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历代书院学记

王涵 编 首都师大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首都师大  

作者:

王涵 编  

页数:

29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立于官学之外的一种教育系统。本书选辑我国历代书院重要文献30篇,并加注释和译文,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历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并进而对传绪久远的中国古代教育传统和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中华文化传统有较为明晰的认识。文献年代上起两宋时期,历元、明、清以迄于现代;所涉的十八家书院,分布于今赣、湘、苏、浙、粤、京等多个省市,代表性与地域性兼具。本书的编写,是对中国教育史的深入探讨,同时也有利于开阔读者的文化视野,提高个人修养。

作者简介

王涵,1969年生,曾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校长十余年,其间积极倡导教育国际化,发起组建国际教育组织“世界学堂联盟”,在世界范围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08年至今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国际汉语学院顾问、美国全球企业合作学院联盟首席执行官等职,多次承担国家及部委级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出版有《主体教育概论》、《风雨读书声》、《王逊学术文集》等十余部专著。

书籍目录


引言:濂洛关闽此集成千载陶铸一教魂——古代书院与中国传统教育价值取向
编选说明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揭示
附:朱子读书法/[元]程端礼辑(010)
白鹿洞讲义
鹿洞书院讲学记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记
岳麓书院学规
岳麓书院学规
岳麓书院月课改章手谕
附:岳麓楹联选录(045)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记
[应天书院]
南京书院题名记
[嵩阳书院]
识仁篇
附:四箴/[宋]程颐(075)
[丽泽书院]
丽泽书院规约
训子帖
[象山书院]
示象山学者
[白鹭洲书院]
祭欧阳巽斋先生
附:绝笔自赞/[宋]文天祥(103)
[东林书院]
东林会约仪式
[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记
附:万松书院/[清]袁枚(127)
[首善书院]
首善书院记
[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语录
附:谕俗/[明]冯从吾(148)
关中书院学程
[姚江书院]
教约
姚江书院记
[钟山书院]
延师养士则例
钟山书院规约
[莲池书院]
劝学篇示直隶士子
{天演论}序
莲池书院课卷批语
[学海堂]
<学海堂集}序
[南菁书院]
关于江阴南菁书院的一点史料
[万木草堂]
长兴学记
附:天游学院简章,康有为
万木草堂回忆
[复性书院]
复性书院学规
复性书院开讲示诸生
[新巫书院]
新亚学规
附:新亚校歌/钱穆(284)
告新亚书院第六届毕业同学书
后记


编辑推荐

  书院的学记、学规是研究书院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代书院学记》选择了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二十家著名书院,对这些书院的历史沿革、代表人物、办学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选择了一些经典的学记学规加以介绍、今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历代书院学记 PDF格式下载



搞好中国的教育,学习历史必不可少,而了解古代书院是一捷径。


非常好的一部书。


资料详实,学习参考皆可


好书,教育者的必读书


这书不错,看看以前的学校怎么教书育人的。


本以为是书院记集成,哪知只是个选集。


了解些东西,还可以。


值得一读,比较有收获,有收藏价值。


  《中国历代书院学记》读书笔记
  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儒生报国,张载与范公之事,可做启迪,故可知,儒生报国,非战死沙场为报国,潜心学术,教育后进,启蒙百姓,亦为报国也,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难矣。
  
  王阳明先生言“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明伦之外无学矣。”教育者,做人之教育,舍此无它。君子,君者,群也,子者,先生之谓也,君子者,世之楷模也。
  
  梁启超言,当于利禄之慕,帖括之学当头棒喝,方为教育家之资格。
  
  白鹿洞书院
  朱熹,祖籍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朱子读书法》,甚好,读书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 一一认得. 如自己做出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处。其熟读精思之学如此。 此当细细体悟,读古文尤其如此,必欲成诵。……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得前贤与诸家说便了。
  
  张维屏,其讲学记,举“见其过而内自讼。”见己之过,见人之过,皆须小心体悟,反求诸己。切记切记。
  
  岳麓书院
  李文炤之学规,甚好,每日讲经书,有不明处,反复推详,亦须札记,待四方高明者共相质证,不可蓄疑于胸中也。
  《资治通鉴纲目》
  《四书》为六经之精华,乃读书之本务,宜将朱子《集注》逐字逐句玩味,然后参之以《或问》,证之以《语类》,有甚不通者,乃看各家之讲书可也。
  作文,当规仿贾、韩、欧、曾数家文字熟读,自得其用。
  论诗,专以少陵为则,而后可及于诸家,先律体,后古风,先五言,后七言,庶可循序渐进于风雅之林矣。
  岳麓书院学规,清 王文清
  (一)时常省问父母;(二)朔望恭谒圣贤;
  (三)气习各矫偏处;(四)举止整齐严肃;
  (五)服食宜从俭素;(六)外事毫不可干;
  (七)行坐必依齿序;(八)痛戒讦短毁长;
  (九)损友必须拒绝;(十)不可闲谈废时;
  (十一)日讲经书三起;(十二)日看纲目数项;
  (十三)通晓时务物理;(十四)参读古文诗赋;
  (十五)读书必须过笔;(十六)会课按刻早完;
  (十七)夜读仍戒晏起;(十八)疑误定要力争。
  
  训诂笺注,六经于易尤专,阐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郭嵩焘题湖南省长沙船山学社
  
  石鼓书院
  湛若水,《甘泉集》
  邹守益《邹东廓文集》《王阳明先生图谱》
  
  应天书院
  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
  戚同文
  王洙
  
  嵩阳书院
  程颐程颢《四箴》
  
  丽泽书院
  婺学,吕祖谦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毋得品藻长上优劣,訾毁外人文字。
  日间勿接闲人,虽同学,亦只可说义理、论文字而已。专意办自己功,则自然习熟进益矣。
  
  象山书院
  陆九渊
  
  白鹭洲书院
  文天祥“死后不置身忠义之列,就枉为男儿。”
  江万里
  欧阳守道《巽斋文集》
  世有从师于千里,尚友于异代,而同人于门,适相值而不违。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东林书院
  顾宪成《顾端文遗书》
  高攀龙《高子遗书》
  
  万松书院
  齐召南《清儒学案》《水道提纲》《宝纶堂诗抄》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
  
  首善书院
  邹元标《邹南皋会语》《愿学集》
  
  关中书院
  冯从吾《冯少墟集》
  李颙《二曲集》
  读《四书》,先读白文,勿先观注,白文不契,然后阅《注》及《大全》,凡阅一章,即思此一章与自己身心有无交涉,务要体之于心,验之于行,苟一言一行不规诸此,是谓侮圣言,空自弃。
  饭后读《大学衍义》及《衍义补》务令精熟,则道德经济胥此出焉。
  精神懒散,择诗文之痛快醒发者,如汉魏古风、《出师表》《归去来辞》《正气歌》《却聘书》从容朗读,以鼓昏惰。
  
  姚江书院
  王阳明在故乡讲学期间,悉心培养了徐爱、钱德洪,王畿等一大批高足,为“王学”在浙东的传薪开启了先河。——每读书至阳明先生授学之事,莫不心驰神往,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薪火相传,诚为美事,若此生有幸,讲学授课,亦为乐事。
  
  人尽可以为圣人,关键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育人犹植树,须栽培得宜,从本源上用力,采取寓教于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精神振奋,内心喜悦,从而乐学不倦。——教育之事,为天地间之一大事也,立其远志,至诚之心,天下之人无不可化之心,无私奉献,非易事也。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王守仁《教约》,此文当用心领悟之。
  
  钟山书院
  钱大昕,蔚然一代儒宗,清代学术巨擘。《潜研堂丛书》。
  姚鼐,桐城古文至姚鼐集大成,《惜抱轩文集》。
  
  延师,采访有文望品望、年高而精明强固,足以诲人者为“掌教”,不拘爵秩,不拘本省外省。
  养士,书院所以教士也,所谓“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育者,养也,有教有养,俾英才鼓舞于裁成,乐孰大焉?书院士至如归……
  ——查弼纳《延师养士则例》
  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韩愈
  
  莲池书院
  曾国藩
  《莲池书院课卷批语》——清张裕钊
  青眼高歌,表示对学生寄予厚重的希望。
  
  学海堂
  约礼之始,必重博文,笃行之先,尚资明辨。《诗》《书》,垂其彝训,《传》《记》,述其法语,学者奉行,毕生莫罄,譬之食必菽粟,日不可废,居必栋宇,人所共知,奚更立言以歧古教哉!
  ——阮元《学海堂集》 序
  南菁书院
  绎志多忘嗟老大,读书有味且从容。——左宗棠
  
  万木草堂
  孔子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
  段玉裁曰:“今日气节坏,政事芜,皆由不讲学之过。”
  每天除了听讲,记笔记、读书之外,同学们每人给一本功课簿,凡读书有疑问或心得即写在功课簿上,每半个月呈缴一次。
  
  复性书院
  马一浮
  熊十力,他采取古代师生朝夕相处、自由随和的书院式教学,力主道德与学问并重,生活与学习一致。
  新亚书院
  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的最高旨趣在做人。
  先有伟大的学业,才能有伟大的事业。
  不要仅注意一门门的课程,应该先注意一个个的师长。
  以人物为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的。
  ——钱穆《新亚学规》
  
  后记
  《中国历代书院学记》乃当代学者王涵老师之著作,其中介绍中国各书院之学规,人物,学记,读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书院之教育,比之西方私立大学,颃颉彼此,不相上下,中西文化各有千秋,然我国人多不知吾文化之好,之美,盲目迷失,此多可惜。吾故作一读书笔记,摘录一二,以为一观。
  
  周丰
  2013年8月9日星期五
  


  美国社会之所以在二百年间稳定繁荣,除了举世公认的法制健全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宗教和法制是美国的两大基石。相比之下,中国历史就是一个无神论国家,难以形成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观,形同散沙,因而长期处于混乱纷扰的状态中。这些语句吸引我买了《中国历代书院学记》。  http://blog.sina.com.cn/wanghan616161找到汪涵的博客了  未来,哲学必将取代宗教,因为经由哲学获得的价值,比经过宗教获得的价值,内容更纯,因为中间不掺杂哦迷信和想象。(冯友兰)  事实上,中国人没有宗教需要感的原因是他们在宗教中有一个可以替代宗教的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宗教与道德体系。(辜鸿铭)  去年有一本书《瓦片》(作者 江堤),就是专门讲述书院文化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c81310100n3ss.html:《中国历代书院学记》  网上有相关书籍,《中国历代书院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