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国演义-名著+考点

(明)罗贯中 著 陈先峰、罗贯中、 王镔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12-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陈先峰、罗贯中、 王镔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

(明)罗贯中 著  

页数:

244  

内容概要

  《语文新课标推荐·备考必读名著·名著+考点: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具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超人的智慧和胆识,瞻仰关羽守信义、重诚信的高风亮节,感悟张飞快人快语的耿直人品,憎恶曹操的阴险、奸诈、残忍的奸雄形象。

作者简介

作者:(明代)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鱼塘(现浙江杭州)或庐陵(现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他的作品,现存杂剧有《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有《三国演义》和《三遂平妖传》,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

书籍目录

1.宴桃园豪杰结义张翼德怒鞭督邮 (原著第一回——第二回) 2.何进无谋自取祸曹操献刀刺董卓 (原著第二回——第四回) 3.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原著第五回) 4.匿玉玺孙坚击刘表连环计吕布杀董卓 (原著第六回一第九回) 5.曹操兴师报父仇陶谦识人让徐州 (原著第十回——第十二回) 6.曹操移驾幸许都孙策借兵占江南 (原著第十三回——第十五回) 7.吕奉先射戟辕门白门楼吕布殒命 (原著第十六回——第十九回) 8.曹操煮酒论英雄屯土山关羽约三事 (原著第二十回——第二十五回) 9.关公千里走单骑会古城主臣聚义 (原著第二十六回——第二十八回) 10.碧眼儿坐领江东曹盂德官渡大捷 (原著二十九回——第三十回) 11.曹操大破袁本初刘皇叔跃马檀溪 (原著第三十一回——第三十四回) 12.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 (原著三十五回——第三十六回) 13.刘玄德三顾草庐定三分隆中决策 (原著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 14.孔明火烧新野玄德败走樊城 (原著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 15.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大闹长坂坡 (原著第四十一曰——第四十二回) 16.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原著第四十三回) 17.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原著第四十四回) 18.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原著第四十五回) 19.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原著第四十六回) 20.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 (原著第四十七回) 21.宴长江曹操赋诗三江口周瑜纵火 (原著第四十八回——第四十九回) 22.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原著第五十回) 23.诸葛亮三气周瑜周公瑾英年早逝 (原著第五十一回——第五十六回) 24.孔明赴柴桑吊丧张松献蜀中之图 (原著第五十七回——第六十一回) 25.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 (原著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三回) 26.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 (原著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五回) 27.关云长单刀赴会曹阿瞒怒杀伏皇后 (原著第六十六回) 28.曹操起兵夺汉中张飞黄忠各建功 (原著第六十七回——第七十回) 29.杨修恃才终殒命关羽放水淹七军 (原著第七十一回——第七十四回) 30.美髯公刮骨疗毒关云长败走麦城 (原著第七十五回——第七十七回) 31.曹丕刘备各称帝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原著第七十八回——第八十三回) 32.陆逊火烧七百连营刘备白帝遗诏托孤 (原著第八十四回——第八十六回) 33.征蛮寇丞相起兵南下施仁义孔明七擒孟获 (原著第八十七回——第九十回) 34.伐中原武侯上表初用兵姜维归降 (原著第九十一回——第九十三回) 35.武侯弹琴退仲达孔明挥泪斩马谡 (原著第九十四回——第九十六回) 36.诸葛亮巧取陈仓司马懿人寇西蜀 (原著第九十七回——第一百回) 37.孔明造木牛流马五丈原丞相归天 (原著第一百零一回——第一百零四回) 38.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政归司马氏 (原著第一百零五回——一百零八回) 39.君臣背义乱纷纷姜维兴师功不成 (原著第一百零九回——第一百一十四回) 40.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魏蜀吴三分归一统 (原著第一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二十回)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8.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原著第四十五回) 周瑜觉得诸葛亮早晚会成劲敌,想要加害他,他先想派诸葛亮前去聚铁山断曹操粮道,以借曹操之手杀之,被诸葛亮识破,并用“激将法”化解这场危机。 周瑜在三江口与曹军交战,小胜曾军。曹操命蔡瑁、张允加紧训练水军。一日,周瑜前往曹军水寨窥探,发现深得水军之妙,于是想除掉蔡瑁、张允。曹操谋士蒋干想要到江东劝降周瑜,然而周瑜正好利用这一机会,设计让曹操相信蔡瑁、张允已经背叛。曹操果然中计,当他醒悟过来,蔡瑁、张允已经被杀。 却说周瑜闻诸葛瑾之言,转恨孔明,存心欲谋杀之。次日,点齐军将,入辞孙权,便邀孔明一同登舟,驾起帆樯【桅杆】,迤逦【,连续不断】望夏口而进。周瑜分拨已定,使人请孔明议事。孔明至中军帐,叙礼毕,瑜日:“昔曹操兵少,袁绍兵多,而操反胜绍者,因用许攸之谋,先断乌巢之粮也。今操兵八十三万,我兵只五六万,安能拒之?亦必须先断操之粮,然后可破。我已探知操军粮草,俱屯于聚铁山。先生久居汉上,熟知地理。敢烦先生与关、张、子龙辈,吾亦助兵千人,星夜往聚铁山断操粮道。彼此各为主人之事,幸勿推调。”孔明暗思:“此因说我不动,设计害我。我若推调,必为所笑。不如应之,别有计议。”乃欣然领诺。瑜大喜。孔明辞出。鲁肃密谓瑜曰:“公使孔明劫粮,是何意见?”瑜日:“吾欲杀孔明,恐惹人笑,故借曹操之手杀之,以绝后患耳。”肃闻言,乃往见孔明,看他知也不知。只见孔明略无难色,整点军马要行。肃不忍,以言挑之日:“先生此去可成功否?”孔明笑日:“吾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功绩不成,非比江东公与周郎辈止一能也。”肃日:“吾与公瑾何谓一能?”孔明曰:“吾闻江南小儿谣言云:‘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公等于陆地但能伏路把关;周公瑾但【只是】堪【能够】水战,不能陆战耳。” 肃乃以此言告知周瑜。瑜怒日:“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马军,往聚铁山断操粮道。”肃又将此言告孔明。孔明笑日:“公瑾令吾断粮者,实欲使曹操杀吾耳。吾故以片言戏之,公瑾便容纳不下。目今用人之际,只愿吴侯与刘使君同心,则功可成;如各相谋害,大事休矣。操贼多谋,他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如何不以重兵提备?公瑾若去,必为所擒。今只当先决水战,挫动北军锐气,别寻妙计破之。望子敬善言以告公瑾为幸。”鲁肃遂连夜回见周瑜,备述孔明之言。瑜摇首顿足日:“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肃口:“今用人之际,望以国家为重。且待破曹之后,图之未晚。”瑜然其说。 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人。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下,喝斩来使。肃日:“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日:“斩使以示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 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bi,遮盖,言其多】江而来。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 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日:“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日:“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


编辑推荐

《名著+考点: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具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超人的智慧和胆识,瞻仰关羽守信义、重诚信的高风亮节,感悟张飞快人快语的耿直人品,憎恶曹操的阴险、奸诈,残忍的奸雄形象。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三国演义-名著+考点 PDF格式下载



考点都包含在里面。而且生字有注释,方便阅读。推荐购买。


儿子初一,让他看三国,他说枯燥,买了这本后立即就开看了,可以轻松入手(有注解),而且是缩略版,节省时间,精华都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