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反光镜
2011-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秦风老照片馆,徐家宁
125
无
由于曾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近二十年,我深深感受到传播事业与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最明显的就是,政经实力强大国家的传媒,有能力派遣记者到遥远的国度进行采访,该国政府也可以提供政治甚至军事的奥援,使得采访报道工作可以落实。 尽管如此,这种便利也可以只是表面的。就好像中国人最初看见西方的船坚炮利时,以为巨大的战舰和厉害的火炮代表了一切,后来才认识到那些现代武器的生产和运作,其实需要先进工业和社会体系的支撑。传播事业亦是如此,除了庞大物力的支持外,一名摄影或文字记者被派驻国外,向本国或世界的读者报道该国所发生的事情,从实时性的新闻事件到一般性的介绍,如城乡发展、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民族特性,等等,从少到多,由浅入深,都代表了广义知识的探索和追求,这就是一种精神他们所采集的图文刊在报纸上,并于每天清晨摆放在该国政治、商业、文化、教育界人士,乃至一般百姓的餐桌上,成为阅读者每天联系这个世界的方式。这种快速便捷的新闻传播,代表了该国两方面的发展:一是知识体系,反映在图书出版、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诸方面;二是工业体系,反映在通讯、印刷、制图、运输等行业。简单说,进步的传播事业背后,必然存在一种精神追求,要知道得更多更细,并且不断提升这种求知的效率;也必定存在一种物质企图,要生产更精密的照相机、打字机,发明更快速准确的印刷和通讯器材。更遑论对知识权利的体认,将促成更开放、更具包容性的言论环境,日复一日,潜移默化,不可避免地带动社会和政治体系的演变。 19世纪大英帝国传播事业的发展,代表两层意义:一是满足海外殖民扩张的信息需求;二是传达现代传播科技的普世价值。各国彼此之间虽磨擦不断,但另一方面关系也变得更密切。人类正寻找一种更平等互利的交流方式,共同创造财富,实践正义。由于主客观条件,英语正发展为实质上的全世界共通的语言,英国的强势传媒尽管无可避免地偏袒大英帝国,但亦逐渐成为世人了解世界动态的窗口。其中,图文并茂的《伦敦新闻画报》,无疑是当年最受喜爱、最具影响力的一份报纸,它不仅详尽记载了19世纪后半叶的人类史,其存在本身亦可视为人类文明的象征。 至于该报对当时中国事物的适时报道,经常比落后封闭的中国自己,既来得及时,也来得详实。基于英国本身的利益,其对中国的偏见,我们自能辨识,并尽可付之一笑。不过,它在人类传播史上的作用和角色,尤其是在提升国民智识以及健全国家文化体系上的作为,今天的我们仍有理由探讨和学习。
从1850到1910年代,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英军炮击广州城,清军在大沽的防御图,北京城沦于西人之手,中国人送来赔款,英军协助攻打太平军,蒲安臣使团,同治皇帝的婚礼与祭天,甲午战争中国征兵,李鸿章觐见英国女王悼念戈登,武装的”义和团民“两宫西巡,八国联军的孟加拉国骑兵,日俄战争的俄国炮兵,中国组建新式陆军——大英帝国的强势传媒《伦敦新闻画报》对当时中国的报道,经常比落后封闭的天朝自己,既来得及时,也来得详实。
1842年,赫伯特·英格拉姆在伦敦创办了一家以图画为主体的杂志,名为《伦敦新闻画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在《伦敦新闻画报》出版发行的一百六十一年里,这个世界经历了从蒸汽时代到信息社会的巨大转变,世界的格局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都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一个记录者,《伦敦新闻画报》一直在捕捉那些终将成为历史的场景和事件,将这些当时的新闻、将来的历史,通过版画的方式拓印下来。虽然在通讯和传媒的发展中,一份杂志所能提供的只是观察世界的一个视角,但在它充满开创性的19世纪中后期,在图像尚未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年代,它借由图画提供的视角,就显得独到而珍贵了。在欧洲,这种新鲜的报道方式很快即被大量复制。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法国《小报》增刊、《画报》、《十字报画刊》,以及英国《图画报》,英国《星球报》等,其精选版画亦收入本书。
至于《伦敦新闻画报》的报道,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始终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主题。这些关于中国的记录和解读,涉及自然地理、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方面面,在今天看来不乏失真和谬误之处;但总体来说,这些基于在西方社会已有一定基础的现代地理、社会、经济等学科的观察,超越了中国人自身在长期的文化传统下形成的固有的视角。作为一面来自外部的反光镜,尤其照亮了那些中国人自己习以为常因而不曾深究的部分。
徐家宁,1998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长期从事中国老照片的研究和收藏,参与组织国内首个影像拍卖专场。编译有《1900,美国摄影师的中国照片日记》、《1904—1905,洋镜头里的日俄战争》、《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等书,并在《老照片》、《温故》、《中国摄影》、《摄影之友》、《收藏》、《紫禁城》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序言知识即国力
中国及广州的地图
广州的贸易
概述近代中国的反光镜
太平天国事件
英军炮击广州城
增援的英国军舰(之一)
增援的英国军舰(之二)
英军在广州遇袭
英军运送伤员
广州海幢寺
签订《天津条约》
清军在大沽的防御图
……
中国组建新式陆军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命运
附录 西洋画刊与辛亥革命前后
一、“观看”世界的渴望 1842年,赫伯特o英格拉姆(HerbertIngram,1811-1860)在伦敦创办了一家以图画(Illustrations)为主体的杂志,名为《伦敦新闻画报》(TheIllustratedLondonNews),这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 杂志的内容包括对英国及国际上重大事件的跟踪报道,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成果,娱乐演艺方面的信息,甚至最新的服装款式。图画的刊载方式,在它创办的前五十年,是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为主,这种在当时已经十分成熟的艺术形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极好地满足了读者“观看”世界的渴望。因此自创刊之日起,这份形式新颖、价格低廉的杂志就大受欢迎,销量一度达到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泰晤士报》的三倍,从普通民众到维多利亚女王都是它忠实的读者。 19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照片逐渐取代图画成为报刊上新闻图片的主体。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家以“图画”为名的周刊已不再刊登传统的木刻或石印版画,它的辉煌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成为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位于伦敦的办公室在轰炸中遭到破坏,杂志的售价也因纸张匮乏而上涨。虽然在战后的50年代,这份杂志依然保持着它老牌新闻画报的口碑和地位,见证了诸如英国节(FestivalofBritain,1951年)、英王乔治六世的葬礼及伊丽莎白二世加冕(1953年)等重大事件。但到了60年代初,英国报刊业激烈的竞争以及电视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伦敦新闻画报》近代中国的反光镜概述004近代中国的反光镜--《伦敦新闻画报》中国史画100幅005近代中国的反光镜开始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发行量也减少到五万份,只是1863年它最高峰时的六分之一。1971年这家经营了一百三十年的周刊改为月刊,1989年改为双月刊,后再改为季刊,到2003年则完全停止出版。 在《伦敦新闻画报》出版发行的一百六十一年里,这个世界经历了从蒸汽时代到信息社会的巨大转变,世界的格局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一个记录者,《伦敦新闻画报》一直在捕捉那些终将成为历史的场景和事件,将这些当时的新闻、将来的历史,通过版画的方式拓印下来。虽然在通信与传媒的发展中,一份杂志所能提供的只是观察世界的一个视角,但在它充满开创性的19世纪中后期,在图像尚未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年代,它藉由图画提供的视角,就显得独到而珍贵了。 二、19世纪最迅速的新闻 19世纪的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遍及全球的商业利益,诞生于此时的《伦敦新闻画报》,从创刊之日起,就注重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尤其是与本国相关或参与的事件--尽管由于通讯和印刷技术的限制,它所报道的“新闻”至少都是几个星期以前的事了。在整个19世纪,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一直是英国人决意拓展的商贸对象,为此他们施展广泛的外交手段,甚至不惜诉诸战争以撬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在此期间《伦敦新闻画报》持续不断地关注着中国。1842年该刊创刊时,正值第一次鸦片结束后《南京条约》签订,对中国来说这是向列强妥协的条约时代的开始,对英国来说则是一场重大的胜利。《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这一事件,陆续刊登了道光皇帝的肖像(画家凭想象绘制)、广州的防御工事、条约口岸的城市风光等多幅版画,此后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事变,也都有大量报道。在这些重大事件之外,中国的风俗民情、自然风光也通过版画的形式介绍给西方的读者。 从1842年创刊到20世纪初年,也就是照片可以清晰并廉价地印制到纸上之前,版画是《伦敦新闻画报》刊登新闻图片的主要方式。1895年以前,主要采用以线条疏密表现明暗的密线木刻版画,之后色彩丰富的石版画一度成为主流。不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刊印,作为一份新闻画报,它向读者传递的信息始终丰富,而承载这些信息的图画,因技术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西方与中国相互了解的加深,变得越来越精确。对比早期版画里中国人的形象和后期对中国官员容貌精准的刻划,这种进步清晰可见。 三、西方特派画家在中国 在《伦敦新闻画报》创刊的早期,并没有往中国派驻专门的画家兼记者,这段时期刊出的有关中国的版画,一些来自前代画家对中国的描绘,一些来自记者、通讯员或官员的速写,还有一些是对中国艺术作品的临摹或发挥。西方绘画光影透视的特点,使建筑、服饰、自然风光等题材中的中国元素得到充分展示,很多版画至今还可以为建筑或民俗的研究者提供详实的参考。不过,早期出现在画面中的中国人形象常常并不准确,时而过于简化,时而带有西方人的面部特征。50年代以后,特派画家(SpecialArtist)的启用让这种状况大为改善。虽然当时的英国读者可能并不在意这种技术上的偏差,但专业画家的出现,确实从总体上提升了版画的质量,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宽,表现力也大为加强了。 特派画家的派遣可视为对中国的关注逐渐增加的明证。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作为参战的一方,《伦敦新闻画报》专门开辟了“对华战争”的专栏,并派遣查尔斯o沃格曼(CharlesWirgman,1832-1891)作为“本刊特派画家兼通讯员”前往中国。沃格曼绘制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画作,同时也绘制了很多表现中国社会生活的作品,作为对战争所在的这片遥远的东方土地的注解。 1872年,同治皇帝的婚礼被《伦敦新闻画报》视作一个大事件,为此特派当时著名的画家兼记者威廉o辛普森(WilliamSimpson,1823-1899)远赴中国进行报道。甲午战争时,派往中国的卡顿o小伍德维尔(R.CatonWoodvilleJr.,1856-1927)是英国著名的战地画家,在这场战争中英国并不是直接的参战方,但通过他的画笔,战争中的很多场景被传递回英国,生动地呈现给英国的读者。 四、新闻与艺术的结合 这些拥有高超绘画技巧的特派画家,同时也都是训练有素的新闻采集者。他们对所见所感的中国内容的把握,以及对中国文化诸多方面较深层次的挖掘,让这份杂志上有关中国的内容呈现出更丰富、更鲜活的面貌。战争一直是最重要的新闻题材,《伦敦新闻画报》上中国内容的集中出现,往往都跟随某次战争、冲突或政治事件。对这些题材的深度表达,使得图画不仅要提供认知,更要成为一种叙事的手段。对此,这些画家们表现出极高的专业素质。他们会截取最有代表性的场景,搜集更多的细节,再以娴熟的手法进行生动的描绘。在这个过程中,有时难免会注入画家兼记者本人对事件的立场,但除去少部分在特定时代精神下进行的艺术渲染,多数时候他们的作品都可以看作是对事件的直观描述。这种描述所包含的具体的内容,与通过其他方式记录下来的资料可以相互印证。在那些不涉及冲突和利益关系的题材上,比如中国的文化、风俗、器物、地理状况,画家们更是持有博物学家般的严谨,力图为读者奉上真正有价值的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时代的远去,他们搜集的这些资料的价值愈加明显了。 在这些技艺高超的特派画家之外,摄影术的广泛使用,从更大程度上提升了以版画形式呈现给读者的画面的真实性。以照片为蓝本制作的版画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偶有出现,到后期逐渐成为风光、建筑等静态内容的主要制作方式,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也都采用现场照片复制或加工而成。得益于006近代中国的反光镜--《伦敦新闻画报》中国史画100幅007近代中国的反光镜照相机对人物、场景快速准确的捕捉,这一类版画展示出更加丰富的内容,丰富到有时很难把它当成是画作,而只能看成是在印刷技术尚未成熟以前一种不太完善的照片转印手段。摄影师与版画艺术家的完美合作,让遥远的中国以更为精准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随着摄影师在中国活动范围的扩展,伦敦的版画艺术家们开始用他们锋利的刻刀雕琢更为细腻的内容,人物的表情、服饰的花纹、建筑的细节,都极力还原。很多版画现在还能看到它的照片蓝本。一般来说,对风光照片的复制都是十分忠实于原作的;以人物为主体的照片在被制成版画时,常常会对人物以外的元素简略处理或者作一些改动,但无损照片及版画本身的主题。那些由人物和场景共同组成的叙事性的照片,在被转制成版画时细节充分保留,所承载的信息与原作别无二致。 不过,受限于尚处于发展中的摄影技术,至少在进入20世纪以前,照片对动态场景的记录能力还不及一个技艺娴熟的画家的速写。所以,很多时候照片是作为参考,为画家提供背景资料。在描绘战争、贸易活动等人物众多、叙事性强的场景时,画家对场面的把握和一定程度的艺术创作,填补了摄影在这一时代的缺陷。作为一种图像的记录,这些版画所保存的,可能并非照片那样精确定格的瞬间,而是一些片段的抽取和汇集,它不一定分毫不差地在某个时空里出现过,但它可能更接近亲历者的体验,因而也是一份可供参考的陈述。 不论版画的来源是素描、水彩还是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所有这些图画想要传递的信息,都是在当下或过去某个时间,遥远的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并多方面阐释“中国”这一名词的定义。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些图画依然传递着大量的信息,今天的人们与19世纪中国的距离同样遥远,经由这些图画,人们可以回看当时中国的形与神,或者从一些新的角度完善关于近代中国的定义。 五、大英帝国的视角 西方与中国在近代的交往波折不断,战争和冲突是一个避不开的主题。《伦敦新闻画报》上关于中英之间以及中国卷入的其他争端的报道,占据了有关中国的头条的大多数。站在参与者或旁观者的立场,这份周刊用图画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阐述。中国人所畏惧的船坚炮利,在那些表现不列颠军队无畏精神的画作中肆意张扬。在另一些图画中,中国军队也拥有不容小觑的气势。这或许能为当时的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提供一个倾向正面的旁证,至少对于中国在寻求自强道路上的努力,报道本身就是一种赞许的态度。 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也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主题。19世纪以后,以西方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对中国进行的采集、分析,不仅为当时意图在东方扩张其势力的政府和组织提供了大量必需的资料,也带动了纯学术的东方风潮。同时,贸易的繁荣、航行时间的缩短及众多旅行日记的出版,也激起了普通民众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所有对中国的研究和探索,都力求从更新、更专业甚至以前所未见的角度介绍中国。这些关于中国的记录和解读,涉及自然地理、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方面面,在今天看来不乏失真和谬误之处;但总体来说,这些基于在西方社会已有一定基础的现代地理、社会、经济等学科的观察,超越了中国人自身在长期的文化传统下形成的固有的视角。作为一面来自外部的反光镜,尤其照亮了那些中国人自己习以为常因而不曾深究的部分。而这样的暗角,在中国传统的史志等各种文献记载里,是广泛存在的。 六、感性的回味与理性的反思 对中国各种民俗的观察,可以作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范例。很多让当时的外国人感到新奇的风俗习惯、民间活动,在经过这一百多年巨大的社会变革后,已经难以还原了。在新的时代里,我们并不需要恢复所有的旧传统,我们只是需要记住并归纳这些传统,因为它们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有时能提供比我们自己的记忆和传承更为详实的资料,尤其当这种资料以图像的方式保存下来的时候。作为报刊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画报之一,《伦敦新闻画报》所刊登的有关中国的图画,一方面代表了某个时代背景下西方人对中国的理解,一方面也是对某一时期中国人浸淫其中却少有感知的时代气息的捕捉,它所包含的内容,较之当年的英国读者,于今天的我们有更深的意义。 此外,假如我们换一种方式,以一份刊物的主观视角来观察它所服务的读者,那么东西方对待新知的态度也能略窥一二。从早期《伦敦新闻画报》有关中国内容的刊载日期来看,基本上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后两个月左右,相关的图画新闻就能传递到英国读者的手中。在环游地球八十天被当作传奇的时代,这已经是一个相当惊人的速度。加上紧随它出现的各种画报对欧洲大陆及美国的逐渐覆盖,使得西方读者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就能通过图像的方式直观地获取各种最新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世界各地,并随着刊物的逐期发行被打上时间的标签,于是读者在脑海里搭建起的世界,就是一个随时间线不断变化的多维的世界,而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为追寻新知的巨大动力。再看同一时期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即使到清末洋务、新学兴起时,也只限于少量专门书籍在知识阶层的传播,而当时的知识分子,多是忧于形势,希望以“西学为用”,解决种种紧要问题。于是对西方世界有限的探究就成为一个点对点的过程,少有发散,因而影响有限。《伦敦新闻画报》在中国的流传在它自己的报道中就能找到证据,但是语言的天然障碍,加上当时中国的眼界尚不够开阔,使得它在作为正当其时的新闻刊物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时,难以发挥它“图说世界”的功能,倒是在一个世纪以后,作为历史资料,回过头来向我们讲述中国。 今天的读者能从百余年前的《伦敦新闻画报》中看到多少别样的内容,取决于他对那个时代了解的深度和角度。此次呈献给读者的一百张图片,是由《伦敦新闻画报》上涉及中国的绘画精选而来,絶大部份是单页全版,少数是双页全版,其画工与刻工都异常精美。这些图画的时间跨度从1850至1910年代,涵括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李鸿章出国考察、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等。在这些左右了近代中国历史轨迹的大事件之外,普通人的生活也是一个时代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传统的固守和革新更是近代中国最显著的标签。这些珍贵历史图画的汇集,足以展示一个时代大致面貌,更期望能为百余年后的今天,提供感性的回味以及理性的反思视角。 【附录】《西洋画刊与辛亥革命前后》(徐家宁) 1842年《伦敦新闻画报》的创办是报刊史和文化传播史上的重要节点,这种新鲜的报道方式很快即被大量复制。一时间,多家以图像为主体的报纸在欧洲大地流行开来,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法国《小报》的增刊(LePetitJour-nalSupplémentIllustré)、法国《画报》(L'Illustrations)、法国《十字报画刊》(LaCroixIllustratrée)、英国《图画报》(TheGraphic)、英国《星球报》(TheSphere)等。 法国《小报》是一份1863在巴黎创办的日报,1884增加了每周一期的增刊,用两个整版以版画的形式报道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大事,19世纪90年代最辉煌的时候每日可销售上百万份。不同于《伦敦新闻画报》,这份报纸的增刊以彩色石印版画为主,工艺复杂但是更具艺术性;其次《伦敦新闻画报》的图像报道主要是纪实风格,注重对新闻事件的记录,而《小报》的增刊则更像是新闻评论,画家往往会对新闻进行解读,用水彩画的形式把解读和评论表现出来,再转制成石版画。如1911年2月5日号的头版,集中表现了中国人在涌动的思潮下对剪辫子的不同反应;1911年10月29日,则通过军官服装的变迁,对中国在近代以后军队的发展做了一个概述,以呼应刚发生不久的武昌起义。1900年后,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小报》的增刊以丝网彩印取代了传统的石印版画,提高了效率却丝毫没有降低画作的质量。1944年,《小报》停刊,增刊也随之终结。 法国《十字报》是1880年在巴黎创刊的一份天主教报纸,起初只是月刊,1883年改为日报,至今仍在发行,《十字报画刊》是其增刊。因为它的编辑发行有教会背景,这份报纸一直注重于宣传教义和人文关怀,报道的内容除了世界新闻、宗教、科学和艺术的新动向,也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他的风格接近《小报》增刊,选用两个整版以彩色石版画的方式表现新闻,对中国的报道也主要是集中在传教和现代化发展的情况,比如1907年10月6日这期的头版,为了表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画家把汽车、火车、穿洋服、打洋伞的中国人以及警察放在一个画面里。 法国的《画报》是一份很老牌的周报,创刊于1843年。这份报纸的创刊时间、风格和形式都与《伦敦新闻画报》接近,但是其在印刷技术上更为大胆和超前,1891年该报第一次在报纸上印刷照片,1907年第一次印刷彩色照片。二战期间这份报纸为法国傀儡政府服务,1944年巴黎解放后停刊。1945年以《法兰西画报》(FranceIllustration)为名重新发行,1957年破产倒闭。《画报》不仅重视新闻的快速、深度报道,还很重视版面的艺术效果,图片的来源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特派记者的速写或者水彩画,也有照片。1911年10月21日号,辛亥革命爆发仅十一天后,这份报纸就用三个整版对这一事件作了详细报道,并配以照片、素描、手绘地图等资料;1922年12月1日溥仪大婚,《画报》采用L.萨巴捷(L.Sabattier)绘制的水彩画,以一个对开版再现了婚礼队伍到达新娘家的情景,丰富和准确的色彩、严谨的构图,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报纸插图而成为艺术品。 在《伦敦新闻画报》的诞生地英国,还有另外几家著名的以图画为主的报纸。1863年,木刻版画家出身的威廉o卢森o托马斯(WilliamLusonThomas)在伦敦创办了《图画报》。这份周报一开始即以《伦敦新闻画报》为目标,聚集了大批英国著名的木刻版画家,如卢克o菲尔茨(LukeFildes)、赫伯特o冯o赫克默(HubertvonHerkomer)、弗兰克o霍尔(FrankHoll)、约翰o米莱斯(JohnMillais)。这份报纸注重画面的表现,对转印之后的图画的视觉效果十分重视,因而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如1911年3月5日号,采用汤姆o布朗尼(TomBrowne)所绘的幽默漫画为蓝本,以简单而流畅的线条勾画出不同的人物和场景,以此来表现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 英国的《星球报》创刊于1900年,同样是一份以图画为主的周报。因为其创刊时印刷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木刻版画和石印版画正逐渐被丝网印刷取代,因而图像的来源主要采用照片。这份报纸自创刊伊始便以《伦敦新闻画报》和《图画报》为竞争对手,风格与《伦敦新闻画报》非常接近,注重用图片报道新闻时事,如1912年3月23日号,就用北京使馆区的戒备和被斩首示众的抢劫犯照片报道了发生在北京的兵变,并配以孙中山和其原配夫人卢慕贞的肖像照片暗示兵变背后的政治原因。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西方报刊对中国的报道始终围绕两个主题:中西方各种类型的交往,以及中国的政局。庚子事变以后清政府在新政、立宪等方面的允诺,以及风气渐开之后传统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带给西方人更多的共鸣。于是在深厚的中国文化之外,西方的新闻从业者找到了更多可以深度挖掘的东西。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从早期人种学、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直观印象,到20世纪以后对变幻莫测的中国局势的深度解析,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画报提供了一个跨越鸿沟的桥梁,通过丰富而细致的图像,将映入西方视野的中国生动地记录了下来。 ……
无
本书的特点:1、以图像的形式将中国近代的历史加以展现。此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海战、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有所反映。对清廷的黑暗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有所揭露。并将当时的外交、民俗、如第8、9页风景名胜、古建筑,交通、中国现代工业的雏形都以较直观的方式来展现,并有文字说明。
2、反映了近代印刷术的发展,本书的原件汇集了木刻版画、彩色木刻版画,至彩色丝网印刷,的不同印刷方法。从人物形象、周围环境(建筑、山川)的真实性和美观方面都超过了当时在中国的印刷品,如同样富有盛名的点石斋画报(申报副刊,由著名画家吴有如等人绘制的线条画石印)。
缺点:1、文字说明有些小错误:第8、9页中的说明“广东巡抚叶名琛”当时的职务是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1852年升任)。2、定价偏贵。
不错的书!看来既有趣又心酸,果然是“近代中国的反光镜”.收"伦敦新闻画报"上一些插画,密线木刻版画很是好看.
内容比较详实,看到很多未知的内容,有参考意义
图片珍贵,了解历史的最好途径。
不错的书,特别是对历史爱好者
不可忘记历史!
历史真实还原。逼真
对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一系列的图书我都很喜欢。
一般的书···图片多一些,内容没有得到升华····
有内涵的一本书,可以读一读
经典的书,质量好,收藏一本。
物超所值,很好的史料!
书还是不错的,秦风老照片馆的资料很详细。值得收藏。
图版清晰度较好。
这个和其他的秦风系列不同,图片是版画,纸张也改成胶版纸,价格却没见降,晕死!
很简单,看图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