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儒林(第1辑)

庞朴 山东大学
出版时间:

2005-8  

出版社:

山东大学  

作者:

庞朴  

页数:

282  

字数:

365000  

内容概要

《儒林》是高品位的大型学术连续出版物,主要刊载儒学及儒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尤其欢迎儒学与现代文明对话、儒学与现实社会互动的研究性论文。 《儒林》以实事求是为圭臬,以兼容并蓄为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张对儒学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凡一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研究成果,我们都热忱欢迎。 《儒林》将秉承儒家“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优良作风,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力求成为儒学研究者的良朋益友,成为学人展现自己智慧与才华的一块新园地。 儒学,自孔子创始至今两千多年来,她浩浩荡荡,从古代走向现代,从现代走向未来;从齐鲁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东亚,从东亚走向世界。《儒林》是高品位的大型学术连续出版物,主要刊载儒学及儒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尤其欢迎儒学与现代文明对话、儒学与现实社会互动的研究性论文。本书为第一辑,以实事求是为圭臬,以兼容并蓄为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张对儒学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走向普世价值的儒家伦理儒学研究不应抽象化儒学与哲学创新与回归人文信仰动态与儒学转型的可能性儒林当兴读经之风”儒学应该向实用化方向发展比“新儒学”更新的儒学研究是否可能?郭店楚简与儒学的人性论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类型与议题儒学视域中的人与人之“在”——以孔子为中心的考察儒家仁和文化与人类文明的未来孔子的仁道理想与中庸的协调机制唐君毅和儒家民主观“李约瑟难题”与现代新儒学论处于解体危机中的儒教家族主义以及对新家族伦理的探索熊十力与柏格森“儒分为八”的再审视“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从《论语》与古“语”的相关性看孔门的知识资源与话语背景《论语》首章与《孔子家语屈节》篇——孔子政治命运悲剧的两个诠释 论齐鲁儒生对西汉儒学发展的贡献宋学与《宋论》——兼评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一贯问答》注释(上)《儒林》稿约

章节摘录

  书摘儒家文化源于曲阜,深含地方色彩,有特殊性也有局限性。历经两千多年的继承、变革、更新和汲取,儒家传统在前现代即已成为东亚文明的体现。百余年来,由于数代人的努力,儒家的文化传统经过西化、现代化、后现代、多元化等阶段,逐渐被世界认识、接受,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走出曲阜,覆盖中原,成为中国(乃至亚洲)一个主要思想学派,不断地影响着政治、经济、家庭与社会。它为建立东亚的礼仪制度,培养知识精英,影响民俗民习,监督政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群群既没有政治权势,又没有经济资本的书生,通过教育、转化、感悟,深刻地影响了无数中国及东亚人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生活行为准则,这一现象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含意深刻。  孔子选择了一条人世的人生道路,在夏商周三代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中,创造了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内容的意义世界。孟子、荀子及董仲舒继承、丰富了孔学。到了汉代,儒家思想流派多元多样,脉络错综复杂,仁义礼智信(五常)已经成为儒学的主要价值。汉唐以降,“五常”又传播到越南、朝鲜、日本东亚等国。明清两代、越南王朝、朝鲜朝和德川幕府都是儒学大盛时期。儒家的核心价值,在塑造了东亚知识人的人生观与宇宙观,如个人的身心整合、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人类与自然的持久和谐及人心与天道的相辅相成等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世纪中叶,欧洲等西方哲学观念大量输入中国及亚洲之前,儒家思想是定义东亚伦理的主要传统。在过去的二十年,“亚洲价值”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儒家思想引起了知识界的热烈讨论。以儒家文化价值为主的“亚洲价值”,体现在当代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说明了儒家伦理在当代有旺盛的生命力与说服力。“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价值,是广义文化中国的核心价值,也应当成为普世价值。它可以与各种民族文化传统,与西方启蒙所孕育的普世价值--理性、自由、法制、人权,与个人的尊严等,进行对话交流,取长补短,造福人类。  没有同情的理性会成为冷酷的算计,没有公义的自由会成为私利的助缘,没有礼仪的法律会成为控制的手段,没有责任的权利会成为掠夺的借口,不能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个人尊严将成为空谈。相反,有同情而无理性会成为滥情,有公义而无自由会成为强制,有礼仪而无法律会导致腐化,有责任而无权利会成为压迫,只要求社会安定,而不强调个人尊严,会沦于专政。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儒林(第1辑) PDF格式下载



非常经典的思想,读之受益匪浅。


书保存得还可以,内容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