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里尔克抒情诗选

[奥地利]里尔克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奥地利]里尔克  

页数:

324  

译者:

张索时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奥地利现代诗人里尔克,是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代德语世界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德语诗人之一。他的创作受到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的影响。我国诗人冯至、卞之琳等人的作品都深受里尔克启发。

作者简介

  赖纳?马里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生于布拉格,是最有影响力的德语诗人之一。他的创作受到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的影响,早期诗歌偏重个人感受,中期以后以“客观的写实”为原则,创作大量重于写实的“物诗”。除诗歌外,他还创作了剧本、散文和小说。他的作品对十九世纪末以来的诗歌风格以及德国颓废派都有深远的影响。

书籍目录

图像集
 序曲
 情女
 音乐
 一元复始
 致寝前人语
 Pont du Carrousel
 秋日
 悲叹
 回忆
 秋
 前进
 先觉
 黄昏
 ……
永恒读物
新诗集
新诗集续编
未编稿及残稿
附录

章节摘录

  里尔克认识到“形”与“数观”之间作“难以形容的连接”尚不足以冲上“拱顶顶尖”,只有“贯通相互对立的双方”才能扩充艺术张力于极致,而点石成金。相互对立的双方豁然贯通,作为被关照对象的石就成了金。那么石,如何点而成金?里尔克以他的天才发现创立一个艺术法则:“平衡出绝顶辉煌。”  诗人对其所关照对象的描写,神似得完全适用于对与之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对象的描写,双方之间构出一种“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微妙的美学平衡,使诗臻及绝顶辉煌的艺术境界。关键在于描写。笔笔珠玑。缀珠成串之术便是点石成金之术。而“串”即“点”。珠端赖串而存在,没有串,简直珠也不成珠了,神秘美是串出来的。串,撮其大要而辨识,不外以下四种。  一、以心灵体验为串  串,好比运动;相互对立的双方,好比两幅分离的画面——诗是两幅分离的画面在运动中合而为一。心灵体验,作为运动形式,必定心有所属。《黄昏》-诗,体验出一颗理想者的心,而与“徐徐更换……华裳”的黄昏合而为一:既“暗如静屋”,又“一心誓奔永恒,/夜夜化星飞腾”。理想即生命,在心上闪烁不停,“轮番变石变星”。  心灵体验唯联想是从。联想是文学之魂比喻的始媒。串,显示着由联想走向象征,即由主题走向客体的象征化过程。《在异国林苑》这首诗有个副标题:波格比林苑。1904年6月末至9月初,里尔克旅居于瑞典南部斯科纳省的波格比林苑。已故林苑主人勃利特·索菲·哈斯特弗男爵夫人埋骨于林苑内。本篇系诗人关于第二次访墓的追记。  联想在比照下进行。通往男爵夫人勃利特·索菲·哈斯特弗之墓的路“阒无人行”,以果喻因:乏人访墓,与主述者诗人自己的陷入对于墓主的沉思、深念死者比照。那路久乏人行变得不认识了以致怀疑走错路,与但凭记忆独处墓前比照。同样充实的“用手指触摸那卒年的日期”的发现,与初访时的发现比照。立在潮湿阴郁、“人迹不到的榆树林地”的圆形花坛上的墓碑,与“阳光劲辉的一个个花圃”比照。墓主与玫瑰对照。“频频驻足”与蝴蝶飞绕比照。玫瑰吐芳的与蝴蝶飞舞的声音比照。访墓者一边默默倾听玫瑰一边寻找,与蝴蝶“光闪闪地飞绕高挑的夹竹桃”比照。一步比一步深入的比照到头来烘示一个信念:勃利特·索菲·哈斯特弗男爵夫人是芬芳馥郁、品德高尚的异种玫瑰,远非貌似高大、其实乏善可陈如夹竹桃之类所能望其项背。  《夏日雨前》的联想在潜意识形成的光明变成黑暗、摧残了勃勃生气的压抑感之下进行:“从庭园的全部绿一下子/减弱一点什么不得而知;/感觉庭园更近窗前来/且变得肃静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里尔克抒情诗选 PDF格式下载



书质量很好 封面也很漂亮 很少找到里尔克的东西很喜欢如果有德语就更好了


里尔克的诗值得一读


刚拿到手,翻阅几首熟悉的诗,感觉这个译本不错,起码对理解里尔克,又多了一个视角,或者说渠道。


里尔克的诗很不错,只是译本并不精彩。中规中矩,也算合格。


第一次接触里尔克的诗,很喜欢,陶冶情操


里尔克的抒情诗的确优美,是情诗典范


里尔克的诗集,必读必买!


里尔克 像一个魔咒


喜欢里尔克很久了,这本书填补了选本的空白。


这是里尔克的一个非常好的版本,我比较了一下,译文很不错


德语世界是一个远比德国大的范围,把奥地利的诗人与德国的典型风格相比对,应该会有非同一般的收获。


又认识了一位诗人的诗 感觉好不错哦


还没看,不过包装挺好的。我很喜欢这位诗人


译文一般,但很给人以启发和灵感。诗歌爱好值得一看。


孤独的诗人


个人认为这个版本的翻译一般,我个人喜欢北岛翻译的那个版本,当然了,德文好的人 就直接原著了


看过一些他的诗歌,既然有集选,果断买了= =


很好的书,喜欢诗歌的朋友不要错过。


好书,就是翻译的太过古典,凭自己现在的学识,很多都似懂非懂


书的质量很好 纸张很好 字体大小也合适

收录的都是抒情诗 后面还有附录


从未买过译林出版社的诗集,这次试下


百闻不如一读


读了《马尔特手记》,被里尔克深深地吸引了...


晚上没事,翻来看看还是很不错的,语言灵动,思维跳跃性强,触人心弦。


很不错的书,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我朋友迷它迷得要SHI。


喜欢,里尔克的诗值得读~


书的纸质不错,赞赞!!


觉得还不错了


正在读···


装帧一流,质量过硬。


内容很有意义。质量非常棒,值得收藏!


女儿在看,还好吧


精美,好书


华而有实。


朋友介绍的想看看


书收到,与自藏的网格本对照,一字不差,就是就是网格本的精装再现。


里尔克是久仰啦。人民文学版的诗选已经有了一部,现在看着广告语,又买了一部,分量很小啦。翻一下,却总觉得生涩,不像过去阅读时候能够有穿透力和洞达心灵的震撼。这是很遗憾的。


说实在话 里尔克本身具有冷幽忧郁的美 然而译者往往太关注的是作品本身的意思 却独独失了那自然之色


这位早期忧郁颓废,到后期的神秘象征主义的诗人的诗作,还是要大致了解他本人才可以去读懂内涵。


书没有怎么细读。主要是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但是诗歌是需要很多时间细细品味的。
译林出版的书籍应当还不错的。从以往买书的经验来看是这样的。书本的印刷质量确实不错,对于作者当然是不需多言,但是再好的作品想要得到好的传播就要有好的翻译者。对于翻译者不是很了解。这个或许是唯一担心一点的地方。但愿译者做出了出色的工作。。。。


还行吧,诗是很不错的


哪有什么胜利而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喜欢“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


里面的字体编辑不雅致


外壳很漂亮


里尔克作品好像有几位译者,本书算是学者译作吧,很遗赏不出诗人译作的高下


前言足见译者视野开阔。附录比较里尔克和李商隐很有趣。确实下功夫了,有那么点意思。不过感觉很艰涩啊,还不如读英诗直接些。


翻译得不好,感觉太生涩。不过对里尔克墓志铭的翻译非常好!


缺乏诗意,虽然准确。感觉不到里尔克的经典。


这本书包装精致完美,但是就翻译而言,吾不与之高赞。


翻译还应该提高,学学北岛的翻译!


不知道是作者的问题还是译者的问题,读着有点生涩


我才13岁,看不是很懂,但是句子很喜欢


大家评说不错,买了。译林的果然不如上海译文的。不过译林的书做的越来越进步了。


因为装帧给了一颗星。张索时的译文生硬不传神。建议出版冯至或是程抱一的译文。


封皮还可以


里尔克抒情诗选!还不错!


闲暇无聊时 拿来阅读解闷


爱不释手!!!!!


里尔克抒情诗选


里尔克精装版,小32开


  摘自《华网文盟》 作者:青 丝
  
  
   德国现代诗人里尔克,曾游历欧洲各国,一度担任罗丹和秘书。《杜依诺哀歌》和《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两部诗集,是他晚年呕心力血之力作。
    希腊神话:色雷斯歌手俄耳甫斯,善奏七弦琴,其音婉转悠扬,令野兽与顽石亦为之动容。不幸他心爱的女人身故。俄耳甫斯唱着悲歌追到阴间寻找她。冥后为之感动,遂允许他带回她,只有一个条件-不准在途中回头顾盼。当他们即将回到人间的时候,他忍不住回头想看她是否还跟在后面-结果永远失去了她。
    想起《旧约-创世纪》:神将灭所多玛与蛾摩拉,命二天使下访。所多玛城的罗得接待了天使。天明了,天使令罗得带了妻儿逃生,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耶和华将硫磺与火降于所多玛与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
    是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一样。只给你一个机会,可以开始新的生活。接受的条件是:毅然决然地往前-不管是奔跑还是跌倒,永远不能回头。一回头就是百年身。不能、不能、永远不能回头。
    可是如何潇洒做到永远不回头?
    罗得的妻必得回头-哪怕再回望一眼。那一个遭天火毁灭的城,有她幼年时嬉戏的足迹、少女时最初的那一滴泪、嫁作新妇后初为人母的痛楚、她的故园、她的血脉之源、她曾经以为一生一世终老之所。
    俄耳甫斯必得回头。即使将她紧紧地搂在怀中,仍然害怕随时会失去她。并且一度他真正失去了她-死亡将她掠夺。为她跋涉千山万水上穷碧落下黄泉,失而复得-可是冥后不让他抱着她走,而只肯让她悄无声息跟在他身后。叫他怎么放心得下?狂喜与悲哀交织之下,他只想再看她一眼、她在不在身后。
    神赐予我们。神掠夺我们。将希望与痛楚扎成一束荆棘与玫瑰编就的花环,交到我们手上。此时才明白为何我心悲凉-或许身体的痛楚提醒我灵魂的狂喜。或许灵魂的痛楚提醒我身体的存在。此时此地难为情,只能约定永远不回头。
  
  
  
  


  网友胡桑兄对张索时译里尔克颇有微词,认为他的译文“似乎不太能传达出里尔克那种超越性的声音”。私以为翻译一事,不妨先遵从严复先生“信、达、雅”的顺序,先求其真,再求其至,最后再看文学性。一时手痒,不由也胡说几句。我的看法是,张索时对德文原文理解力不错,中文欠火候。他翻的里尔克不是最好的,但绝对不是最差的。
  
  胡桑兄引用的几段各家对《杜伊诺哀歌》第一首的翻译不再复制,各位观众打开两个页面绝对比上下拉滚动条看着方便。试对照原文一读:
  
  Wer, wenn ich schriee, hörte mich denn aus der Engel
  Ordnungen? und gesetzt selbst, es nähme
  einer mich plötzlich ans Herz: ich verginge von seinem
  stärkeren Dasein. Denn das Schöne ist nichts
  als des Schrecklichen Anfang, den wir noch grade ertragen,
  und wir bewundern es so, weil es gelassen verschmäht,
  uns zu zerstören. Ein jeder Engel ist schrecklich.
  
  Und so verhalt ich mich denn und verschlucke den Lockruf
  
  dunkelen Schluchzens. Ach, wen vermögen
  wir denn zu brauchen? Engel nicht, Menschen nicht,
  und die findigen Tiere merken es schon,
  daß wir nicht sehr verläßlich zu Haus sind
  in der gedeuteten Welt.
  
  第一句,李魁贤的“倘若使我叫喊”是大错,wenn ich schriee是主动并非被动;其余人关于wenn的意义都取“如果”,张索时略掉,显是取“当……时”,但揪语法的话,“如果”更贴切。
  
  und gesetzt selbst, es nähme / einer mich plötzlich ans Herz:前半句依然只有李魁贤一个人没有翻出让步状语,其余人“就算”“即使”“甚至设想”用词不一,意义都出来了;es nähme einer mich plötzlich ans Herz,张译“贴心抱住”,李译“拉近他的心怀”,黄译“拥到他胸前”,绿原“拥向心头”,唯林克用“攫住我的心”,有点用力过度了。
  
  ich verginge von seinem / stärkeren Dasein. 这句主要分歧在于对动词“verginge”的处理,但不论是张的“毁于”和绿原的“丧亡”,还是李和黄的“消失”,抑或林的“晕厥”,皆出于或略引申于“vergehen”一词的本意,唯各位译者自身理解不同。
  
  下两句没什么好说的,意思大致一样,张的中文也确实拗口。但是,还是李魁贤,把“weil es gelassen verschmäht, / uns zu zerstören”“不屑于毁灭我们”译成了“欲把我们粉碎”,意思刚好反过来了。
  
  接下来各位用词不同,意义大致相仿,到“Ach, wen vermögen / wir denn zu brauchen?”一句又略有出入,张“我们还能指望谁呢?”、林“我们究竟能够求靠谁?”要优于黄“我们需要时可以求助于谁”,再优于李“究竟我们能够支配谁?”与绿原“还有谁我们能加以利用?”
  
  下来略说最后一句。“in der gedeuteten Welt”还是只有李与众不同,“在自己解释的世界里”,而原文中并没有“自己”之意。
  
  最后再说一下“天使的班列”问题,私以为,与“序列”“阵营”(绿原毫无体现的“各级天使”就更不用说了)相较,“班列”恰恰是用得最好的一个词,因为天使确实是按“品级”依班而列的啊,参见《神曲》的《天堂篇》。
  
  另外再附上胡桑兄没有找到的刘皓明译本:
  
  有谁,若是我呼唤,会从天使的班列中
  听到我?而且即便是,有一位
  突然把我抓到心口;我也会自他更强大的存在中
  消逝。因为美无非是
  那可怖者的初始,那个我们依然刚能承受的,
  而我们如此惊羡它,因为它不动声色地不屑于
  毁灭我们。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怖的。
  就这样我自持并吞咽下那黑暗的
  哽咽的叫唤声。啊,我们又能够
  用得上谁?天使不行,人不行,
  而狡黠的动物们已经察觉,
  我们在这个被给予了符号的世界上
  并非是很可信赖地在自家里。
  
  总结:1. 借用网友酒狂兄在胡桑兄文下的评论:“各家的翻译差别不甚大,看个人喜好而已。”2. 诗歌从根本上说是不可翻译的。3. 褒贬他人的翻译永远比自己做翻译容易得多。
  
  某遁了。
  


  张索时曾经译过的《杜伊诺哀歌》,似乎不太能传达出里尔克那种超越性的声音。
  “天使的班列”?又不是天堂火车司机的集合……不过,林克的“天使的阵营”也有点问题,搞得有点打仗的味道。还是喜欢台湾李魁贤和黄灿然的“天使的序列”,不过李魁贤接下来的“拉近他的心怀”也不理想,而林克的“突然攫住我的心”比较有力量。张索时的“贴心抱住”就不靠谱了,里尔克是在写初恋男女么?“更强壮的存在”?就更有点少女拥入高大戈戈怀里的味道了……还带着莫名其妙的“惊悚”。而“峻拒”又是什么玩意……
  
  《秋日》中的名句则被译成了:“谁这时候没有房子,就别造房啦!”(冯至先生的译文是:“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里尔克的译文很多,各有千秋,虽然,都有局部的问题,但最不喜欢张索时的译文。
  在汉语中创造一种纯净的属于里尔克的语言和声音,是很困难的。而正是这种差异就显示了翻译的必要,翻译是为我们的母语增添一点什么,所以重复翻译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对翻译家自身的要求也更高。修行不够还是不要轻易去译吧。
  找了几个译文作为对照,还有刘皓明的译文木有搜到电子版。
  木有对照德文,胡说而已,仅供参考,也不妨碍个人坚持这个译本的好感,语感差异而已~
  
  
  张索时译文:
  
  我呼喊,天使的班列中有谁听?
  就算有位天使,突然
  把我贴心抱住:我也会毁于他
  更强壮的存在。因为美无非是
  我们还恰可忍从的原发惊悚,
  我们为之如此赞叹,在于美峻拒
  有损于人;天使个个可怕。
   我于是强自抑制,咽下暗
  中啜泣的引唤。唉,我们还能
  指望谁呢?天使不行,人不行,
  而聪明的动物已发觉,
  我们在这经由解释过滤的世界
  安家也不很可靠。
  
  
  
  请比较:
  
  
  
  李魁贤译文:
  
  
  谁,倘若使我叫喊,可以从天使的序列中
  听见我?其中一位突然把我
  拉近他的心怀:在他更强烈的存在之前
  我将消失。因为美只是
  恐惧的起始,正好我仅能忍受者,
  而我们又如此赞赏美,因为它冷静地蔑视着
  欲把我们粉碎。每一天使都是可怕的。
   因此,我就抑住自己,且吞咽下
  黑暗中唏嘘的引诱的召唤。啊,究竟
  我们能够支配谁?天使不能,人类不能,
  而伶俐的兽类也早已注意到
  我们在自己解释的世界里
  不能有在家的信赖。
  
  
  
  黄灿然译文:
  
  如果我叫喊,誰將在天使的序列中
  聽到我?即使他們之中有一位突然
  把我擁到他胸前,我也將在他那更強大的
  存在的力量中消失。因為美不是什麼
  而是我們剛好可以承受的恐怖的開始,
  而我們之所以這樣贊許它是因為它安詳地
  不屑於毀滅我們。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怕的。
  因此我抑制自己,吞下深處黑暗的
  嗚咽的叫聲。啊,我們需要時
  可以求助於誰?不是天使,不是人;
  就連那些知道的野獸也意識到
  在這個被解釋的世界我們
  並不感到很安全。
  
  
  林克译文:
  
  究竟有谁在天使的阵营倾听,倘若我呼唤?
  甚至设想,一位天使突然攫住我的心:
  他更强悍的存在令我晕厥,因为美无非是
  可怕之物的开端,我们尚可承受,
  我们如此欣赏它,因为它泰然自若,
  不屑于毁灭我们。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怕的。
  所以我抑制自己,咽下阴暗悲泣的召唤。
  啊,我们究竟能够求靠谁?天使不行,
  人也不行,机灵的动物已经察觉,
  在这个被人阐释的世界,我们的栖居
  不太可靠。
  
  
  绿原译文:
  
  如果我哭喊,各级天使中间有谁
  听得见我?即使其中一位突然把我
  拥向心头;我也会由于他的
  更强健的存在而丧亡。因为美无非是
  我们恰巧能够忍受的恐怖之开端,
  我们之所以惊羡它,则因为它宁静得不屑于
  摧毁我们。每一个天使都是可怕的。
  于是我控制自己,咽下了隐约啜泣之
  诱唤。哎,还有谁我们能
  加以利用?不是天使,不是人,
  而伶俐的牲畜已经注意到
  我们在家并不十分可靠
  在这被解释的世界里。


刘皓明说的,译诗尤其难,一不小心就要被五雷轰顶。。。
“班列”有些朝廷公卿的意思,上帝为君王,天使呈班列,是很有道理的。


贴上德文来分析,才能看出其中端倪。一般读者只看中文译文,不知德文原意是什么,就妄下定论,实在可笑。许多读者不会注重准确性问题,只要求诗歌语言得诗意,优美,也不论这个诗人本身的诗风是否如此。


蝴蝶暗消兄,打扰了:
  【唯林克用“攫住我的心”,有点用力过度了】
  ans Herz nehmen是拉向谁的心?林克究竟是用力过度还是没有读懂这个介词短语?
  
  “没有房子的人,别再给自己造房啦”(第10页)
  张索时这句德语,意思是否符合原意,这样的汉语,是怎样的汉语?
  
  将“jeder Vogel”读成宾语(第27页);将“Stunden”(时辰、钟点)转换成“永恒”(Ewigkeit)(第31页),他的德语究竟怎样?
  
  兄给四星的标准、理由是什么,很想知道。


看了他译的《图像集》的几首诗,窃以为他的文字功力相当了得,笔触老辣精简,首首都是锤炼之作,几乎句句难易,少有可删减之处,并且他的译诗融进他对里尔克的理解。欣赏他的翻译。
另对翻译的理解不应该只是在两种语言间的转化而已,不同的语言基本没有完美再现的可能,我读译诗,只从中文角度读,当然也不懂外语。哈


张的译文本来就不好,有什么不可褒贬的?翻译的基本谁规定非是信达雅不可?严复的翻译也不通。。。
翻译诗歌最要紧是中文要好,中文不好外语再好也没用!再好的外语落实不到中文上面,就是废话是裹脚布又臭又长又没有节奏感!
推荐看更老的译本是绿原的,老先生既是诗人,翻得也还不坏,不是最好的,因为还有冯至和梁宗岱他们比他好,陈敬容也比他好。但他翻得最多,而且质量也很稳定!


@张夷: 中文再好,外语不好,就不是翻译,是创作了。。
对所有诗歌都要求“有节奏感”,这是很幼稚的。
绿原的翻译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但他常常是解释和普及性的翻译,把往往很复杂和精妙的原文翻成白开水。。。
从《浮士德》看,绿原把歌德降到了一个很低的层次。


@ Hans:你仔细睁大了眼睛看我的原话,我可有说外语不好可以翻译么?
我说中文好才是最要紧的,你懂这话时什么意思吗?还有,诗歌要求节奏感很幼稚?我看你敢说出这话来才真正可怕呢。。。我这里说节奏感,无非是个针对上面那些发言说的话罢了,如果你真觉得自己在行,那你该知道我说的“语感”之类的东西。诗歌不先谈语感谈什么?
另外,绿原的翻译容易被打中接受就不好了?古时候的诗词都是坊间传唱的呢,不被大众接受,那叫有生命力吗?当代诗歌之所以受人冷落,不是大众品味问题,首先就是有那种自矜身份的傻逼诗人以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贵族范儿,写诗译诗都喜欢装逼所致,一面假清高装逼,一面还抱怨民众不懂诗。多可笑!
再好好看看哥的原话吧,我说的是在翻译得很多的情况下,绿原是最好的,如果光说翻译功力,我说他超过梁宗岱或者冯至了么。。。


“他翻的里尔克不是最好的,但绝对不是最差的。”。。。
这话说的,
无意中买到这本书的,看得云里雾里。作为买的第一本里尔克诗集,我太受创伤了。。哭!后来找到别的版本,才恍然大悟。翻译直接决定一个不会外语的中文读者是否爱上原作诗人。


李魁贤的第一行分明是英语的语法,单这一行就是一大败笔,尽管后面译的不错。当然张的译文也有点问题,“美”和“峻拒”搭配似乎不很协调,当然只是个人之见。各家的翻译差别不甚大,看个人喜好而已。


以上我最喜欢黄灿然的译本。
刘皓明我不了解,但他译的荷尔德林后期诗,我是读不下去的。


我喜欢绿原的,或许是先入为住的缘故吧。


我喜欢林克的


李魁贤的最好~黄先生其次~


喜欢林克的


感觉张索时译本的确不如绿原,少了音韵美。


我有点迟钝的有缘故,觉得都不错。。看翻译真是各人有各人的偏好,比如我就觉得“天使的序列”这个表达很拗口,脑补到“序列号”。。囧。。而绿原的“我们在家并不十分可靠”这一句对我而言也有点接受不能。反正看那个译文能让你中箭咯,总能中上一记什么的。


黄灿然的翻译就不要贴过来嘞,他又不懂德文,英文也未必有多好,从英译本转译,准确性实在打问号。


李魁贤翻译的挺烂啊……语句佶屈聱牙,部分用词比如“伶俐”也不恰当。


2012-03-02 11:10:44 St. Crescendo  黄灿然的翻译就不要贴过来嘞,他又不懂德文,英文也未必有多好,从英译本转译,准确性实在打问号。
你是在揶揄楼主又不懂德文,英文也未必有多好,谈无法信任到声势大的很,首先应该自疑下吧。


就我个人来说总体上喜欢林克版,他译的大多数庄严有力。刘皓明的哀歌那段不错(梁文道在我执里引的就是刘版)但是也有些诗译得发涩。而我一直不喜欢绿原的译版,总觉得他译的德国作家的东西太过明艳,显得柔软了些


黄灿然翻译的好,最清晰


 黄灿然翻译的好,最清晰
真可笑!里尔克需要清新么?里尔克的品质是什么都不知道,还妄谈诗歌!


哀歌当然是绿原翻得最好!
虽然节奏感一般,但还算得里尔克之三位。低回激荡,而又四处求索,这才是里尔克的味道。
张索时译文佶屈聱牙,如果诗歌是这样,那早就完蛋了,还有人来看?


黄灿然翻译的好,最清晰
  
  真可笑!里尔克需要清新么?里尔克的品质是什么都不知道,还妄谈诗歌!
  
=========
他说的是清晰,不是清新


喜欢绿原的


秋日 北岛的


老衲很惨,见陈子善一语而纳此书也。
读其译诗,大有老干部体化作民国年间白话诗的风味。


黄灿然内个看不下去哞。。。。。。。。。


清晰清新的差别,笑得我肚子疼


林克的


喜欢李魁贤的译本,不过黄灿然的有些词觉得更舒服一些。秋日还是看北岛的吧。总之,买了这本是上当了。


今日看了一天张的译本,云里雾里,佶屈聱牙,不知所云。总觉得这不像之前读过的里尔克,后来找到其他版本对照读了,仿佛明白了些。这个本子留着对比翻译算了。


张的译本实在读不下去,我才找到这个帖子,果然很多人有同感。。。看张在附录里写得几篇文章,就知道他的文风原本就如此造作。。。实在不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