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家族企业发展进程及治理模式研究

张余华 华中科大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华中科大  

作者:

张余华  

页数:

33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家族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家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为数不少的家族企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但只要一提到家族企业,人们就会联想到家庭作坊以及与此相关的管理混乱、唯亲是用、短命等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几乎形成了一种主导观点,即要求家族企业放弃家族管理和控制的模式,努力向公众企业转型。 本书在进行广泛的文献搜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对不同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任何一种现有的公司内部治理模式都不能无条件地应用于所有的公司经营环境中,也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治理模式可以单独起作用。家族企业只有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建立起适合其发展进程的治理模式,才是保证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作者简介

张余华,女, 1964 年 12 月出生,湖北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管理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私营企业管理;开课方向: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教学经历,1987 — 2003 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2004 年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参与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家族企业健康发展的路径研究”、“中西部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正在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供应链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研究”。
获奖情况:武汉市授予“普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在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从教时,被评为“双创”先进个人、优秀工会干部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问题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 第三节 研究导向及方法 第四节 基本框架及创新点第二章 家族企业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第一节 家族企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四节 小结第三章 家族企业的界定、特征及优劣势分析 第一节 家族企业的界定 第二节 家族企业的特征 第三节 家族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第四节 小结第四章 家族企业发展进程的理论模式及现状考察 第一节 家族企业发展进程的理论模式及特征分析 第二节 介绍几种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类型 第三节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进程的现状考察 第四节 小结第五章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及现状分析 第一节 企业治理结构的含义及所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治理结构的类型及比较 第三节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考察 第四节 小结第六章 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演变分析 第一节 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理论 第二节 生命周期决定论 第三节 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演变分析 第四节 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演变案例 第五节 小结第七章 家族企业控制权的演进分析 第一节 控制权演进的理论 第二节 家族企业控制权的演进 第三节 家族企业控制权选择的效用函数分析 第四节 家族企业控制权的演进案例 第五节 小结第八章 构建适合家族企业发展进程的治理模式 第一节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基于生命周期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 第三节 构建适合家族企业发展进程的治理模式 第四节 小结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企业存在着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呈现出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形态日趋多样化的新特点,从而使企业的生命周期表现为多种类型。企业在发展进程中的各阶段都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家族企业永葆青春的秘诀在于它们拥有持久的核心竞争优势。  影响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维护家族荣誉、企业剩余收益、家庭稳定性、资金短缺及人力资本的激励政策,其中家族荣誉是决定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变化的主要力量。在初创阶段,家族企业表现为创业者拥有100%的所有权;在成长阶段,婚姻破裂、缺少资金及人才,使创业者会让出部分所有权,而出让的部分所有权是依据家族企业的发展进程逐渐进行且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在成熟阶段,如果家庭内部矛盾冲突、接班人选择不当、人才的激励政策等会影响到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变化,但家族会保持持股的临界点;衰退阶段,收购、兼并时有发生,家族企业或消亡或重获新生。  家族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是因为企业能给家族带来很多好处,如:经济优势、享受家族荣誉、创业者继续插手企业事务的机会、保证家族的传统和企业财产长期延续等。无论家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的哪一个阶段,家族都有着强烈的保持控制权的欲望。对家族企业来说,只有当资本市场完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才是令家族放心的。而完善的资本市场应是:完善的证券资本市场、完善的人力资本市场、完善的物质资本市场。  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是全球公认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经典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德日模式被认为有利于长远发展,因而优于注重短期收益的英美模式;而到了90年代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德日模式显示出了易被“内部人”控制、效率低下的短处,英美模式又受到青睐;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英美模式因决策行为短期化、董事缺乏兢兢业业精神、经营者阶层的权利日益膨胀、财务腐败丑闻不断等而受到美国理论界和公众非议。近年来,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家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完全分离,其治理结构既不同于英美模式,也不同于德日模式,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在家族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家庭无疑是既有所有权又有经营权的,表现为生产、经营、管理全部为同一家庭成员承担。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就出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趋势。欧美的家族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时大多实现了这种分离,但华人家族企业即使在规模很大时其所有权与经营权也不会彻底分离,甚至相反,在掌权者家族拥有的所有权已经比例很小的情况下,经营权仍能在掌权者家族中父子相传。在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普遍采取了现代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形式,但实际上仍保留家族经营的方式,在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上,均带有较浓厚的亲缘和家族经营色彩,各个企业的核心领导层,无不由家族集团的成员和家族姻亲组成和控制。  从不同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比较来看,任何一种现有的公司内部治理模式都不能无条件地应用于所有的公司经营环境中,也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治理模式可以单独起作用。家族企业只有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建立起适合其发展进程的治理模式,才是保证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家族企业发展进程及治理模式研究 PDF格式下载



不错,有自己的观点


很理论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