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六年海外生涯
2012-9
同心出版社
马夫哥
251
150000
无
本书是根据马夫哥十六年海外生涯改编而成的长篇小说,内容详细记录了作者从1988年到2003年,长达十六年的海外漂泊生涯,传奇人生。
本书堪称是真实版“北京人在纽约”,为读者呈现20世纪末期,中国、外蒙、前苏联,以及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真实现状。
作者从苏联到匈牙利等东欧各国,历尽了千辛万苦,却磨练了万般人生经验。从北外大院出来的穷书生,到拥有上千万美金的“华人富商”。
本书揭开了作者十六年坎坷心酸之路,尽数这十六年来在海外的工作事业、爱情、友情、婚姻等,也用岁月为读者打开了一卷波澜壮阔的“海外指南手册”。
马夫哥,原名李伟,匈牙利语翻译,专业马术教练。现为湖南卫视、北京卫视、广东卫视等省级电视台特约嘉宾。现居北京,曾旅居匈牙利等欧洲国家,有着十六年海外传奇生涯。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mage2011
自序
Part 1 北外的学子,海外的游子
Part 2 横跨欧亚大陆,首站莫斯科
Part 3 圣诞夜里的殴打
Part 4 偷渡,一段危险的旅程
Part 5 穷学生的国际打工史
Part 6 遭遇光头党,砍刀与肉搏
Part 7 露琪亚,从相识到分手
Part 8 佐礼,枪顶在脑袋上的威胁
Part 9 雪夜里的狩猎硬汉
Part 10 四虎市场与八区警察局
Part 11 穿过黎明前的黑暗
Part 12 赚钱机器的生活
Part 13 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Part 14 我是老大
Part 15 再见,我的海外江湖
我出生在20 世纪60 年代末,童年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因为我的父亲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所以我自小是在北外大院里长大的。出国以前的全部回忆,包括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受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文化气息熏陶得很深。我的童年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东西两个大院里度过的。那个时候北京外国语学院墙外的世界,对我来说是稀奇的、神秘的,瞬息万变的。我每每都爬到墙上,双手弯曲放置双目之上,遮挡住刺眼的阳光,试图看到更远处的景色,那对我来说是一个新世界,或者说是一个早晚要去征服的战场。那时候我还不到十岁,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回忆往昔,我知道我做到了,我去到了那个少年时眺望和期盼的世界。但我没想到竟然那么远,竟然是相隔万千公里的东欧。那确实是一个新世界,也是一个鲜血淋漓的战场,那里现实的压迫和艰辛,远比童年想象的美好要多得多。我的小学就读于北外附小,初中就读于北京万寿寺中学,高中就读于清华园中学。上中学的时候,小时候在北外大院里玩耍的伙伴,很多被分到了一个班。当时的老师对我们这群孩子又恨又爱,爱的是这帮孩子有礼貌、有教养、不打架、不旷课,大部分都努力学习,成绩很好。恨的是思想过于活跃、前卫,玩世不恭。甚至有的时候顶撞老师,没等老师批评我们呢,我就先跟老师讲起了大道理,有的时候讲得老师都哑口无言,哭笑不得。偶尔我们还会对当时的教育体制进行抨击,大谈教学方法不当,公民素养和人权之类的问题,如今想起来,自己都觉得非常的好笑。就这样带着北外子弟特有的书生酸气、洋气、怯弱、高傲,以及与院外世界的格格不入,甚至是叛逆的性格,逐渐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思考,开始对外面世界好奇了。我的父亲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学院派古董,总是爱绷着脸,天天一副老爷子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过我的父亲出身并不好,是一个真正的农村孩子,在家排行最小,上面还有四五个哥哥姐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突发事件,失去了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所以我从来没见过爷爷,连张照片都没见过。爷爷去世后,父亲是在我奶奶和其他的几个哥哥姐姐的最大极限的宠爱下长大的。随着解放的炮声,大伯当上了第一任故宫保卫队的队长,于是大伯一家来到了北京。在很大程度上,是奶奶和二伯父养育了我的父亲,所以父亲对他们的感情是最深的。父亲是一个有志气的人,从就小任性,还特别的要强。看到家中的贫困和艰难,立志要靠读书改变家里的现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高中时代为了听外语,他甚至去做过零工,用做零工挣来的钱,买了一台矿石收音机去听外语。我父亲为了省灯油钱,就跑到路灯下学外语,用这种不可思议的精神,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成为当年全县仅有的两个考进北京的大学生之一,还居然考上的是北京外国语学院。而在此之前,他拒绝了去师范学院读书,也拒绝了将来做教师的机会。那时上师范学院,每个月开十五块钱生活补贴。那个年代十五元对于农村家庭,可是相当大的一笔钱,有一个稳定工作,每月开上十五元工资,生活是美得很的。家里都劝他去,他就是不去,因为他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并能以此光宗耀祖。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场文化大革命,让他在毕业之后没有分到外交部,也没有分到广播电台、总参、国家教委这样有前途的事业单位。而是被迫留校,做了一个他一辈子最不愿意做的人民教师。我的母亲生在山东,长在开封,三岁就失去了亲生母亲,后妈的虐待让她过早地离开了自己的家庭,成为一名北京葡萄酒厂的普通工人。她没有体会过家庭的温暖,没有体会过亲人之间的和睦与恩爱,所以不知道如何做一个体贴的太太和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安排家庭的生活。那会儿我们家有公粮吃,有配给,还有购物证和粮本,每个月可以买到配给的东西,而农村几乎啥也没有。所以逢年过节,要么二伯,要么他的孩子,总会骑着自行车,驮上很多白薯、花生之类的土产走几百里地,来到我家,住上几天,我们家也在这期间尽量用家里最好的食物、酒水来招待。我的二伯有六个孩子,除了一个女儿以外,都是男孩子。他的孩子一个个长大,孩子们长大了,当然要娶媳妇。娶媳妇要盖房子、要请客的时候,也都会来我们家,我父亲能给二伯的,都会给。包括现金、大米、白面、副食、面票、粮票等。而家里的东西也常常消失,有时甚至就连碱面儿都会被拿走,而我记得最贵重的东西是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在一次老家来人以后再看不到了。父亲只顾老家不顾现在的家,这行为招致我母亲的反感,毕竟这里有老婆孩子呀!我作为一个孩子,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但只是自己肚子也是饿着,也会馋好吃的东西。在我父亲的思想里这是孝顺,因为自从我爷爷英年早逝之后,我的伯伯们,就像他的父亲一样,照顾了他很多年,直到把他送入大学。父亲和母亲两个都是出身卑微的人,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那样一个充斥着学府酸气的氛围中,其实是压抑的、自卑的。因为很多老师出身都是知识分子家庭,而像我父亲这种半路出家的知识分子,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地位其实是不高的。在那个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的年代里,教师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当然更没有经济地位,我父母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才五六十块钱。加之母亲身体不好,上班的地方又远,劳累且营养不良,总请病假,所以每月拿到手的钱,根本就没多少。贫穷是可怕的,它可以抹杀很多美好的东西,很多珍贵的东西,甚至能揭开每个人温和表面后的冷漠,这就是生物的本性。生活的艰难、文化水平的差异、社会地位的低下,导致两个人脾气暴躁,经常发生矛盾和口角,甚至吵架,偶尔还会有肢体碰撞。后来多少次吵着离婚,经同事、领导、亲戚、朋友的多方劝阻和开导,婚姻勉强维持了好多年。从我记事起,父母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在吵闹、抱怨中度过,所以在整个北外大院里的人都知道,北外教师家庭中,我们这个家庭的不和谐是非常有名的。我的家庭完全跟北外大院的氛围是不相当的。同时在北外大院,那样大吵大闹的家庭只有两家。一个是我们家,一个是我爸爸同事的家。我们家吵架打架的事儿,早已是北外大院所有老师家庭中饭后的谈资了。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来传去,传得大家都知道,都了解了,也就不传不说了,也就见怪不怪了。父母情绪的不稳定,使得我从小到大都是在打骂声中、争吵声中度过的。父母的矛盾、婆媳的矛盾、父亲的压抑、母亲的不平衡,经常会变成怒火,发泄到我的身上。因此一回忆起我幼年时代的家庭生活,我都会不寒而栗,不敢去想,更不愿意正视和面对。我愿意在北外大院里玩儿到黑夜,但就是不愿意回到那个家吃饭睡觉。在家中因为挨打被邻居嘲笑,而在幼儿园,贫穷的童年中,我没有新衣服,也因此被小朋友看不起。由于精神压力很大,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尿床,天天尿床,然后被老师和同学们嘲笑,被父母批评、打骂,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一直到十四岁的时候,我才开始不尿床了,却开始口吃起来。……
用十六年的真实经历,讲述一个中国人在海外的打拼史! 从偷渡到纵横欧亚大陆,从北外一个穷学生到拥有上千万美金的“华人教父”。中国最具“邪性” 的海外华人“马夫哥”,用岁月为你揭开这卷波澜壮阔的史书。
无
很好看,马夫哥的海外生涯很是起伏,喜欢马夫哥的赶紧看吧!
明天要交总结
内容很真实,通过作者我自己好像也回到那个激情四射的创业年代,书中对俄欧洲生活的描写,匈牙利环境的优美都让人羡慕,对现在即将要打拚得年轻人传递的是正能量.
类似的身世,读读他的创业使,感受同期人的人生
感觉吹嘘大过真实,而且不算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