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迟来的封赏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部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部  

页数:

24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上海书评(第1辑):迟来的封赏》收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七、八两个月(共十期)的访谈、特稿、书评、随笔文章,主要内容包括爱国货就是爱国,最辣的思想家,迟来的封赏,几本台湾老游记,牢中作业,光棍缔造文明,吓人的新知,故事中套故事,世俗时代的死亡问题,麻雀和我,从霞飞路说起,陆小曼为李仙根模马,不悔少作等。

书籍目录

访谈&口述余英时谈钱锺书梁文道谈《沉思录》侯外庐先生印象陆谷孙谈都德许倬云谈古代“三农”问题特稿&书评真的康德失落的0.00159265轻浮年代我看中医养生谋杀在牛津漫谈周作人的事钢和泰年谱订误小叙事,大颠覆附录 丘吉尔镇住“屁眼小人”五月风暴:回荡四十年李约瑟的中国情缘价格,与收藏无关对“全球变暖”说的质疑揭开油价暴涨的“黑幕”覆水年华谭慕愚:顾颉刚的“一生之痛”私下的激情阅读赤壁之战一千八百年读懂《黑天鹅》需要了解的……天气真的改变了历史?日常琐事中发掘经济学道理蒋介石研究:从“险学”到“显学”刘文典的“不狂”带N本书去巴黎未适的新土首航台湾日记全球化:从时髦词到诅咒“小李飞刀”那样的哲学家山冈庄八的“战争与和平”关于“天下无双”这个字眼“我老人家”的杂文哲学不能解释的爱媒体的前景和报业的现状新三国时代的诞生世俗时代的死亡问题重复,坚持重复一个中国通的处女游“英国衣”是什么东西梅毒-麻风·解剖图故事中套故事笔记& 随笔乔志高先生爱国货就是爱国风闻啊!他来是为了这个知道的……“以后会慢慢说”最辣的思想家麻雀和我巴图鲁你配得上《杨柳风》么?“我没事,我武功很好”图像与历史——谚轮到起诉出版物中的“周老虎”了迟来的封赏从霞飞路说起“他们老不把我当老头”——记方成浑家·拙荆·夫人陆小曼为李仙根模马马尿、理性与译经——答B君让我们先来好好地就事论事吧!光棍缔造文明善本金陵生小言购买天价艺术品是为了欣赏?《围城》中的一个细节被“官火”烧痛的……一个堕落的公共知识分子?吓人的新知关于《青鹤》不悔少作几本台湾老游记牢中作业

章节摘录

  访谈&口述  余英时谈钱锺书  1998年12月,钱锺书先生驾鹤西去之际。时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讲座教授的余英时先生发表《我所认识的钱锺书先生》,回忆了他与钱先生的交往,文末写道:  默存先生已优入立言不朽之城域,像我这样的文学门外汉,是不配说任何赞美的话的,所以我只好默而存之。我读先生的书,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说,自然感受限深。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补写。  时隔十年,余先生的希望还未兑现。2007年圣诞节前夕,在普林斯顿绿树掩映的余府。我们有机会听余先生继续谈论钱锺书先生。这里刊布的是余先生谈话的一部分。  在钱先生的后半生,有很多知识分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不再有好的生存环境了,但钱先生既基本上不被政治运动灼伤,又保持着自己的人格独立,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  余:我想这个原因很复杂,首先他是中年一代的知识人——我不叫知识分子。我叫知识人。老一辈中比较出名的学者,或者政治上活跃的很容易被注意,或者被批判,而他没有这样的问题。第二他与政治毫无牵涉,他与国民党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帮中央图书馆编过英文杂志以外,找不出他有政治联系来。所以他也不是政治上有问题的人。第三他到了北京以后,先是在清华,后来到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这个对他来讲是一个避风港。因为研究所可以没有学生,可以避免许多困扰。后来他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的英文翻译委员会,在政治上比较安全,没有什么东西会骚扰到他。当然他会感受到各种风浪,最重要的一点当然就是他有自己的价值系统跟思想,也可以说思想系统都已经确定了,不会因为政治局面改变、新的意识形态有强烈的要求,他就要去适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迟来的封赏 PDF格式下载



  书评是写给读者看的,有时要比“书”更能取悦读者。所以一篇好书评,就是要抓住读者的兴趣点,从书中提取出来,不断放大,放大。正像有人说的,如果书籍是A片的话,“书评”可能就是毛片了。
  
  那如何抓住读者的兴趣点呢?以下提供几个不靠谱的总结。
  生活史类的书籍,是很容易就可以抓住读者的兴趣点。比如《一个爱中国的人》书评《李约瑟的中国情缘》,作者在描绘这位爱中国(更爱中国女性)怪诞科学家的传奇历程时,是从他与南京金陵女大生化系研究生鲁桂珍的情缘写起,作者也表示从这里开始,“可读性”较高。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书评《重复,坚持重复》也是把切入点放在安迪•沃霍尔与他捧红的超级明星伊迪•塞奇威克关系身上,并提到了与民谣大师鲍勃•迪伦之间三角恋情的故事。
  对于名人的生活史,还有什么能比他们复杂的情感的生活哲学更吸引人呢?
  
  学术类的书籍兴趣点,对于大众来说,可能就是初级玩家在游戏里找“彩蛋”,刮掉鱼子酱吃面包,专挑围盆的黄瓜下筷子的自娱自乐境界,也称休闲阅读法。
  《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的书评《梅毒•麻风•解剖图》写尽了这些没事自找乐子的心情。比如作者去研究书中提到的“梅毒的名称随着地域的改变,名称也在改变的现象”后面没有解释的——“那些名称背后都暗藏怨恨和嘲讽。”
  如果你嗤之以鼻这样的休闲阅读法,也可以专业的自找乐子。比如《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的书评《对“全球变暖”说的质疑》。文章引用了自己的研究观点与结论,并且批判了翻译者对书名的篡改(这基本上是很平常的事),最后作者深深怀疑在这个理论往往被财团控制的时代中,这本书的作者是否值得可信。
  
  其实最难写的要数烂书书评。
  《买房子还是买股票》的书评《日常琐事中发掘经济学道理》一文却吸引足了我的注意力,我甚至还想把这本书买来看看。我说它烂,是说它的翻译烂。文章的作者也注意到这点,但他也慷慨体谅的说道,是因为现在中国许多人关心房子和股票,中译本出版者把书名改为《买房子还是买股票》,也是着眼市场成功的一个创造。
  这篇文章深深的吸引我的是,作者能弃其糟糠,取其精华,举出了许多有趣的例子。比如书中观点“经济学是用真正的好奇心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奥秘无处不在”。“如果想弄明白为什么橘子汽水的价格高于汽油,我们首先假设世界上能买到的东西只有汽水和汽油。”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讲修养的,就如发现美必定需要发现美的眼睛。作为一个能自娱自乐,顺便娱乐大家的书评人,丰富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私人生活史》的书评《私下的激情阅读》里作者通过一幅书中插画,联想到了历史写作中的“图像转向”,通过画家年份猜测出了画中道具书的书名,继而感受到了画中女子的阅读体验。
  这样的阅读,就好像通过一本书,读到了十本书的的丰富,带来的阅读快乐自然也是乘以十的。所以说当一个书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的产物是那么的有趣。
  


  P33:“所谓诗歌,就是在翻译中失落的那样东西。”(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Robert Frost)的名言。
  P56:爱因斯坦曾说过:“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的。”
  P57: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A.Kissinger)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所提出的“控制论”:“控制了石油,你便控制了五大洲。控制了粮食,你便控制了人类。控制了货币,你便控制住了全世界。”
  P120:“只要名字中有‘巴黎’这个带着魔力的字眼儿,甭管是一出戏,还是一本杂志,或是一本书,一准儿好卖。”在给《十九世纪的巴黎与巴黎人》(1856)一书写的序言里,泰奥菲勒·戈蒂埃(Theophile Gautier)一上来,头一句话就这样说(引自 The Arcades Proect 第 524 页)。
  P127:好的文学作品,不但要有人人可以互通的普遍情感,更要有人人可以触摸的个别质地。
  P139:拉·梅特里(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说:“和笨蛋成天混在一起,脑子就会生锈,因为没人可以练。就像打网球,发的是臭球,回的也是臭球。”
  P142:日本战国时代也同样是王权旁落,诸国纷争,先后有三个人物领风骚,那就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川德家康。他们性格各异,信长是“杜鹃不叫就杀掉”,秀吉是“杜鹃不叫就让它叫”,而家康是“杜鹃不叫那就等到它叫”。
  P158:《纽约时报》执行编辑凯勒(Bill Keller)去年在伦敦一个纪念性讲座上指出(见2007年11月29日 Guardian.com.uk),如今报业老板怀着赴殡仪馆的心情参与聚会(讨论报业现状和前景),他们之间的问好(How are you?)皆以对方刚离婚或有伤心事似的腔调出之。
  P169:泰勒试图表明“我们的时代还远不是一个可以落实在自满的无神论的时代。动荡将持续不断地浮现”。
  P201:“为抽屉写作”—官方拒绝出版,但仍然坚持写作。
  他不喜欢那些喜欢变化的人:“一个太善于变化的人还不起我的友朋之情。”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的自我追问是:“我一直在追问自己,我参与了波兰社会的哪一部分?”然后,“我的回答是:必须或者应该尝试给我的生活带来意义。”
  P202:“我知道我无力拯救我的民族或那些占据我公寓阳台的人,但我必须视其为一种可能性而有所作为。这只是一种尝试。地球上没有哪一个政府能够剥夺我为此而斗争的权利。去提取意义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使语言从伪善中获得自由,并恢复事物的逻辑——这样的事物不会令人哭泣。”
  P222:做学问、办案子,这世界上干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饮小酿还是接马尿的价值立场问题。
  P228:日本人说,已婚男人失去了刻苦工作以吸引异性的生物学动力。英国网民的评价是:婚姻使科学家停止试验,就像婚姻使罪犯停止犯罪。


  床頭摆书摊,日久成堆,读完了,就那么几通文字,然而,书与书评书话,回想起来的那一番个阅读,孰先孰后,有的时候,真正的可谓是一榻糊涂的事情,想也想不起来了。
  自然,肯定是先有那么一本书的,可是,有本事说道的书评书话,抢尽那文字风光的事情也是有的,这就叫作,小丫頭儿上了炕,主子奶奶下了灶。您不信嚒?案頭但凡放着《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那一部书,时常逐页翻阅的人,那一对眼珠儿,莫不是祗留意着脂砚斋的那些个重评文字的,有的时候,直是冷落得这一个曹雪芹,大概,祗有去后跨院厨房间劈柴爿的份儿了。
  一部《金瓶梅词话》,几百年来,洁本也罢,全本也罢,读来读去,就是把那么些个删除的文字,统统都给它印了出来,又如何呢?也就是这么些个名堂而已,说一句实在话,兰陵笑笑生的风光,早就让时下的A片抢尽了,半文不白,方言相间,好此道的人,是绝对不会去翻阅字典的。对某些个人来说,看A片,省事情多了,有时候,这世道,是情景为上的,管它里面说的是英语,还是日语呢,祗要有动作、有颜色,再配点声响就好了。
  倒是书评书话一道,另辟蹊径,指点了一个读书去处,别有洞天。读过沈德符的《万历野獲编》,读过欣欣子的《新刻金瓶梅词话序》,对于兰陵笑笑生究竟为何许人也,这几杆笔,果然好本事,硬生生是给你拉什扯出一干人来:王世贞、徐渭、李卓吾、赵南星、李渔……文人、诗人、画家……衙门里、朝廷上,有份儿;东林学人、梨园班主,有干係。整得个个和那一个潘金莲、那一个李瓶儿的故事牵丝攀藤,风流隐约。文字如此写来,这一个书评书话,怎么地会不热闹呢?
  书评书话文字,并非整一个闲言碎语,增加谈资而已,排除快餐文化,排除意识形态符号,其实,每一部著作的背景,无不有待丰富延伸,让你读文字、读故事以外,去读大时代、读大历史、读世风民俗、读人文文化,好的评述文字,读起来那一个爽,叹的是,裨益非浅。
  祗是,也有那么些个文字,比较令人读着不耐的是,笔下仗着自己的名頭,一本正经地端着做学问的那种腔调说话,那一股子学究味道,不仅仅是不尊重旁人,而且,也违背了人家原著的创作意图与本事始末,有那么一点点抢饭碗的意思,千言万语,道毕说罢,其实,那篇文字不如请您来写喽。
  


我认为对一本书的评价是读了这本书后的感想,读者怎样想就怎样评,至于水平高低就要看你写文章的功底了。


作为伟大时代中产生的思想的叙述者,模仿模仿,不能成为著作者那就去成为叙述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