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疑难案例评析
2003-1
厦门大学出版社
陈立 编
316
258000
无
本书中的案例,有一部分是从《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刑事审判参考》上搜集的,再由本院教师和研究人员从法理上做更深入的研析。另有一部分则是我在担任厦门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时搜集的,这部分案例多数已经由相关的检察官撰写出案例评析发表于《厦门检察》,作者在收入时只略做文字处理,观点基本不加改动。这也是“本土资源”的利用。这部分案例的实务性较强。写作人员分析问题的方法简捷明快,但也由于其过于快捷地直奔主题,而少了一些我认为必要的法理探索。但作为原汁原味的由办案人员撰写的疑难案例评析,对法学院学生认识,熟悉刑法疑难案件的类型及其处理,亦不失为提供了一种极为鲜活的接触刑事司法实践的机会。
丛书总序前言第一篇 危害公共安全罪 1 姜某爆炸案 ——危险犯的既遂标准及中止问题 2 吴某、黄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行为人主观心理态度的认定问题 3 周某某交通肇事案 ——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的分析 4 张某交通肇事案 ——欧打司机致使司机未停车既起身互殴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如何认定第二篇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5 林某等人销售有害食品案 ——将被有毒物质污染的工业用猪油作为食用猪油销售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如何定性 6 周某某虚报注册资本案 ——虚报注册资本罪主体的认定问题 7 江某、林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 ——如何理解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客观要件中的“被诈骗” 8 黄某与许某、徐某贷款诈骗案 ——内外勾结作案部分利用职务之便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9 鲁某信用证诈骗案 ——信用证诈骗是否以非法占有目的为要件及其证明以及单位犯罪的认定问题 10 陈某、邹某某信用证诈骗、伪造金融票证案 ——对使用欺诈手段而案发前已全部归还款项的行为如何认定以及我国刑法主权原则的缺漏问题 11 某电子公司偷税案 ——法定代表人自首能否视为单位自首 12 申某合同诈骗案 ——租车后质押骗款如何认定犯罪数额 13 苏某某合同诈骗案 ——如何区分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 14 李某山等人强迫交易案 ——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与强迫交易罪第三篇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四篇 侵犯财产罪第五篇 贪污贿赂罪
无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你拥有
内容不错,别人推荐的
帮同学买的 据说蛮好
让我懂得了怎样去分析案列,这样去理解刑法的内涵。
还可以,,,,,,,,
这本书很好,分析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