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尚书易解

周秉钧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秉钧  

页数:

29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九四六年秋,周君秉钧来任教于湖南大学,既相见,未几,以所著《尚书札记》示余。余亟展读,中多胜义,间有与余勖日所说《书》义不谋而合者,余甚多之,以是识君之善读古书也。今年夏,君将以暑休归里,来余斋告别,手《尚书易解》一册见示,则君数年来日读商周古文,取前所为《札记》拓而大之,兼采前人成说,益以己意,营萃而成者也。君以余嗜读古文,与君有同好,请以:石弁君书.首。余念近数十年吾湘人治《尚书》者尤伙,自善化皮先生、长沙湘潭两王先生外,常德杨筠如撰《窍诂》,为王静安所称,而亡友益阳曾星笠着《正读》,于经文纠结难明之义,剖肌析理,能道其所以,胜义缤纷,独为卓绝。君既广览儒先之述作,复撷曾、杨之善说,其前此未及明者,便下己意,综合为此编,于是先儒所称诘訑聱牙号为不易读者,得君爬梳而整比之,庶几乎人人可读矣。余既端诵君书一遇,复妄有触发,为向所未及知者凡数事,因徇君弁言之请,并书之以质于君焉。一事:《盘庚》三篇,上篇告众戚在位,中篇戒殷民,皆将迁而尚未迁之事也。

作者简介

周秉钧,字源远,民国5年(1916)五月生于高家坊乡永峰北冲。世代务农。6岁发蒙读私塾。25年秋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师承刘博平、杨树达,专攻文学、音韵、训古之学。29年毕业留任助教。35年8月调入湖南大学任讲师。1953年起在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古汉语和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任副教授、教授。1986年出任中文系主任。

书籍目录

杨遇夫先生序自序凡例尚书易解卷一 虞夏书 尧典 皋陶谟 禹贡 甘誓尚书易解卷二 商书 汤誓 盘庚 盘庚上 盘庚中 盘庚下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尚书易解卷三 周书上 牧誓 洪范 金滕 大诰 康诰 酒诰 梓材尚书易解卷四 周书中 尚书易解 召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奭 多方 立政尚书易解卷五 周书下 顾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编辑推荐

《尚书易解(繁体竖排版)》是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尚书易解 PDF格式下载



记得当年学先秦文献的时候,老师讲《尚书》即是以此本入门。对普通读者或者加翻译的本子更好,有点古文功底的,用这本挺好的。


知道是竖排开始还有些担心会不习惯,但是拿到书后看了一下,发现竖排的排版方式有个最大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好处是,每一段文字后面紧跟注释,不用像横排版本的书那样,看一行,然后对编号,再跑老远找注释,视线不用跑来跑去,看的过程流畅舒服得多了。第一次买竖排的书,不知是不是所有竖排古籍类书都这样,总之这样的排版对于注释极多的古籍来说更加适合。另外内容注释简明扼要,很适合作为刚接触尚书的人看。


好书,很值得一读!


很好的一本书,民国学术人的素养很高


文字格式很好,内容很典雅、准确。


导师推荐的,看了感觉的确不错!


也算是好书了,贵州人民出版社的《尚书全译》是以该书为基础作的。不过这本书中有几个错别字。。。额。繁体竖排。五号字。


搞学术的和研究国学的都要了解,很容易读的。


内外质俱好。书选尽是弃伪存真之二十八篇,可信,精辟,易读。华东师大版文史古籍制作很专业,八十年代版说苑,新序,黄典诚诗经通译新诠等皆然。黄注诗经比肩程蒋注析本或出其右。


竖排繁体一直是我买古文的一大要求,字体很清晰,印刷不错。关于读的方面,注解详细,不厌其烦重复备注,方便我这种记性不是很好的人。对于有争议之处,作者提出自己看法,甚好,周先生的书值得看,但对于入门者仍显深奥。


注释比较简明,颇便阅读


要看的话,还可以。仔细看看,还行。但是每一本古书,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看透,千万别冲动购物啊。


书内容详尽,篇首有说明,一句一释。实在是很详尽。最适合初学者读。


注释简洁明了,字体印刷清晰,纸张略可,装订好。


周先生的著作,值得買。但這品相太差了,就地攤上買來的一樣。封底臟死了。


  《尚书》是儒家五经之一,原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帝王之书”,为一部多体裁上古历史文献集,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是我国历代国家治理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并列。《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一词的本义是指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尚”,“上”也,表示尊信的意味;《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即 “公开的皇室卷宗”。《尚书》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皇室文献,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汉人传说先秦时《书》10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今天来看,绝大部分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西汉时期,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那时恭王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并且将这些书都交还孔子的后人孔安国,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另有相传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尚书》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要旨: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因此,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