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实话三国史

王晶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晶  

页数:

34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三国历史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罗贯中。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文学作品。我们是否想过,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精彩故事和人物形象,与真实的历史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去探究曾经上演的那’一幕幕波澜壮阔而又扑朔迷离的历史吧! 本书内容共六章,且前加总论之部分。总论主要说明东汉末年社会状况,总领各章节。第一章介绍汉末各地起义及反抗活动;第二章介绍诸武装势力的混战和割据过程;第三章介绍曹操的发展与其逐渐统一北方的历程,此章为本书重心;第四章主要介绍孙、刘集团的兴起及鼎足局面的形成;第五章重点介绍魏、蜀、吴三方政治、经济等诸领域的情况,以及三国的相互关系;第六章介绍三国相继消亡,至西晋建立政权,统一全国。 本书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新颖性,笔者力求运用新的史学理念、方法及记述形式进行撰述,以求有所发明。其亦为笔者立意的思想指导和基础。当然,在此需说明的是,文中、不少观点及对于学术问题的看法并非笔者首发,乃是受诸前辈史学家、学者研究之启迪,实不敢独占其功。文中相关引用,均已注明出处。

书籍目录

目序总论——东汉末年社会状态第一章 风起云涌 第一节 张角与黄巾起义 一、道教的产生和组织起义 二、起义爆发及其评价 第二节 五斗米教起义及其政权建立 第三节 张燕与“黑山”军起义 第四节 凉州地区起义与民族矛盾的加剧第二章 中原逐鹿 第一节 董卓擅政及其同吕布的复杂关系 一、董卓发迹和凉州集团的兴起 二、外、宦交恶及董卓入京 三、董卓擅权及其暴行 四、祸起萧墙与董卓之死 第二节 征讨董卓和关东军的迅速瓦解 第三节 公孙瓒与刘虞的幽州斗争 第四节 袁绍的兴起与发展壮大 一、夺取堂州 二、公孙瓒之死与袁绍兼据四州 第五节 关中地区的混战 第六节  袁术的兴亡与诸多势力的复杂关系 一、错综复杂的关系 二、袁术之死及其评价第三章 北方一统 第一节 崭露头角的曹操 一、众说纷纭的家世及其影响 二、曹操早期仕途活动介绍及微论 第二节 曹操与兖州 一、曹、袁政治关系始谈 二、占据兖州与巩固地盘 三、两次进攻徐州 四、曹操兖州平叛 五、再谈兖州保卫战及曹、袁关系 第三节 论士族阶层与曹操发展 一、士族地主演进的特征及其影响 二、平定兖州与世家大族的关系 第四节  “奉天子以令不臣” 第五节 征讨张绣与吕布 第六节 曹、袁官渡一决雌雄 第七节 曹操统一北方 一、克平四州 二、北征乌桓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再次投向袁术,与其修好,并派高顺进攻屯驻在小沛的刘备。吕布又一次结好袁术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必要详细说明。建安元年,吕布趁刘备同袁术发生战事之际袭取了徐州,致使刘备在前方失利的情况下,更加狼狈不堪,无奈之下只得向吕布求和,屯兵于小沛。然而,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吕布袭刘备,取下邳。备来奔。”即吕布袭击刘备,攻克下邳,刘备前来投靠曹操。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刘备在被吕布夺取徐州后向其请降,那么又怎么投奔曹操了呢?其实,这里面还存在着曲折。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就是说,刘备的确是先向吕布请降求和,而回到小沛之后又招兵买马,聚集力量。故而吕布十分恼怒,又率兵将其打败。刘备在这次失败后,才投靠了曹操。这一细节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或者误解。  刘备到许都投靠曹操,谋士程昱对曹操讲刘备此人素有雄才且甚得民心,应提早将其铲除,以防后患。曹操对此是怎样回答的呢?其日:“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失天下之心,不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认为现在是招揽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使天下贤能感到寒心。我们说,这当然是一个原因,也很合理。但至少尚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即曹操对刘备十分关照,不仅任命他为豫州牧(为“遥领”),而且还向他提供军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实话三国史 PDF格式下载



很好。澄清了三国演义的很多误区


个人十分喜欢三国,所以特别希望了解史实,故买了!


作为历史学的学生,有必要研读,书很好,大全美观。关键是视野独特。


虽然三国书不少,这本书的确是其中的上品。看情况书还有第二部,期待着,哈哈!


很短时间就看完了,还挺好的~说了许多三国中的小人物小事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