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驿站长

普希金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

普希金  

页数:

145  

译者:

刘玉宝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果戈理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文学家、宗教思想家。他的创作从关注故事传说到关注现实人生,他的思想从多神的民间信仰到笃信东正教,又揉进了许多诸如神秘主义等多方面因素,和普希金一起成为俄罗斯文学的早期缔造者,其作品广泛地运用魔幻的手法,包含宗教情怀,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并对后世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篇小说《外套》是果戈理的名篇,更典型地代表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外套》描写彼得堡一个小官吏的悲惨遭遇,发出了保护“小兄弟”的人道主义呼吁,对俄国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潮产生过强烈影响。

作者简介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年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大索罗庆采镇,1 852年卒于莫斯科)--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果戈理出身于乌克兰的地主家庭。1818一1819年,果戈理在波尔塔瓦省县立中学读书。1821年考入涅仁高级中学,1828年毕业。果戈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悲剧、史诗、讽刺作品)没有保存下来。1828年,果戈理迁居彼得堡。1829一1831年,果戈理担任小公务员,1 834年进大学教书,事业无成。  果戈理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模仿性的田园诗①《汉斯·古谢加顿》(1829年,发表时使用的是笔名B.阿洛夫)。作品发表后,受到评论界的嘲讽,果戈理因此焚毁了所有的存书。  受浪漫派民族学倾向的影响,果戈理以当时流行的“小俄罗斯”②为题材创作了中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两卷本,1831-1832年),受到普遍好评。在《狄康卡近乡夜话》中,果戈理或将真实的日常生活与虚幻的神话传说交织在一起,如《索罗庆采集市》和《圣诞前夜》,或借鬼怪神灵营造艺术效果,如《可怕的复仇》。中篇小说《伊万·费多罗维奇·什邦卡和他的姨妈》则初步展露出果戈理的讽刺才能。  在《狄康卡近乡夜话》之后,果戈理遵循不同的创作原则发表了小说集《密尔格拉德》(1835年)。收入《密尔格拉德》的作品从多个角度表现了小俄罗斯主题:《旧式地主》展示了外省地主日常生活的理想画面,流露出作者由难逃一死而引发的悲情;《维伊》首次采用恐怖小说的创作手法讲述民间神话传说;《塔拉斯·布尔巴》叙述的则是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哥萨克逝去的光荣。小说集的最后一个作品是讽刺小说《伊万·伊万诺维奇和伊万·尼基福洛维奇吵架的故事》。  同年,《小品集》(1835年)问世。除《略谈普希金》和《论小俄罗斯民歌》等评论文章外,《小品集》还收录了三部以彼得堡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其中,《涅瓦大街》表现的是虚幻的表象的主题,采用了变形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而《狂人日记》和《肖像》则是对崇高的艺术与低俗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对立的深刻思考。

书籍目录

果戈理简/3外套/13附录马车/109

章节摘录

  外套  在部里……不过,还是不说在哪个部为好。再也没有比各部、团和办事处的人,总之,再在没有比各种公务员更容易动怒的了。如今,每个人都认为,谁对自己不敬,那便是对整个社会的侮辱。据说,前不久,不知哪个县的警察局长递交了一份呈文,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国家法纪正趋衰弱,他的名声无端受辱。作为证据,他还特意在呈文后面附上了一部厚厚的小说。在小说里,每隔十页就会写到县警察局长,有几处甚至被描写成酩酊大醉的样子。因此,为了避免造成不愉快,我们姑且把要提到的这个部称为某部。话说某部有个某官员,说不上相貌出众。他身材矮小,脸上有些麻点,头发略显红褐色,看上去视力很差,脑门上有一块秃顶,两颊布满了皱纹,面色灰黄,像得了痔疮……有什么办法呢?都怪彼得堡的气候。说到官衔(我们这里张口就得先报官名),他是个终身九等文官①。众所周知,对于那些喜欢专挑软柿子捏的各路作家来说,九等文官正是他们尽情取笑和奚落的对象。他姓巴什马奇金。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这个姓是由巴什马克②变来的,至于何年何月,又如何变化而来,可就无从考究了。他的爷爷和父亲,甚至内弟,以及巴什马奇金家的老老少少都穿靴子,一年只换两三次鞋掌。他的名字叫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读者也许会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是生搬硬造出来的。不过,请大家相信,这名字绝不是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他不可能有别的名字,只能这样。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是深夜出生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是3月23号前夜。他已故的母亲是官员之妻,一个非常贤惠的女人,准备按规矩给婴儿行洗礼⑧。母亲躺在正对着门的床上,右边站着教父和教母④。教父伊万·伊万诺维奇.口十罗什金是个难得的大好人,在参政院当股长;教母阿丽娜·谢苗诺芙娜·别洛布留什科娃是一位警官的妻子,具有罕见的美德。他们给了产妇三个名字,让她任选其中一个:莫基亚,索西亚,还有殉道者霍兹达扎特。 “不行,”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已故的母亲想了想, “这些名字都不合适。”为了让她称心如意,他们把日历翻了一页,上面写着另外三个名字:特利菲里,杜拉,瓦拉哈西。“真让人受罪,”母亲说, “都是些什么名字呀,说实话,我听都没听说过。要是瓦拉达特或瓦鲁赫也行,可翻出来的却是什么特利菲里和瓦拉哈西。”他们又翻了一页日历,上面写着两个名字:帕甫西卡基和瓦赫季西。“算了吧,我看出来了,”母亲说, “这孩子就这命。既然如此,就给他起父亲的名好了。他父亲叫阿卡基,儿子也叫阿卡基罢。”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孩子受洗的时候哭了,还做了个鬼脸,好像知道自己将来要当九品文官。这就是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的来龙去脉。我们这样交代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之所以叫这个名字,绝对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可能有别的选择。他是何年何月到的部里,又是何人做的安排,谁都说不上来。部长和其他各级上司换了又换,而他却一直坐在原来的地方,保持着原有的姿势,既没升职也没降级,始终是个抄写文书的九等文官。因此,大家都以为他生来就是这副模样一一身穿文官制服,头上光秃见顶。部里的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他进门时,门卫不但不起身,甚至都不看他一眼,就当是一只普通的苍蝇飞过了接待室。上司对他的态度也有些冷漠、蛮横。有个副股长把公文直接塞到他鼻子底下,也不说一句“请您抄一下”或者“这是份挺有趣的卷宗”,以及在教养有素的机关常说的客套话。他看了一眼公文便接过来,不管是谁给他的,此人有没有权利这样做,拿起笔便埋头抄写。年轻的官员们搜肠刮肚地想着法儿嘲笑他、挖苦他,当着他的面讲些捏造出来的事,说他七十岁的房东太太打他,问他什么时候同房东太太结婚,还往他头上撒纸屑,说是下雪了。对这些,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总是什么都不说,就像他旁边一个人都没有,工作也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在这些人纠缠他的时候从没抄错过一个字。


编辑推荐

  《外套》被公认为是果戈里“彼得堡故事系列”思想与艺术的高知。《外套》主人公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被公认为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小人物”表象画廊中的一个典型。“小人物”那微不足道的快乐与深沉的痛苦,在果戈里对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厅内心世界的叙述中,以如此震撼人心的真实与力度展示出来。对于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来说,为自己添置一件过冬御寒的新外套,以替换早已穿破穿烂的旧大衣——几乎演变成他生活中的一个灾难、一个事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驿站长 PDF格式下载



一直期待有这样的俄汉互译书出现,既有趣,又可以学习俄语知识。


不错不错,快递挺快


书很好,书的质量也不错,物流也很给力!!!


还不错 希望有帮助吧


字很大,有点滥充篇幅的感觉。只是一部中篇小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