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业
197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张学亮 编
119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千秋功业》讲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决策规划毛泽东提出建设三峡设想周恩来考察三峡地区邓小平决策修建三峡工程二、设计论证组织重新论证三峡工程重新编制可行性报告国务院审查可行性报告陈慕华提出重要建议人大表决通过工程议案邹家华作三峡工程议案证明报告三、施工建设李鹏宣布三峡工程开工导流明渠施工拉开序幕进行清库及文物保护完成三峡对外交通建设按截流设计方案工展开大江截流实战演习进行大江截流三维预演李鹏考察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成功三峡工程机组并网发电
1953年2月10日到22日,毛泽东乘坐“长江”舰在“洛阳”舰的护卫下,从武汉往南京。 三天三夜,林一山一直陪同左右。 林一山是位老干部,解放东北时任辽南省委书记,1954年时担任长江治理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水利水电研究和江河治理工作,在治理黄河、淮河问题上,均有独到的见解。 船刚开出,毛泽东就派人叫林一山。 林一山匆忙夹上一幅地图赶来。 毛泽东打开地图,用红铅笔指点着,单刀直入地问:“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 林一山说:“可以。” 毛泽东接着问:“这个问题你研究过没有?” 林一山老实回答:“没有。” 毛泽东问:“为什么?” 林一山说:“我不敢那么想。” 接着,毛泽东的铅笔指向西北高原,指向腊子口,又指到白龙江、略阳、西汉水,问道:“从嘉陵江的上游,白龙江和西汉水向北引水行不行?” 林一山回答说从这两条江向北引水不行,并分析了理由:“秦岭以南的水,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四川盆地。越往下,水越大,但地势越低。秦岭太高太大,打洞过不去呀,既不经济,又不可能。上游工程量小,但水也小,不划算。嘉陵江的道理也和白龙江一样。” 毛泽东点点头,大口地抽烟,一时二楼卧舱里烟雾弥漫。 停了片刻,毛泽东继续在江河之间寻觅着新的突破点。他指着自己比较熟悉的一条河流又问:“引汉水行不行?” 林一山说:“有希望。” 毛泽东眼里射出了光芒,问:“说说其中的道理。” 林一山说:“汉江与黄河、渭河平行,中间只隔着秦岭和伏牛山,越往东,山越小地势越低,水量却越大,引水工程也就越小。” 毛泽东听得有些振奋,他扔掉手中的烟蒂,在陕西汉中以下的一小峡谷上面画了一道杠,问道:“这里修个坝行不行?” 林一山回答:“可以,但是水量很小。” 毛泽东又在安康以下画一条杠问:“这里呢?” 林一山看了看说:“也不太好。” 毛泽东一贯听得太多的是“很好”、“英明”和“正确”,而今天,他对说了太多“不”的林一山却越来越感兴趣了。 毛泽东把红杠点到湖北均县问道:“这里行不行?” 林一山回答得很勉强:“这里还可以。” 毛泽东又指向了丹江口:“这里行不行。” 林一山说:“这里可能最好。” 毛泽东接着问:“为什么最好?” 林一山分析说:“这里是汉江中游,又是丹江的汇合口,水量充足,而且引水不用打洞,又在巴山脚下,保持着较理想的高度。这里我们作过规划,但是没有考虑南水北调的问题。” 毛泽东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的机会,他又指着丹江口以下问:“再往下呢?” 林一山说:“那可不行了。再往下游,河水变宽,汉水进入南阳、襄阳平原,没有高山,失去了建坝的条件。” 毛泽东从地图上直起腰来,对林一山说:“好了。你即刻派人查勘,有资料就直接给我写信,不一定等到系统成熟了才告诉我。” 在第二次汇报中,毛泽东问林一山:“怎样才能解决长江洪水的灾害呢?你有什么设想?怎样才能除害兴利?” 林一山展开了《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图》,指着图上大大小小计划中的水库,汇报长江防洪设想。他说:“要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上逐步兴建一系列梯级水库拦洪蓄水,综合利用,解除水害……” 长长的汇报完了,毛泽东左手叉在腰间,沉吟片刻,右手提笔在图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圆圈,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修这许多水库,都加起来,你看能不能抵上三峡一个水库呢?” 林一山说当然抵不上。 毛泽东伸手指向三峡口:“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那个三峡水库怎么样?” 林一山很兴奋:“我们很希望能修三峡大坝,但现在还不敢这样想。” 毛泽东笑了:“都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三峡水库,你不也这样说?” 毛泽东渴望这一征服长江的浩大工程能尽快上马。 在长江上航行,毛泽东就地论事,把南水北调引汉济淮济黄、三峡水库和长江流域规划都问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