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生学习引论

常顺英,矫春红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常顺英,矫春红  

页数:

274  

字数:

28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面对2l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加快中国经济建设的步伐,推动社会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主体。因此,帮助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常顺应和矫春虹《大学生学习引论》不仅介绍学习的技能、技巧,还论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大学生学习引论》主要阐述了大学的教育与教学规律,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及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理论、学习规律及大学学习方法三个部分。从认识上、方法上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给予全面的引导。

作者简介

  常顺英,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创造性心理学》《学习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市级、校级,以及国防科工委、兵器工业总公司的课题,并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各级奖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代表作有《大学生思维发展等级研究》《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学习与社会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本质
第二节 顺应社会的发展而学习
第三节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第二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基本特征
第三节 高等学校
第三章 高等学校教学概要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第四章 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第一节 中外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过程发展特征
第三节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
第五章 大学生成才
第一节 人才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第二节 人才成长规律
第三节 成才的心理与品格
第四节 成才基本因素及成才公式
第六章 学习理论与大学学习过程
第一节 学习理论综述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动机
第三节 大学的学习过程
第七章 大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认知过程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过程
第三节 思维过程
第四节 记忆过程
第八章 大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 思维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思维状况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思维培养
第九章 大学生的知识学习
第一节 大学生教材、参考书的阅读
第二节 概念的形成与应用
第三节 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第四节 学习的迁移与知识的应用
第十章 大学生能力培养
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
第二节 智能结构
第三节 大学生能力培养
第四节 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第十一章 大学生学习方法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方法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方法简介
第十二章 大学生和校园文化
第一节 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节 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十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表现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和社会调适
第十四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第一节 职业规划的含义及发展理论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 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职业规划
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2.联想与联想法则掌握  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考方式,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思维活动。不会联想的人,就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许多发明创造都是靠联想突破的。例如著名化学家凯库勒,就是由在梦中见到的蛇,联想并发现了苯分子结构。  联想为什么会导致发明?  (1)联想具有将两种或几种互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在对照比较过程中能够发现他们在某点上的相似或相同因素,从而促使思维由此及彼的跳跃,激发创造性灵感。  (2)联想可以激发发明者的思维积极性。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联想,采取多种研究角度,寻求多有面的解答,从而把创造性思维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联想的经典法则:  (1)相似法则是指人脑受到某种刺激后,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同这一刺激相似的经验。如由电热毯到电热鞋;由自动开伞到自动开电扇。  (2)对比法则是想起与这一刺激完全相反的经验。如冷风扇到热风扇;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  (3)相关法则是想起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这一刺激有关联的经验。如由教师想到无尘粉笔,电动黑板等;由儿童想到儿童自行车、儿童月饼。  联想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大学生积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赖于按照三个法则多思考事物的发展变化。  3.灵感的捕捉  灵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灵感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灵感的特点是带有引发的随机性、显现的瞬时性和情感思维的伴随性。这种非逻辑思维的形式特点,给它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灵感引发的随机性,说明它既无必然的逻辑思维性,也无想象思维的可能自觉性,它的出现完全是某种偶然原因诱发。灵感显现的瞬时性,是说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转瞬间即消失的特点。灵感还会出现情感思维的伴随性。情感思维是指人们对所研究问题的一种倾向或态度,起到鼓励或驱使人们追求创造成就作用的思维方式,往往以创造激情的方式表观出来。许多发明家在回忆灵感出现前总伴随有情绪激动不安,神志恍惚,灵感出现时惊喜万千,灵感出现后情绪高涨,这就表明了灵感这一特点的存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生学习引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