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最后的绝招

聂鑫森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聂鑫森  

页数:

267  

前言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并关注小小说文体和小小说作家作品。在我的印象中,小小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体,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世说新语》《搜神记》等古代典籍。可我又觉得,小小说更是一种年轻的文体,它从上世纪80年代发轫,历经90年代的探索、新世纪的发展,再到近几年的渐趋成熟,这个过程正好与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同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昭示着小说繁荣的又一个独特景观正在向我们走来。  首先,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历经20年已枝繁叶茂的小小说,也被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当做“话题”和“现象”列为研究课题。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小小说文体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文坛有识之士的推波助澜,离不开广大报刊的倡导规范,离不开编辑家的悉心栽培和评论家的批评关注,也离不开成千上万作家们的辛勤耕耘和至少两代读者的喜爱与支持。正因为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小小说才得以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谋发展。  特别是2005年以来,小小说领域举办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活动,出版了不少“两个效益”俱佳的图书,也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家和标志性的作品。今年3月初,中国作家协会出台了最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正式明确小小说文体将以文集的形式纳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评奖。而且更有一件值得我们为小小说兴旺发展前景期待的事:在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业态中,小小说已开始在“手机阅读”的洪潮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这一点的未来景况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出来。总之,小小说的前景充满了光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的出版就显得别有意义。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最后,希望通过广大作家、编辑家、评论家和出版家的不断努力,中国文坛能出更多的小小说名家、大家,出更多的小小说经典作品,出更多受市场欢迎的小小说作品集。让我们一起期待一种文体和一个作家群体的崛起!

内容概要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本书收录了聂鑫森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作者简介

聂鑫森,1948年生于湖南湘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发表过各类作品近千万字,出版过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诗集、散文随笔集、文化专著共四十余部。二十余个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国文字荐介

书籍目录

作品荟萃 客栈一夜 暮归 逍遥游 治印 赠印 鲜于先生汤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 墨竹图 紫玉英 楚风轩 狗眼 丹青引 夜来麻将声 戒酒 盛记裁缝店 装修 搬家 真爱 碧荷圆影 红纱珠灯 证人 闯红灯 画圆 百字小说(十六题) 春雨垂钓图 校徽 签名 大师   暗记 永远的鹤 荷花池主人 洗礼 乐曲米粉店 名琴师 名鼓师 断桥 刻瓷圣手  绿莲蓬 桥的梦 藏獒 移站牌 一贴灵中药铺 最后的辉煌 管城笔坊 黄花梨 生死劫 彩墨画屋 废报纸 珠光宝气 古井 美丽的小茶杯 京哈 冯嫂 红色的“奥迪” 最后的绝招 票友 弟子 黄宝 玩家 同学 真如住持 忍仁和正光 妙清住持 男旦 最后的核雕 医心 凝视 相濡以沫 打赌 王谢子弟 琴证 怀念一种声音 定金 三人行 琥珀手链 天字罐 古玉 戏衣 酒色作品评论 聂鑫森与贺绍俊的一次“后对话” 传奇与诗的良缘创作心得 注重小小说的文化品格创作年表 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作品荟萃  最后的绝招  古城湘潭的火车站设在郊外,是早几年新建的,很大很气派。特别是候车大楼前面的那个广场,一个篷摊连一个篷摊,卖水果;卖日用百货,卖旅游纪念品,卖小吃,卖书报,吆喝声此起彼伏。篷摊是公家统一做的,不锈钢支架,五颜六色的塑料平瓦,然后出租给摊主。还有一些临时地摊,每天只收两元钱卫生费,摊主大多是一些走江湖的人,快速刻图章、练武卖膏药、唱地花鼓、剪像……这类人流动性大,短的三五天,也有长年在此的,比如“面人雷”。  “面人雷”当然姓雷,但叫什么名字,谁也不清楚。他是吃捏面人这碗饭的,北地口音,六十来岁的样子,骨骼清奇,黄面短须,双眼特别锐亮,像鹰眼,有点冷。他在这个广场捏面人差不多有一年了,住得离这里也不远,租了间农家单独的土砖屋——以前是放农具和杂物的。  捏面人在清代称之为“捏粉人”、“捏江米人”,因为所用的原料是江米面,掺人防腐防虫的药剂,蒸熟后分别拌上红、绿、黄、黑等颜色,然后用湿布包好,以便使用时不致干燥。捏面人除用手之外,还借助一些特别的工具:小竹片、小剪刀、细铁签。捏面人分为两种,一是专捏那些《三国》《水浒》《西游》中的人物,捏好了摆着等顾客来买;一种是对着活人捏像,捏谁像谁。后一种是顶尖的绝技,“面人雷”操此技久矣。  只要不下雨不落雪,“面人雷”就会准时出来设摊。他的行头很简单:一个可收可放的小支架,上面挂着一个纸板,正中写着“面人雷”三个大字,两边各写一行小字:“为真人捏像;继绝技传家。”再就是一个小木箱,里面放着捏面人的原料和工具。他捏面人很快,顾客站个十来分钟就行了,称得上是“立等可取”。顾客满意了,给十块钱;觉得不像,他不取分文,而且立刻毁掉,再不重捏——这样的情景似乎从没出现过。他捏面人,先是几个手指翻飞,霎时便成形,再用小竹片、小剪刀和细铁签修一修,无不形神毕肖。  世人能欣赏这玩意的并不多。空闲时,“面人雷”会安静地坐下来,手里拿着面粉,两只眼睛左瞄右瞅,专捏那些有特点的人物。真正有特点的人物是那些“老江湖”,算命测字的“半仙”,耍解卖艺的赤膊汉子,硬讨善要的乞丐,打锣耍猴的河南人……当然,他也捏那些在广场游荡乘机作案的小偷,江湖上称这类人为“青插”;专弄“碰瓷”的骗家,手里拎着瓶假名酒,寻机让人碰落摔碎,然后“索赔”;还有那些做“白粉”生意的,避着人鬼头鬼脑地进行交易……捏好了,悄然放入木箱,秘不示人。  这么大的广场,这么大的人流量,各类案子总是会发生的。  负责车站治安的铁路警察,常会秘密地把“面人雷”找去,请他帮忙破案。  “面人雷”会把那些涉案疑犯的面人拿出来,冷冷地说:“你们只管抓就是,错不了。”  他们知道“面人雷”是靠这门手艺吃饭的,便要按人头给钱。“面人雷”说:“这算我的义务,免了!只是……请你们保密,给我留碗饭吃。”  小偷抓了。“碰瓷”的抓了。贩“白粉”的也抓了。那些面人捏得太像了,一抓一个准。  这是个秋天的深夜,无星无月,风嗖嗖地刮着。  “面人雷”睡得正香,门闩被拨开了。屋里突然亮起灯,被子被猛地掀开,三条大汉把“面人雷”揪了起来。  “面人雷”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很镇静,说:“下排琴,总得让我穿上挂洒、登空子,戴上顶笼,摆丢子冷人哩。”  “面人雷”说的是“春点”,也就是江湖上的隐语,翻译过来为:“兄弟,总得让我穿上衣服、裤子,戴上帽子,风冷人哩。”  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汉子,脸上有颗肉痣,说:“上排琴(老哥),是你把我们出卖给了冷子点(官家),你应该懂规矩,今晚得用青于(刀)做了你!”  对方掺杂着说“春点”,气氛也就有些缓和。“面人雷”笑了笑,也不绕弯子了:“兄弟,你们误会了,谁使的绊子呢?”  “老哥,没有不透风的墙,你老老实实跟我们出门走一趟。”  “我这一把年纪了,死也不足惜。兄弟,我捏了一辈子的面人,让我最后为自己捏一个吧,给老家的儿孙留个念想。不过一会儿工夫,误不了你们的事,也不必担心一个年老力衰的人还能把你们怎么样。”  他们同意了。  “面人雷”打量了他们几眼,说:“谢谢:”然后便拿出一大团面粉和工具,坐在桌前,对着一个有支架的小镜子捏起来。  三个人坐到一边去,抽着烟,小声地说着话。他们知道这个老江湖懂规矩,因此他们也做到仁至义尽。  “面人雷”很快就捏好了,是他的一个立像,有三寸来高,右手拿着小竹片,左手握拳。然后在底座边刻上一行字:“手中有乾坤。‘面人雷’自捏像。”  那三个人拿着面人轮流看了看,随手摆在桌子上。  “面人雷”说:“兄弟,我随你们去走一趟,也算我们缘分不浅。”  夜很深也很暗,一行人急速远去。  两天后,在二十里外的一条深渠里发现了“面人雷”的尸体,脖子上有深深的刀痕。  人命关天,公安局的调查雷厉风行地开展起来,很快就知道了死者是“面人雷”,很快就找到了他的住处。在现场勘查时,床铺垫被下找到了一叠汇款存根和几封家信,还有桌子上那个栩栩如生的面人。现在要寻找的是杀人凶犯,但几乎没有什么线索。  公安局刑侦队队长是个年轻人,业余喜欢搞雕塑。他把“面人雷”的自捏像放在办公桌上,关起门看了整整一天。他发现那支形如利刀的小竹片,尖端正对着那只握着的拳头,而那拳头从比例上看略显硕大,似乎握着什么东西。“手中有乾坤”这几个字,也应是一种暗示。他小心地掰开了那个拳头,在掌心里出现了几个极小的面人!在放大镜下一看,眉眼无不清晰,那个脸上有颗肉痣的汉子,是个黑道上的头目,曾因诈骗坐过牢。“面人雷”在临死前,给这几个家伙捏了像,堪称大智大勇,不能不让人佩服!  这几个疑犯很快就被抓捕归案。  追认“面人雷”为“烈士”的报告也随即批复下来了。  追悼会开得非常隆重,正面墙上挂着“面人雷”的遗像——是那尊自捏面人的放大照片。  挽联是这样写的:  手中有乾坤,小技大道;  心中明善恶,虽死犹生。  ……


编辑推荐

  《最后的绝招》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之一,收录了聂鑫森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包括:《客栈一夜》、《暮归》、《逍遥游》、《治印》、《赠印》、《鲜于先生汤》、《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墨竹图》、《紫玉英》、《楚风轩》、《狗眼》、《丹青引》、《夜来麻将声》、《盛记裁缝店》、《碧荷圆影》等。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最后的绝招 PDF格式下载



是女儿最喜欢的一套书,就差一本就买全了,谢谢出版社,也谢谢当当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