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师趣闻

张世林 编 京华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京华  

作者:

张世林 编  

页数:

196  

前言

这本书的名字我原定为《学林杂记》,是因为在此之前,即1999年和2000年我先后主编出版了《学林春秋》六卷本和《学林往事》三卷本,而本书与这两部书是相配套的,即我设想的“学林三部曲”之三。但当我开始动手组织这部书稿时,我的工作发生了一点小的变化,调入了新世界出版社,不久即开始主编“名家心语丛书”,一下子顾不上这部书了,尽管这时稿子已陆续交上来了。一直到了2005年,“名家心语丛书”出版已颇具规模了,我才腾出手来编辑这部书,但因为工作单位发生了变化,我不能把它交给原来那家出版社了,于是,我在想要不要换一个书名呢?就在书稿已大体编好的时候,我又被紧急调往外文局派驻香港的一家出版社,手头的这些事又只好放下了。但所幸得是,两年多后我又回到了原来的出版社,此时,我最想做的有两件事:一是赶快把我一直要写的介绍我与一些学术大师交往的书写出来;二是把已经编得差不多的这部书搞定。经过半年的拼搏,我自己的书已经脱稿了,定名为《大师的侧影》。又花了不长的一段时间,本书也定稿了。考虑到这两部书的内容有互补和相通之处,于是为该书定名为《大师趣闻》。 由于工作的关系,这些年来我一直同学术界中的一些大师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我感到他们本来应该有更多的成果拿出来,但解放以后,政治运动太多,白白浪费和耽误了他们的大好时光,好不容易迎来了改革开放,他们又已步入老年。1997年我开始组织《学林春秋》一书时,就是有感于“哲人其萎”的现状,从那以后,我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抢救文化”方面来了。我认为若不及时地组织抢救,很多宝贵的文化成果将随着这批大师的西行而永远逝去了。因为有些东西只能他本人写,再亲近的人也无法代替。《学林春秋》是这样抢救下来的,《学林往事》也是这样抢救下来的,“名家心语丛书”还是这样抢救下来的,这部《大师趣闻》亦复如是。书中的许多作者都已成为了古人,但他们的文章留下来了,也就为中华文化的承传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作为编者也尽了应尽的责任。我常想,这一批大师和文中所记述的那些大师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的。尽管现在的出版风气还存在一些问题,经济效益在很多人的眼中成了衡量一部图书有无价值的唯一标准,致使图书市场上充斥着相当数量的低俗、媚俗的出版物,一时间,好像除了“歌星”、“影星”和他们的那点私生活外,就没有人愿意看介绍学术大师的成就和事迹的图书似的。真的会这样吗?我看这只能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受教育的人数的增加,人们的欣赏水平必然会逐步提高。到那时,就会有一批读者关注这些大师的事迹,关注中华文化的承传。作为出版人,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不能“预流”,不能把大师们的文化抢救下来,任其流逝,我们又怎能对得起我们的民族?对得起广大读者?对得起我们的工作呢?我晓得这件事的轻重!我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更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此次出版环节的原因,本册书的内容缩减了一半,余下的一半另作出版打算。 张世林

内容概要

  《大师趣闻》介绍了唐长孺、陈寅恪、游国恩、胡适、瞿秋自、启功、俞平伯等多位已故大学者的事迹,撰写者主要是其门人弟子,少部分是同事或家人,他们和所写的人都有直接的师承或亲身的接触,也只有他们才是最适合的作者。例如张泽咸写唐长孺、万先荣写游国恩、蒙默写陈寅恪、林东海写俞平伯和启功、孙玉蓉写瞿欷自等等,颇有价值,堪堪可称学术佳话也。
  他们是活跃于20世纪中国学术领域里的重要学者,书中记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和周边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庶几可为研治和总结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史的人们提供一份比较新鲜、可信的研究资料。
  编者约请当代名家所记录的前辈们的往事,在今天来看,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录,更是点燃我们思考的引线……穿越对间空间的迷雾,带我们看那个时代的沧桑与知识分子的气节。

作者简介

  张世林,编审。1984年调入中华书局,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与诸多学术大师有较为密切的交往,因痛感于“哲入其萎”的现实,遂以文化抢救为己任,先后主编了《学林春秋》(六卷)、《学林往事》(三卷)及“名家心语丛书”二十部,著有《大师的侧影》。季羡林先生的《病榻杂记》等书亦由其编辑出版。后长期从事文化财产抢救工作,因此得与研究国学的一些学术大家有工作交往。受益良多,收获良多。经他之手遂有季羡林著《千禧文存》、周一良著《郊叟曝言》、金开诚著《文化古今谈》、张岱年著《晚思集》等等精金美玉般的作品问世。张世林先生在抢救文化财产方面贡献卓著。

书籍目录

唐长孺先生谈治学
仁者之风——记赵景深先生
琐忆童书业师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刘半农与白涤洲之死
难忘恩师游国恩先生
学者风范——记俞平伯先生
博通文史——记缪钺先生
师友风谊——记启功先生
罗庸与郑奠
艰险征程——记朱东润先生
辜鸿铭先生
银汉七星
人间怪杰——记聂绀弩先生
章士钊一生“三指要”
西南联大见闻琐忆
复旦中文系老教授二三事
先君师友琐记
春风化雨忆师门
师庭琐忆
俞平伯与陈寅恪
俞平伯与瞿秋白
俞平伯夫妇手抄《红楼梦》

章节摘录

版权页:唐长孺先生谈治学20世纪50年代前期,笔者师从唐先生学习(但不是研究生),曾听先生谈过如何学习。60年代,唐先生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北朝诸史,星期日休息,数次来舍下聊天时,也谈过学习问题。他的教诲对我产生了重大影响。惜乎当年未曾笔录,几十年过去了,具体内容多已淡忘。唐师作古已近七年,追思往事,感触良多,今将尚能忆及者,笔录二则。一、怎样读书唐先生说,要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乐趣从何而来,仍需通过读书。读书过程中要注意“蓄疑”。脑海中存在疑问越多,通过读书便可搜集大量资料进行解决。如果头脑中不存在疑问,读书会感觉很枯燥,书也读不下去。因此,一定要注意蓄疑,才能使读书的效益增大。读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可以迅速解决,这就是熟悉并利用工具书,例如南朝史书所记“滂民”,在史书中较为罕见,但查看《康熙字典》,即可明白了。另一类是前人没有提到或是虽然提到但并未解决的问题,就要认真估计自己的能力与客观条件,是否有可能解决。后来我到小乘巷看望他,脖子上仍套着那家伙,但他说起话来,依然那样诙谐,于是念他的《颈部牵引》长诗,云:“头拴铁秤锤,中间系长练。每日两番牵,只当家常饭。”启先生的诗,语浅而意深,语谐而意庄。这诗开头从长颈鹿(先生以为即麒麟)写起,又从长颈鹿说到强项,从董宣说到朱云,然后笔锋一转,说:“巧宦云为梯,恶霸人作荐。”给善于向上爬的人捎带一鞭,读来自觉快意。挤公共汽车的一组诗,也是先生的得意之作,他念给我听,引得我捧腹大笑,这组诗就像幽默小品。80年代初,我曾沿长江、黄河考察李白游踪,在路上写了一些纪行诗,归来录十数首向先生求教。蒙先生不弃,细心加以指点,如拙诗《咏丛台》七律颈联,原作:“当年骑射平千里,此地歌吹动九陔。”启先生指出“吹”字读去声,失协。我说“吹”字不是平仄两读吗?先生说:“杜牧诗‘歌吹是扬州’,‘吹’作仄。还是改了好。”作为动词读平,作为名词一般读仄,所以我还是遵照先生之意改为“此地笙歌动九陔”(在拙作《江河行揽胜诗草》中对此加以注明)。我请启先生为我写一幅字,他把一张宣纸裁为两半,用半张写了其论词绝句两首,一论太白,一论温庭筠。写完我们又聊起来,谈到聂绀弩的诗,启先生说他写了一首七律,题绀弩《赠答草》,次其序诗韵,把全诗念了一遍;又说,还写了。一首五律,题绀弩《三草集》,次苗子韵,又把诗念一遍。桌上还有半张宣纸,先生说:“我写给你看看。”拿起笔来就写,“汤火惊魂意不飞,万才有罪四人肥……”边写边说:“人称‘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绀翁也以九头鸟自居,所以说惊魂而不飞。”


编辑推荐

《大师趣闻》:袁世凯少学问,辜鸿铭曾毫不掩饰地鄙夷道:『人谓袁为豪杰,吾则视同一贱种』吴宓先生抗战时,在昆明看到街边小吃店名8I潇湘馆『于是把店主叫来责骂了一顿,大意是说:』林黛玉一生好命苦,怎么死了你们还要用她的招牌卖钱?启功先生的书法声名显赫。一天执笔问旁人,作价几何?来人答道:一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当前辈大师们已成为难以逾越的巍巍山岳,我们在抬头仰望的同时,也不应忘记他们曾经的8|景行%那也许仅仅是家长里短、坛坛罐罐,也许是豪言壮行.风骨凛然,但其中最吸引人的始终是这些人渊深的内心世界。唯其有赤子之心,才见真性情。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师趣闻 PDF格式下载



买来送给了女朋友。介绍了上世纪几个著名大师的生平。相信对于爱好者来说是一部比较好的枕边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