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宝岛风情

秦风 编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7-0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秦风 编著  

页数:

28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论及传统,全中国大概没有一个地方像台湾这般“传统”了,曾有三十年间,台湾努力把自己打扮得比谁都更“中国”。这段特殊的生命体验,形成今天台湾社会内心深处的悸动,只要受到同胞真诚的爱的牵引,随时都会泉涌而出……  本书为“秦风作品系列”之一,对台湾民生作历史性的解剖,与秦风编著的《岁月台湾:1900-2000》、《抗战一瞬间》并成姊妹篇,也与“温故影像”系列的《内战结束的前夜:美国〈生活〉杂志记者镜头下的中国》、《遍地盐井的都市——抗战时期一座城市的诞生》同为图文读物,采取图文并进的读解方式,内容形式不多见。面向未来,读史知今。台湾,两岸中国人的乡愁。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节,纪念宝岛走出日本殖民的荣举,中国内地的媒体肯定有一阵热潮,南方日报集团等强媒也将聚焦秦风著作,准备将台湾板块的文章做足。

作者简介

  秦风,历史文化工作者。编著《抗战一瞬间》、《岁月台湾:1900-2000》、《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民国名人再回首》等,在图片收藏、解读上颇有见地。

书籍目录

  自序 原住民 考试 家庭 传统 社会 农村 灾难 体育 人物 演艺

章节摘录

  原住民台湾原住民人口如今有四十多万,只占整个台湾人口的百分之二,不过他们却是目前住在台湾岛上时间最久的居民,属于南岛语系民族,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的马来民族比较接近。根据台湾马偕医院DNA研究,原住民一万四千年前就已定居在台湾,原先他们居住在林中海边,以狩猎和捕鱼为生,同时种些简单的农作物。此外,为了争夺地盘,部落之间常有战事,称之为“出草”。不过由于原住民使用的武器极为原始,大体上,他们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直到17世纪以后,强大的西方殖民集团入侵,开始威胁到原住民的传统生存领域,他们被迫卷入血腥的战争。日本殖民政府为了夺取山地资源,更对抗拒不从的原住民部落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原住民长期处于迁徙和贫病之中,平均寿命低,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台湾光复以后,原住民在教育和就业方面获得优先权。原住民似乎天生擅长运动和歌舞,跑得比汉人快,歌唱得比汉人清脆嘹亮,扭动起身躯来更有着汉人难以模仿的韵律和节奏感。他们华丽的服饰,天真无邪的脸庞,使得宝岛的山岳河川更加美丽迷人。排湾族贵族日据时代,穿着华丽传统服饰的排湾族在观光客前留影。大体上,今天台湾原住民分为十一个族系:赛夏族、邵族、阿美族、布农族、卑南族、邹族、鲁凯族、雅美族(达悟族)、平埔族、排湾族和泰雅族。排湾族分布在中央山脉南端,社会阶层分为世袭贵族、平民与工人,贵族居住在石板屋,石柱刻有百步蛇、太阳、人面等纹饰。山地的原住民小学日据时代,山地里窝着原住民小学。日本殖民政府将在台湾的日本人和中国的汉人、原住民区分对待,原住民单独接受教育,受到最严重的歧视。虽然原住民得到殖民政府所称的“进步文明”,却失去了土地,失去了传统的文化与价值。英勇的泰雅族战士日据时代,泰雅族分布在北台湾的山区,自台北县的乌来乡至南投县的仁爱乡,以及东部花莲县的卓溪乡和宜兰的大同乡,占台湾山地的三分之一。泰雅族被视为台湾原住民中最强悍的一族,“雾社事件”即日据中期泰雅族反抗日本统治的武装行动,惊天地而泣鬼神。日月潭边的邵族舞蹈日据时代,台中日月潭边的邵族在表演传统舞蹈一一杵歌。邵族过去有“水沙连番”和“水沙番”之称,风俗习惯和服饰与邹族相近,是原住民中人口最少的。杵歌是邵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歌舞,乐曲美妙和谐。……


编辑推荐

  台湾,不是蕞尔小岛,这里几度处于大时代的风暴核心。 逆推一万四千年,原住民就已定居在此,与世无争。 17世纪以前,这里是中国东南海洋冒险家的藏身之处。 日据时代,台湾主流知识分子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坚守民族立场。 自1945年光复后,宝岛又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 在行将踏上那片土地的时候,不妨选透过这一张张照片,迎向对岸同胞,一路走来的身影。飞越海峡,台湾多风雨还多地震,这里内心深处的悸动,只要受到同胞真诚的爱的牵引,随时都会泉涌而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宝岛风情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