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录:汉语测试与话语分析探究
2011-6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聂丹
288
273000
无
汉语语音测试的选项设计、汉语语音客观性测试命题研究、C.TEST“综合填空”题型研究、HSK新、旧挑错题的比较、HSK写作评分标准发展概述、面试型口语测试可理解性输入探析等。
语气副词“竟”及其教学
言语进程中问语的选择
话题调控者的问语控制
HSK(初、中等)难度与效度的考生评价
HSK(初、中等)当前质量的考生评价
HSK(初、中等)再测信度验证
C.TEST语音测试首考评价
日本人汉语语音偏误检测
C.TEST语音测试现状分析
汉语语音测试的选项设计
汉语语音客观性测试命题研究
C.TEST“综合填空”题型研究
HSK新、旧挑错题的比较
HSK写作评分标准发展概述
面试型口语测试诊断性评价初探
面试型口语测试可理解性输入探析
汉语口语能力的测与练
普通话水平测试分数误差探析
普通话水平测试话题难度及影响因素探究
后记
言语进程,在本文中是作为对话中话题结构的基本运作单位提出的。话题(topic)在此是语篇要素,指对话的中心内容。在对话这种二人交谈的动态过程中,话题可贯穿始终,也可发生转换。即使是贯穿始终的共同话题,通常也是由几个隶属于它的相关话题接续组合而成的,其间关系是总话题与分话题的层级关系。说到底,对话是一个话题结构序列,即言语进程的顺序组合序列。由于话题具有层级性,且话题的接续与转换并非绝对非此即彼或紧密相承,因此言语进程之间有时呈现级差,并常出现界限模糊或话题暂时脱逸,这是由对话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对言语进程的划分,我们只能尽可能做到话题唯一且不可切分。 本文将要探讨的是问答式言语进程。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对话双方话语角色固定,初始发话的一方始终是提问者(Q),另一方始终是回答者(A)。(2)话题由提问者或直接或间接提出,言语进程中全部话语内容最终都指向这个话题。(3)提问者的交际意图只是为了探求有关话题的具体信息。例如: (1)Q1:您看儿女办婚事,老人应该不应该给他们钱?(A1:看什么条件。我们儿子结婚每人2000元钱。) Q2:您有几个……(A2:我有四个。) Q3:四个儿子?(A3: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Q4:您觉得还是应该给这个钱。(A4:他的钱也给你啦,……。) Q5:如果没有他提前挣钱给您这个前提,您还会不会给他呢?(A5:那也得给,……。) Q6:那要把儿媳娶到家还非得给不行。谢谢您! 这是一个符合条件的问答式言语进程:(1)Q与A话语角色固定。(2)话题是“儿女结婚老人应不应给钱”,由Q1在初始发话中直接提出,以后Q和A的所有话语都围绕这一话题。(3)Q的交际意图就是探询A对于该话题的看法,在Q1、Q4、Q5三次发话中反复得到体现。 在符合条件的言语进程中,“问语”就是提问者对回答者发出的重在求取信息、具有引发作用的话语,如上例中Q1、Q2、Q4、Q5。相应的,回答者发出的作为回应的话语就称为“答语”,如A1-A5。除问语之外,提问者话语中还存在大量的重在给予信息、具有反馈作用的“馈语”。如Q3、Q6。尽管馈语是提问过程中重要的后续话语,但为使讨论集中,本文只以问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