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网上德育

王荣发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荣发  

页数:

195  

字数:

185000  

内容概要

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以及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现实课题。本书是研究这一现实课题的一份成果,包括理论思考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在理论思考部分,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沉迷的现象及其原因、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多重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重构、原则设定、价值导向、现实困境和有效利用等方面,探讨了趋利避害的应对之策,从网络德育的合理定位、平台效用、环境建设、空间拓展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网络德育工程的思路,阐述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网上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操作部分,介绍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开展网上德育教学、网上党建活动、网上心理沟通、网上思想工作、建立课程网站的具体实践和成果。本书充分体现了研究与工作、理论与实践、针对性与实效性紧密结合的特点,对于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对于大学生们的网络生活、网络学习、网络交往具有参考和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王荣发,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现为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伦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伦理学等。已出版《现代职业伦理学》、《性格的塑造与优化》、《党的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趋利避害:探讨应对之策 一、大学生网络沉迷及防治 二、网络社会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范式重构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设定与价值导向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有效利用第二章 化虚为实:构建网德工程 一、网络德育的合理定位 二、网络德育的平台效用 三、网络德育的环境建设 四、拓展空间,构建网络德育工程第三章 另辟蹊径:实施网上德育 一、德育课网络教育方式新探 二、大学生网络党建的实践探索 三、依托BBS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倡导网络文明培养网络道德第四章 润物无声:心灵在线交流 一、学会适应积极发展 二、入党的要求 三、恋爱的建议 四、择业·就业·创业 五、性格及其优化 六、人生与生死 七、阅读与教学第五章 别有洞天:走进课程网站 一、网站地图 二、围炉论道 三、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 四、实践性教学具体方案 五、课程考核方式 六、德育素质考核及制度安排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趋利避害:探讨应对之策我们正生活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具有时效性、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隐匿性、随意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形成了信息丰富、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能控率低、参与平等、服务个性化的网络文化特征,成为人们思想交汇、情感碰撞、信息传播、情绪宣泄的互动平台,显示出其他任何类型的传媒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过亿的互联网用户,青少年占其主体,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在校大学生融入网络社会,关注网络信息,投入网络生活。互联网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社会的出现,不仅冲击着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重塑着现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使其从单一的“课堂灌输”向多维的“网络互动”发展。面对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分析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所具有的新特点、带来的新问题,探讨规避网络风险、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建构一种功能完整与体系规范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实现课堂教学——生活指导——网络互动的相互协调和有效对接,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在自身与社会和网络良性互动中健康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现实课题。

后记

2006年9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中央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05方案”的第一门新课程在2006级大学生中正式开课。在第一轮教学过程中,我和我的同事们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特别强调的要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要求,围绕德育实践性教学的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德育实践性教学特色和模式。2007年5月,我们总结这方面的成果,编著出版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理论与探索》一书,成为研究德育实践性教学的第一部著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相继获得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年)和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9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可以说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理论与探索》的姐妹篇,在写作风格上也保持了基本的一致,改变了专著通常的抽象理论演绎模式,探索一种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的专著写作范式。全书共五章,从形而上的抽象理论思考开始,层层展开,步步聚焦,渐进切入形而下的具体实践操作,集中展示了我们近两年来在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同时,探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倘若本书的出版能为同仁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一点有益的启迪或借鉴,能为大学生们的网络生活、网络学习、网络交往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那将是我们莫大的欣慰。


编辑推荐

《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书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网上德育 PDF格式下载



很有条理,很值得借鉴,推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可以看看


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老师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学习用书,可以用作科研的基本资料。


对于大学生们的网络生活、网络学习、网络交往具有参考和实践价值。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探索,值得一读。


我没有看,但是朋友说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