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集聚分化整合

方旭红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方旭红  

页数:

353  

内容概要

  《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以苏州为考察对象,研究了1927~1937年间苏州出现的初步的城市化潮流,具体表现为:人口较快增加,由1927年的26万余人增加到1935年底的约39万人;人口结构趋于复杂化,家庭规模趋小,人口“异质性”增强;职业分化细密,职业结构趋于复杂;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素质有所提高,妇女受教育机会增多;宗教信仰较为多样。1927~1937年的苏州已经出现了城市化过程中特有的集聚、分化、整合连锁效应。苏州兴起的城市化潮流,既取得了一定的历史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不足,给人以良多历史启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口集聚与人口结构:苏州城市化的计量分析
 第一节 人口集聚:城市化的量标
 第二节 人口结构:人口积聚形式的量化分析
  一、家庭结构
  二、职业结构
  三、性别、年龄、教育、宗教信仰结构
  
 第二章 苏州城市化动因探析
 第一节 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现代转变
  一、苏州城市化的历史基础
  二、传统手工业日趋分化
  三、现代机器工业有所发展
  四、商贸金融业现代转换
  五、旅游业渐次兴起,旅游经济初现端倪
 第二节 现代交通通讯网络初步形成
  一、现代交通网络初步架构
  二、现代通讯网络初步形成
 第三节 农村“破产”的“推力”
  一、农村“破产”的形势
  二、农民离村城居的趋向
第三章 功能转换与城市空间的拓展和更新
 第一节 现代城市功能观念和城市规划思想的兴起
  一、勃兴一时的城市功能观念和城市规划思想
  二、1927年苏州市政筹备处的城市规划
 第二节 功能转换:建设旅游城市的设想与实践
  一、苏州市政府建设“住宅都会”的施政原则
  二、吴县各界建设“旅游城市”的设想与实践
  三、寻求城市功能转换的意义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拓展与更新
  一、修路筑桥疏浚河道:城市空间的拓展与更新
  二、消防照明自来水: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初步奠基
第四章 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演化生成
 第一节 工资与消费: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公共医疗卫生设施: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物质考察之一
 第三节 衣食住行: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物质考察之二
  一、衣着的时尚化
  二、出行方式的多样化、高效率化
  三、饮食、居住的“摩登化”
 第四节 教育及大众传媒: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精神考察之一
  一、现代教育原则的确立
  二、社会教育勃兴一时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改进
 第五节 休闲娱乐: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精神考察之二
  一、体育运动日益普及
  二、看电影、逛公园、短途旅游成为时尚
  三、读书、看报、听音乐演为新的休闲方式
 第六节 社会心理与思想观念: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精神考察之三
  一、公共卫生意识和健康观念得到增强
  二、崇尚自然、健康的审美观开始形成
  三、妇女运动方兴未艾,女权意识渐次兴起,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四、性教育兴起,性观念趋于开放
  五、婚姻家庭观念逐渐转变
  六、科学意识、“公民”观念、现代商业精神、“崇洋慕新”风气日渐形成
第五章 越轨与失范:城市问题日益凸显
 第一节 苏州城市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苏州城市问题中的“物理性病理问题”
  二、苏州城市问题中的“社会性病理问题”
 第二节 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各方应对措施
  一、苏州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二、解决城市问题的努力与顿挫
第六章 城市管理模式的现代演进
 第一节 苏州市时期的城市管理模式
  一、市的法律地位与苏州市的组织结构
  二、城市管理的分职化、制度化
 第二节 吴县县城时期的城市管理模式
  一、县的法律地位与组织结构
  二、作为吴县县城的苏州城市管理模式
第七章 余论
  一、苏州城市化的成就与意义
  二、苏州城市化的不足及成因
  三、苏州城市化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首先,在于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兵连祸结,盗匪猖獗,由此导致农村秩序“破产”。自袁世凯称帝闹剧破产后,在北京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成了大小军阀掠夺、鏖战的主战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虽然形式上实现了所谓的“统一”,但军阀之间的混战仍然时有发生①。同时,国民党为了消灭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权,又一再发起反共的国内战争,致使社会秩序动荡,民不聊生。加之这一时期,日本窥伺中国之心日炽,不断制造事端,挑起摩擦,使得农村秩序更是雪上加霜。连年内战,一方面,使得“战乱省份田舍荡尽,阡陌荒废”②;另一方面,又因为“养兵适足以造匪”,又造成大小匪帮猖獗,使农村陷入土匪的世界③,并且形成了民国时期独特的“兵匪”现象:士兵和土匪相互转化,“一方面,被剥夺了军人身份的士兵在寻求运用土匪掠夺的技术来弥补损失;另一方面,真正的匪帮努力利用他的习惯做法取得用其他做法所得不到的正规军身份。总而言之,这种辩证的过程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即军队的‘土匪化’和土匪的‘军队化’:‘如果政策是遣散,那么士兵就转而成为土匪;如果政府要招募土匪,那么土匪又转而为士兵。因此,没有一个土匪不是士兵,也没有一个士兵不是土匪”,④。”兵匪”横行致使盗案无时无之,进而给农村秩序带来了致命的破坏。如长江以北,“每县中,是没有一天没有盗案,没有人案的,洗劫一个村庄,或是劫了大批的人去勒索,都不算什么一回事……在陇海路河湖一带,有数十里的小村落,房子都烧了……这里小部分是土匪烧的,大部分是农民自己烧的,大家都聚集到大团子里边住宿,以厚集抵抗土匪的力量”⑤。军队“土匪化”、土匪“军队化”的结果,致使“兵匪循环,骚扰连年,农民不能安居乐业,于是或离乡背井,人口集中都市,造成畸形的发达;或铤而走险,辗转造成地方秩序不宁的因素”⑥。  其次,在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政府救济乏力,人民流离失所。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集聚分化整合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的内容和我的论文需要非常吻合!非常爱它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