冲动。但是我还是坚持了。通过表面的理解,我发现这部书有很多层面。至于谁能够有能力看透最深的一层,则是一个谜。
  
    寓言诗
    勒•克莱齐奥的文笔是无法复制的,这首先体现在他的思维上。《战争》一书形态非常散乱,跳跃感和切割感特别大,让人无所适从。而作者用一种近乎写现代诗的手法来描述所有大大小小的实物,挖掘它们的起源、特点、变化、功用、影响,就像一篇长长的寓言诗,描述对物质世界的本原的隐喻。
    “战争启程了,要持续一万年,比人类历史更长。任何人都无法逃避,也没有任何人来谴责。我们低着头面对战争,我们的身体将成为弹靶。尖利的军刀在搜觅人的喉咙和心脏,偶尔还有肚子。沙地要饮血;残酷的山峦想在行人的脚下挖出一个个深窟;道路期望人们摔倒,不断有人身亡;大海要压碎人的气管;宇宙间,有着可伯的意念,要用虎钳将星空严严实实处钳死,让群星不再闪烁。
    战争的狂风掀起,将席卷一切。滚烫的瓦斯从排气管出来,一氧化碳侵入人的五脏六腑。人们的嘴圆圆地张着,于是,一圈围灰蓝色的烟雾从嘴里飘出,悠悠荡荡向天花板升腾。嘴唇向两边裂开,吐出一连串置人于死地的词句,让人恐惧。这就是战争风暴。
    霓虹灯的光照射在年轻姑娘的脸庞上,似乎要穿透她的肌肤,烧焦她那线条柔和的面容.将她那长长的乌黑头发烫卷。”这段开头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作者所站立的高度从普通的沙地上升至宇宙,其目光犹如上帝一般审视着整个物质化的世界。“战争启程了,要持续一万年,比人类历史更长。”这句话就是《战争》的内核,这里的战争并不是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战争,而是人类社会的内部战争,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而为何作者说战争比人类历史更长?这无非是想说明战争的依附性是十分强的,只要有物质的存在,战争便开始了。地球一旦形成,就充斥着战争。
    作者用抽象的思维,以犀利而神化的细密笔法,刻画一个充满“战争”的现代都市。这的确是一部寓言,而非小说。
  
    分解物质
    《战争》里没有人,全部都是符号,抑或物化的思维。战争所寄居的地方是繁华都市的每个角落,但作者并没有把人算进去。作者认为人只不过也是战争中的一个物品,并没有主导战争、也没有被支配,因此我们无需费神去寻找一个所谓的主人公去切入这本书的内容。当然,书里的Bea.B小姐和X先生,他们只是两个视角,而非两个实在的人。描述这场物质战争,必须要有视点才能构成。
    一主一辅的视角并肩地探进那个幽深的物质世界里去。年轻姑娘带着我们穿越城市,穿越街衢,带我们一同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带我们参观了许多许多地方:机场、咖啡馆、商店、车站、地道、垃圾场,带我们看了很多很多的符号:文字、点、园、线、钩、叉,还有淫画。最后,当我们看见到处是危险、爆炸,是不堪一击的物质的墙时,她消失了。她从来处来,往去处去。我们就是用她的眼睛在看,时不时的,X先生会来帮我们一回,会开着汽车来带我们去看逐猎人类,会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恐惧和茫然:我们竟然是在自己的创造面前束手无策!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扼住了自己的喉咙!“战争需要所有的细胞,所有的大脑。”我们被追逐,被捕获,我们无从逃避。
    作者每一次对一件物品的大量的细节描写,都是对一种物质的“分解”,从某个角度上可以说是“解构”,就像许多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所说的解构文化和解构社会。作者描述的这场现代战争,隐喻的是现代文明间物与物的冲击,在酒红灯绿的都市中穿梭,或许会对书中的一字一句更感同身受。正因为作者着眼于把世界的物质性通过一个看似是故事的“非故事”揭示出来,所以他不必用章节、章法来约束自己,甚至可以横行无忌肆无忌惮地按照某种逻辑把一种自然现象、一种社会行为、一个物质形态、一个物化思维等层层剥出来,分解完毕后再以战争的摧毁性重组,让读者感受身在战争中的自己是多么的愚昧或者惶恐。
    “有人曾试图弄个明白。有一个人,有一天,想要知道战争是什么,怎样才会结束。有个人想要打碎玻璃,畅吸空气,想要喊出他自己的词语,找寻到和平的空间。然后他消失了。
    看得到和平的人尚未存世,他们甚至还未曾被孕育。
    而我自己,我也实在说不准我是否已经诞生。”
    《战争》的结尾,留下的是作者克莱齐奥对自身与战争的共存问题的探讨。当然,他说服不了自己,无尽的迷惘。就只剩下了迷惘。
  
  


  读这本书的确不容易,首先我觉得我对现实主义思潮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书中的很多名词或者指向了某个事件,然而那种不解个中缘由使我无从考究……
  
  上面的这段话,明显显示我已陷入战争。
  
  战争,是思想的战争。
  
  Bea. B赤裸裸地来到了这个世界,所有纷繁庸俗的事物缠绕着她好奇的内心。是的,我们人类的悲剧就是诞生于我们拥有思考的能力。我们不停地认识、下定义、创造、毁灭……一个简单的存在被赋予千万种解释,而真实早已沉没于人海。什么是现实?那是一个由思想编织而成的集合,一场思想的战争。每个人,都穿着破烂的衣衫在战场上欲摩擦出一点火花。
  
  世界因为思考而变形。事物本来应该是怎样,我们无从用自己的能动力去改变真实的存在,而每个人在与城市中每样事物接触的那瞬间,都在用不同的思想企图去控制客观的存在。
  
  人类都是自私的。我们坚持着自己的挫见,欺骗自己坚信一个臆造的真相。然而我们享受着这样的战争并且越战越勇。慢慢我们进行归纳,这世界已经不存在你和我或者他,所有都只有Bea.B和X的化身。我们不需要认识别人,要么是同盟,要么就毁灭。
  
  我知道自己经常陷于过度思考的陷阱里,不能脱身。人性被扭曲,我为我自己建起了一座战场。但是这不能怪我,如果不是你们把我至于你们的战场,我又怎么会陷于战争当中。
  
  也许,当我们不在思考时,世界就平静下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往信息世界前进,努力扼杀我们人类的智慧。
  
  “我跟你讲述着一切其实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要向你提什么问题,我是说所谓的那种真正的问题。我也不知道问题是否能有答案。也许提问题时,只是从反面证明一样事物的存在……”
  


  摘自《价值中国》 作者:万祥军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莱齐奥的长篇小说《战争》是一部比较怪异的作品。小说里面没有正儿八经的人物角色,当然作者笔下也有两个人名交替出现,即Bea.B.与X先生,一男一女,似乎蛮符合通常浪漫小说所包含的人物元素,但事实上,该男与该女只不过是作者设定的两个在小说中用来观察世界的视角,一雄一雌俩人物之间不光没有故事发生,连最简单的对手戏都没有,简言之:克莱齐奥没有像通常小说家那样搬弄出一些人为的勾人事件。
    两个人物角色的设计,不是用来讲故事(剧情)的,而是用这一主一辅俩角色代替或曰带领读者像长长的探针或伸缩自如的摄像头,在刺入物质世界躯壳的过程中,把随时扫描到的切片肌理和物态纹样反馈给我们看,这两只摄像头又是那样的敬业和高效,使林林总总的社会紊乱景观扑面而来……
    小说的重点,是把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的物质、物欲的层层面面展示给读者。两个人物角色虽没对手戏,没有交合与重叠,却有轻重的不同。女角色仿佛是主摄像头,它带读者穿越城市和街道,一路走了很远,穿刺得够深,传送到我们眼前的,有许多现代社会的场所:机场、咖啡馆、商店、车站、地道、垃圾场;有许多现代社会紊乱不堪的各式符号:文字、点、圈、线、钩、叉以及色情涂画;而其极致,是危险、爆炸,当摄像头的视角触到物质的墙,随着爆炸与坍塌,女角色消失,一如战争中派出的无人驾驶飞机那样,上天入地,最后有去无回,再正常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作者会把男角色X先生拎过来,穿插进这个摄像头随机拍到的内容,这个雄性角色好像心里装了太多的恐惧和茫然——— 现代社会的人们面对与时俱进的时代发明可不正是常常难掩心中的束手无策之感!
    两个没有太多自主活动向往的人物角色,不过是克莱齐奥笔下驱使的路人甲、路人乙,作为小说家,他真正拥有的还是传统工具,还是词语,只不过到他这里被斑驳陆离的社会给反射成了最朴素、不加修饰的文字元素,像是一只词语的集装箱猛然间从高空掼在地上被摔得凌乱不堪、七荤八素,而主人并不重加整理,就照乱乱的样子贴到纸面上来给我们看。
    《战争》是对现代社会的深入体察,作者毫不手软地剥开了华美的表皮,把它的五脏六腑都翻出来呈现给读者,“到处都是眼睛,肺,性器,肚腹和神经”,还有它们如机器运转一般的运动,还有乖戾的思想,还有缺少温度的感情。当把这些切片置于高倍数显微镜下的时候,华美的外表已不复存在,就算原初对象是天下最靓的女人肌体,当那些被放大了数万倍的细胞质、细胞核们骤然放在人们眼前时,也绝难引起审美的欲望,或者说,它们已瞬间扼杀了读者们的审美能力。
  
  


  勒把所有可憎的社会现象倒成一锅,喊:“倒掉”,可连同我们这些凡世俗人,他自己也在里面。即便如此,这锅粥也还是在引诱你厌恶社会。
  
  你以为每天过的很充实很快乐,你不如在某个懊恼的黏腻的夏日好好想想——以记忆中必然存在的那几瞬作引——总有那么段时间你恨爱情,恨人生,恨每日的八卦鸟语。耳旁皆是杂音,你想静静却无处可遁。你恨不得抛开一切,对他们讲都去死吧,就算自己有很多特别的头衔与旁人的赞许你也恨不得全部扔掉,而且姿态明确:你一点都不在乎。
  
  冷漠是对的,麻木也是对的。每个人打生下来就处在战争中,何必躲闪自我欺骗?你反正跑也跑不了,要是讨厌它,不愿参与,它就包抄你,派出战机轰炸你。它的士兵即最厌烦的那些肤浅人种要出门抢购商品,往自己身上贴标签,他们如此大声聒噪,你忍受的了?就靠那些许盟友,还自称独立舰队?只由个体组成并且呈散点状分散在战争里,只能透过报纸阅读彼此微小的胜利,这么微小的力量源头对你足够?
  
  你能坚持多久,你真是一块净土么,你高兴么,不如参与战争吧,毁灭思想,死在里面。
  “那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只需进去,你便会发现你一直都在那儿”。
  
  ps:此书立意咱都愤愤已久,表达却诘屈聱牙让人难以共鸣,慎读。


  摘自《时光网》 作者:柏拉不图
  
  看完了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克莱齐奥的小说《战争》,心里的一颗大石头终于落下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读起来都不会太轻松,已在我的意料之内,但是克莱齐奥的这部《战争》的“不轻松”还真的是令我大吃一惊。原以为这本薄薄的只有二百多页的小说,我几天就会看完,可实际上它整整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看一点,象啃一块大骨头。
    刚开始看的时候,看了十几页就准备放弃,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主人公,完全梦呓式的独白,比意识流还意识流,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幸亏语言还算优美,尽管是翻译的,但每一句都如波德莱尔的诗,所以还是硬着头皮看下去了。后来竟有点渐入佳境,可每天也只能看几页。看完之后,我猛的发现,如果不把它当作一部小说来看,这本《战争》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般晦涩。《战争》不是一部小说。正如作者在书里写的那样“没有别的故事,战争依附于他们身上,就在他们体内,在心跳快速运动中,就是战争在跳。”
    那么,什么是战争?
    小说虽然名曰战争,其中却看不到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枪林弹雨、炮声连天的战争。这本书的校译者许钧先生在译序中提到,他看这本书时想起了张爱玲的一篇随笔《夜营里的喇叭》,许钧先生或许想以此来比喻《战争》这本小说与它的知音的共鸣,战争的声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到的,正如那夜营里的喇叭声,当只有张爱玲听到的时候,她却有些惶恐不安,直到楼下“有人响亮的吹起口哨,信手拾了喇叭声的调子”,她才“充满喜悦与同情”的奔到窗口,却不想知道那吹口哨的人是谁。
    克莱齐奥在书中也以另外一种笔调阐述了这种共鸣的感觉,当然这种共鸣并不是仅仅针对着《战争》这本书而言,而是针对战争本身。“愚蠢之至的人就寓于战争之中,然而他还不自知,他以为战争在外界的,在那很远很远的地方发生,在被人遗忘的国土上,在原始森林里,或是在那包围地球的阴森可怖的幽谷深处,他们把战争当作是从地平线那一侧咆哮而起的暴风雨的喧哗声,而他们尚有时间细数他们妻子的头发,或为他们夭折的狗写一首诗。”
    我在看这部小说时,脑海里不时的浮现出一部日本电影《邻镇之战》。在一个平凡的小镇里,江口洋介扮演的小职员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一天晚上,他在小镇的报纸上看见了本镇与邻镇开战的消息。此后的几天,生活还是照常进行,没有硝烟,没有鲜血,没有枪炮声,只不过报纸上每天都会登出伤亡的人数,而且在警告镇民,战争的范围正在扩大。
    这或许就是现代社会的写照,这也是克莱齐奥的现代社会的寓言——战争。“战争开始了,谁也不知道在哪里又是怎样打起来的,但事情就是这样”。在克莱齐奥的眼里,现代社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战争,任何一件物体都是武器,任何一个人都是战士,战争的范围不只是扩大,而是在泛化。
    “首先得有一件制服,没有不穿制服的真正战士、她可以装扮成咖啡店女招待(X先生:酒吧间男侍者),或者她装扮成护士(X先生:医生),或者她装扮成善良的修女(X先生:牧师)……”男男女女,只要穿上了衣服,就是战士。“机器代替了你的思维,这是真的,我向你发誓,正是它具有一切思想”这是机器的战争,“这是一个有四扇玻璃门的柱廊,里面挤满了人群.”这是商场的战争,“食品、巴黎高级化妆品、家政术、海水浴、女士长筒袜、首饰、白色颜料和塑料……”这是商品的战争,“森林、河流、草地、岩洞、峡谷;城市,如今全是城市!垂杆,有盖的管道,广场,地下室,街道,每天,某东西被除去…”这是城市的战争,书中还有更多的战争,声音的战争,话语的战争、思想的战争等等,俯首皆是战争,而公路、飞机场、垃圾场最终都变成了战场。
    在这种处处都是战争的现代社会里,克莱齐奥借小说中的女主人公Bea.B之口说出了现代人的心声:“今天,我竟感到如此的疲惫!我在大街遛跶,我去了咖啡店。由于身无分文,天气寒冷,我无法去看电影,我走进了这家大商场。我很累,有这么多漂亮的东西,这么多钱和这一切,我简直想呕吐。有很久我没见到X先生了,生活多无聊啊!我有时寻思怎样才能活到80岁!”累与疲惫成了现代人生活的全部。
    里面的X先生是小说里的男主人公,Bea.B小姐和X先生有一段似是而非爱情故事,这是这部战争小说里唯一的故事情节。然而在吵杂的战争声中,这段爱情故事显得太过苍白,气若游丝。“战争有的时候会停下来,于是有了几分钟奇妙的和平。几分钟的静谧与爱情,如睡眠中安宁的空间。”算起来,这段爱情也真的是几分钟,与“一万年的历史,一万年的战争”相比。
    似乎爱情是现代人唯一的解药,正如和平是战争的唯一解药一样,可是克莱齐奥马上把它否定了:“那些对你们高谈和平与温情的人,他们本身就置于战争之中,然而他们害怕知道这一点。”既然没有和平与爱情,那现代人的精神寄托在何处呢?
    “物质!物质!闪闪发光、温和、脆弱、易燃、宛若烟云,红色的、黑色的,深色的,现在是它们在思考,是它们创造了宗教、历史和科学。”克莱齐奥把商场描写成了现代社会的庙宇,成了现代人的避难所,商品则成了现代人的宗教。于是,整部小说里的战争最终乃是物与人的战争,现代社会最终的指向乃是人的物化和物的人化。文中常常会罗列出大段大段的物品的名称,这些物品都有了人的特征,仿佛自己会思考,以前是人使用物,现在是物使用人,而人对物的迷恋和恐惧已达到无法自拔的境地。小说里有一大段对一只灯泡的赞美,赞美完之后总结道:“我从未见过象这只灯泡这般美得东西。”看似迷恋,其实是恐惧。
    战争真的已经遍布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战争真的是现代社会的寓言?克莱齐奥对此已深信不疑,然而众人却并未认识到,所以,克莱齐奥说:“也许到目前为止,战争只存于我自身之中,也许我所描述的这一切在世间并不存在,而我所讲的力也根本不存在,有那么多声音包围我,那么多声音,太不容易懂啊”。
    的确不容易懂。因此许钧先生才想起了张爱玲的《夜营里的喇叭》。
  
  
  
  


   悲观世界的尖啸
   ——关于勒·克莱奇奥以及《战争》
   曾航
   首先,请忘掉诺贝尔吧,忘掉瑞典学院,忘掉2008年10月9日,忘掉关于过去的一切符号,忘掉Bea.B,忘掉X先生,忘掉那无处不在的战争,甚至,忘掉勒·克莱奇奥。
   然后,让我们重新开始战争。关于这场战争,不是指或是不仅仅是指科尔特冲锋枪,M1A2主战坦克,As90式自行榴弹炮,或是白刃战,叛国,大屠杀,殖民统治以及流亡政府。文明世界中,战争无处不在。战争存在于空气中流动的每一个分子微粒,存在于灼热的阳光下,存在于戴着一顶威严的桂冠的独特的建筑之内,存在于4层的别墅里面,存在于深夜肮脏的小巷内,存在于紫色的内衣里面,存在于婴儿第一声啼哭之后。
   勒·克莱奇奥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他深爱并痛恨着这个世界。与其说他是一个孤僻的世界公民不如说他是一个悲观世界的尖啸者,一个血管中流着毛里求斯不羁的血液的用法文写作的人。似乎生来就不属于这个高度现代化的世界。文明的碰撞,主观世界的沦陷,钢筋水泥的森严,拥塞的街道,霓虹灯的刺眼,令人作呕的汽油味,都是刻在克莱奇奥心上的一道道伤痕。战争也就成了这些伤痕之间的战争。
  世界是沸腾的,世界是燃烧的,一不留神人(也可以不是人)就会被煮熟或者烧焦。世界在追逐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猎物,有人拼命奔跑,有人坐以待毙,然而每个人都无法逃脱。世界上将不再有思考思维和思想,只有机械的重复和膜拜,没有人能分清楚彼此,个性这个词将从词典里抹去,大部分的词语将会变得毫无用处。残破的墙上,256色广告牌上,801路巴士车身上,躺在信箱里的玫瑰色的信封上,整齐走过阅兵场的年轻士兵的帽檐上,还能找到只言片语,比如:和谐、统一、秩序、安定、建设……我们会被教导说这些词出自那些永垂不朽的诗,这些词合起来也是一首永垂不朽的诗。于是世界冒出无数新诗人,把老诗人钉在十字架上,出版新的字典,制定新的法律,开辟新的大陆,在广场上铺满红罂粟。
   我们还不能讨论克莱奇奥与超现实主义,就像我们不能讨论康德与批判体系一样。因为我们都在经历战争,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无休止地把这场战争延续下去而不是结束这场战争。黑格尔说:“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那么克莱奇奥的这场战争显然不应该归为此类,因为它应是对精神的毁灭。X先生,这样一个生活在悲观世界里的公民,我可以大胆的说,X先生,其实应该是无数的X先生发动了这场战争。而Bea.B应该是不存在的,如果的确存在一个,那就是在克莱奇奥的笔下。她虽然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但却是一个旁观者。如果像黑格尔那样把一切的总和称之为一个“绝对”,那么Bea.B一个单独的存在就可以作为《战争》这个世界里的“绝对”所对应的“反题”。
   如果按胡塞尔“现象学”的“现象”与“像本质”来讨论克莱奇奥笔下的“战争”,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而克莱奇奥所表达的却是“意象”,是一种“纯粹意识”。这样的战争已经达到了一种自我解构的境界,并不仅仅受客观因素的制衡,而是先一步存在于意识之中了。
   引用书中一句话:“当暴力变成罪恶的时候,它就创造了自由。”我想这句话的所有名词都应该加上引号,甚至整本书的所有名词都应该加上引号。克莱奇奥的战争并没有充斥着扫射,鲜血,内脏,暗杀与背叛,而是一种精神上的阵亡,灰暗的街道,燃烧的路灯,决堤的城墙,移动的铁塔,以及无意识的人流,都是一种象征。谁该为这场大溃败负责?没有人负责,还是所有人都应该负责?或者正是因为人的无意识才引发了这场战争,就如同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层次理论”中所阐述的: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等都是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的。这也就决定了这样的战争不一定是在同一个时间或是同一个意识层次里进行的。每一个个体存在都是有相对独立性的,每一个个体存在的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等都可以引发一次小规模的冲突,而每一个个体存在之间又是有关联性的,所有个体存在之中的每一个个体存在的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等的关联性的总和就构成了克莱奇奥的这场战争。
   克莱奇奥引发了悲观世界中一次伟大的尖啸,一次以整个人类为背景的反面烘托。这让我想起了法国19世纪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开篇:
  我们罪孽的动物园污秽不堪,
  
有豺,豹子、母狗、猴子、蝎子、秃鹫,
  
还有毒蛇,这些怪物东奔西走,

  咆哮,爬行,发出了低沉的叫喊,
  有一个更丑陋、更凶恶、更卑鄙!

  它不张牙舞爪,也不大喊大叫,

  却往往把大地化作荒芜不毛,
  
还打着哈欠将世界一口吞噬。
  它叫“厌倦”!——眼中带着无意的泪。
  它吸着水烟筒,梦想着断头台,
  
读者,你认识这爱挑剔的妖怪,
  
——虚伪的读者,——我的兄弟和同类!
   同为法国人的波德莱尔同样洞察到了现实世界的种种弊端,克莱奇奥与之相较,似乎少了一些极端的控诉,而多了一些理性的宣泄。
   而此时的Bea.B,正蜷缩在巴黎街道的一角,拿起手上的笔,在最后一页写下一串名字:曼德尔施塔姆、阿多诺、布罗茨基、艾略特、洛尔迦、赵振开……然后用她涂着指甲油的手合上扉页,封皮是蓝色人造革的,上面有几个烫金字:
   周记簿
  


  是这么一本小说: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人物,没有事件……2000年买的第一本,第一次看到14页,睡着了;第二次看到32页,又睡着了;看完第一遍用了两个月。现在想来,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一遍只是太快。
  
  在已经买了三本,看过8遍的今天,我相当确信这是我看过的所有百科全书中最薄的一本。这就是生活,我们付出如此之多,无论如何也要争取的生活。或许无论如何,世界上都不会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于是,读过8次已过去两年;于是,没有再多的时间感慨。
  
  世界上有太多的概念,都在试图说服对方,可是没有结果,这就是无尽的战争吧。任何词语都没有一致的意思,任何沟通都没有确定的可能……也许这是神变乱人民的言语、导致巴别之乱的真正含义?一个想法从某个大脑中诞生,表述出来,再被另外一个人接收理解,已然面目全非。想起《道德经》里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还有《金刚经》里的“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1章》开头的“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或许讲的都是这个意思。
  
  世界上存在的只有概念,人该如何选择?我们只能像奴隶一样在生活的压榨下、在词语的挤兑中苟延残喘,并不能在想抬起头的时候抬起头,望向星空,凝视天际。丧失了一切简洁淳朴却换回肮脏可鄙的成熟,这是我们不得不感慨生命的地方,是我们不得不哀叹命运的地方。在清明前夕,通过《战争》,透过死亡,心灵获得安宁与平静。一端是没有自我的存在,一端是无法存在的自我……


  这本书没有看完,甚至都不算开了头。
  
  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公交车上,当时竟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或许这是本给评论家写论文的书;
  或许是我还没有到达能读这种书的境界;
  或许我以后应该再拿起来读一读;
  或许我应该先读一读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
  
  但目前我真的还不能接受那没有时间没有地点一段又一段的描写,而且每一段描述还可以看上去一点联系也没有。
  
  所以,当我看完50多页的时候,我把它还给了图书馆。


  战争.
  勒 克莱齐奥成名之作
  200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战争为题
  人是这样看待的
  一切源于战争 战争是所有生命形式的表现态
  战争是所有动作的延续与改变
  战争 自我与客观世界的水火不容
  战争 是人性与本心的交织
  战争是所有人都无法逃离的循环
  作者没有用任何剧情 任何时间地点人物来叙述一件事
  只是用词语来表达各种感情 各种情感
  在作者看来 词 是心灵表达的单位
  而非句 而非段
  只是词 每个词都拥有自己的含义 力度 深度 感染力
  用词语表达自己的心灵才是最恰如其分的
  词语连成句子也好 词语连成段落也好
  都歪曲了本来你想表达的意思
  因为没有一个句子是能真正表现你的心中所想 总有偏差
  所以作者用了杂乱的 无序的 琐碎的词
  可以说整个就是词语构成的这样一行行文字
  思考是令人窒息的极远之处
  深度让人感到寒冷至极
  无限的感情从作者遥远的心中喷薄而出
  感到的是无限的对战争的征服欲与恐惧
  对生活的敬畏 对人性的重拾
  对弱小生命的重视 对整个人类社会巨大问题的蔑视
  作者用一个个词语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表达出来
  你知道他在表达什么 强有力的情感让人兴奋
  但侧目你会发现你完全不能懂得他是如何这样把文章写成的 我还叫他这是文章
  你知道他在表达感情 具体的 你只能够简浅而潦草的理解
  真正深入的了解他 你还是只有自己去体会人类的那种和战争无时不刻的联系
  所有的联系都在事物与人物之间孕育
  有了思想 才能对这些深邃的问题有一个贴切的触及
  我看了他的文章 第一感觉 困 读5行一定会打哈欠 读10行估计就进入梦乡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你要真正集中精力读懂他其中的5行10行 起码花上半小时
  这让人费神 更难以想象作者创作时耗费了难以计数的精力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的话
  中国作家和外国作家是不能比的
  一篇中国的文章 创作周期不到两年 速成的东西没有灵魂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百年孤独 花去了作者十余载的年华 更有些成就 是耗去作者毕生心血
  可能古时中国有这样的墨者 但现在 遗憾的是 我真发现文学在中国商业化得厉害 简直是一种对文学的侮辱
  文章 斟酌字句方显灵魂 大体丸物 视之无趣 这是一种堪忧 一种悲凉 一种如斯的寄托
  我想 我也就写到这里了
  战争 无处不在
  作者无法确定他是否出生过
  我也一样 都一样.


  没有人物地点和故事的文章也许就不应该拿来做小说。
  看过之后感觉是在一味地抒情,描述,或者是在呻吟。
  拿语言做材料,不用诺贝尔奖来做噱头。
  王朔的我的千岁寒也没有脱离人物,故事,时间的要素。
  但是王朔把语言发挥到了新的境界,使得语言有了在另一个层次上表达的可能性。
  文学作为艺术。
  只能是王朔这样的运用。
  文学之于阶级斗争是武器;文学之于哲学是手段;文学之于艺术是材料;之于这个诺贝尔范儿,不知道是什么。


   最初的最初,我们把所有的头衔和荣誉都抛掉。把作者抛掉,把诺贝尔抛掉。
   这几乎就是一本杂乱无章的叙述,一个作家醒来之后的喃喃自语一样。他对世界的解构,充满了西方的哲学和历史,说实话,我依然读地不太懂。但法语的原文来看,确实是充满了魅力,遣词造句。这难道就是语言的鸿沟?就跟西方人不明白东方的哲学,不明白我们的政治一样。我们都在交往中曲解彼此的意思,两个站在鸿沟两侧的人,用最坏的恶意来揣摩彼此。用宗教中最恶的人性来对待彼此。
  
   战争中没有故事,作者也是在和我们一样去思考。掩盖在这平和日常生活中的战争,血腥残酷。不惜付出别人的生命。冷酷地,抹杀掉一切异己的事物。什么带来了战争?如同作者的开头,它一开始就在那里,在你头顶吐着恶毒的信子。两个陌生的人,第一次见面,就用最恶意的方式去揣摩对方,或许是出于人类的自卫本能,或许因为人类的劣性所制。
  
   法国文学一向以关心小人物,既是平凡的人们为典范,这便是人文主义和他们的世界哲学。而中国的哲学呢,也许西方人永远不会懂得 “天下” 这两个字,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生活中。
   两钟哲学,并无好坏、优劣。只是他们现在保持着平衡的距离。谁都没有先去一步走近对方。
  
   也许,越是年老的人,越是会读不懂这本书。因为,我们已经站在鸿沟的这一头,怀着恶意,去揣摩着别人了。


  前后阅读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和《战争》,在经历了开头的晦涩之后,终于能够明白作者的一颗对战争的厌倦之心。而这种战争,让我一再的想起那个西班牙人笔下的堂吉诃德。但是和堂吉诃德不一样的是,这次,克莱齐奥所要面对的战争比风车狡诈一千倍一万倍。
  《诉讼笔录》是讲述一个社会边缘人,在逐渐的抛弃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所有成果,也就是抛弃了文明,物质,抛弃了国民经济,旅游,音乐和艺术,心理分析,最后让自己就像一只狗,一束远古时代的蕨类植物那样活着,从而穿越了文明所赋予人的枷锁,而成为了自己,成为了新时代的第一个人。而这样的人,按照作者的话说,在现实社会中还不存在。读到这里,我对于《诉讼笔录》理解还仅仅是个人对于社会文明的颠覆。
  但是阅读了《战争》,似乎对于克莱齐奥的内心看明白的更多一些。在开头的100页中,我都在苦苦的猜测战争到底是什么东西。我的目光跟随着Ben.B小姐和X先生穿梭在大都市里。当我想要在纷乱的食物中间找到逻辑的时候,作者的一个声音把我从传统阅读的快感中拉了出去,他说,你要忘记逻辑,忘记故事情节,而只需要去看,去听,去剥离出现代社会中所赋予的城市的所有面纱,去真正的看,去听。所以我看见,人满为患的百货商场里不再是品牌营销和消费者权利,而只有线条和空间,人群的呼吸和支离破碎的话语,我听见大街上不再是象征经济繁荣的车水马龙,而只有无数的汽车引擎在喘息,马达轰鸣,宛如战争机器。我也不再知道什么是汽车的车辙,也不知道高高挂起的广告到底想要推销什么,而都仅仅是符号,谜团一样的符号。我不知道克莱齐奥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了解多少。但是我敢说,作者本人一定是作家里的胡塞尔。他将我们这个世界充满意义和象征的所有造物都一一进行现象学还原,还原成钢铁,石油,木头,让那些闪着钻石光芒和美妙音乐的大都会土崩瓦解。从而在一片废墟的残骸里,找到人的肉身,不再依附于任何文明的肉身,本真的肉身。
  现代文明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在克莱齐奥的耳朵里听起来,都是一个旋律,那就是战争的旋律。这种旋律发自于所有我们人类引以为豪的技术和创造。而主角们最想做的不是在这种技术的迷宫里找到自己的欲望支撑点,而是想要寻找一个词语,比如说“爱”,将人类从这种万年以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
  但其实说到“爱”,似乎是对作者的一种狭隘理解。作者的深刻是让人心寒的。《战争》里面写到,大街上的情侣让她觉得恶心,那是一种幸福,但是这种幸福是用来宣示和彰显的。他们亲热拥抱和接吻,是一种炫耀式的爱。这“爱”里,显示着人们的征服和掌控的欲望。
  而传统文学中的诗意,一样是作者讽刺的对象,所谓的诗歌,不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吗?即然这样,诗歌本身也没有什么高贵的。诗人们看不起通过炫耀高级跑车来证明自己的商人,而那些清高的诗人用自己生花的妙笔,那些象牙塔里的学者用自己深邃的思想,不也是想要证明自己,获取这个文明的认可吗?两者之间有什么高下之分?
  读到这里,似乎能够感觉到,所谓的文明,其实不是发自人类内心世界的温柔之物,而是人类欲望的演进。而欲望,就是战争的发动机,欲望的最高形式,就是彼此的消灭。而人类什么时候才可以真正像人一样生存在这个已经战斗了上万年的世界里呢?让战争结束!
  那么结束战争之后,会怎么样?也许文明依然会存在下去,但是我相信,一定不是今天这个向着更高级更科学更分化的方向发展的文明,而是让人作为自己而存活的文明。
  如果说,《诉讼笔录》是先知一样的一个人对社会的战争,而《战争》里面已经不存在先知了,只有全体人类所参与的一片混战。商场,证券交易所,资本主义,教授申请,国际诗歌会议就是战争的核心地带。他们用自己的武器在征服,在咆哮。而真正的人,只能在黑夜里,孤独的看着流过的霓虹,听着建筑工地可怕的轰鸣,对思念的人打上一个纯属废话的电话。
  


   这是一部如果是中国作家写的,在中国绝对不可能出版的小说。
   因为它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没有时间,没有地点,中国人眼中的“小说”应该有的它都没有,它甚至没有多少连贯型的句式,多是一些词语碎片的组合。
   它是一些音阶的无穷动,可以把它看着一些由文字构成的曲子。
   而日常生活,就是“战争”。


  “战争开始了。谁也不知道在哪里又是怎样打起来的,但事情就是这样。它就在人们的脑袋后面,如今,它在人的脑袋后面张开了嘴,正喘着气。战争,就是种种罪恶、声声诅咒,是狂怒的目光,是脑海迸发的思想。战争就在这里,展现在世界面前,使其笼罩在它设置的那张电网下。战争时刻在扩展,只要抓住什么,就将之碾为灰烬。(P1)”
  
  (一)
  
   有人说这是一本令人读不懂的书,因为它忽略了时间、忽略了地点甚至忽略了人物与故事情节。但这就是战争,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更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人物,每个人都是战争中的一角,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战争的核心。
  
   战争到底是什么?模糊电影里血肉模糊的死亡、在天空与街道间穿流的子弹、弥漫了整个城市的硝烟,还有某个上一秒明明还活着的人在下秒就成为了冰冷的尸体。然而这并不是《战争》中的战争,这里没有血腥,但并不缺乏撕杀。明明没有暴力,但时刻充满恐惧。
  
   “战争无意取胜也无需取胜(P1)”因为在战争开始的那一刻,一切就都失去了意义。和平的意义、追求的意义、探索的意义。战争已经开始了,在某个时刻,在我们所生活的整个世界。
  
  
  
  --------------------------------------------------------------------------------
  
  
  
  (二)
  
   当这本书还停留在书架上的时候,我被书名所吸引。《战争》,一个巨大无比的书名。彷佛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一部分你无法感受与获知的历史。然而当阅读开始整部书就彷佛一部充满节奏的交响乐。“前进,前进”、“无法后退”,“喇叭声、马达轰鸣声、煤气层、小溪、河流……”一层层的交叠在每一个章节中。它让我想起那个在城市里永远不停息的罗拉(《罗拉快跑》),那个染着红色头发,在城市中跑过一个街道又一个街道,通过在老鼠蟑螂占领的小巷,超越一辆辆被信号灯拦截的汽车,没有尽头奔跑的人。这就是《战争》,在这座我们熟悉的城市里,在每一个角落,在每一个你路过的地方,在你的灵魂里……
  
   勒.克莱齐奥。如果不是书封面上用超大号字体标注着“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称,我将以为他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新生代作家。一个被堆在畅销书下面可怜的作家。《从头到脚》、《杜拉拉升职计》、《货币战争》、《奥巴马传记》占领了书店的所有阵地,而《战争》只不过是一个失败者,它在角落里——破破烂烂。
  
   如果《战争》必须以印着“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来标榜自己,那我不得不惋惜,因为我至今还没有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而买过哪本书……而我却又何其幸运的翻开了《战争》。只不过是几分钟而已,我便不禁惊叹出声这样的流畅的节奏,这样的描写将是一部怎样的作品?我被《战争》所吸引,便成为了它的俘虏,战争的一员。
  
  
  
  --------------------------------------------------------------------------------
  
  
  
  “世界注视着,用它数百万只眼睛,它的目光比老虎的眼珠更具威慑力。它直射入人的灵魂,它呼吸着。这目光意欲人们排空体内一切物质,以便进行可怕的咯血。宇宙是一个茫茫的空间,必须不停地填补它。这也许永远不会实现。张着大口的龙盘踞在天上人间,它不断地需要鹇的鲜肉充饥,它从未饱足过。士兵们,把我们从这世界拯救出来吧!它太广阔。它太强大了。它有悠久的过去、漫长的未来。它的积沉太多了。我们无法抵抗。我们将慢慢滑向它的大口,里面的消化唾腺已显而易见了。贪婪的旋风出现在需里,形成一个漏斗形。如此多的契合,如此多的美景。怎能抵抗?……(P26)”
  
  (三)
  
   年轻的姑娘Bea.B就这么长久的站在城市的街道中,这是一座她一直生活的城市,一座她熟悉的城市。每天我们都在城市里生活、消费、出生、死亡,听着收音机里的广播、看电视里又臭又长的电视剧、被夸张的广告所怂恿。存在即是合理,但合理的就是存在吗?生活在这个城市中,被科技所包围。只要一伸手电灯就能照亮光亮、只要打开煤气就可以烧锅热水……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与便利。但电灯为何会发亮、电车如此运转、电视如何传送着画面,这些已经被人类发明、制造的东西,熟悉的存在在我们的世界,但却也同时的陌生了缓慢的过程。一切都被现代科学自然的架空了,人们凌架在科技中,陶醉在购物、酒精;糜烂在工作和爱情,却忘记了某些生存的根本。
  
   在城市诞生之前这里曾是绿地,但在人类发展和金钱的面前它的意义只是为了装点灰色大楼之间的间隙。在没有汽车之前马匹曾奔驰在这里,但现在它的意义只是为了让人们压上大把的钞票看它们争夺在跑道上。世界上曾经的事物都在人类的手中被赋予了某种新的意义与使命。它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也随时时间与科技的进步被代替了。然而现在的科技呢?普通的灯泡被节能灯泡代表、旧的汽车被新功能的汽车所取代。科技在不断前进着,这种不断的前进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
  
   时间不会停止,就如同人类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人类在进化,从一个时代迈向另一个时。,却也在将一个旧的时代掩埋了。战争胜利了,旧的死去,新的诞生了。然而战争并没有结束,新的仍然在不断的产生,现在仍将灭亡。它太强大了,太厚重了,我们无法了解战争的过程,只是自然的享受着一次次革命的果实。然而当我们想回头,想要脚踏实地寻找方向的时候,就会发现历史太厚重了,人类走过的路我们已经无法再去经历,我们无法追述到起源。只能留在这里,留在这个阵地里,成为产生新时代的士兵。我们被架空在高楼上,变成了一只只会前进的白老鼠,在科技的囚牢中发着电。
  
  
  
  --------------------------------------------------------------------------------
  
  
  
  “我们都试图在保持自我,使别人难过,乃至统治这个世界。哪怕我们什么也不曾说,我们已然说了什么。哪怕我们已经做到不再自我表现,我们还是可能会写下,也许这只是另一种表达方式罢了,与别人说:我我,我存在着,我认为……同样强烈(P168)”
  
  (四)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如是说。我在,但又谁能证明我思?80年代的孩子总爱回忆属于他们的80年代?因为80年代是80年代,因为他们曾经走过和经历过的80年代早已经在90年代的大潮中灰飞烟灭。时间无法从头在来,就如同人总会变老、世界不停的转运,就如同你无法改变某些前进。
  
   我想证明些什么,所以才痛苦。我的存在,亦是一种痛苦。人、城市、高楼、山川、大地,它们曾经站在我的脚下,然而多少年后它们将会被新的城市所代替。一切都终将毁灭的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或者说我们正在一点点的将它们毁灭,毁灭一些莫名的东西。就如同西红柿的嫁接、小麦的增产、玫瑰香的诞生,彷佛只要人类需要一切都会诞生。然而世界却仍在毁灭,森林在消失、大地在哭泣,粮食的高产致使土地变得贫乏。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一切的剥削自然,为了无尽的欲望无尽的掏空现有的资源。然而一切却又被毁灭了,被人类新的欲望、新的宠儿、新的科技毁灭了。彷佛在这之中因此牺牲的自然、资源、人力,都不曾存在过,不值得一提。
  
   人类早已经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才挣扎着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片土地、这个地球、这个宇宙,我们曾经如此的不可一视,曾经将世界玩弄于股掌。然而我们却敌不过狂风、海啸、地震、酸雨与毁灭……
  
   战争开始了,在人类诞生时就已经开始。从最初的生存到现在高层次的生存,一切都打着生存的旗号、正义的旗帜。然而,战争并没有输赢,只有一片血腥、一片废墟。
  
  
  
  --------------------------------------------------------------------------------
  
  
  
  “丧失了灵魂的人在自己周围建起城墙和牢房。也坚起了他的墙,他的塔楼,然后,他就迷失在这新的迷宫之中,而那些墙正慢慢地靠拢!(P236)”
  
  (五)
  
  天空曾问:“你读懂了吗?”
  
  我笑着说:“没有懂的时候,人生不同的时段经历过不同的经历后会读出不同的感受。”就如同时间没有尽头,领悟与懂也没有尽头。每当你回头挖掘的时候你总会发现新的东西,一些你曾经没有懂的东西,或者更加迷茫的东西。
  
  当我写下这篇不像是写评的文字时,看《战争》已经是第二遍了,我用红色铅笔占领了字之间的城堡。三天的时间迅速的阅读完《战争》,打着锣鼓、吹着号角奔驰在沙场上。我看到自己的身影在书中,“但年轻姑娘注视着,她看到的是:窗帘拉开,大楼洁白的墙面也张开了,闪闪发光的玻璃窗突然掀去那张金膜,墨镜变得透明澄亮,缓缓地,沉寂、平静的灰色板壁呈现出来,还有堆尸处,屠宰场后厅,腐烂发霉的贫民窟,泥塘,坟墓。”世界在运行着,恒久不变,我就在那里注视着这场永远不停歇的战争。
  


  看了几十页了,累得不行,忘了是听哪位大师说的了,越不容易看的书越容易拿来做论文..晕死了..试一下,看看大师所说的是不是真理..


  
  
  一开始读这本书,你就会被那种大量的意象和信息所吸引.这不象是我通常读的那种书,这是一本充满五光十色的影像和稀奇古怪的图案的书,或者说它是一个万花筒。
  
  也许勒克莱齐奥先生就是想把本书写成一本文字万花筒,他以战争为主题,每一次战争的发生和结束都可以对应于一次万花筒子的转动。战争把一切都打破,把世界的一切都变成彩色的玻璃碎片,勒克莱齐奥把它们放置在这种由一粒粒文字装满的纸卷中,你翻阅,那万花筒就转起来,各片种五彩斑斓的画面就纷至而来。
  
  但是这里每一次出现的图案都让你似有所见。以往的文学中出现过的种种视角,观念,表现技巧和主题一一呈现,它不仅仅想要囊括历史,甚至要囊括艺术本身。这是一本奇特的书,对于书中的主角Bea B.小姐我将引用波德莱尔先生曾经引用的雨果先生曾经评价莎士比亚先生笔下一个人物哈姆雷特先生的一句话:“他不是你,他不是我,他不是任何一个人,但是他是一个人。”其实这样的人也就是我,是你,是任何一个人。
  
  在书中,她以各种状态死去,又在各情情景中复生,她经历各种过程,领受各种结果,她是观念的产物,又是意志的衍生,她是图案的聚合,又是形式的重复。她与各种人扯上关系,又把他们一一撇开,她跟随战争的步伐行动,战争创造了她也毁灭她,她也挑起战争又结束了它,她就是战争,战争是一本书,所有的书都是一种战争,战争的本质就是生产和死亡,过程的开始和终结,一切都靠战争展开和湮灭。
  
  把战争这个概念提升到这样的高度来作为主题,那么主题也就可以包容万物。这本书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中大量的词汇和素材,而且有写成伟大小说的野心。在勒克莱齐奥的这本书中,我们也能看到的一个熟悉的的诗人的身影——那就是惠特曼,自由和奔放的语句词汇,变化多端的意象和视角,全方位的诠释和表现,肉体、灵魂的打散和重构,行为、过程的产生和终结。所有这一切只能用两个字来说明,那就是“丰富”。
  
  这也是使他可以仅用飘忽的意象即可表现出蒙娜莉莎那种传神的微笑的神秘,那也正是所有艺术的秘密。
  


  这法国人的东西好有古气,感觉还是在6、70年代似的。这分明是一本文学青年写的软软科幻,再加上翻译可能不够奔放,实在是看起来很累。


任何一个词语被创造出来都是某种含义的代表,然而所有的含义却只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同样的词语在每个人的大脑里映射出的含义又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于是,再多的词语只会造成更多的冲突与误解。只要人与人还有不同,战争就无法停止。


战争无处不在,死亡都无法逃避。
我们别无选择,除了做战士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这是个疯狂的世界,不是么?


读着勒克莱其奥的战争就像做梦一样,让人踏实不起来,不过,越是不踏实,越想玩味,终究,这梦没做成


做作可能是相对的,往往他们轻盈的姿态,让我觉得有着原始的感觉,幽默,也不乏情调。呵呵,鄙人如是所见


一棍子打死一片


我还是三十岁以后再看这本书吧,先藏着,以后看原版。


《战争》:
在符号密集
字母拥塞的大海上
迷失在一堆堆符号中。
向何处去?
向何处去?
向上?可是有符号。
往左?可是有符号。
朝前?可是有符号。
远离,然后忘却,可是梦想就是符号。
在它的啤酒杯上方
沉默在低语,流娫。
它的手抬向嘴并做动作。
浑浊的水

石子
树木,树!
众多的旧学识窒息着世界。
要逃脱沉寂
哪怕一次
一切得顿时变得无声。
于是人们也许听见
也许人们能听见
女人低沉的老调发出
h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
就在耳旁,紧贴耳边,耳内。


这确实是很难读的一本书,我在忙碌的08年至09年的八个月工作中,只读了这样一本我用一分钟在书店的书架上随意购买来的书。
我在每个凌晨两点读它,在入睡前。刚开始有很多很多次,看了一两页就放下了。
直至读得越深,才感受到这本书的力量。
这本书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的。


世界上有太多的概念,都在试图说服对方,可是没有结果,这就是无尽的战争吧。也许这是神变乱人民的言语、导致巴别之乱的真正含义?一个想法从某个大脑中诞生,表述出来,再被另外一个人接收理解,已然面目全非。想起《道德经》里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还有《金刚经》里的“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1章》开头的“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或许讲的都是这个意思。


支持一下……


一直在找一个词形容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和《战争》,读完你的评论,忽然懂了,一直寻找的词语正是“还原”。


对于出版社来说,更重要的是效益!
看来,出版社是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


現實中的利益。


战争,没有说什么战争,这里无关任何具像,也就是什么都是.
他写到眼所见的一切,从这里面有战争,内心所见的一切,这里面也有战争,
总之它无处不在.它即是结合也是分裂.
作者想说的是一种必然,一种永恒.从它派生出的种种.
所以,文字很随意,不去主动控制,让文字自然生成,这也是生活.


真的吗?呵呵,交流一下啊,我正打算这么做


呵呵,我现在已经把目光盯住他全部的作品了,写个关于他总体作品的。。那个作品实在是累人,看了也不知道再说什么。。你已经看过战争了?感觉怎么样?


比《诉讼笔录》看起来费力多了,看了一半的时候,还是晕乎。我打算毕业论文做勒先生的,你呢?


我也是,我们导师让我就选个比较新的作家,省得麻烦去找了。。因为我以前不是中文专业的,所以也不想写太深。。从简吧,呵呵。。


哈,真的?!激动!终于找到一个也写勒克莱齐奥的了。你QQ方便说吗?


兄台,怎么这本书我看的很囧啊.........


因为你有了一种阅读习惯了......


王尔德?


推荐者留名


2句话?


毛主席一句顶一万句~
我能一句顶一句就好~~


那你还给三星?


兔统宅心仁厚!!!


白烂杯的作品就是三星水准!
哼~


看了几十页,累死我了..


我想说果然这书不适合大众趣味


袁筱一力推啊


这书本来就是70年代写的么,真是的!


看的确实很累,不过很有想法


如果你能看得懂法文你就不会这么说翻译的作用了,小说本身就很晦涩难懂,作者游历世界多国,本身的经历决定了小说的主旨就是一个边缘化的题材,你可以尝试着去感受……


同意lz


感受不了,不想折磨自己,阅读是享受不是折磨,我认为的好小说一定是具有阅读快感的,在此基础上再谈智慧、境界、深度等等。我想“智趣”一词中就包含了对阅读快感的要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