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冯友兰  

页数:

56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冯友兰著本书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赞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本书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作者简介

冯友兰(一八九五-一九九○),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书籍目录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第一篇 子学时代
第一章 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二、哲学之方法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六、哲学之统一
七、哲学与哲学家
八、历史与哲学史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第二章 泛论子学时代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
二、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五、古代著述体裁
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一、鬼神
二、术数
三、天
四、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
五、人之发现
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二、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
三、正名主义
四、孔子以述为作
五、直、仁、忠、恕
六、义利及性
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二、《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三、墨者为一有组织之团体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六、兼爱
七、宗教的制裁
八、政治的制裁
九、余论
第六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四、性善
五、孟子反功利
六、天、性及浩然之气
第七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一、杨朱及道家之初起
二、陈仲子
三、许行、陈相
四、告子及其他人性论者
五、尹文、宋轻
六、彭蒙、田骈、慎到
七、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
第八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二、老学与庄学
三、楚人精神
四、道、德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
六、处世之方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
八、《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
九、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
第九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一、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二、《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
四、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五、公孙龙之“白马论”
六、公孙龙所谓“指”之意义
七、公孙龙之“坚白论”
八、公孙龙之“指物论”
九、公孙龙之“通变论”
十、“合同异”与“离坚白”
十一、《天下篇》所述辩者学说二十一事
十二、感觉与理智
第十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一、庄子与楚人精神
二、道、德、天
三、变之哲学
四、何为幸福
五、自由与平等
六、死与不死
七、纯粹经验之世界
八、绝对的逍遥
九、庄学与杨朱之比较
第十一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
一、战国时墨家之情形
二、《墨经》中之功利主义
三、论知识
四、论“辩”
五、《墨经》中“同异之辩”
六、《墨经》中“坚白之辩”
七、《墨经》对于其他辩者之辩论
八、《墨经》对于兼爱之说之辩护
九、对于当时其余诸家之辩论
第十二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
一、荀子之为学
二、荀子对于孔子、孟子之意见
三、荀子对于周制之意见
四、天及性
五、荀子之心理学
六、社会国家之起源
七、礼论、乐论
八、王霸
九、正名
第十三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
一、法家之学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之趋势
二、法家之历史观
三、法家之三派
四、三派与韩非
五、法之重要
六、正名实
七、严赏罚
八、性恶
九、无为
十、法家与当时贵族
第十四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
一、关于礼之普通理论
二、关于乐之普通理论
三、关于丧礼之理论
四、关于祭礼之理论
五、关于婚礼之理论
六、关于孝之理论
七、《大学》
八、《中庸》
九、《礼运》
第十五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一、《周易》之起源及《易传》之作者
二、八卦及阴阳
三、宇宙间诸事物之发展变化
四、宇宙间事物变化之循环
五、易象与人事
六、《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第十六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
一、儒家之六艺论
二、儒家所以能独尊之原因

第二篇 经学时代
第一章 泛论经常时代
第二章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一、阴阳家与今文经学家
二、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
三、董仲舒在西汉儒者中之地位
四、元、天、阴阳、五行
五、四时
六、人副天数
七、性情
八、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
九、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
十、灾异
十一、历史哲学
十二、《春秋》大义
第三章 两汉之际纬之象娄之学
一、纬与谶
二、所谓象数之学
三、阴阳之数
四、八卦方位
五、卦气
六、孟喜、京房
七、音律配卦
八、其他纬书
九、阴阳家与科学
第四章 古文经学与扬雄、王充
一、“古学”与刘歆
二、扬雄
(一)《太玄》
(二)《法言》
三、王充
(一)自然主义
(二)对于当时一般人见解之批评
(三)王充对于历史之见解
(四)方法论
(五)性说
(六)对于命运之见解
第五章 南北朝之玄学(上)
一、玄学家与孔子
二、何晏、王弼及玄学家之经学
三、阮籍、嵇康、刘伶
四、《列子》中之惟物论及机械论
五、《杨朱篇》中放情肆志之人生观
第六章 南北朝之玄学(下)
一、向秀与郭象
二、“独化”
三、宇宙间事物之关系
四、天然及人事之变化
五、“无为”
六、圣智
七、“逍遥”
八、“齐物”
九、“至人”
第七章 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
一、中国佛学与中国人之思想倾向
二、佛家与道家
三、“六家七宗”
四、僧肇所讲世界之起源
五、僧肇之不真空义
六、僧肇之物不迁义
七、僧肇所说之圣人
八、僧肇之般若无知义
九、道生之顿悟成佛义
十、当时对于神灭神不灭之辩论
第八章 隋唐之佛学(上)
一、吉藏之二谛义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
(一)唯识教双离空有
(二)识之四分
(三)第一能变即阿赖耶识
(四)第二能变末那识及第三能变前六识
(五)一切唯识
(六)三性、三无性、真如
(七)转识成智
三、法藏之《金师子论》
(一)“明缘起”
(二)“辨色空”
(三)“约三性”
(四)“显无相”
(五)“说无生”
(六)“论五教”
(七)“勒十玄”
(八)“括六相”
(九)“成菩提”
(十)“入涅檠”
(十一)主观的唯心论与客观的唯心论
第九章 隋唐之佛学(下)
一、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一)真如、如来藏
(二)三性
(三)共相识与不共相识
(四)万法互摄
(五)止观
(六)诸佛染性
(七)觉与不觉
(八)天台宗与唯识宗及华严宗之比较
(九)湛然“无情有性”之说
二、慧能、神会、宗密
(一)慧能、神会与禅宗
(二)无念
(三)对于无念之另外解释
(四)宗密所述禅宗七家
(五)宗密和会“宗”“教”
(六)宗密所述之五教
第十章 道学之初兴及道学中“二氏”之成分
一、韩愈
二、李翱
三、道学与佛学
四、道教中一部分之思想
五、道教中之科学精神
第十一章 周濂溪、邵康书
一、周濂溪
(一)《太极图说》
(二)《太极图说》与《通书》
二、邵康节
(一)太极与八卦
(二)先天图及其他图
(三)特殊的事物之发生
(四)人与圣人
(五)世界年表
(六)政治哲学
第十二章 张横渠及二程
一、张横渠
(一)气
(二)宇宙问事物所遵循之规律
(三)宇宙间之几种普遍的现象
(四)横渠所说之天文地理
(五)性说
(六)天人合一
(七)对于“二氏”之批评
二、程明道与程伊川
(一)天理
(二)对于佛氏之批评
(三)形上、形下
(四)气
(五)性
(六)阴阳、善恶之消长
(七)明道所说之修养方法
(八)伊川所说之修养方法
第十三章 朱子
一、理、太极
二、气
三、天地人物之生成
四、人物之性
五、道德及修养之方
六、政治哲学
七、对于佛家之评论
第十四章 陆象山、王阳明及明代之心学
一、陆象山
二、杨慈湖
三、朱陆异同
四、朱子以后之理学
五、陈白沙与湛甘泉
六、王阳明
(一)《大学问》
(二)知行合一
(三)朱王异同
(四)对于“二氏”之批评
(五)爱之差等
(六)恶之起源
(七)动静合一
(八)阳明心学所引起之反动
七、王龙溪及王心斋
第十五章 清代道学之继续
一、汉学与宋学
二、颜李及一部分道学家
(一)理、气
(二)性、形
三、戴东原
{一)道、理
(二)性、才
(三)求理之方法
(四)恶之起源
(五)东原与苟子
第十六章 清代之今文经学
一、清末之立教改制运动
二、康有为
(一)孔子立教改制
(二)《大同书》
三、谭嗣同
(一)仁与“以太”
(二)有无与生灭
(三)大同之治
(四)论教主
四、廖平
(一)经学一变
(二)经学二变
(三)经学三变
(四)经学四变
(五)经学五变
五、经学时代之结束
附录
原儒墨
原儒墨补
原名法阴阳道德
原杂家(与张可为君合作)
孟子浩然之气章解
审查报告一(陈寅恪)
审查报告二(金岳霖)
审查报告三(陈寅恪)
校勘后记(蔡仲德)

章节摘录

  二  【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其所以能有此特殊之情形,必有其特殊之原因。[注]兹分述之。  【注】胡适之先生论老、孑L以前之时势,归结于:“政治那样黑暗,社会那样纷乱,贫富那样不均,民生那样困苦。有了这种形势,自然会生出种种思想的反动。”(《中国哲学史大纲》,页四二,此种形势在中国史中几于无代无之,对于古代哲学之发生,虽不必无关系,要不能引以说明古代哲学之特殊情形。梁任公先生所论是矣。然梁先生所举“当注意”各事,亦多为后世所通有者,兹均不及之。(参看《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辑,页十一、十六。)  自春秋迄汉初,在中国历史中,为一大解放之时代。于其时政抬制度,社会组织,及经济制度,皆有根本的改变。盖上古为贵族政治,诸国有为周室所封者,有为本来固有者。国中之卿大夫亦皆公族,皆世其官;所谓庶人皆不能参与政权。《左传·昭七年》谓:“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有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古代政治上为贵族世官世禄之制,故社会组织上亦应有此种种阶级也。贵族政治破坏,上古之政治及社会制度起根本的变化。赵翼曰: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并而为七国,益务战争,肝脑涂地,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而兼并之力,尚在有国者。天方借其力以程混一,固不能一旦扫除之,使匹夫而有天下也。于是纵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使秦皇当日发政施仁,与民休息,则祸乱不兴,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惟其威虐毒痛,人人思乱。四海鼎沸,草泽竞奋。于是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然楚汉之际,六国各立后,尚有楚怀王心、赵王歇、魏王咎、魏王豹、韩王成、齐王田儋、田荣、田广、田安、田市等。即汉所封功臣,亦先裂地以王彭、韩等,继分国以侯绛、灌等。盖人情习见前世封建故事,不得而遽易之也。乃不数年而六国诸王皆败灭。汉所封异姓王八人,其七人亦皆败灭。则知人情犹狃于故见,而天意已另换新局,故除之易易耳。而是时尚有分封子弟诸国,迨至七国反后,又严诸侯王禁制,除吏皆自天朝,诸侯王惟得食租衣税,又多以事失侯。于是三代世侯世卿之遗法,始荡然净尽,而成后世征辟选举科目杂流之天下矣,岂非天哉!(《廿二史札记》卷二,《广雅丛书》本,页九)  吾人对于赵翼所谓天意,虽不同意,然贵族政治之崩坏实当时大势之所趋。此在春秋之时已见其端,故宁戚以饭牛而得仕于齐,百里奚以奴隶而仕于秦;此庶人之升而为官者也。《诗》有黎侯之赋《式微》,《左传》谓:“栾,却,胥,原,狐,续,庆,伯,降为皂隶。”(昭三年,《左传》卷二十,《四部丛刊》本,页十六)孔子本宋之贵族,而“为贫而仕”,“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此贵族之降而为民者也。如是阶级制度,遂渐消灭,至汉高遂以匹夫而为天子,此政治制度及社会组织之根本的变动也。  与贵族政治相连带之经济制度,即所谓井田制度。《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七年》芈尹无宇曰:“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左传》卷二十一,页十六)所谓王土王臣,在后世视之,只有政治的意义,然在上古封建制度下,实兼有经济的意义。上所述社会上之诸阶级,亦不只是政治的、社会的,而亦且是经济的也。盖在上古封建制度下,天子、诸侯及卿大夫,在政治上及经济上皆为人民之主。例如周以土地封其子弟为诸侯,即使其子弟为其地之君主兼地主也。诸侯再以其地分与其子弟,其子弟再分与庶人耕种之。庶人不能自有土地,故只能为其政治的经济的主人作农奴而已。《左传》、《国语》中所载当时之政治,皆不过有数几家贵族之活动;所谓人民者,但平时为贵族工作,战时为贵族拼命而已。王船山曰:  三代之国,幅员之狭,直今一县耳。仕者不出于百里之中,而卿大夫之子恒为士,故有世禄者有世田,即其所世营之业也。名为卿大夫,实则今乡里之豪族而已。世居其土,世勤其畴,世修其陂池,世治其助耕之氓。……(《读通鉴论》卷十九,《船山遗书》本页十六)  ……


编辑推荐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上下)》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全书分为上、下册。第一篇 是子学时代,第二篇 为经学时代。从孔子到淮南王为子学时代,自董仲舒到康有为为经学时代。子学时代主要介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经学时代则记述了从汉代到晚清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哲学史 PDF格式下载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陈寅恪曾评此书,以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骄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紫阳之学,宜其所系统而多新解”。此书的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此书的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为前人所未发,后人所不能改,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此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赞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本书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如果说胡适讲哲学史“截断众流”地从“诗的时代”讲起,那么冯友兰的这本哲学史,以大气魄把两千年来的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是另一种“截断众流”。这本哲学史,上篇讲诸子,下篇讲玄、佛、道、朴之类,虽略有粗泛之感,但也算举玄勾要,有条理且有通识,远高于现今的许多抄书家。纵论中国哲学史,不可能不择要而述,如何取材、如何裁剪、如何组织,最是反映著者的眼界和学识。在内容本身而言,其实儒墨道法这些基本观点大家都并不陌生,尤其是当年有位在相关领域著作颇丰的老师曾经花了半个学期大加发挥天地阴阳和作息时间以及生男生女的关系~~(好吧,我承认其实我语含讥讽)。   或许如同看名著改编的电影或者重拍的动画片一样,过去一直在思索这么做是否是对宝贵生命的一种浪费,近年才发现这种时候往往能更清楚的发现结构,铺排和细节间精细的韵味,正如学生上课与老师听课间的微妙差异。   上半册全文中,特别绪论深得我心。相对于西方史学界一直对真实是否存在争执不休,我个人更喜欢这种承认实际存在的历史同时有与之平行或者交错的叙述史的二元论历史观。同时,在处理由与西方学科分类系统不同的路径发展来的中国思想史时,先生提出的哲学史只是按西方哲学定义把中国思想梳理一遍,特别是可以按中国分类去写西方诸子史,西方经学史这个说法深得要义。之所以整理成西方哲学史只是为了方便交流,未见得比传统分类有何高明之处。   上半册从先秦梳理到董仲舒,以诸子为核心,相比之前诸人,能系统的有意识的利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如黑格尔的矛盾三段论,边沁的功利主义等等无疑是一种推进,从中可见比较哲学的雏形,可惜后来的发展多拘泥于简单的比较,很少能从比较中获得除了“我们领先西方xxxx年”这种空洞的自豪感之外的洞见。同时很多注也都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如对梁启超评价先秦思想繁荣原因,人民生活空前痛苦,作者即认为中国历史根本无时无刻人民均水深火热,此理由无法成立。    对辩客的白马非马啥的理论一直只闻其名,终于有机会有一个全面了解了。    闲话不表,后面我不太理解的是,1,虽然在绪论说的明白,实际写的过程似乎很难贯彻写作意图,很难明白婚礼,祭礼啥的形式和哲学哪个门类有关,作者究竟是跑题了还是留给大家思索的空间。    2、关于易经里说的按照某卦发明了农具,按照某卦又发明了船,我怎么觉得这么不靠谱呢~~~应该只是后人附会吧,我以为这些东西都是实际需要刺激慢慢一点点改进出来的。   、同样如上,我很难想象周公跟其他几个人凑在一起商量几天就能把周礼那么繁复详尽而且持续高效运行几百年的体系凭空编出来~~      下半册自董仲舒开创独尊儒术之时代始,历数两汉之古今文经学之争,魏晋南北朝之玄学佛学,唐朝之佛学以至宋明理学,最终以康有为等人为中古时代之结束。中间各种图表,各种解释固无一一细论之必要,其实我很怀疑为什么要对诸如董仲舒的天地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之类的东西详加描写。但是魏晋以至唐朝的佛学确实是能展示作者深厚学术功力之处。对佛学的一点浅薄理解多半来自古龙武侠小说的“手中无环,心中有环”至于阿赖耶识就只能想起沙加和婆罗双树园,这里对玄奘、天台宗、华严宗等的介绍让我第一次触及了这个思想系统。同样还有整个宋代的理学心学之争,对理学和古希腊哲学的对比正符合了作者在绪论中讨论的中国哲学史的写作思路。我之前一直以为形而上是根据书名译来的神作,现在才知道和理念一词一样,都有深刻的中国思想基础。朱子之理和柏拉图之理念似乎差别极为有限。      杨朱篇里讨论人生苦短,刨去老年小孩吃饭睡觉就更剩不下几天的计算好有读者体的感觉啊。   阴阳家在秦汉影响力甚大,作者以为是秦灭六国为历史不曾有之事,使人充满对自然的征服心。让我不禁想起二十世纪初叶的英美,维多利亚时代的强烈乐观主义。   三篇审查报告,分别由陈寅却\金岳霖先生执笔,讨论中间大师风采展露无遗。谈到人生理想方面的话题更是亲切。~~~尤其是大家特别就冯先生导论中的“中国”与“哲学”两者间关系问题展开讨论,陈先生对文化输入与吸收方面的见解远在川端康成写出“我在美丽的日本”之前啊。而金先生对论理的讨论无疑和他深厚的逻辑学基础密不可分。


这本书在女总统朴槿惠的当选后应该销量不错的,“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找会内心之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蕴含让我变得正直、坚强的人类道义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诚然,民国年代的大师,渊源的华夏文化,两者的碰撞自然闪现着智慧无比的光芒。作为现代中国人,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国内当前浮躁的背景,再加上政治上某些不好明说的原因,每个人都处于这个巨大的漩涡之中,徘回,迷茫,欺诈,盲从,懦弱,残暴……回归吧,这里有一片净土……


早就知道冯友兰先生,因为他是我们河南人;早就知道《中国哲学史》,却一直无缘阅读,原以为是一本高校教材。最近,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一番话使我更加迫切的想阅读这本《中国哲学史》,大家著作,蕴含智慧,指点人生迷津,好书,值得学习。此外,特别要夸一夸当当的送货速度,真的是无可挑剔,真正把客户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情办,快递员在接到书的第一时间送书上门,感动!


因为看过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觉得写得很吸引人才买了这本书。感觉这一本就不适合没有什么国学基础的人了,或者说想读懂还是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不过,书后面有陈寅恪先生的书籍审查。冯友兰,国学大师。想把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读下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啊。对于真心喜爱国学、中国哲学的爱书人,我觉得这本书确实值得好好阅读。如果只是想了解一番的话,还是看看冯先生编写的简史。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影响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的中国著作,最困难时候所读之书,这本书看了获益匪浅,值得买。


中国哲学史自然有哲学之论,看过就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会影响到现在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


中国哲学史:影响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的中国著作


之前读过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写得非常精彩,分析非常精确,读起来非常顺畅。现在再来读这本中国哲学史。


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后决定买这个看看。到货后,才发现这套《中国哲学史》绝对不是《中国哲学简史》的丰富版,这个不再是大众读物了,很专业,内容深邃很多,一般人估计不爱读了。但是这套真的很好,要读进去才可以


大一时看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根据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整理而成,但若要深入研究其精髓必须得看费其一生的力作《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选材精准,议论严谨,是学习中国哲学的必读书。


必须承认,中国哲学史确实是一本中国哲学巨作,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不可磨灭。


初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觉得意犹未尽,遂买《中国哲学史》拜读,让人振聋发聩,好书!


喜欢哲学,喜欢中国哲学,哲学能给人以心灵慰藉,当你伤心时,没钱时,受挫折时,没人理解时,与哲学为伍吧,它绝对是你的良师益友。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中国哲学史》在中国哲学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向中国哲学致敬!


这本《中国哲学史》内容充实,是冯友兰先生的原著,纸张很好,封面设计也很不错,绝对是值得拥有的好书。


昨天我在当当网上购书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今天上午就送来了。真是深圳速度 。收到新书,感觉亲切。装帧及印刷都非常好,为正版图书。不错。值得收藏和阅读。谢谢当当网的诚信经营。


很好,喜欢。。喜欢朴槿惠。。喜欢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的这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经典中的经典,他的地位就不用多说了,买回来是要认真研究的。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可以把人带入一种境界,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就知道有大哲学家冯友兰这个人,现在开始读他的巨著,对我来说虽然有点晚了,但是刚一开始读,就爱不释手。我相信通过读这套中国哲学史,一定会受益匪浅。


冯友兰的大作,了解中国哲学史的必读之作,不过内容有点枯燥,大家需要耐着性子看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精品!


印刷非常不错!这是哲学家冯友兰的代表作,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研究中国哲学史必看的一本书。虽然作者本人在文革中的所作所为很让人不耻,但是这部作品还是非常有水平的,值得一看。


冯友兰是为很了不起的人,他最伟大的作品应该就是这本中国哲学史了


非常棒的书,推荐。韩国总统朴槿惠因此书深受启发。我不是托,就是普通的读者,此书真的不错,难度稍稍有点深奥,不过这才是学者的风采。深度而全面。缅怀一代大师冯友兰先生。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的包装有破损,封面和部分内页受影响,虽不是大问题,但还是希望商家给我选择品相好一些的!支持当当!!


影响了韩国首位女总统,更是中国哲学史著作中的经典


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史太经典了,要慢慢读,慢慢体会


好书,非常值得一读,品味中国人的智慧来源。“影响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的中国著作,最困难时候所读之书”广告词让人无语。


书写得自然很好,对于我国哲学的发展讲得很详细,个人非常喜欢冯先生这本中国哲学史。此书后面的审查报告非常有用,现在新出版的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删了,我觉得这个不好。此书唯一不完美之处在于现在是简体字版了,我还是钟情于以前的繁体字版本。


看过冯先生的简史,一直想买三联版的中国哲学史,苦于以这没货,后来华师大出了这个版本,虽然涨价不少,咬咬牙还是买了. 感觉印刷 纸张还不错,字体不太大,我喜欢的那种,(不喜欢字大的书,感觉没内涵),书还没读完,但内容实在太大, 没有一定的基础估计看了也没啥触动,得慢慢沉思,估计看完得要很长的时间.


我是当当网的忠实顾客,一直喜欢在这里买书,一方面支持正版,一方面喜欢当当的服务态度,《中国哲学史》是我一直想买的一本书,几次都没货,这次终于买到,很开心,书很好,送货也快,还没来得及看,但我会仔细研读,认真学习的。


给弟弟的礼物,速度很快。自己来说只在图书馆借过哲学啊心理的书,送给他这本书是因为觉得评价也不错,作者资历比较深,总会有收获。他挺开心的,他先读的是《中国哲学史概论》,然后才开始读本书。希望会有收获。


很早有一本送朋友了,想再买一本。中国哲学不成体系结构,如今汇总提纲挈领,大有裨益。西方哲学史也有一本,不过觉得该看看本国的,很有必要。推荐购买!


冯友兰的哲学史,可以说无出其右者,不必多说的


书的质量总体不错,不过与图片显示的《中国哲学史》不很一样,封面发白,纸质粗糙,不过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还算合理。


读了冯老的中国哲学简史,再读中国哲学史,更精彩深入。


前几天看见当当网上有中国哲学史,立即订了一本,但在发货时被告知该书无货,不知是等有了货就给送过来,还是要重新定货???更让人不理解的是,到今天为止,当当网上还说该书有货,定了即可送到读者手里等等。拙拙怪事。


这是冯老的当年原作,不是四人帮时期的那本中国哲学史。文革期间,冯老受最高领导的指示,改写了中国哲学史,曾被史学界里私下议论过,冯老也深知这是违心之作,其内心常为此而自责。可见在那个年代就像指鹿为马的年代。可悲可叹!


学习中国哲学史必备的好书,经典之作。


很久都想买了,中国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比较着看


书质量很好,内容也好。可惜《中国哲学史》没货,但网上还一直接受订单,纳闷中。。。。。


中国哲学史是一部很好的书籍。正版,就是字小。


中国古代哲学史也是中国的思想史,想明白这个社会就好好看看


冯先生的书,在近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中还是很权威的


书到手了 还没开始看 这本中国哲学史是我很早就想买的~


品味中国文化,应从中国哲学史开始!


导师推荐中国哲学史时特别指出华东师大版的。


谁说中国没有哲学史?我们只有冯先生编写的这一套,有它,就够了。


很经典,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源头


想了解中国历史,而不学习哲学史是无法真正了解5000年的中国历史的。


写中国哲学史的很多,各有千秋


中国哲学史,值得一读。。


第一次拜读中国哲学史,感觉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值得一看。


掀开书卷,哲学如清水一般扑来,使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冯老的这本哲学史带我走进一个心灵深处,去在闹市中寻找一份安静与和谐。值得推荐,不错的一本书。


老公要买的中国哲学史,不错!


中国哲学史很好


中国的哲学史,居然是一个借一个外国人来做广告,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第二次购买中国哲学史


了解中国哲学史,值得收藏


好书。不愧是大师。中国哲学史。您值得拥有。


了解中国的整个哲学史,很不错


喜欢中国哲学史的朋友可以看看


中国哲学史有好几种,挑了这个版本应该还不错。


冯老的书我等超喜欢,这部哲学史堪称经典之作。每天读一点儿,国学能力进步一点点。


在书中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先秦诸子思想和中国的宗教哲学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较多的是儒学及儒家的介绍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大家,书自然不错的


毋庸置疑,好书,因为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想要继续多读


了解我国哲学史必读之书


应该看的哲学史


之前看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觉得略显简单才买的这套书。这套书内容详实,其中引用很多古文用以佐证说明,不过手边得备一本古文字典,否则很多生僻字。目前仍在继续阅读中


此书是冯友兰在建国前的作品,书中不惨有政治因素的考量,是研究其哲学的必备书籍


早前就知道了冯友兰,这本书讲述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到近现代的中国哲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哲学的机会!


建议大家多看看,中国也有大家,冯友兰先生


早就想读哲学类的书,但又怕自己看不懂。冯友兰的书早就仰慕,买来一读,应是长知识的。


影响韩国首相朴槿惠的著作,值得一看,期待书中的内容


想读这部书,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国学基础、哲学基础才行。书的质量不错,字体字距看得也比较舒适,但是,需要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一读,收获会更多。为了让这部书读下去,偶还是花了不少时间精力,花了不少银子。花的精力在于,网上搜索相关名词概念,看相关的书籍,这相关的书籍也就让我多花了银子,这里面有,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所罗门的《哲学导论》,冯大师的《中国哲学简史》,邬昆如的《哲学概论》、《人生哲学》等,电子书就不罗列了。这部书读得很慢很慢,可思考的东西太多,往往有些观点上看似有问题,自己还得搜索他家之言、求证下,否定,再否定。也许,这正是哲学的魅力。


哲学是思维艺术的体操,冯友兰先生真的很厉害啊


冯友兰是大师级人物,这本书是其代表作。钩稽古今,持论高远,读懂需要一定的国学修养。


冯友兰先生的名著,写的很不错。结构清晰,论证得当!不愧是大家的著作!


曾有一本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太简了。买这本书是看重冯先生是大家,并非因为韩国女总统的缘故。


冯友兰的为人不好,写的书有些观点偏颇


我买的书都是精挑细选的优秀作家的经典著作,作家都是头脑,才能,心肠兼备的优秀的艺术家,作品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的精华!可是我不得不对当当网的物流吐槽几句,书收到的时候,7本书放一个小纸箱里面,箱子已经四分五裂了,要不是胶带缠着,不知道还能是个什么样子?新买的书拿到手里就跟旧书一样,有压痕,有裂痕,还很脏。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这样对待我们的书籍了?你们糟蹋的不仅是一件印刷品,更是对读者尊严的糟蹋,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糟蹋!客服也是烂的一塌糊涂,再这样下去,当当网迟早会把自己玩死。也许当当网没想能够做的长久些,或者是当当想的是怎样能够降低成本,怎样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么说来倒是我自己错了…… 为了我买的书,为了我喜欢的作家,给五分与当当无关。 努力写评论,赚取积分。好像是不到十个字,没有积分呢?再多些几个


真心被冯友兰先生的著作吸引了 些瘦


冯友兰的文章断断续续读了一些,还是顺顺的通读一遍吧。字体很小,非常正规的论文格式,排版及校稿是下了大功夫的。纸张米色,非常适合阅读。就是需要一定的哲学基础和文言文功底。读一些,安顿自己的灵魂。


看哲学书一定要沉下心来,挑个最清醒的时候。然后你会发现,原来古人的哲学思想有些是非常赞的,可以拿来指导当下现实的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部分,我们一定要拾起来。


物流特别快 因为没读完不敢妄加评价 但是冯友兰先生的思考很伟大


因为朴槿惠买的书,汗颜。喜欢大家的书,翻翻,很深奥,非常值得一读。


冯友兰的哲学书是国内的佼佼者,非常喜欢,哈哈不错不错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历史小说。
宣传语说它是“近十年最畅销的历史小说”,过不过?难道《明朝那些事儿》不算小说?它不会比后者还畅销吧?不过,更吸引我的还是“中国文明正源”说法。正源在大秦?不过,不管我认可不认可这一说法,这部小说还是让我感到很满意:一,它不是目前市面流行的近似有些“无厘头”的“历史小说”,它是真正的正史小说,可信度还是比较强的;二,小说情节跌荡起伏,紧紧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而又不似离史实太远,能让人通过情节思考历史;三,能促进人思考,最起码看完这部小说后,有几个问题是我一再思考的:(1)大秦帝国灭亡的必然性究竟何在?“暴政亡秦”说固然不可信,“偶然性事件”(作者在书后的分析中罗列了十几个“偶然性”事件)亡秦说可信吗?(2)儒学或儒家在中国文明史上的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始皇坑儒200余人成了暴被钉在耻辱柱上近两千年,而项羽坑民百万(仅大规模坑杀就有六次)后来却成了英雄?(3)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仅仅是内法外儒吗?(4)人类文明的走向在何方?“人治”与“法治”是否对称?(5)以上问题衍生出一个“节外生枝”的问题:在长长的历史过程中,商和商人为什么难以取得与其财富对等的社会地位?当它取得了这样对待的社会政治地位后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


好书!冯友兰的哲学值得看


爱哲学,爱智慧!何况是冯友兰大师的!


是听朴槿惠介绍买的这本书,满意!


冯友兰的书,还未翻看,想来是不错的


中国哲学的丰碑式著作,中国哲学的诞生有着极其悠远的历史,着墨不多,却意义丰满,冯氏以其独到的眼光审视儒道佛中散发出来的哲学光辉,并按照其不断演变、糅合、裂变的历程将其梳理开来,让我们再次对祖先熠熠发光的思想有了更为清晰明朗的认识。极力推荐。


上课时老师推荐过的一本书,讲述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作,内容精彩,读来令人十分受益。


这是冯友兰的经典之作!


冯友兰的书真的特别不错,说出了好多人的心声,给爸爸买的,爸爸很喜欢,快递也特别给力,超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