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面向终末的美德

(德) 佩特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德) 佩特森  

页数:

410  

译者:

谷裕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罗马书讲疏》是从佩特森遗稿中整理出版的新约释经学作品之一,亦是其中唯一一部对新约篇章进行完整讲疏的文字。《罗马书》向来就是考察新约释经学家本事的试金石,佩特森又对保罗文献一直情有独钟,故本书的重要性自不待说,德文版遗稿出版时,它就被列为其首。《罗马书》对于新教的几个核心问题意义重大,对当时处于思想转变期的佩特森来说亦是如此。本书因此也是理解佩特森内在思想转变及改宗之举的核心文献。
  因本书本是佩特森上课用讲稿,故而语气犀利轻快,明晰通畅,饱含激情,简短处只寥寥数语,重点处则长篇大论,全篇一气呵成,自出机杼。讲疏中,佩特森采用了传统的逐句讲疏的方式,一目了然,能让读者很快把握最基本的读经方式,并培养扎实的释经学基本功。再加上语言上的深入浅出,这部基本而经典的释经学教材对读者来说十分友好。
  纵观全书,佩特森释经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即“终末论-圣事”这一框架,佩特森对各种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对当时学界一些观点的或褒或贬,实际上都不离此框架,所以,细到逐字逐句释读的时候,读者也都不会迷失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他本人的专业出身,所以他在释经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语境,并十分驾轻就熟地汇入许多宗教史、古代教会史、教父学方面的知识点,严丝合缝,信手拈来。这也是佩特森讲疏的一大亮点。

作者简介

  E.
佩特森(1890-1960),是20世纪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神学家,卡尔?巴特称之为“此世的边缘人物”。佩特森出生于德国北部的一个瑞典裔新教家庭,是教父学、古代教会史、古代宗教史和新约释经学等多学科的专家。20世纪20年代,他作为新约释经学教席教授,执教于波恩大学新教神学系。佩特森的人生,在其不惑之年——1930年——发生了重大转向,这一年,他改宗罗马天主教。此后,他失去了在德国的任教资格,辗转移居意大利,并在罗马组建了家庭,育有子女五人。直至1956年,他去世前4年,才在罗马的直属教廷的基督教考古学研究所获得正式的教授资格。1960年,他逝于家乡汉堡。
  佩特森生前发表作品不多,主要有:《神学论文集》(1951)、《神学旁注》(1956)、《早期教会、犹太教与灵知派》(1959)等。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其珍藏在都灵大学的大量遗稿的整理出版,我们才得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一窥佩特森神学——尤其是其新约释经学——的全貌。研读他的释经学作品,不仅对于深入理解其生平,特别是他的改宗大有裨益,亦能重见这位当时的神学先锋人物,是如何对当时或后来一批大名鼎鼎的神学家,如巴特、凯泽曼、施里尔、拉辛格(教皇本笃十六),产生深远影响的。

书籍目录

“新约历代经解”出版说明(刘小枫)
中译本说明(刘小枫)
德文版编者导言
引言
开篇 一章1至7节
过渡 一章8至17节
第一段 一章18节至三章20节
第二段 三章21节至四章25节
第一小段 三章21至31节
第二小段 四章1至25节
第三段 五章1节至八章39节
第一小段 五章1至11节
附:保罗对信的理解
第二小段 五章12至21节
附:罪与新义
第三小段 六章1至23节
第四小段 七章1至25节
第五小段 八章1至17节
第六小段 八章18至39节
第四段 九章1节至十一章36节
第一小段 九章1至33节
第二小段 十章1至21节
第三小段 十一章1至36节
第五段 十二章1节至十六章27节
第一小段 十二章1至21节
第二小段 十三章1至14节
第三小段 十四章1节至十五章13节
第四小段 十五章14至33节
第五小段 十六章1至27节
佩特森所用《罗马书注疏》文献
译后记

章节摘录

  客观上讲,佩特森对犹太人的看法也值得商榷。他坚持认为,基督教和基督徒取代了作为神的子民的犹太人。但我们必须看到,他不是一概而论的。他认为犹太人不再是神的选民,神的遴选转向了新的子民,教会成为真正的以色列,获得了终末的“荣耀(Doxa)”,而犹太信众则感觉到神的动怒,他们为神所容忍,直到最后审判。教会和犹太会堂因此是一个集体,犹太人在哭墙边的痛哭和基督徒庆祝基督登基的喜悦互为补充,它们均为尚未兑现的终末保留的标记。可见,佩特森并没有把这种状态视为最终状态,而是暂时的交织状态。倘若神真的驱逐了他的子民,按道理就不会有犹太人认信基督;没有犹太人,基督的第一次来临不可想象。同理,没有犹太人,他的复临同样不可想象。源自外邦人的基督徒如果失去与犹太人的联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佩特森因此反对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理论,反对单纯从宗教史出发对犹太教的评判。犹太问题对于佩特森来说是一个开放的神学问题,只有在未来方能找到解决的答案。由此可见,在犹太人和基督徒关系的问题上,佩特森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在对待国家的问题上,由对《罗马书》十三章的注疏中可以看出,佩特森的思想也并非无懈可击。今天的释经学已经证明,《罗马书》十三章l节以下的文字把国家宪法认作神的规定,而保罗在《罗马书》十三章5节中又把它和良心联系到一起,这就等于又将其置于具体国家形式之下,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政治上的后果。


编辑推荐

  《新约历代经解·面向终末的美德:罗马书讲疏》是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面向终末的美德 PDF格式下载



《罗马书讲疏》是从佩特森遗稿中整理出版的新约释经学作品之一,亦是其中唯一一部对新约篇章进行完整讲疏的文字。《罗马书》向来就是考察新约释经学家本事的试金石,佩特森又对保罗文献一直情有独钟,故本书的重要性自不待说,德文版遗稿出版时,它就被列为其首。《罗马书》对于新教的几个核心问题意义重大,对当时处于思想转变期的佩特森来说亦是如此。本书因此也是理解佩特森内在思想转变及改宗之举的核心文献。
  因本书本是佩特森上课用讲稿,故而语气犀利轻快,明晰通畅,饱含激情,简短处只寥寥数语,重点处则长篇大论,全篇一气呵成,自出机杼。讲疏中,佩特森采用了传统的逐句讲疏的方式,一目了然,能让读者很快把握最基本的读经方式,并培养扎实的释经学基本功。再加上语言上的深入浅出,这部基本而经典的释经学教材对读者来说十分友好。


质量很好 分析经典深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