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儒教三千年

[日] 陈舜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日] 陈舜臣  

页数:

292  

译者:

龙利方,余晓潮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1972年以来,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中国旅行。那份热爱中国的情感也随之与日俱增,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之后我的很多作品。我用中国式的思维创作每一个作品。并向日本的读者传递着中国文化。日本和ee国的关系,正如“一衣带水”这句成语描述的一样,两国的交流从历史上看也是相当紧密的。欣然得知,我的几部作品《茶事遍路》、《中国五千年》、《日本人与中国人》、《西域余闻》、《儒教三千年》等将在ee国大陆首次翻译并得以出版,能够得到中国读者的赏阅,这本身就足以让作者深感欣慰和高兴了。谢谢!(李达章译)陈舜臣2008年11月20日

内容概要

何为儒教?儒教自圣天子尧舜周王的神话时代被传承至今,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年的时间,贯穿中国历史。《儒教三千年》介绍了三千年间儒教之诞生、发展和变化历程。随着儒教的体制化和国教化,其地位不断上升,最终与中国等身大。随着儒教思想的不断传播,从而对周边邻国韩国、日本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现代儒教精神的影响下,东南亚诸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盛极一时。儒究竟属于“宗教”,还是“道德伦理”?——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儒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该书将带领我们去探寻儒教之精神。  《茶事遍路》是一本有关茶史茶话的历史随笔。茶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数千年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日华人、作品风靡东瀛的历史作家陈舜臣先生饱览了各种史料和诗歌文献,亲身游历考察了许多茶产地,以细腻且饱含真挚的情感、生动而又富于哲思的笔触,将茶源、茶品、茶人、茶地等娓娓道来。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许多茶诗佳作,再加上作者平易浅显的解读和考证,历史随笔《茶事遍路》有如一股涓涓细流,供读者细细品味,就像慢慢品饮一壶清醇沁心的茶一样。此书获得日本第四十届读卖文学奖,爱好茶文化的朋友不可错过。

作者简介

陈舜臣(1924- ),生于日本的华裔作家,他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大师人物,他一生充满传奇,获奖无数,他是一位实力派历史小说家,深受柏杨、司马辽太郎的推崇。
  他的作品风行日本四十年,他著述等身落落大满百余种,作品风靡销量多达两千万,历史小说、推理小说、随笔游记,无一不举重若轻娓娓述来。
  身居海外远观国史,历史命运带来的漂泊感,造就了陈舜臣作品中寻找身世的主题,陈舜臣已成为日本的重要文化现象。

书籍目录

致中国大陆读者陈舜臣儒教三千年 第一章 儒教的根源 第二章 有礼,有名 第三章 儒之变貌 第四章 中华思想的周边 第五章 思变之道 第六章 儒与近代 后记 文库版后记茶事遍路 南方嘉木 陆羽生平 俭德之人 湖州刺史颜真卿 寻觅名茶 茶树王 境会亭 茶马与茶盐  荣西在宋 武夷三十六峰 铁观音 龙井 松萝山周边 茶风西渐 茶事拾零附录 陈舜臣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在此之前受孔孟思想指导,从现在开始受老庄思想指导——界限并不能划分清楚。“儒”具有保持事物多面性的特质。我们习惯于将孔孟思想和老庄思想统称为“儒”,但严格来讲这并不合适。孔孟可比作红线,老庄比作白线,两者要合成一条绳,就要把它们紧紧拧在一起。老庄好思虑,孔孟好社交,因此红色便较为醒目。拧在一起,白色便容易被红色吸收。如果对这条绳命名,那么必然会将吸收力强的一方作为代表。也许所谓的“儒”并不纯粹,其中吸纳了许多其他的成分,但是我们习惯将之统称为“儒”,于是“儒”便逐渐与中国等身大了。传说老庄也是诞生于古代巫祝阶层,与儒从同一条枝干上分出,因此可以将“儒”看作善于内向思考的老庄与长于外向实践的孔孟之和。在被称为“诸子百家”的时代,世人都在思考时代发展这一主题。对此达成的统一共识,便是必须打破现状。儒家本来便是反体制性的,而老庄、墨子以及现在查无实证的杨子,也均属于反体制性的思想。杨子的著作被流传下来,传记也不清楚。根据《孟子》和《淮南子》等书中记载,可以对其学说有大概的了解。据《孟子•尽心上》记载: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由此便可看出杨子彻底的个人主义思想。如果做一件事情能够为天下带来利益,但对于自己无利可图,即便仅仅是拔掉自己的一根毛发,也不能接受的。这与提倡兼爱(博爱)、利他主义的墨子恰恰相反。《淮南子》中杨子对墨子进行了批判,并声称: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

后记

在1988年1月4日(星期一)到8日(星期五)在NHK教育频道播出了“中国与日本——陈舜臣谈儒教与现代”这一节目,其中使用的“讲义”便是本书的原稿。这个节目是在前一年的11月就录制好了,片中多数时间是我一个人在讲,觉得很乏味。于是在节目中增加了提问形式,经过适当的编辑后,节目便在电视台播出了。但我总有种消化不良的感觉。朝日新闻图书编辑室建议我把讲义修改一下,编写成书。等我拿回讲义重薪读时,发现其中有好多地方没有讲述清楚。于是我在原稿中加入了许多内容。等实际改完后,与原稿已经有很大出入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以外族人折服日本的只有陈舜臣!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  司马辽太郎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所谓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他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使斑斑史迹,变成生龙活虎!  柏杨像陈舜臣这样有成就的作家,可能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再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就是陈舜臣之所以为陈舜臣的理由。  稻畑耕一郎


编辑推荐

《儒教三千年(外一种:茶事遍路)》:中国有柏杨,日本有陈舜臣,《儒教三千年(外一种:茶事遍路)》风靡日本四十年,作品销量两千万。直木文学奖,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艺术院奖,读卖文学奖,吉川英治文学奖,大佛次郎奖获得者。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所谓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他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使斑斑史迹,变成生龙活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儒教三千年 PDF格式下载



本来想硕士毕业论文做陈舜臣的,但是苦于资料稀少,日语又不精,所以无从下手。但是陈舜臣的书尤其是像《日本人与中国人》《儒教三千年》等著作,是非常好看的科普读物,很轻松的掌握了许多历史知识,作为中文系的学生,还是非常推荐大家读的。


应该说是儒教三千年读完了,后面的差事遍路等有空再看吧。 儒教这个东东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又爱又恨,去年年底看了电影‘孔子’,多少有了点感性认识。这个书把儒家的产生发展以至于汉朝后变为国教,以及日后的发展,到清朝后期谭嗣同,梁启超的变革都写的很明确。


很久以来就在思索与儒家相关的问题。儒为为何,与道家、法家、佛教的关系为何,儒家思想对我自身的影响有哪些,儒家与现代社会中的企业家精神有无交合?等等。虽然思考不少,阅读不少,也略有些所得,但无奈的一点是儒家在哪这一问题始终非常让我费劲。正如作者所说,儒教与中国等身大,儒教的思想与现实影响渗入到中国人的个人与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时儒与非儒交也织得相当紧密。要想比较清晰的将儒的内容较为清晰地剥离出来实在不易,作为儒家传统影响尚相当大的中国农村成长的我来说更是有些”只因身在此山中“局限。作者这本书很大的程度上帮我对儒的理解又进了一大步,他从儒的起源说起,另外借助外籍非儒环境的多方位对比,以与儒平视的视角道出了他的来世今生。作者文笔流畅,作品阅读愉悦度也相当不错。


从作者简洁的文笔中可以了解儒教发展的脉络,发现很多人对儒家及孔子的诟病过于简单武断了


华裔日籍作家。名动日本。书的内容自是写的很好的,分析的儒生前身以及发展变化面面俱到,这让我对他写的另一本《中国历史》又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好书当读,我想学学日语。最好再反思一下,中国的文化,为何就不能对外输出,及时输出了,为何不能名动世界?


尤其是《茶道遍路》, 文章清新自然, 娓娓道来, 有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肺。作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最见功力 ! 此书为写茶文化天下第一!


喜欢陈舜臣先生的书,看过他的《中国历史风云录》,很好。


好书,喜欢,因为是陈舜臣的


对儒家的理解其实一直很模糊,特别是对后代对先秦儒家的理解,更是混淆的厉害。这本书里用很好的举例讲述儒家历史,让人对儒家的脉络清晰起来。


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如何传承描述的淋漓尽致


中国历来外儒家内法家,这是中国的文化,文化的由来在这本书里一一流落,值得一读。


不似其人之言。莫非其人之心?


想知道佛教的发展史,看看这本书吧


刚拿到手,感觉很不错。


很早就想看这本书,读到后果然不错


内容丰富,很值得买的书


只管买,只管读,开卷有益,本本如此。


重读陈舜臣已恍然廿载,历史小说已模糊,茶事读来有感受


让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了解和认识儒教,语言简洁平实,思路清晰,我比较喜欢。


看一看日本人对孔子的评价。


陈舜成的出书量真有点惊人,不过感觉象是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普及历史知识,还是可以的


在读中,受益匪浅


语言可以说平实,也可以说隽永,看你怎么看。


讀讀可以知道他者的看法。


因为看了《中国人与日本人》,又因为是同一作者,又因为是写茶的,所以就买了。


语句比较生硬,有些常识性的简单错误。但,不失为一本较好的参考书。


对儒学的由来有了大概的了解,顺便又复习一遍历史。倒是茶事遍路更让我感兴趣,我没有饮茶的习惯,不懂茶,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香茗中蕴含丰富的历史。


从中学到挺多知识,质量与装帧都很好


  除了有些八卦之外,这篇笔记和书内容关系却不大。
  ---
  按照陈舜臣的说法,儒并不是孔丘所创,孔子只是集大成者——有点像光头僧侣并不是佛教首创,但却是因佛教而流传一样。孔子出身在鲁国这样一个伯禽的封地,地方虽小却很重周公所推崇的礼教;孔子四处游学讲说,布道授业,的确辛苦了。以前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儒家这么重“礼”,从这本书中才了解了个大概:原来以前的儒者都是靠丧葬祭祀混饭吃的,对他们来说这才是安生立命的根本,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会东奔西走——要不会失业的!从孔子的言语来看的确可以发现有不少假托周公的话——不排除有些的确是周公旦提倡的,但不免有仲尼自己添油加醋的成分,即使有时候连他自己也没有察觉。本来嘛,找个公认的牛逼人物傍一下大腿就是人之常情,就连贾宝玉也会用《古今人物通考》中的“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不是?顺便扯一点,关于华夏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的问题我更倾向于从商开始算。司马迁有文学家的修养但的确不是一个严谨的史学家;居然有以《上下五千年》为名的畅销书,足可以用“呵呵”来形容国内的历史学;管窥蠡测,五四新文化思想现在可算是荡然无存了。
  讲儒家,《论语》和孔子是绕不过的。如果想研究孔子的言论,论语和孔子家书以及相关史书作参考应该也可以八九不离十了;但如果想研究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可就要了解历代文人学者理解的四书五经和他们的言行著述了;如果要分析儒学对所谓的华夏文明的 影响,涉猎之广就非鄙人所能想象了(不过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真有哪个像我这样的门外汉一本正经的讨论第三者,我的第一感觉肯定是:亲,吃错药了吧?还好我上面说的三者都不是,我只是闲扯的;而陈舜臣老先生自然也不是门外汉并且也是以茶话闲聊为主。
  从这本书中,我发现日本学者研究《论语》可不像国内的那么死板,南怀瑾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调侃居然可以被当成辫子揪来揪去——本来就是(现在一般人理解的)“别裁”嘛(也有人拿《论语别裁》的标题声讨,不过也许是媒体大肆扭曲事实)。如果被理解成"有朋,自远方前来比较"是不是会被某些人骂死?再有荻生徂徕把“达巷党人”说成是一个姓达巷名党人的意思,他死定了!不难发现在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中国古代也存在了好些解释,不少解释当然是比较牵强的;然而由于古汉语的语法的混乱、通假字的乱用以及不带标点等种种弊病,造成了在字面上很多解释居然都是可行的!现在有了些主流的解释,可是它们绝不是标准答案,我们更不应当以此来否认其他的解释的合理性啊!况且,“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鬼才相信世界上有两个人可以对同一个句子有相同的理解呢(相似而已,如果用隶属度来说的就准确多了)!
  吐槽一下孔子。小时候总是听长辈说"孔老二"、“迂夫子”这样的话,但是高中时读论语的时候从来没把这和孔子联系起来。知道大一的时候才想起来,感觉孔子真的有些迂腐——不过程度并不特别深(其实《论语》中就有不少可以体现孔子本人也非呆板的言行),而只是在我把他和他的学生胡乱分析了一下之后有的一点小结论。初中听老师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当时有个念头是孔子真牛逼,特地凑成这么好两个的数字。知道大学才意识到原来古中国人和古印度人真的对数字没什么认真劲儿,而为了求得辞藻、押韵等古人又可以随便用些词语。弟子三千,按孔子活了七十六岁的说法,他平均每九天收一个弟子;很多弟子还指望从孔子口中得到些什么吗?最多只是间接传授罢了;或者又把那些“一字师”和自诩为门人的加了进去。贤者七十二,当然也不好考证了。但我们知道的是颜回、曾参、子贡、子路、子游、子夏名额肯定是有的,我想宰我、冉有、樊迟等人必然也是位列其中。但据论语所记,冉有是一个非常喜欢敛财的人,而且还帮着季氏!用后世儒家的观点来看,怎么都跟贤不沾边啊。再看子路,作为一个类似绿林好汉出身的大老粗,能虚心接受孔子的教化,不得不说精神可嘉,并且其赤子之心着实令我喜欢;可我们看到的是子路仍然是一个非常鲁莽、不喜思考的人(不妨想想他是怎么死的),称之为贤者也有些过誉了吧。樊迟则有传说说他贪图安易,追求物质利益。我从没有抱着贤人不能有错的观点,可这三个人用“贤者”形容的确不妥吧。不过我认为最值得吐槽的是孔子对颜回的厚爱,简直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从论语中可以看到的关于颜渊直接的描写并不多,他是个“神秘人”——我们只知道“回也不改其乐”、“吾与女弗如也”;而颜回对孔子却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在,回何敢死“之类马屁不能拍得再露骨的话了。孔子钟爱他,大概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更为迂腐版的自己,又或者是颜渊死得早老夫子容易伤感吧。相比而言,端木赐倒是一个机智、聪明、真诚、有为的人。比如他可以通过问"伯夷叔齐何人"而举一反三得到"夫子不为也","子贡使楚"的故事也广为人赞,可认为君子不器的孔子仍然认为子贡“瑚琏也”——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子贡可以在孔子去世后在孔子墓旁守孝三年——这种事只有子贡做出来了,即使曾参这样的人也没有做到!我总想为子贡抱不平,有时不禁想孔子是嫉贤妒能才有意贬低子贡的吧!然后我们再看看孔庙的"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子!曾子却是孔子得意门生,并且带头整理孔子言行,功不可没。孔伋是孔子的孙子,传言是《中庸》作者。孟子亚圣自不必说,尽管其言论和孔子的观点分歧并不少见。可是颜回何德何能位居护法之首?所以说呢,很多现有的观点都是值得怀疑的,想我国古代把儒学和国家等身的做法如果完全没有佛教和道家补充的话实在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再扯一句,如果宰我没有落下昼寝的恶名的话或许国人的理性思维远比现在高很多;如果孔子少些对从商的端木赐偏见的话中国或许早就摆脱了农业为主的经济;如果孔子在编纂《易经》时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种说法有个比较好的解释的话中国也就不会变成技术落后的国家了……蝴蝶效应下一切都有可能;只是历史已经不可以改变了。


  中国儒教有三千年的历史,中国历史的王朝更替甚多,按说盛世也有儒教,乱世也有儒教,真不知治与乱之与儒教是何等的关系,还是无甚关联,而只是取决于其他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儒教三千年中,究竟对中国人的修养起到几多作用?现在整天哭着喊着兴儒教,真不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中国人的修养和素质是什么样的。儒教真的起过作用吗?
  


  如果问我,儒教是什么,我能想到的大概就是“仁”的思想,三纲五常的约束,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和入世为官的思想。这本《儒教三千年》让我看到了许多我所不知道的儒教的演化,有曾经儒家所追求的批判精神,看到孔子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非常赞同这种精神。另外,作者反思了我们曾经全盘否定儒教的历史,让我想起一位同事曾经说的,没有继承,何来创新?


   写评论这事情要趁早。拜倒了霉的考研的所赐,现在天天能阅读很多杂七杂八的书,比如这本。
   这么说并不是说这本书本身如何如何,倒是我觉得是一本挺不错的书。尤其是看到作者写作的时的情况,我也很难对其中很多不甚了了的问题提出更多的追问了。
   编者何以把两个没太多关系的主题放在一本书里,倒是值得我思考的。儒教的内敛和保守,渗透在儒教的方方面面,而论其影响,也无非是东南亚地区而已。作为国际关系也好、社会意识形态也好,儒教就被局限在欧亚大陆的最东端。
   茶叶就不一样,陈先生从陆羽讲起,纵横古今,地跨欧、亚、北美、印度次大陆、日本,用一片茶叶将世界联系到一起。到底作为文化符号,是儒教更成功?还是茶叶更成功?
   当然,就其论述的例子而言,我想起以前度过的《香料秘史》将一些商品的价值放在历史的层次上,并用其解释历史事件,很多人大概只能当成笑谈而已。尤其是向茶叶和香料这样的非必需品(奢侈品)。
   但是想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寝室住着六个人,其他五个基本就是甩手掌柜,基本就不关心宿舍是个什么情况,比如:倒垃圾的问题。按说每天产生的垃圾数应该是一样的。但是每次我倒完垃圾半天,纸篓就一定会满。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天里,垃圾却不会溢出来。
   这个事情给我们的启示:人的想法往往比实际需要更能决定这个人的行为。
   推而广之:虽说作为非必需品的茶叶也好,香料也好。之所以能改变历史,更多的原因还是来自人(们)的愿望。历史是由人(们)改变的,而为这种改变提供能量的就是这种愿望。
   当然如果说茶和香料可以被列为人类的非物质依赖型愿望的商品范畴,那鸦片也应该算。陈先生在书中轻描淡写的把鸦片说成东印度公司为了逆转超差的商品,想必不合适吧…
   儒教的等级森严(估计黄仁宇先生要说话了)和茶叶的开放外向正好映衬出中国这个遮天蔽日的庞然大物的两极,虽说后者明显劣势,但是那就是种子。中国繁荣,必靠开放的商业。茶叶是先锋而已。


  很久以来就在思索与儒家相关的问题。儒为为何,与道家、法家、佛教的关系为何,儒家思想对我自身的影响有哪些,儒家与现代社会中的企业家精神有无交合?等等。虽然思考不少,阅读不少,也略有些所得,但无奈的一点是儒家在哪这一问题始终非常让我费劲。正如作者所说,儒教与中国等身大,儒教的思想与现实影响渗入到中国人的个人与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时儒与非儒交也织得相当紧密。要想比较清晰的将儒的内容较为清晰地剥离出来实在不易,作为儒家传统影响尚相当大的中国农村成长的我来说更是有些”只因身在此山中“局限。作者这本书很大的程度上帮我对儒的理解又进了一大步,他从儒的起源说起,另外借助外籍非儒环境的多方位对比,以与儒平视的视角道出了他的来世今生。作者文笔流畅,作品阅读愉悦度也相当不错。


  应该说是儒教三千年读完了,后面的差事遍路等有空再看吧。
  
  儒教这个东东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又爱又恨,去年年底看了电影‘孔子’,多少有了点感性认识。
  这个书把儒家的产生发展以至于汉朝后变为国教,以及日后的发展,到清朝后期谭嗣同,梁启超的变革都写的很明确。儒家的东西是有很多糟粕,但是毕竟在中国统治了几千年,还是有精华的,去糟存精是我们应该做的。怎么做就留给哲学家来回答吧。


  作者身为华裔,客居日本,因而在其笔下不同国家的历史实现了有机的勾连,这在国内作者的作品中是很难见到的。


   今天台风9号过来了,外面一直下着雨。雨天适合读闲书,在网上寻得一本陈舜辰的《儒教三千年》,可惜梨山乌龙放在研究室了,不然配与这本行文流畅的书是相当适宜。无奈只能以白水替代之,却也觉得清新恬淡,惬意之处亦不可言传。
  
   书中有一处,论及中国的表达方式,与中国艺术也有相通之处时说道:正统的中国绘画,不采用阴影法和远近法。原因在于,不应固定事物的观察点。从卷轴画和壁画来看便可一目了然。和读书一样,卷轴画要打开来看。假如画中有一个人物,那么首先出现在视线中的是画中人物的左手,而后才出现人物的正面。慢慢将画轴卷上时,最被卷起来的是画卷中人物的右边。卷轴画是画在移动,而壁画则是观赏者在移动。两者同样都是视线不 固定。远处的风景或人物也都是慢慢过渡到近处,而不使用远近法。在画高塔时,绝不会在地上画出影子,因为一旦有了影子,视线便会被固定住。北宋初期的画家李成( 919-967)在描绘千里之外的远景时便采取了远近法,一时间出现了许多追随者。他从建筑物的廊下眺望楼阁及远山,以此来构图,极大地偏离了中国美术的主流,受到了当时评论家的批判。他遭受非议的主要原因便是,将观赏者的视线固定在了一处。。。。。。
  
   原来如此!以前跟一朋友去看西方近代画展时,朋友给我解释阴影法和远近法时,我总是感叹西方为何有如此之洞察力,表达事物为何有如此这般的独特视角。却忽视了中国画的不同角度,中国文化中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看来妄自不可菲薄啊。
  
   雨天一得,自觉甚幸,贴于此,愿与友共享之!
   2009年8月10日于陋室
  


陈舜臣有一个观点说得很对,就是中国绕不过儒教。前两天,在《南方周末》上,还看到有人撰文讨论公民儒学,历史绕不过的东西,估计现在和未来也不会绕得过。


觉得这本书较难说好,对儒教的全盘否定自须反思,任何的全盘否定都是绝对与偏激的而不可取的。再说一般人印象中的儒文化(“儒教”的说法太草率了,书中也说非宗教,却还偏爱这个词。。。)都不是纯粹的,都是被有心人着过色的。就本书而言,真觉得欠逻辑,欠理据。


中国儒教有三千年的历史,中国历史的王朝更替甚多,按说盛世也有儒教,乱世也有儒教,真不知治与乱之与儒教是何等的关系,还是无甚关联,而只是取决于其他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儒教三千年中,究竟对中国人的修养起到几多作用?现在整天哭着喊着兴儒教,真不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中国人的修养和素质是什么样的。儒教真的起过作用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