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梦书怀人录

姜德明 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

姜德明  

页数:

244  

字数:

17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是一位热衷收藏新文学版本和撰写书话的资深编辑,积蕴有多方面的深厚素养。姜德明编著的《梦书怀人录》汇集有怀人散文和书话随笔70余篇。《梦书怀人录》的作者下笔如流水,絮絮如谈家常,显示了作者博洽的学识,以及道说不尽的对书的缕缕深情。

作者简介

姜德明,山东高唐人,一九二九年生于天津。一九五一年夏到《人民日报》工作,编文艺副刊三十余年。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人民日报出版社任社长。著名藏书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出版《书边草》、《书梦录》、《书味集》、《王府井小集》、《余时书话》、《梦书怀人录》、《书摊梦寻》等随笔著作二十余种,另编有《北京乎》、《书衣百影》、《书衣百影续编》、《插图拾翠》等。

书籍目录

我的藏书(代序)
最爱办报是夏公
夏衍谈画记
夏日访夏公
艾青书简
唐弢的信
忘不掉的闲谈
一事难忘
张友鸾
林辰先生
唐瑜印象
余所亚
拾来的“金子”
无缘一面的劳荣
卖书人
许姬传
怀粱永
谢老话北大
方成的漫画
舒婷的散文
琐忆
夜访吕玉堃
名优祭
庆云与燕乐
小梨园和大观园
阿Q是个胖子?
鲁迅与《漫画生活》
鲁迅与赵荫棠
胡适的签名本
知堂的藏书印
钱基博藏品说明
俞平伯题《怀珊集》
可敬的“傻公子”
圣旦的《发掘》
萧乾的题跋
胡风与新波
徐志摩与《卞昆冈》
熊佛西的人物小品
熊佛西与徐志摩
凌叔华的画
“五卅”大鼓词
《女儿书》
李健吾的散文
最美丽的情书
怀人的散文
端木蕻良的画
石挥的书
孙楷第的藏书
作家写广告
江绍原的《乔答摩底死》
陆镜若与《社会钟》
李涵秋
读遐翁词
《天津游览志》
天祥二楼
我与旧书店
书账
家藏《三字经》
清名伶“十三绝”画像
杨大瓢的书
法律的歌诀
《中国儿歌集》
章行严诗词集
《思闇诗集》
《蟫香馆别记》
《东洋风土竹枝词》
《日京竹枝词》
《汉口竹枝词》
《沈阳百咏》
《镇城竹枝词》
《镇江沦陷记》
《吕晚村手书家训》
《金陵卖书记》
《为书籍的一生》
史料谈屑(六则)
后记

章节摘录

  夏衍同志说过,他一生从事的职业还是最喜欢办报。这是 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深切的体会。在对敌斗争中,手持武器上 前线自然是战斗在最前方,而从事新闻工作,特别是办报,也是 在前沿阵地打仗。请想当日发生的大事,当日就要作出反应,第 二天清晨便可告自于天下,工作起来是何等紧张,又何等痛快。一篇篇有力的文字,正如射向敌人心脏的一颗颗子弹,可置敌人 于被动局面。人民欢乐,办报人捧着报纸也会有一种胜利的愉 快感。对于有着无限精力和才干的夏公来说,办报,写社论和杂 文,更是如鱼得水,发挥了他的所长。从抗战开始主持《救亡日报》,后来在重庆参加《新华日报》 的领导工作,以至解放战争期间在上海、香港先后参加《建国日 报》和《华商报》的工作,他一直没有脱离新闻工作岗位。到了上 海解放以后,他主管宣传和文化阵地,也没有完全脱离新闻工 作,业余时间还坚持为《新民晚报》写专栏文章。直到50年代 初,他调到北京来,再也没有直接领导过报纸工作了。但是他一 直关心报纸,与《人民日报》文艺部的关系比较密切。早在进城 初期,周扬、丁玲等同志都担任过《人民日报》文艺组的顾问,后 来形势有变,不再开会,也就自行解散了。1956年7月1日报 纸改版,恢复了文艺副刊,当时代表中央领导《人民日报》工作的 胡乔木同志,为文艺部请来萧乾同志作顾问。因为30年代萧乾 在《大公报》办副刊有着丰富的经验,我当时就受命协助他工作。他来了出了不少点子,介绍了很多作者,写了不少文章,办了不 少实事。除此以外,对副刊支持最多的便是夏公了。当时文艺 部的领导人林淡秋、袁水柏、袁鹰,在白区工作时都认识夏公,现 在更常向他求教,除了请他出主意和写稿之外,并多次请他到编 辑部来开座谈会。每次开会很自然地便以夏公为中心,连新闻 出版界的元老胡愈之同志,也总是请夏公先发言。姚臻、林林、廖沫沙等同志,更尊夏公为老领导,表现得非常谦虚。夏公不是 个夸夸其谈的人,也没有党八股,人们对他的尊重和爱戴出于一 片真诚。60年代初,我们在副刊开辟了《长短录》杂文专栏,很 自然地又请夏公挂帅。本来唐弢同志另有编写现代文学史的任 务,不拟参加,待我讲明是夏公提名时,他一口答应了。开篇的 打炮文章,夏公指定沫沙同志写,作者也愉快地接受了任务。P1-2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梦书怀人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