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变通之神

王中天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中天  

页数:

204  

内容概要

  回顾粤商的发展历史,离不开航海业的推动,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广东经济发展和粤商的形成。广东的海岸线全长4300公里,居全国之首。著名的广州港具有水位深、流量大、不淤浅的特点,这对于广州的对外贸易来说,无疑提供了最为便利的地理条件。改革开放以后,广东商人迎接着改革的春风,使广东省迅速发展起来。他们之所以能够驰骋在商海中历久不衰,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套独特的生意谋略,比如,“敢为天下先”、“人弃我取,抢占商机”、“
借来主义”、 “ 求新求变”、“
追求卓越”等。正是凭借着这些独特的商业谋略,使得他们走在国人的前面,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一群人。在市场经济中叱咤风云,而其中的粤商,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和考验,不仅保持着长盛不衰的趋势,而且愈加强盛。

书籍目录

第一回 粤商溯源
第二回 粤商性格特点
第三回 粤商英才一:从酒楼跑堂到泰国首富
第四回 粤商英才二:贫苦家庭走出的华人首富
第五回 粤商英才三:“我不可能一辈子都贫穷”
第六回 粤商英才四:地产奇才李兆基
第七回 粤商商道一:敢字当先,勇闯世界
第八回 粤商商道二:人弃我取,抢占商机
第九回 粤商商道三:强强联合,必将更强
第十回 粤商商道四:坚韧不拔,追求卓越
第十一回 粤商商道五:“借”来主义,寻求发展
第十二回 粤商商道六:诚实守信,做人之本
第十三回 粤商商道七:求新求变,取胜法宝
第十四回 粤商商道八:富不忘本,回报社会
第十五回 新粤商崛起
第十六回 粤商启示:城池尽失,江山

章节摘录

  粤商自古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在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商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粤商文化历史渊源深远,商业帝国浓厚。经商能力超群的他们,在商场多个领域都占据领衔的角色。在2009年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中,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刘銮雄、邢李源等粤商富豪赫然出现在榜粤商凭什么给点阳光就灿烂变通之神粤商凭什么给点阳光就灿烂。  粤商自古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在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商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粤商文化历史渊源深远,商业帝国浓厚。经商能力超群的他们,在商场多个领域都占据领衔的角色。在2009年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中,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刘銮雄、邢李源等粤商富豪赫然出现在榜单上。而在2010年的中国仁富榜中,上榜人数最多的仍旧是粤商。如今,粤商、浙商、苏商和闽商,这四大商帮在市场经济中叱咤风云,而其中的粤商,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和考验,不仅保持着长盛不衰的趋势,而且愈加强盛。  回顾粤商的发展历史,离不开航海业的推动,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广东经济发展和粤商的形成。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广东商人利用“海上丝绸之路”到海外做生意的记录。到了明代,航海业的兴盛带动了其他商业发展,广东商人更是足迹遍天下,广东成为我国著名的侨乡。到了清朝时期,乾隆下令封闭全国海关,仅留广州一个海关。从此,粤海关就成为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同时,清政府规定进入中国的外国商人只能同广州的十三行进行直接交易。这不仅促进了粤商的发展,也促进了广东社会经济的繁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广州已经是全国闻名的富饶地区,又是热带珍贵特产的集散地,并且迅速发展成为南方最大的商业与手工业中心。战国时期,广州已开始与邻国有贸易往来。据日本书刊记载:“楚国品物由交趾岭南(两广)蜀各地所输入。”  从秦汉开始,广东就已经开始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广泛地与内地和海外进行紧密的贸易往来。当时,广东开辟了自徐闻、合浦、番禺等港口,庞大的海上运输船队与亚、非、欧各国进行紧密联系。中国的丝织品、瓷器、铁器、铜钱、纸张、金银等以广州为起航站运往海外,换回珠宝、香料、象牙、犀角等,广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贸易大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当时“九大都会”其一的“番禺”就隶属于广州。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大庾岭新路的开辟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广州的水路交通以及对外贸易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当时,对外贸易有陆海两路,陆路主要是西北部的丝绸之路,海路贸易的都会主要是广州。尤其到了宋代,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鼎盛,加上宋朝对对外贸易的重视,广州的航海业发展也达到空前的发展程度。当时建造的大船高有四层,可以同时搭载上千人,大船就像一个豪华的屋子,卧室、客厅、餐厅、货仓和厕所等一应俱全。  在此时期,闻名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时期,而它的发祥地就是广东。这一条从广州始航的“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南海、印度洋、波斯湾、非洲东海岸,途经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程长达1400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从此,广州成为当时闻名世界的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世界东方大港。  宋人陶弼的《广州》这首诗,将广州当年对外贸易的繁荣景象描绘得十分真切。  日边市舶程途远,  琵琶洲中船樯繁。  岢峨大舶映云日,  新酒满筛蛮妪店。  在当时,每年来广州的外国商船有四十多艘。到了明清时期,从广州港口起航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发展到商品贸易全球化阶段,这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到了极盛时代。此时,广东的经济贸易与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的交流交织在一起,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和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的。  “海上丝绸之路”不但带动了丝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广东商人最初就是靠运输物产来从中获利,在后来的贸易活动中经济作物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就有荔枝、烟草和槟榔等作物。出口贸易不再局限于丝织品,很多水果、铁器、陶瓷等商品也开始远销国外。在《广东新语》中曾经这样记载,广东的香糖、果箱、铁器、藤、蜡、番椒、苏木、蒲葵等货物,“北走豫章、吴浙,西北走长沙、汉口”。这些货物也通过广州远销“红毛、日本、琉球、吕宋、帆踔二洋,悠悠数千里”,为广东商人赢取大量的利润。  ……


编辑推荐

  《变通之神:粤商凭什么给点阳光就灿烂》汇集了粤商中的大量真人真事,通过研究他们的性格特征、商业传统和心理文化,向读者剖析和展示粤商获取财富的经商技巧以及他们的成功经验,从而帮助广大有志于经商的朋友掌握与粤商打交道的本领。另外,也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们在仔细研读的同时,能够对广东商人的商道做出最好的诠释和解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变通之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