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教出好儿子

(韩)李忠宪 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1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作者:

(韩)李忠宪  

页数:

207  

译者:

玉淙峥  

Tag标签:

无  

前言

儿子的危机,父亲来解救!我有3个孩子,2个儿子,1个女儿。二儿子现在上小学二年级, 小女儿还在上幼儿园.。他俩虽然年龄相差3岁,但非常玩得来。有时, 看着兄妹俩在一起玩的样子,会以为他俩一样大。而且,妹妹学说话也比哥哥学得好,很多高难度的词汇已经可以脱口而出了。而哥哥呢, 还处于问他什么只知道回答“好”或“不好”的阶段。对于哥哥来说, 这是件颇伤自尊的事情。我想,家里有儿子的家长们或多或少都有相同的体验。大家也都知道,通常男孩子比女孩子晚熟,在各方面成长的速度都慢些,因为男孩子的大脑发育速度比女孩子慢两年,尤其是语言中枢和额叶(决定集中能力)的发育比较慢。男孩上学之后,大脑发育迟缓所带来的问题会变得更加棘手。学校的环境,要求学生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听讲,而这一点对于男孩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另外,男孩欠缺语言沟通能力和专注力,经常忘记写作业,或者不专心听讲,因而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从踏入学校那一刻起,“为什么没做作业”“字能不能写得好看点?”“你就不能老实坐会儿吗?”的批评声便会不绝于耳。父母们出于望子成龙的心态,对男孩的教育往往操之过急。虽然心里都明白,儿子的身心发育速度会稍微慢些,但具体到哪些部分以及会造成哪些影响,则并不十分明了。近年来,男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懦弱了,且对于很多事都缺少自信,也不敢挑战新鲜事物。就算父母们在旁边再怎么打气鼓励,也还是无济于事。当然,这种性格缺陷也不是上补习班就能补回来的。为了教育好儿子,首先要先了解他。本书将依托脑科学知识,详细介绍男孩的特性以及具体的成长过程。在成长的岁月里,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他们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关于这些,我将给所有对子女教育一头雾水的父母们一个明确答案。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告诉所有父母们,尤其是爸爸们,能够填补儿子性格缺陷的,不是“课堂教育”,而是“爸爸”。对于儿子来说, 爸爸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妈妈再怎么努力也有“无法给予的东西”,而正是这种“无法给予的东西”,可能会阻碍儿子的成长。爸爸的关注和教育是儿子成长路上的原动力,尤其可以刺激儿子的大脑发育。总而言之,在儿子成长过程中,爸爸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对于渐渐失去自信和没法发现自身潜力的男孩子们,唯一的拯救者就是“爸爸”。目前,关于父亲教育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人们也渐渐认识到父亲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爸爸秉着“想要成为儿子的朋友”的想法, 希望和孩子打成一片。其实,对于儿子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像朋友一样的爸爸”而是“像养育者一样的爸爸”。也就是说,在做儿子的朋友,跟他一起玩耍的同时,还是非常有必要矫正他身上缺点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男性的能力要求也会发生变化。作为父亲, 要有前瞻性的眼光,要着力把儿子培养成日后能够获得社会肯定的新好男人。为此,我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和实际案例,也许可以让焦头烂额的爸爸们找到一些头绪,比如儿子应该做出哪些努力,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多数爸爸要在外面忙事业,陪在儿子身边的时间是不多的。但是,时间的物理长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 在与儿子交往的过程中,彼此获得了多少共鸣。即使爸爸再怎么忙, 也不能把教育的重责全都推到妈妈身上,要知道,如果没有爸爸,孩子是无法健康成长的。在执笔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我是典型的工作狂,有时不免对儿子的教育问题有些疏忽。很多时候,也下了很大决心,决定今后一定要把时间多匀给儿子一些,尽量多陪陪他,可总是一忙起来就把昨夜的决心全都抛之脑后了。这一切都是我的性格所致。我对工作总有种近乎强迫性的心理,如果一天没有工作成果就会非常不安。现在回想起来,如果童年时代能够与我的父亲亲密无间地度过,想必今天也会变得更加从容,更加与世无争吧。不管怎么说, 这也算是我人生的一个遗憾。现在,我不想将这个遗憾再留给我的儿子。我真心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妈妈们更好地理解儿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提醒爸爸们,父亲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李忠宪

内容概要

男孩天生就和女孩不同,先天条件差、起跑点较晚、父母教养需求比重也不同……本书为你完全解答教养儿子会面临的大小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男孩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害羞、越来越柔弱? ◎如何将男孩爱竞争的心理渐渐发展出“适可而止”的自制力,再转化成责任心?
◎男孩总是不听话、好动、爱打架、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 ◎为什么别人轻轻松松就养出一个乖女儿,而家有儿子的你却费力不讨好?
本书作者李忠宪以脑科学为依据,辅以心理实验等研究数据,并搭配自己教养两个儿子的真实案例,为父母如何教育儿子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让你轻松教出优秀的儿子。

作者简介

作者:(韩国)李忠宪 译者:王淙峥李忠宪两个男孩的父亲+韩国畅销书作家!医学博士+精神科专家医师!为你完全解答养育男孩大小事!李忠宪,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医科专业,医学博士、精神科专家。除此之外,他还担任韩国知名电视台KBS 专业医学记者,并主持“九点新闻”及KBS 广播“健康加分李忠宪”等节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他所著图书《性格说明书》在韩国一经出版,就掀起抢购狂潮并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李忠宪还是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父亲。所以,在本书中,他并不是讲大道理,而是以一个爸爸的身份,和你一起分享教子途中的经验教训。

书籍目录

专家推荐
国外读者推荐
“父亲效应”的研究实证
自序 儿子的危机,父亲来解救!
第一章 我儿子究竟怎么了?
深陷危机中的男孩
第1节 令男孩闻之色变的“阿尔法女孩”
女性风潮甚嚣尘上
“阿尔法女孩”闪亮登场
男孩永远只能是第二名?
需要爱的“贝塔男孩”
对儿子总是以唠叨代替称赞?
第2节 父母自身需要检讨的5个问题
“儿子都这样”是真的吗?
是否情绪化地对待孩子?
认真了解过儿子的问题吗?
一天该让孩子看多久电视?
是否常常威胁儿子?
第3节 儿子的成长过程危机重重
儿子将成为精英男还是平庸男?
成年后无法养活自己的“啃老族”
独身快活的“草食男”
三十而不立的大男孩
第二章 你有资格当“父亲”吗?
儿子需要什么样的爸爸
第1节 父亲的诞生
爸爸也“怀孕”
爸爸,并非旁观者
由一个男人蜕变为一位父亲
第2节 你有资格当“父亲”吗?
没有天生的好爸爸
你是怎样的爸爸?
只会赚钱,不是好爸爸
抛开“工作就是爱”的错误观念
你不需要当个“万能爸爸”
第三章 爸爸的今天,儿子的未来
爸爸给儿子带来的影响
第1节 儿子成长的秘密—— 父亲
儿子成功与父亲投资的时间成成比
养育出天才物理学家的父亲育儿经
爸爸出马,一个顶俩
父亲的刺激是儿子脑部成长的利器
父亲帮助儿子学会应对挫折
第2节 父亲是世界的引导者
父亲是引领儿子迈入世界的一座桥
爸爸帮助男孩迈出人生第一步
父亲的称赞是成就儿子的关键
父亲的今天就是儿子的未来
儿子经由父亲看世界
第四章 妈妈、学校都无法替代爸爸
家庭教育,爸爸不可或缺
第1节 妈妈无法百分之百了解儿子
男孩来自火星,女孩来自金星
你相信吗?大脑也分男女
为什么儿子就是不听话?
为何男孩的脑和女孩的脑不同?
第2节 学校教育,“缺钙”教育?
尽可能让儿子学习汤姆?索亚
传统的学校教育对儿子不利
早教是否适合男孩?
再聪明的儿子也有成绩不好的时候
期待并相信儿子的潜力
树下是教室,野外是学园
深刻了解男孩的学习方法
第五章 成为世界渴望的新男性
有竞争力的幸福男孩必备的能力
第1节 “男性形象”正在转变
“大丈夫”未必是强者
男性危机悄悄降临
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男性吧!
第2节 儿子通过父亲学习男性特质
帮儿子解开奥狄浦斯情结
儿子向父亲学习“男子汉气概”
第3节 成功教出好儿子的关键法门
跳脱既定印象来教养儿子
提升儿子的EQ
培养儿子悲天悯人之心
培养一个爱哭爱笑的儿子
第六章 爸爸上心,儿子开心
爸爸如何帮助儿子成长
第1节 父亲的刺激帮助儿子成长
让男孩体验触觉与嗅觉
活跃的爸爸造就聪明的儿子
“玩”进儿子的心里
能砥砺儿子的游戏是正道
旅行是最好的体验学习
运动,让男孩在竞争中成长
第2节 爸爸上心,男孩成绩一级棒
上行下效的学习习惯
提高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
读书习惯必须由父亲带头
父亲最好能朗诵书本给孩子听
培养男孩努力的习惯
培养男孩专注力
培养男孩高度自制能力
训导儿子的法则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持续了数千年男女分工的领域和作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兼具实力、自信以及领导才能的女子们,在社会各个角落崭露头角。这一现象,通过全国“三试”(指韩国的行政考试,外务考试和司法考试。——译者注)的合格率,就可见一斑。在韩国“三试”中,女性合格者的比例各为51% 、66% 、38% ,同比增长了近20% 。在2009 年首尔公务员七级和九级考试中,每10 名合格者中就有6 名为女性。社会的各个角落刮起了强劲的“女风”,就连曾为女子禁地的陆军士官学校,从1998年起也开始公开招收女士官。最近5年来,陆军学校的考试入学竞争率在男女学生中的分布分别为17:1 和35:1 。韩国产业工团以参加全国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生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发现女性合格的比例为59% ,比男性合格比例44% 整整高出15% 。同时,政治圈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女性国会议员的席位由1992 年的3 位一跃而为41 位。医疗界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刮起了强劲的“女风”。据统计,目前全国医大生中有40% 左右的学生为女生。全社会处于女子大活跃状态, 这意味着属于男孩的道路将变得相对狭窄。在中小学校成绩排行中,女学生占领上位圈的比例正在慢慢攀升。2007 年,首尔大学的入学新生中,女学生的比例历史性地突破了40% 。这比10 年前的25% 增加了近1.6 倍。其实,“男不如女”现象的出现,已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全球。1974 年,来自美国名牌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保守派学生团体曾高举大字报,反对1969年后出现的男女同校的现象。他们高呼“男女同校破坏了学院的神圣,有损纯洁的同学之爱”, 并表示“男女同校就是个历史灾难”。时过境迁,如今的情况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大学的男女比例就已经是6:4了。此后,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女性教育逐渐升温,改变了大学升学的比例。2009 年,美国大学入学新生的男女比例为42:58 ,首次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而2007 年美国哈佛大学新生入学男女比例的颠覆性逆转,同样辅证了以上现象。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很多大学不得不公开增加对男性学生的招募名额,同时采取了众多优待男学生的政策。进入21 世纪以来,“女风”更为强劲,且正以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攻占了几乎所有领域,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性别角色约束的新一代女性——阿尔法女孩正在慢慢崛起。阿尔法女孩的“阿尔法”取自于希腊字母的首字母α。“阿尔法女孩”的概念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o肯德伦教授在他的作品《阿尔法女孩——新时代女性的诞生》中首次提出的。肯德伦教授曾以1000名女性为对象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表明,在美国新时代女性中,有20%的人属于完全崭新的社会阶层,也就是说,与大多数人是截然不同的。而这20%的人,就是所谓的“阿尔法女孩”。她们从小受到父母的精心照顾和全力支持,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在运动能力、领导力等其他方面也显示出了完全优于男性的能力。阿尔法女孩是一群具有极强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女性。她们大多性格坦荡,有担当,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是那种为了心中的理想全力拼搏的新时代女性。阿尔法女孩们在起跑线上就已经领先了。她们与过往那些由于男女有别而无法施展拳脚的旧时代女性不同,从出生开始,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不曾受过任何性别角色上的差别对待。所以,在她们的意识里,也没有所谓的“女权主义”。因为不曾被歧视,又怎么会仇视男性呢?所以在本质上,她们跟那些经历过重重艰难才能在阿尔法女孩们坚信自己的能力, 而且几乎在所有领域中表现优秀。男人圈里觅得一席之位的少数女性先驱不同。如果说十几二十年前,女性唯有通过钢铁般的拼命精神才能获得成功的话,阿尔法女孩则只要善用她的“女性能力”就可以获得成功。随着精英女性群体的不断扩大,名叫“黄金女士(Gold Miss)” 的新阶层也随之诞生。所谓“黄金女士”,就是拥有稳定的职业、可观的经济收入的二三十岁的单身女性阶层。她们是由阿尔法女孩进化而来的。记忆中,在小学高年级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得到过第一名了,也再没能在班长选举中胜出过。我就是永远的第二名, 永远的副班长。第一名的女孩外表讨喜,也很会说话,几乎没有什么她不行的。在那个女孩面前,我只能低下头来。即使我再怎么努力,我俩之间的成绩差距也还是不见缩小。每当举行班级会议的时候,那女孩总能非常娴熟地把会议安排得井井有条。虽然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其实我心里还是很自卑的。随着全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我的妈妈对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总是希望我能拿一个第一名回来。但是因为那个女孩的存在,我从来没有满足过妈妈的这个愿望。就这样,我一直活在那个女孩的阴影里。也就是说,即使是在35 年前,男孩子就已很难与女孩子竞争了。近来,我听到许多妈妈们抱怨,自己的儿子经常被班里的女同学欺负,这点我也很能理解。我也知道,那女同学绝不只是摆摆样子吓唬吓唬人,而是实打实地动拳头。女孩们气势越来越盛, 男孩们气势越来越弱。不管是学习,还是各种课外活动,还是学生会活动,女孩子的表现都格外活跃和突出。“在全校前20 名中,没有一个是男孩。不管是国语、英语、数学,还是技术、体育,前20 名几乎都被女孩包揽了。就连涉及课外评价的各种学生作品,男孩子也比不过女孩子们。” 一位苦恼的男孩母亲这样说。到中学之后,女孩子的表现会更加突出。2000年的时候,教育厅为了贯彻“男女平等”的政策,开始大力倡导男女同校(韩国学校分为男校、女校和男女同校。——译者注)。但随着女学生成绩排名靠前的垄断性表现,男学生们对于“男女同校”的政策表现出了排斥心理。最近,已经有很多学生重新转到了“男校”或者“女校”。而据我所知,有儿子的父母们都在考虑把儿子转到“男校”,男校附近的房价也因此而一路攀升。在美国也不例外。去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 )曾报道,美国大学若不控制男女入学比例,今后的大学将会全部变成女校。在几乎在所有方面胜过男孩的阿尔法女孩大行其道的同时,“贝塔男孩”也随之诞生。“贝塔”是取自于希腊字母的第二个字母β。所谓“贝塔男孩”,意指被女孩剥夺了主导权,从而只能拥有“第二名人生”男孩子们。有一天,一位正在上高中二年级的男生,被父母拉到了诊疗室。因为他突然变得没精打采,每天只知道睡觉。我看了男孩一眼,只见他面无表情,好像连睁开眼睛都觉得费劲。对于我这个心理医生的问话,更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声音极小。经过了解之后,我发现这个男孩性格比较内向,为人谨小慎微,并且十分在意别人的想法,经常要看人家脸色行事。据男孩的父母说,小学时,男孩的注意力还比较集中, 也不用天天管教,让他上什么辅导班,他就上什么辅导班, 也不做任何反抗。学习成绩不错,性格也比较安静,很招人喜爱。不过,他一向话很少,就连在班长选举中胜出的事都跟女儿相比, 儿子更容易感到情感缺失。没有跟家里人说。妈妈平时上班,虽然不能经常与儿子交流, 但母子之间的感情还算不错。那时候,他的父母觉得,孩子不淘气,也有主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让他们这做父母的挺省心的。一直到中学一年级的时候,孩子还是全校第一名,但是到第二学期的时候,就变得不一样了—— 平时不像以前那么用功了,临近考试了还在看漫画书。这种状况一天天恶化, 到初三的时候,孩子基本上已经不学习了,即使到了学校, 也只是睡觉。更让人生气的是,他有时还会妄自菲薄,说些“反正我什么也做不好,不想成为谁的负担”之类的话。缺爱的儿子通过这个男孩的种种表现,我断定他患有典型的抑郁症。由于爸爸妈妈都要外出工作,孩子从小由姥姥带大。虽然姥姥可以管孩子吃住,但是不能经常陪他一起玩。老人家平时还要做家务,空闲下来的唯一乐趣就是看看电视。每次妈妈下班回来,孩子总是喜欢发脾气。但是妈妈上了一天班已经很疲惫,根本没有心思哄他。而爸爸总是披星戴月地工作,通常是早上出去时孩子还没起床,晚上回来时孩子已经睡着了。男孩说,他记得小的时候曾经跟爸爸一起回过乡下。那时他感觉4 个小时的车程无比漫长。由此可见,孩子与爸爸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男孩还说,一直到小学毕业,爸爸都对他不管不问,直到后来自己成绩一落千丈,才开始关心起他来。就这样,孩子常年处于缺爱状态,又不知从哪里可以获得关爱。没有充分感受到爱的男孩,性格上容易缺乏自信,感情上容易受伤,在人际关系上容易受挫。这个男孩子的例子是非常典型的。从儿子的立场上来看,爸爸、妈妈、姥姥,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完全依赖的。感受不到充分的关心和疼爱,儿子就非常容易切断所有人际关系,陷入一个人的孤独世界。儿子比女儿更容易缺爱。女儿们对关系有指向性地需求,即使对方没有表示多少关心,也可以通过撒娇、依赖等方式获得她想要的关爱。但在这方面,男孩显然缺少“索取爱”的能力。如果无法获得充分的关爱,他就容易转而抗拒所有的人际关系变得孤独。没有关爱,还会让他失去自信,变成懦弱的人。儿子们都变得无精打采,行为散慢。对于自己的未来毫不关心,也没有任何上进的欲望。除了打打电脑游戏,他们似乎对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每天只知道无所事事地晃来晃去……一位妈妈带着面无表情的儿子走进了我的诊疗室。儿子穿了个十字拖,头发乱糟糟,说话的时候几乎不看对方的眼睛,回答问题也只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这个男孩几乎每天都在电视和电脑游戏中度过。上初中时就已经这样了,一直到高中的时候,终于退学回到了家里。男孩的爸爸是个优秀的检察官,工作非常努力,几乎到了工作中毒的程度。正因为这样,他才取得了现在的成功。不过,男孩的爸爸即使在回家之后,也没有放下工作,导致夫妻吵架不断。而且,这位爸爸还不允许别人犯错,即使孩子犯了一点小错,他就会大声指责,甚至还动手打人。这种家庭环境让男孩变得孤僻。上小学时,男孩没有交到一个知心的朋友,这让他觉得学校生活了然无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电脑游戏,于是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因为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忘了所有的烦恼和不快。到后来,打游戏成瘾的男孩放学后也不回家了,而是直奔网吧。是什么剥夺了孩子的梦想?这位男孩看起来漫不经心,没有任何烦恼,对未来也没有任何关心。他只是有气无力地念叨:“反正我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不如坐着等死算了。”但是,随着会谈的深入,我发现他的内心深处对未来其实还是有很多担忧的。而且,对于过去,他也有太多的后悔。只不过,他将这些都隐藏在了平淡的表情之下罢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失去了兴趣。在他们看来,学校是个无聊至极的地方,在这里,所有的事情都让他们感到憋屈,需要他们忍耐。每天,他们只是行尸走肉似的背着书包上学,下课之后又被妈妈的手牵着,出入各个课外补习班的大门。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父母附加在他们身上的期望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而早早地体验到了挫折感,尤其是男孩子们。对于男孩来说,他们最熟悉的是训诫和唠叨,而不是称赞。所以,自信心逐渐下降也就是必然的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挫折和失望,最终会让他们完全失去上学的兴趣。除此之外,他们还觉得周围没有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人,这样一来,就索性自暴自弃了。看似一点不关心未来的男孩,只不过为了掩饰心中的某些伤痕。儿子们最常听到的是训导,我儿子而不是赞美。正因如此, 究竟怎么了?31他们一天当中会经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落。

媒体关注与评论

通过这本《教出好儿子》,我终于明白了我为什么拿儿子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同时,我也了解到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我想,父亲向儿子伸出的手,真的就像是“神手”一般。—— 韩国KBS 主持人黄正民这本《教出好儿子》告诉我们关于教育子女的很多新方法,尤其对于那些为儿子问题而颇为苦恼的父母,以及想要把儿子培养成优秀人才的父母来说,更是一本最佳指导书。—— 夏正勋作者在序言中提出,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深层次感情交流和沟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Flattop 如果你是一个有儿子的爸爸,那我推荐你读一下这本《教出好儿子》。如果你是一个想爱孩子但不得法或者想好好培养孩子的父亲,那这本书是一本好的指南。—— 全敏惠为了儿子需要作出改变,这看起来不是很简单,但是最后会让人产生目标达到后的成就感。况且,这本《教出好儿子》中要求的变化都是积极的变化,而最终我也做到了。—— Yoonwin 我是两个男孩的父亲,这本《教出好儿子》值得一读。它通过多个的事例和丰富的资料,告诉我们为什么儿子该由爸爸来教。—— sayfriend 虽然最初,这本《教出好儿子》是为丈夫买的,但现在觉得有儿子的妈妈也应该看看。读了对儿子的教育、训诫、游戏方法之后,确实感觉育儿轻松了很多。—— Liebe02我想要养育出聪明活泼的儿子,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儿子和女儿不一样,所以养育的方法也不同。我买了很多相关的书,但收效不大。当我正在为某个问题苦恼的时候,读了这本《教出好儿子》,让我获益匪浅。—— Anny这本《教出好儿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认为像朋友一样的爸爸并不能促进儿子的成长。爸爸应该做的是先了解这个时代要求的男性气概,然后教给儿子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能力。推荐给各位爸爸。——车智臣


编辑推荐

《教出好儿子:爸爸搭把手,儿子更出色》编辑推荐:NO.1 畅销韩国的教养男孩经典之作!妈妈把儿子养育成男人,爸爸把儿子培养成男子汉!

名人推荐

赵冬瑜茵莱儿童发展中心执行总监、联合创始人哈佛大学硕士,世界儿童早期教育论坛中国区代表对于家长来说,我们都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现状情况却往往是家长的过度保护,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们越来越没有主见。男孩也成了弱势群体,变得胆小懦弱。父亲对于男孩成长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书从3 个方面,给爸爸们提供了很好的养育经验。首先,作者指出爸爸的定位。书中提到“只会赚钱的爸爸,不是好爸爸。“” 你不需要当万能爸爸,而是足够好爸爸。“对于儿子来说, 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像朋友一样的爸爸”而是“像养育着一样的爸爸”。爸爸可以分为“成果至上型”“定时炸弹型”“被动型”,但对孩子成长最有益的应该是“慈祥的人生导师型”爸爸。其次,作者介绍了男孩女孩的发展差异,如“儿子更喜欢用身体表达,而不是语言,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前额叶没有完全长好,男孩的语言发育比较晚”。“当男孩因为大脑发育速度比较慢,有些事情做不好而失去信心时,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送他去读什么课外班,而是要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老老实实在教室里听课,男孩会容易开小差, 填鸭式的教育,会让他失去对学校的兴趣”。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 父亲更应该理解儿子,积极地倾听, 站在儿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得出判断,与儿子形成共鸣。最后,针对男孩的一些特点,作者指导爸爸们如何更好地促进儿子的成长,如“爸爸可以尝试和儿子在帐篷里度过一晚,徒步旅行或者钓钓鱼、登登山“” 观看演出之前,爸爸要和儿子一同做一些观览前的准备”“爸爸要多多关注男孩的梦想”“读书习惯由父亲带头”…… 书中,作者希望培养的是外柔内刚的真男儿。“他们很爱笑。给他一个玩具,他可以专注地玩很久。他对别人比较关心。他喜欢与爸爸妈妈的身体接触。他喜欢花、动物以及比自己小的孩子。他喜欢反复研读一本书。遇到别人打架,他会上前劝架。他对于味道敏感。当感到恐惧的时候,他会诚实地表达。“ 本书作者李忠宪先生反复强调的论点是,教出好儿子需要“父亲效应”。书中所针对的父亲缺位、男孩女性化、男女竞合等社会问题, 在中国社会中不也迅速显性化了吗?而如韩国家长对子女不溺爱、注重磨练的“狮子教育”传统等等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相信将会在李忠宪先生深入浅出的叙述中给读者以诸多的启迪。茵莱儿童发展中心,引进哈佛大学幼儿教育理论与中国幼教结合的先行者,一直强调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塑造(Humanity)、能力的培养锻造(Capability)以及身心健康的协调(Health), 并且在幼儿教育的概念中首先将“对父母的教育”放在与“对孩子的教育”几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恰恰是中国现今教育中最欠缺也最关键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教出好儿子 PDF格式下载



“爸爸搭把手,儿子更出色”是《教出好儿子》一书的副标题,也是我读毕该书的感悟,更是我和孩子爸爸共同养育儿子一年半来的切身感受和总结。对于有男孩的家庭来说,如果爸爸也能参与到孩子的教养中来,展示出妈妈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男人气质,示范和教给儿子男人所独具而妈妈所没有的本领,那么,儿子会成长得更为出色。

很庆幸我的先生是个对家庭极为负责的人,在养育儿子的诸多事务中,他帮我分担了很多。儿子刚出生时为儿子洗澡、肚脐消毒、喂奶、洗衣服;儿子渐渐长大些,他又与儿子一同玩耍,带儿子出去散步,喂儿子吃饭,给儿子修理玩具汽车……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妈妈和爸爸两个人的同时陪伴,爸爸妈妈能够带给他彼此不同的成长体验与观感,儿子每天都过得很愉快,这一点是我最大的欣慰。而我也确实发现孩子爸爸在教养孩子方面与我的不同之处,尤其是我所不及的地方。比如看到儿子摔跤后大哭时,我总是很心疼,忍不住上前把儿子扶起来,而孩子爸爸总是阻拦我,口气轻松地对儿子说:爬起来,或者说看看你是否把地砸个坑。比如孩子爸爸会给儿子修理被儿子弄坏的各种玩具,当儿子看到他爸爸打开工具箱,用螺丝刀和扳手等工具修理玩具时,眼里散发出好奇又喜爱的光芒,并且也拿起螺丝刀模仿爸爸的样子进行修理,而这是我所无法示范和教给儿子的。再比如孩子爸爸会带儿子做一些相对剧烈的运动,踢足球或者跑步,在这些运动中展现男人雄壮、速度、竞争的一面,而这些又是偏爱安静、不喜运动的我很少带儿子从事的活动。

有了孩子爸爸的深入参与和齐心协力,我家的育儿工作显得相对轻松和成效显著,儿子在我们夫妻二人的共同养育下,不仅具备我悉心培养出的好学、勤劳、细心、礼貌、友善、开朗、做事规范等好品格,也在孩子爸爸的同性榜样示范下,具备了男子汉的坚强、勇敢、热爱运动、喜欢钻研等优秀的男性特质。基于这样的切身育儿经验,我非常赞同作者的“爸爸搭把手,儿子更出色”的育儿观,它强调了爸爸在育儿中尤其是养育儿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广大家庭尤其是对为人父者的大力呼吁,呼吁每一位爸爸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多尽一份责任和心力,这份责任和心力不是只有通过努力工作赚钱来体现,更好的体现在你陪伴孩子的时间、为孩子做的事和对孩子付出的情感上。

对作者的“爸爸搭把手,儿子更出色”育儿观和“父亲效应”理论很赞同和推崇的同时,却也对作者所述的男孩形象和爸爸的“拯救儿子”角色表示异议。首先,我并不认为男孩在很多方面比女孩差,男孩并非像作者评价的那样——男孩总是不听话、好动、爱打架、注意力不集中。个人认为,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按照成年人的评判标准都有优秀和糟糕之分,而这种优秀和糟糕的差别并非分在于不同性别间,而是存在于孩子的家庭教养不同、个人禀赋不同、性格品质不同间。其次,如果某一个家庭真的有一个糟糕、恶劣的男孩,我也不认为爸爸就能够拯救得了,如果说有人能够使一个孩子发生根本的、正向的改变,我认为这个人会是母亲。正如无论哪个国家,千千万万家庭中教育子女一职通常由妈妈担当,妈妈通常对孩子起着主导教养作用。

其实无论家里是男孩还是女孩,也无论男孩优秀与否,都需要爸爸参与到教养孩子的繁重工作中来,这是身为人父的职责所在,原因仅此而已。


男孩的发育明显比女孩要慢些,但大家还是会习惯性的将同龄孩子拿来比较,并要求男孩子要跟女孩子们学习,要更坚强更听话更专注,再加上社会赋予男性的责任,似乎男孩子从出生就压力重重。我儿子也不例外,从小就发现,当女孩子们开始说话时,我儿子只能说简单的单词,当女孩子们开始追跑打闹时,我儿子只能勉强双脚离地跳一下,并经常被女生推倒而大哭,当女孩子开始自己吃饭自己洗手时,我儿子还要求喂饭,当女孩子已经在幼儿园自得其乐时,我儿子还在跟我讨价还价不去幼儿园,并从日托自动改成了半天接送,当女孩子已经开始上英语绘画兴趣小组,我儿子还沉迷于小花园的滑梯。不只是老师,就连家人都会抱怨我对孩子过于宠溺了。但孩子在我的宠溺下过得很开心,会对家人体贴,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会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我觉得对我来说这就够了。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就在第一秒抢到书,在看了序中提到的阿尔法女孩和贝塔男孩后以最快速度读完了全书,并逼迫我老公在一周内读完全书。
作者是畅销书作者,所以写作浅显易懂,没有过多晦涩的语言,全书的思路及逻辑性较强,并适时搭配案例及科学理论依据证明父亲在儿子的成长中所占有的位置何其重要。作者不单从各个方面,包括男孩的语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律精神、男性特质来申述了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也逐步说明了男孩需要什么样的父亲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在众多仅提到父亲应该参与家庭建设的书中无疑是更有深度的。作者也有孩子并且为孩子头疼,比众多强调早教并炫耀孩子成绩的作者更深入人心。书籍每页有每页重点的突出显示,有明显的标题和宽松的排版,让人略读精读都很适宜。
书的结论就是父亲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并且要言传身教,给孩子们时间和空间成长。即符合现代人的期望值,又附和东方式的传统教育,对于圈养或散养的家庭也不会造成过多的冲击。


给爸爸看看是绝对用得着的,儿子其实现在比女儿更难教育,社会变了,思想也在变,教育更是个大问题


每位爸爸都应该看看这本书,而不适合把教育的责任都丢给妈妈,尤其是男孩子,更需要爸爸的熏陶和影响,男孩子也会更具男子汉的胸怀和气度。


纸张没有想像中的好,比较薄


书的内容很好,邮递速度快,很满意!


看完来再评


在孩子的教养方面,我自认为绝对不会错过任何可以提升自我能力养育好子女的相关学习。所以在此之前,我早已阅读过不少有关于家长教育子女的育儿类书籍。看的多了,眼界也开阔了,心得也多了,想法也不少了。但是,《教出好儿子》这本书籍读完之后,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相当大的可读性和学习性。

《教出好儿子》书如其名。全部的内容围绕着相关的培养儿子的内容而展开。毕竟,我们应该知道孩子天性的不同需要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尤其在性别上的差异,更需要家长们进行相关的区别对待。所以,这本书更值得那些家有男孩的父母进行阅读。这样才更具有相关的针对性。

按照目前的家庭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大多可以发现母亲更多地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职责。很多的父亲虽然心中喜欢自己的宝贝儿子,却比较把关注点和注意力集中在了工作和自己的休闲之上。生活于现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中,男孩子们在母亲的带领下更加注重保养;更加注重卫生;更加注重文静。于是乎,我们不得不承认越来越的男孩子被教育得似乎总有那么一点的缺乏野性。这的确不是我们父母真正希望所要见到的结果。事实上,也许我们还正处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状态之下。那么,我们更加有理由来读一读这本来自于父亲写出来的推心置腹的孩子养育经吧!

本书中,作者通过男孩子与女孩子的区别开题。向我们娓娓道来教育男孩重心和教育女孩的区别所在。通过这本书,我们更可以看到很多原本我们平时或许还并不关注到的男孩子们的问题。类似于男孩子的胆小,害羞心理,不听话,好动,爱打架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完全都是事出有因的。我们作为家长的,更需要通过从男孩子的心理因素招手,通过相关的合理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就是通过相关有力的人体大脑科学为基础,并结合有关的临床心理学研究分析,参考自我教养儿子的真实事件。因此这些的内容更让说理具有了真实的依据。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其实我个人认为还是一次比较生动的洗脑课程。至少这本书中通过最为经典的事例让我可以向家中的那口子重新灌输父亲的重要性。原本,他总是会有着各种的借口来推脱孩子教育的责任。但是,在这本书中却是一针见血地指明了“教养儿子,爸爸出马,一个定俩!”在有关于儿子的教育问题上,母亲其实需要的是不得不退居二线。因为很多父亲培养儿子的优势是母亲根本无法实现的。仔细想想和品味,书中有很多的精辟分析向我们透析着教出好儿子的至理名言。“妈妈把儿子养育成男人,爸爸把儿子培养成男子汉”。孰轻孰重自见分晓了。

总而言之,在这本《教出好儿子》书中,我们不仅可以懂得某些男孩教养的技巧和方法,我们更可以作为一个科学依据提高爸爸对于儿子教育地位的认知度。学习《教出好儿子》,更让我们积极培养小小男子汉吧!


《教出好儿子》第一章副标题是深陷危机中的男孩。讲到了阿尔法女孩,他们学习成绩好,表现好,遵守纪律,而一些贝塔男孩,学习表现不好,调皮捣乱,不守纪律。让大人头痛。我对此还是有些一些体会的。从小学来说,因为女孩子和男孩子天性不同,比较听话,女孩子相对偏静,更适合班级授课制,男孩子则相对好动,受荷尔蒙的影响,在教室里坐下来就要难得多,另外,女孩子的大脑的发育比男孩子早,在成绩考核上,现行考试多以识记为主,女孩子也占优势。但也不尽然,一些高年级的数学老师就反应,男孩子理解难度较大的题目要强于女生。

男孩教育危机的另一个表现是幼儿园和小学老师的女性化。客观的讲,幼儿园和小学老师教师的经济地位是比较低的,要养家的话,男老师就会面临更大的家庭压力,加之女性更有耐心,所以,幼儿园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女老师。而小学,女老师的人数是超过男老师的。女老师的人数占压倒性,带给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基本上是女性化的教育。从学校的教育情况来看,为了避免学生受伤,家长跟学校起纠纷,很多学校的纪律要求是限制孩子的活动的,更趋向于静,对男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限制。

男孩教育的危机还表现在家庭之中。现在养家的任务主要落在父亲身上,工作忙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是,父亲们比较欠缺对孩子教育的耐心、信心、技巧。一部分家长跟孩子无交流。慈母多败儿。一些顽劣的男孩子家庭,形成母亲管不了,父亲要么痛打一顿,要么无暇顾及的现状。而当孩子进入初中或者高中以后,大人更是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男孩更多的是和同伴们在一起,小团伙的影响非常大,一旦在学校有比较大的学习压力,则可能和社会上一些小混混搞在一起。

《教出好儿子》阐述了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男孩教育的危机,指出妈妈、学校都无法替代爸爸。父亲在男孩子的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父亲能更好的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理解、引导、教育儿子。父亲也要认识到,养家固然重要,赚钱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吗?那放弃了家庭教育,赚许多钱又有什么用呢?转变父亲在教育中的无足轻重这种观点,作者花了很多笔墨。

我觉得这本书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于,具体的爸爸如何教育孩子的技巧原则占的篇幅应该更大,而不是30%左右(. 从5章第2节到本书结束,我以为是具体的技巧方法之类,约占全书(206-145)/206)。就像我这篇书评,把主要笔墨花在了男孩教育的危机上。也可能首先是要唤醒爸爸教育儿子的雄心和认识到教育儿子的重要吧。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评《教出好儿子》

都说儿子的长相像妈,性格像爸,这也反映了在家庭里,爸爸对儿子的影响程度要超过妈妈。对于小男孩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的是汽车和宝剑,而不是洋娃娃和漂亮衣服。在生活中妈妈对他们的生活有无微不至的关怀,但过多的问候(如:你冷么?你要尿尿么?)和命令(如:赶紧过来吃饭!不要再吵了!)会让他们感觉到厌烦,这是小男孩的心理特征:他们崇拜的是那些比他们更有力量、让他们能真正发挥出野性的爸爸。所以,《教出好儿子》的作者从小男孩的生理、心理特征出发,让更多的爸爸们注重和自己的儿子交流和游戏,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更有利于儿子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是“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在开篇中,作者提出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归纳起来主要就是“阴盛阳衰”,在各方面上,女性的表现越来越突出,而男性正处于退步阶段,主要原因是男性越来越“娘”,而女性越来越有主导权,从这个现象中引申到了家庭教育中,作者进一步诱导在家庭中爸爸要承担起教育儿子的重担,并通过生活中的教育让儿子继承更好的男性习惯。甚至推出了“爸爸的今天,孩子的未来”这样令爸爸们不堪重负的责任,和中国“养不教,父之过”的训导如出一辙。从强调爸爸的重要性这个角度考虑,我个人倒是赞同爸爸应该多抽出时间来陪儿子一起游戏、相处,但从儿子的整体发展来说,我倒更希望爸爸妈妈都能参与其中,通过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不是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么?在孩子的培养上我们不用去讨论爸爸和妈妈谁更重要这个话题,而是爸爸妈妈都投入自己的精力,去爱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书中也有很多关于男孩女孩差别的生理分析,男孩女孩在学习、游戏中不同表现的现象阐述,以及爸爸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教导男孩的一些经验之谈。其中有很多的可取之处,包括其中的“认可情绪、纠正行为”,培养男孩的男性气质,让孩子在动态中学习成长等等,毕竟作者本人也是医学博士、精神科专家,同时还是两个男孩的爸爸。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让普遍的家庭只能拥有一个孩子,“4+2”的生活环境让“小皇帝”充满了娇气与傲气,要真正让他们成长,还真需要下一点功夫。
2012-1-3


育儿必须要爸爸的多多参与,这本是买给老公看的


帮同事买的好


还可以吧,但是不是属于很很经典那种的书!


孩子爸有认真看,而且看完了。可能缺少一些感动。


送朋友的没看过!


我既不是一名家长,也不是一位父亲。选择阅读这样的一本书,根本的原因是基于我的好奇心。众所周知,在中国这样的亚洲文化圈里,对于子女的教育,虽然近些年来各色的育儿书籍也不自觉的用“父母”来指代育儿教育的对象,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母亲承担了更多的子女的教育责任。我很好奇,一位男人,特别是一位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下的韩国男人,为什么会主动的对儿子的教育问题给予如此多的关注,我更加想知道他会在这样的一本书中提出怎么样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
令我比较遗憾的是,作者虽然另拥有一女,但是仍然还是不自主的将教育儿子的地位优先。在书里,即便是主动去探索男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但是还是不能逃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依旧将男人在教育儿子的位置置于从属——爸爸只是一个“搭把手”的角色。
书的一开始,就表现了这个爸爸的忧患意识。他所说的“阿尔法女孩”其实在中国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我们这里,我们管这样的现象叫“阴盛阳衰”。曾经在不经意的时候留意到了,如今的女孩子真是是要比同龄的男孩强势,并且也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男孩子在早期似乎也真是没有占更多的便宜。但是,我依旧认为,这仅仅是早期的现象,一旦他们长大成人到了二十多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时候,男孩还是要比女孩拥有更多的资源支配权,这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传统决定的并且也是男孩和女孩生理和心理的差异决定的。我也不讳言,虽然我身为一名女性,但是依旧更加的喜欢小男孩,许是因为家里的孩子只有一个外甥,而这个小外甥,也像极了本书封面的小男孩,吹弹可破的皮肤和天真的笑靥,的确是让人心动的,更何况,我固执的认为男孩子要比女孩更加的坚强而活可塑性强。如今这个时代,不管是“阿尔法女孩”的出现也好“阴盛阳衰”的出现也好,都体现了作者以及千千万和作者一样的父母的忧患意识。女孩子们已经开始和他们争夺起这个世界的控制权和资源了,他们必须变得更强。在韩国,拥有和中国一样的“男性危机”——啃老族、草食男,三十不立,如今,在亚洲文化的场,男性性别权威有走势渐微的趋势。从女性性别角色而言,我说不上是好是坏。总之,一个现象的出现就有一个现象的社会根源。如今,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也比从前深了,女性的选择面也较之从前宽了,再加上女性天生就有的性别忧患意识使得她们在这个社会中更加的努力。有句教育上的话很流行“男孩穷养女孩富养”,从这就可以看出,上一代男孩子金贵富养以至于现在都要将这样的警示编成教育书籍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作者的对男孩子的忧患绝非空虚来风。
本书的很多教育理念,因为我还没有经历,感同身受的并不深刻。我觉得,可贵的在于,作者告诉我们,爸爸们其实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作用是“母亲不管怎么样努力也无法达到的”。这也应该是给中国们的爸爸们唤起家庭教育责任心的“砖’吧,世界已经这么残酷了,你的儿子的教育绝不是母亲一个人的责任,少喝点酒少应酬点,为这个男孩子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多做些贡献吧。


书里的道理确实是这样,正在慢慢学习


非常喜欢的书,让家里的爸爸更多的来搭把手,而不是放手不管,和孩子相处的也更加融洽


是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起买的,但这本书的内容太笼统,蜻蜓点水一般,内容空洞,总的一句话就能概括,多和孩子交流。


看了以后,后悔以前对儿子太不负责了!!


第一购买 感觉不错


熬夜读教出好儿子:爸爸搭把手,儿子更出色,购买不后悔


很好,挺受益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