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南方特用作物

林光美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

林光美  

页数:

506  

字数:

854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介绍药用作物、香料作物、色素作物等南方特用作物的资源、栽培、开发与利用。全书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部分,上篇为特用作物的相关基础理论,中篇为特用作物开发利用的原理与途径,下篇为南方特用作物主要品种。本书可作为农学、林学、园艺、生命科学、生药学、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林光美,博士研究生,现为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泰宁县科技副县长。福建农林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和一级学科博士点——“作物学”(药用植物方向)学科带头人,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药用植物学科的岗位科学家,兼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专家、福建省专家服务团专家、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药杂志》编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中药材》杂志编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气象》杂志审稿专家、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第八届粮油作物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会理事。2003年被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教育厅等单位共同授予“福建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2005-2006年被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福建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评为“优秀教师”。2008年,被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等单位共同授予“福建省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长奖先进个人”。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内容简介 上篇 总论第一章 绪论 1 特用作物含义 2 地道药材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章 无公害中草药生产 1 无公害中草药概念 2 危害中药污染物的种类 3 农残检测与安全限量 4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章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概念 2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实施意义 3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内容 4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认证检查 5 中药材GAP基地的资料整理 6 中药材质量管理 7 福建省中药材GAP研究及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本章参考文献第四章 中药材经济管理 1 中药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 中药材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 3 中药材产业经济管理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趋势 4 中药材企业预测、决策与计划 5 中药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 6 中药材成本控制 7 中药材产业的经营与管理 8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药材产业化及其推进战略 9 闽台中药材区域经济合作 本章参考文献 中篇 特用作物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第一章 中药基础知识与应用 1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2 中药的性能 3 中药的应用 4 常用中药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章 特用作物的栽培技术基础 1 生态环境与特用作物栽培 2 特用作物的育种和良种繁育 3 特用作物的播种和移栽 4 特用作物的田间管理 5 特用作物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6 特用作物的采收与产地加工——以药用作物为例 7 特用作物的引种驯化栽培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章 特用作物组织培养与设施栽培 1 特用作物的组织培养 2 特用作物的组织培养实例——鱼腥草组织培养初步试验 3 特用作物的设施栽培 本章参考文献第四章 野果野菜加工保藏技术 1 野果野菜加工保藏原理 2 罐头制作 3 蜜饯与果酱加工 4 小菜腌制 5 速冻保鲜 6 果醋酿造 本章参考文献第五章 保健食品开发 1 保健食品概述 2 保健茶与药茶 3 药膳开发 4 药膳开发的方向 本章参考文献第六章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提取 1 天然香料概述 2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制取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第七章 天然色素的提取 1 天然色素概述 2 天然色素的种类、生理及保健功能 3 天然色素的提取 本章参考文献第八章 其他特用作物资源开发 1 观赏药用植物 2 植物源甜味剂 3 植物源农药 本章参考文献 下篇 中国南方特用作物开发与利用第一章 巴戟天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章 百合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第六十七章 满山白第六十八章 枇杷第六十九章 肉桂第七十章 三尖杉第七十一章 山苍子第七十二章 山胡椒第七十三章 山茱萸第七十四章 使君子第七十五章 乌梅第七十六章 银杏第七十七章 余甘子第七十八章 栀子第七十九章 茯苓后记 3 化学成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章 白花益母草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不良反应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四章 白术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效果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五章 薄荷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六章 草珊瑚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七章 川芎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八章 丹参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九章 栝楼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十章 广藿香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十一章 绞股蓝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 4 开发利用途径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十二章 金线莲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十三章 桔梗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十四章 雷公藤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效果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及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十五章 莲子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十六章 芦荟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效果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十七章 罗汉果 1 生物学特性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十八章 马齿苋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效果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十九章 马蓝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应用 4 药用价值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十章 麦冬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药理、功效、临床效果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十一章 蔓荆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十二章 曼陀罗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和临床效果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和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十三章 玫瑰茄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十四章 魔芋 2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十五章 牛蒡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牛蒡的开发前景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十六章 山药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十七章 胜红蓟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十八章 石菖蒲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十九章 石斛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十章 石蒜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与功效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十一章 薯莨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与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十二章 太子参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加工 8 展望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十三章 天麻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十四章 甜叶菊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和临床效果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十五章 西洋参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加工 8 市场行情及预测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十六章 仙草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十七章 玄参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十八章 延胡索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三十九章 阳春砂仁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效果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本章参考文献第四十章 养心草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害防治 7 采收与加工 8 市场前景 本章参考文献第四十一章 野甘草 1 植物学特征 2 生长习性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和临床效果 4 开发利用途径 5 栽培技术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采收和加工第四十二章 野葛第四十三章 一见喜(穿心莲)第四十四章 薏苡第四十五章 益智第四十六章 淫羊藿第四十七章 郁金第四十八章 鱼腥草第四十九章 玉竹第五十章 泽泻第五十一章 浙贝第五十二章 紫苏第五十三章 凹叶厚朴第五十四章 八角茴香第五十五章 百两金第五十六章 槟榔第五十七章 杜仲第五十八章 佛手第五十九章 橄榄第六十章 红豆杉第六十一章 黄饭花第六十二章 金银花第六十三章 苦楝第六十四章 两面针第六十五章 龙眼第六十六章 绿衣枳实


编辑推荐

  《中国南方特用作物》涉及药用作物、天然香料作物、天然色素作物、观赏作物、甜味剂作物、植物源农药作物等几种类型作物的资源调查、规范化栽培与开发等,共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部分。上篇为总论,主要介绍南方特用作物的概念界定,特用作物生产的相关理论;中篇主要介绍特用作物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涉及中药利用、人工栽培、组培与设施农业、食品开发利用等具体的开发利用途径,着重理论介绍,同时有案例支持,可操作性强;下篇为各论,主要介绍适宜南方地理气候生长的重点特用作物品种,包括植物学特性、栽培品种、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开发利用途径、栽培技术、市场行情等,内容翔实,信息量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南方特用作物 PDF格式下载



很好很全面,学习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