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十大红色特工

叶健君 李万青 珠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作者:

叶健君 李万青  

页数:

248  

字数:

23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共特工——这是一个神秘的群体。  在与国民党中统、军统等谍报机关的长期较量中,他们在保卫党中央、铲除投敌内奸、策反蒋军起义、揭露敌人阴谋诸方面,以超人的智慧、顽强的意志和精妙的计谋,挫败了对手的一次次阴谋,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书籍目录

从特殊战争中诞生的将军——李克农打入国民党神经中枢的红色巨谍——钱壮飞潜伏在“中统”的红色特工——胡底能抵十万雄兵的高级间谍——熊向晖神秘的革命卫士——潘汉年“红色牧师”——董健毛戴笠身边的“红色女谍”——张露萍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中共第一位党外特工——鲍君甫被授予国民党中将军衔的红色特工——张克侠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从特殊战争中诞生的将军——李克农“将军”这个称号,是十分耀眼的。通常,它都属于那些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战神。它是用血打江山、保江山的荣誉,甚至是无数英雄可望不可即的殊荣。为新中国的建立,多少壮士豪杰呕心沥血,流血牺牲,但在1955年从毛泽东手中接受将军授勋的又有几人?这有案可查,大将10人,上将也仅57人!翻开这些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历史,人们感到的是扑面而来的硝烟,听到的是枪炮隆隆的战马嘶鸣,看到的是烈火和鲜血。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在戴上金灿灿的上将军衔的57名将军中,就有一名从来没有在前线战场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他就是李克农。毛泽东主席不仅亲自授予李克农上将军衔,而且还将代表中国武官最高荣誉的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军勋章授予了他。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李克农是中共八大中央委员,外交部副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而且可以列席党的最高层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他去世后,周恩来亲自主祭,陈云、邓小平等一批高级党政军领导人陪祭,罗瑞卿大将致悼词,其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号院正中大殿的正面。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去世后,三人骨灰相邻相依。对一个从来没有带兵打仗的上将,人们已经难免奇怪,而更不解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战火纷飞中名不见经传、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下站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他,何以又是文官又是武将又能进入中国最高领导层?这是个神秘人物。他的秘密又在哪里呢?还是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一语道破天机:“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原来,李克农上将来自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徐恩曾一直蒙在鼓里:他送给陈立夫、蒋介石的绝密情报,竞有一份复制品同时放在共产党中央领导人的办公桌上1929年11月下旬的一天,李克农早早就把晚饭吃了。因为今天陈赓叫他去一趟,说有要紧事。李克农知道,陈赓是中央特科的科长,当时化名王庸,直属中央特委周恩来领导。原来,在这个月初,一个偶然的机会经胡底介绍,李克农认识了钱壮飞。当时,钱壮飞正着手打人国民党的特务机构——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钱壮飞得知李克农长期做地下工作,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加之在接触中,觉得李克农言语谨慎周到,思维敏捷,觉得他很适合干“特务”。就对李克农说,国民党特务头子陈立夫为了迎合蒋介石破坏中国共产党的需要,并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积极筹划在党务凋查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秘密侦察、审讯的特务机关(即CC)。现在正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名义招聘广播新闻的“编辑”,扩大特务组织。“你可以以公开应试的方式打进去。”这个主意对李克农太有吸引力了。由“梁山好汉”一摇变成“孙悟空”,钻进敌人肚子里去捣海翻江,这才对得起而立之年对事业的追求,这才能给国民党的叛变以重重的打击,这才能对共产党作出更大的贡献。李克农激动而不失稳重,他立即通过沪中区委向中央请示。李克农猜测,今晚陈赓找他一定与此事有关。李克农没有猜错。陈赓通知他说,中央完全同意钱壮飞的推荐和他本人的要求,批准他离开区委工作,打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以加强党在敌人内部的工作。陈赓最后说:“从今天起,你就认真准备考试,并训练特科技术。考试成绩良好,就在敌人那里站住脚。周恩来同志还特别指示说,要把敌人的特务组织拿过来,为我们所用。”从这一天起,李克农还真下了工夫。他一面买书,学习有关当编辑记者的文化知识和广播、通讯方面的技术,一面按中央特科要求,熟悉上海各街道里弄的名称、路线和居民住宅情况,熟悉国民党警察宪兵特务机关和流氓帮会的情况,学习化装术,学习破译敌人密码的技术,学会用隐显墨水书写信函,学会在自己被捕后打开镣铐的办法,学习在汽油里掺糖以破坏敌人的汽车,他还租船到海上去练习和检验自己的枪法。20多天过去了,李克农已是文武双全。1929年12月,他竞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民党CC特务组织办的上海无线电管理局。他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入了敌人的情报心脏,开始了他在国民党特务堆里的“特务”生涯。李克农知道,要获得尽可能多的机密情报,就必须占据管理局的重要岗位;而要占据重要岗位,就得从取得管理局的老板徐恩曾的信赖人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徐恩曾发现李克农办事勤快,善解人意,而且样样事情拿得起,放得下,庆幸自己觅得了一员干将,很快就提升李克农为特务股股长。股长的官员虽然不大,却管着全国的无线电报务员,是个获取情报的最佳位置。徐恩曾此时觉得,经过一年的筹备发展,他的情报组织已经初具规模。他常向陈立夫等人夸耀自己手下已有三员大将,一个是贴身机要秘书钱壮飞,一个是天津长城通讯社社长胡底,一个就是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特务股股长李克农。他做梦也没想到,他的三个得力干将竟全部都是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他引以为自豪的特务网竟是由共产党员替他出谋划策建立起来的;他送到陈立夫、蒋介石面前的绝密情报,竞有一份复制品同时放在共产党中央领导人的办公桌上。要长期在国民党特务组织里与狼共舞,要长期保持陈立夫、徐恩曾对自己的信任、重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除了不断地向上海、南京以外扩张,建立一套特务组织(名义上应付国民党,实际上为我党服务),获取特务组织创建人的资本外,还需在情报工作上也做出“成绩”。对于奉命调查国民党内部的情报,李克农便写出详细报告报上去,徐恩曾常咧着大嘴称赞他:“了不起,哪来这么好的材料!”凡属于有关我党的活动,李克农总是拖延到事后再报,让敌人扑空,或者夸大其词,不着边际,比如说共产党某日在某处大游行,有多少万人参加等等,或者根据陈赓的指示,向徐恩曾瞎编一些假情报。徐恩曾对李克农送去的情报,不论真假,几乎从不怀疑,签个字,一律照转出去。国民党特务也并不都是吃干饭的。他们也明显地感觉到共产党在上海活动频繁。因为他们多次重要的搜捕都扑了空,好不容易搞到几个共产党的变节分子,没几天就被共产党的“打狗队”(中央特科第三科红队)敲了“沙罐”。诸如此类的事情,使他们隐隐约约地感到国民党内部有共产党的问谍。但他在何方何处?无法确定。对敌人的犹豫怀疑,李克农和钱壮飞洞若观火,他们决定将计就计,设计了一个贼杀贼的计谋,让敌人用自己的手干掉对共产党威胁甚大的一个警察局侦缉队长。除了做情报工作之外,李克农还利用自己在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特殊身份,做了许多护送我党干部的工作。那时蒋介石刚叛变革命不久,全国一片白色恐怖。上海的情况相对好一点。因为这里工人多,党的支持力量大,加上这里租界地区大,华洋杂处,政出多门,人口复杂,不查户口,住房易找,所以党的中央机关和江苏省委都设在这里,其中党的中央机关就设在法租界里面。党中央有时要派人到根据地去,有时要派人与地方党的组织联系,有时还要召开会议,人员往来安全是个大问题。由于蒋介石实行“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反动政策,我党领导人的出入,特别是从上海到南京的往来也是十分危险的。党把这个护送任务交给了李克农。每当我党有重要干部往南京去的时候,总是由他护送。有一次刘伯承同志从上海去南京,就是中央负责同志当面交代李克农护送的。李克农神通广大,身上有多种证件可以打掩护,保证安全。他护送干部出入时,总是乘当时最好的车,派头十足。一般情况下用编辑、记者身份即可,遇上不买账的军卡,掏出CC特务组织的证件,便镇得搜查的官兵立正敬礼不迭。有时他直接打着徐恩曾的牌子采办货物,谁都不敢正视车里面坐着什么其他人,小车后尾箱里放着什么东西。所以,李克农从来没有出过岔子。此外,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业务范围很大,李克农除了担任广播新闻编辑外,还以特务股长的身份管理全国的无线电报务员的登记和考试。每次考试,凡是我党有名单送来的,李克农都加以录取,使国民党特务组织中的共产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就是这样,李克农及其领导的三人党小组,在敌人致命的要害地方,夺取了一块极重要的阵地,出色地完成了党交付给他们的把国民党特务组织“拿过来”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然而,就在李克农的特别小组立稳根基,发挥重大作用的时候,一个难以料到的灾难性事故发生了。顾顺章叛变后,李克农沉着应对,化险为夷。邓颖超后来说:“李克农救了周恩来和我的命”

后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的艰辛探索,60年的奋力开拓,60年发展变化,社会主义的中国已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迎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现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社会保持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这样一个普天同庆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流血牺牲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心血甚至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新生,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这样一批人中,曾经冒着巨大危险、战斗在隐蔽战线的红色特工无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忍受着旁人甚至亲人的误解,潜伏在敌人身边,担负着收集情报、营救同志、镇压叛徒、策反敌营、保卫党中央的重要任务,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奇功。《十大红色特工》就以纪实性的手法,较详细地记录了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隐蔽战线对敌斗争的一些基本情况。这里选录的十个红色特工,只是这个群体的代表,他们中有被周恩来称之为“龙潭三杰”、为保卫党中央机关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钱壮飞、李克农、胡底;有被毛泽东称之为能抵十万雄兵的熊向晖;有长期战斗在敌特区、沦陷区的一代情报俊杰潘汉年;有曾经收养过毛泽东的三个儿子、接通了国共两党中断了10年联系的董健吾;有在上海滩长袖善舞的中共第一位非党员特工鲍君甫;有潜伏在戴笠身边的红色女谍张露萍;有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角的原型人物李白;有被国民党授予中将军衔的中共秘密党员张克侠等等。透过他们丰富多彩、颇具传奇而又充满风险、历经磨难的人生历程,聚集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辛,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能够更加坚定起我们对党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编辑推荐

《十大红色特工》是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话潜伏,龙潭三杰中统传情报,道沧桑,神秘卫士敌营起风云。最新解密档案、最新发现、最新诠释——深入挖掘职业特工的历史真相,告诉读者不为人知的惊天大案。毛泽东:“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周恩来:“要不是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人都会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董必武:“恩来主张后发制人,现在就着手下闲棋,布冷子。你(熊向晖)就是恩来筹划的闲棋冷子。”斯大林:“中共(潘汉年)的情报工作算得上第一!”戴笠:“这(张嚣萍等七人的‘军统电台案’)是我同共产党斗争最惨重的一次失败。中共特工——这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在与国民党中统、军统等谍报机关的长期较量中,他们在保卫党中央、铲除投敌内奸、策反蒋军起义、揭露敌人阴谋诸方面,以超人的智慧、顽强的意志和精妙的计谋,挫败了对手的一次次阴谋,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十大红色特工 PDF格式下载



中共特工——这是一个神秘的群体。


十个人,抵过千军万马。他们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出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用功勋所能概括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新中国不能忘记他们。


送给爸爸的,非常喜欢


该书定名为“十大红色特工”显然有以偏盖全之嫌,在中共隐蔽战线的历史上,远不止“十大特工”,故该书定名有很大的局限性。该书对所采集的史料应该说是比较祥实的,对此应予充分的认定,该书虽属纪实性作品,但是作者对一些章节演绎的成份比较大。最主要的是图文有多处不符,例如用瞿秋白的照片顶替钱壮飞;用国民党上将汤恩伯的照片顶替胡宗南,这都是太不应该的。


特工是隐秘战线上的英雄,一边读书一边对英雄肃然起敬,学习后对英雄更有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国家没有忘记那些曾经战斗在看不见的战场上的英雄们。上将李克农就是对那些英雄的的肯定。


共和国功臣!


有些事,还是鲜为人知的事。


记录很详尽,人员齐全,缺乏艺术性


帮姐姐买的,她应该喜欢


故事一般,有些粗制滥造。不是可以收藏的书,也就是故事快餐,看第二遍就没意思了


和黑一起买的书不错,可为啥不是亚马逊直接销售运费比书价都贵


很好的书和服务,一次愉快的购书


发货时间挺慢,书的质量不敢恭维。后面十多页被一起折起来一个角,中间还有N页是连在一起未分割的。我还得用刀片一张一张割开。价格优势不比当当和淘宝明显,以后基本不会来了。


四个钟头一口气读完的所选人物典型,叙事流畅。


中共也有特务的。“特务”是“特殊任务”的简称,其实是一个中性词,类似于特工、间谍等。007也是特务。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