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鄙视

[意]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意]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  

页数:

192  

字数:

144000  

译者:

沈蕚梅,刘锡荣  

Tag标签:

无  

前言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Moravia,1907-1990)是意大利二十世纪举世瞩目的划时代小说家。他在毕生创作的近十八部长篇小说和十二部短篇小说集中,剖析了人的绝望感和忧虑,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其作品揭示和探讨了人的社会存在,凸现了道德和行为、目的和手段、生存自由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的理想和现实的迥然不同。  莫拉维亚自称是个悲观主义者。他曾经感慨地说道:“社会在前进,社会却无力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有的问题能够解决,有的问题却无法解决。”他认为:“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是一种目的了。”(《作为目的的人》,1964年)  莫拉维亚是一位对事物有透彻的洞察力的小说家,他认为作家应该就是“其所处的时代的一双警觉的眼睛”。莫拉维亚就是用他深邃的目光,揭示了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所掩盖的种种社会矛盾和人们精神上的空虚。  在法西斯专政期间莫拉维亚的多部小说因其鲜明的反法西斯倾向而历次被当局查禁。战后的莫拉维亚陆续发表了《违命》(1949)、《鄙视》(1954)、《同流者》(1957),以及在战后新现实主义文学鼎盛时期创作短篇小说集《罗马故事》(1954)和《罗马故事新编》(1959),均深刻反映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急剧的变化。  《鄙视》是莫拉维亚揭示现实社会悲剧性的“夫妇关系”的一部代表作,其时代背景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社会动荡的意大利。  《鄙视》的主人公里卡尔多·莫尔泰尼是一位穷困潦倒的影视评论家,婚后两年当打字员的妻子埃米丽亚跟他的关系始终融洽,家庭生活也甚为和美。他为了满足妻子向往过富裕生活的欲望,就迎奉一位电影制片商与其合作的要求,为制片人编写电影脚本而获得一大笔酬金,签署了购置一套住房的合同。但他始终得追随那位制片商,以能继续从事电影编剧的工作,付清购买住房的钱款。然而从此他遭到了妻子的“冷遇”,不仅不被妻子所爱,还受到其难以言喻的“鄙视”;后来因他自己对制片商追逐妻子的卑劣行为的漠然、迁就和容忍,致使妻子沦为制片商的情妇,从而剥夺了主人公作为男人的尊严,使其觉得“自己因贫困而自感卑微,天生就卑微”。夫妻之间在情感上的无法沟通,造成了难以填平的鸿沟。里卡尔多痛苦万分,最后决定放弃编剧工作带妻子回罗马,重新找回以往温馨和美的家庭生活,找回作为男人的尊严。然而他妻子执意让他继续干下去,因为他还得交付买房的钱款。结果妻子决定跟制片人先回罗马,路途中却因一起车祸而不幸丧生。里卡尔多从此就“昏昏然处于对现实的厌恶和对幻象的依恋之中”,借以逃避无法直面的现实世界。  莫拉维亚笔下的里卡尔多跟与《鄙视》主题雷同的其他几部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他们都在与现实抗争,竭力想征服现实,因为他们感到受到现实社会的排斥,无法融入现实生活。”小说《鄙视》就是从一对普通的夫妇感情生活的破裂这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危机。  整部作品既具有存在主义的风格,又颇具欧洲表现主义的艺术色彩。意大利著名文学评论家切基(EmilioCecchi,1884-1966)在《鄙视》一书出版后曾认为它是莫拉维亚“文学造诣最高的作品之一”。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影响的莫拉维亚在其作品中擅长描绘人物内心世界,对于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理分析鞭辟入里,真切感人。《鄙视》一书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失去了自我存在价值的男子不可名状的苦闷、惆怅、无奈而又无助的心态。妻子为什么鄙视他?妻子在潜意识中竟认为丈夫是为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想成全制片人的美意,而把自己推向制片人的怀抱。由于主人公“根本无法为这种鄙视寻找到任何一种哪怕是最小的理由,所以就深感委屈,同时又感到害怕,生怕妻子鄙视自己的理由在客观上是有根据的,对别人来说显而易见,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小说《鄙视》用的是倒叙的手法,主人公通过回忆叙述了自己与妻子从相亲相爱到感情彻底破裂的全过程,读来令人感到真切而又有说服力。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参加完妻子的葬礼后就启程离开罗马,期望回到妻子生前曾出现过的地方,或是曾经让他见到过她的地方,他想“重新向妻子表示他的爱,重新赢得妻子对他的理解,重新获得妻子对他的爱的承诺”。但这已经是永远不可能的了,他“似乎早已被排斥在这样的天地之外了”。这正与小说的开头作者对恩爱的夫妇关系所抒发的感受遥相呼应。当初他觉得:“爱自己的妻子,又被妻子所爱,这本来是再普通、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爱情和幸福“如同人们日常呼吸的空气,人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在缺少空气的时候,才觉得空气之可贵”。

内容概要

有志于从事戏剧创作的里卡尔多·莫尔泰尼为博得妻子埃米丽亚的爱,违背自己的意愿,为电影制片人编写电影脚本,以尽快获得金钱,满足妻子的物质欲求。可是,当他满足了妻子的欲求时,妻子却已不再爱他,并对他表示出极度的鄙视。里卡尔多痛苦万分,而当他决定放弃编剧工作,不再依附于制片人时,妻子却又对他的决定嗤之以鼻。夫妻之间在情感上的无法沟通,造成了难以填平的鸿沟。小说通过一对夫妻感情生活的破裂这个侧面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现实和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危机。本书曾被法国著名导演戈达尔拍成电影。

作者简介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1990),举世瞩目的意大利二十世纪划时代小说家。他在毕生创作的近十八部长篇小说和十二部短篇小说集中,剖析了人的绝望感和忧虑,探讨了人的社会存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凸现了道德和行为、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如今我可以肯定地说,婚后头两年,我与我妻子的关系很和美。我是想说,那两年之中,我们深厚和融洽的感情是带有某种朦胧的色彩的。说得白一点,在那种处境中的人,头脑比较简单,对任何事情都不做分析判断,对所爱的人只是一味地爱,顾不上加以品评。总而言之,当时埃米丽亚在我眼里是十全十美的,我觉得我在她眼里也是这样。或许是我也看到了她的缺点,她也同样看到了我的缺点,但由于爱情产生的一种神秘的嬗变力量,双方的缺点在对方的眼里不仅是可以宽容的,甚至是可爱的,缺点也成了优点了,尽管那是一种极为特殊的优点。不管怎么说,我们相互都没有什么看法:因为我们彼此相爱。这个故事想要讲述的是在我还一如既往地爱着埃米丽亚,对她没有任何成见时,她是如何发现了,或者说是自以为发现了我的某些缺点,因而就开始对我有了成见,不再爱我了。  人们越是不计较幸福,就越是感到幸福。说来也怪,那两年,有时候我甚至都觉得腻烦了。自然,那时候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幸福。我觉得我做的跟大家没有什么两样:爱自己的妻子,并被妻子所爱;我觉得这种爱是一种普通而又正常的事,就是说,一点也没什么希罕的;犹如人们呼吸的空气,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只有在缺少空气时才觉得空气之珍贵。那个时候,要是有人说我是幸福的,我甚至会觉得诧异;我很可能会回答说我并不幸福,因为我无法保证将来是不是也这样,尽管我爱我妻子,而且我妻子也爱我。确实,当时我们只是勉强能够维持生计。我在一家不起眼的报社里搞影评,另外还干一些记者的工作;我们租了一间带家具的房子,是与房东合住一套;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我们常常买不起,有时候连起码的生活用品也买不起。这样的生活怎么能谈得上幸福呢?不过,对此我倒是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而且我后来才发现,其实,在那段日子里我恰恰是一个真正彻底幸福的人。  结婚两年之后,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因为我结识了一位电影制片人,他的名字叫巴蒂斯塔。我为他写了第一部电影脚本,开始时我只把它视为临时性的工作,因为我在文学上曾有过很大的抱负,可不曾料到后来编写电影脚本竟成了我的职业了。与此同时,我与埃米丽亚的关系却越来越糟。我的故事就从我开始从事电影编剧的职业,以及我与我妻子关系的开始恶化讲起,这两件事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它们之间又有着直接的关联,这一点以后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回想起来,我仍隐约地记得一件事,在当时看来,这事并不起眼,可后来却变得非同小可。一天,在市中心一条大街上,埃米丽亚、巴蒂斯塔和我在一家饭馆吃了晚饭,巴蒂斯塔提议到他家去玩玩,我们接受了他的邀请。随后我们三个人都站在了巴蒂斯塔的小汽车跟前,那是一辆红色的豪华小轿车,体积不大,只能坐两个人。巴蒂斯塔已坐在驾驶座上,他打开了车窗,从汽车的那一边探出头来说:“很抱歉,只有一个位子;莫尔泰尼,您得自己想办法……除非您愿意在这儿等我:我把车开回来接您。”埃米丽亚站在我身边,穿着一件黑色丝绸晚礼服,这是她唯一的一件敞领无袖衫,手臂上搭着短皮披风:虽说已是十月份,但天气还挺暖和的。我望着她,她很美,但不知为什么,我发觉平时安详而又娴静的她,那天晚上显出一种从未有过的不安和烦躁。我高兴地说道:“埃米丽亚,你就先跟巴蒂斯塔走吧……我叫辆出租车在后边跟着你们。”埃米丽亚看着我,然后,迟疑而又慢吞吞地回答道:“让巴蒂斯塔先走一步,我们俩一起乘出租车去不更好吗?”这时,巴蒂斯塔把头伸出车窗外,开玩笑似的大声说道:“好哇,您是想让我自个儿走。”埃米丽亚说:“不是这个意思,可是……”突然,我发现她那平时总那么平静而又和谐的漂亮面容,现在却阴沉了下来,而且因为犹豫和尴尬显得有些扭曲。我急忙说道:“巴蒂斯塔说得对,你去吧,你跟他先去,我叫辆出租车。”这回埃米丽亚让步了,或者说是服从了,她上了汽车。不过,现在我在写这个故事时才想起了当时的那种异样感觉,当她坐在巴蒂斯塔旁边时,车门还开着,她望着我,尴尬的目光中夹杂着恳求和厌恶。不过,当时我并没在意;我毅然关上了车门,像是关上保险箱门似的。汽车开走了,我吹着口哨,高兴地朝附近的出租汽车站走去。


编辑推荐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是意大利二十世纪举世瞩目的划时代小说家。他在毕生创作的近十八部长篇小说和十二部短篇小说集中,剖析了人的绝望感和忧虑,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其作品揭示和探讨了人的社会存在,凸现了道德和行为、目的和手段、生存自由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的理想和现实的迥然不同。  本书是莫拉维亚揭示现实社会悲剧性的“夫妇关系”的一部代表作,其时代背景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社会动荡的意大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鄙视 PDF格式下载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是意大利二十世纪举世瞩目的划时代小说家。他在毕生创作的近十八部长篇小说和十二部短篇小说集中,剖析了人的绝望感和忧虑,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其作品揭示和探讨了人的社会存在,凸现了道德和行为、目的和手段、生存自由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的理想和现实的迥然不同。
本书是莫拉维亚揭示现实社会悲剧性的“夫妇关系”的一部代表作,其时代背景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社会动荡的意大利。


这套书买齐了 居然还有货 看来莫拉维亚不是很收到关注


一套被市场和读书界、读书人低估了的优秀意大利大师的作品集。


少人关注的作家,要么极差,要么就是这样好到极点!


全部看过,突然想重看一遍六本94大洋,有点小贵。。


看了作者的短篇,决定买这本,因为这是一个好作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