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校本教材国学系列
2010-1
杨宏峰、 薛海林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01出版)
杨宏峰,薛海林 编
75
本着“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教育理念,我们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对国学传统经典进行了精心选材、编辑,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已经出版了《论语》《弟子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等校本教材。经过辛勤的努力,“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国学教育校本教材”已初具形态。我们相信,—随着“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中华美德教育联合体”的成立,该教材的使用将会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扬光大。
第一讲《千字文》总述第二讲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第三讲 鸣风在竹 白驹食场第四讲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第五讲 李当竭力 忠则尽命第六讲 荣业所基 籍甚无意第七讲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第八讲 守真志潇 逐物意移第九讲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第十讲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第十一讲 九州禹违 百群奉并第十二讲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第十三讲 游鹍独适 凌摩绛臂第十四讲 集戚故旧 老少异粮第十五讲 嫡后嗣续 祭祀烝尝第十六讲 年矢每催 曦晖朗耀
版权页:第一讲《千字文》总述《千字文》起源《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读物,作者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据唐代李倬《尚书故实》记载,梁武帝萧衍非常喜爱王羲之的书法,于是命大臣殷铁石从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同的字,供皇子们学书用。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相关,所以梁武帝将这一千个不同的字交给了周兴嗣,要求他将其汇总编纂成一篇通俗易懂的教育文章。周兴嗣在当时以有学问而著称,但用特定的一干字来写文章,还要兼顾教育意义和文理韵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周兴嗣绞尽脑汁,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写好了,这便是传至今日的《千字文》,而周兴嗣由于过于费神,一夜之间头发便全白了。《千字文》是我国古代成书最早的启蒙读物之一,距今已一千四百余年,也是“三、百、千”(《兰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中唯一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千字文》用了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了一篇气势辉煌、音韵谐美的文章,不仅对仗工整、言简意赅,而且内容丰富,不仅有历史、人物、地理、农业、园林等社会文化知识,也有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更有衣食住行、农耕纺织等生活常识,故成为千百年来我国的一部经典蒙学教科书。
《中华传统美德校本教材•国学系列3:千字文》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