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

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 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 编  

页数:

154  

前言

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认知的发展就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幼儿大脑结构和内抑制机能的发展、言语和实践活动的发展在幼儿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的任务在于积极引导幼儿认知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从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从而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儿童认知发展涉及了很广泛的领域,包括对事物的各种物理属性的认知;对时间、空间关系特性的认知;对事物类别、序列的认知;对数的概念及运算能力的认知;对发展测量的认知;对钱币及买卖关系的认知;对因果关系、逻辑推理能力的认知等等。 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了解认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成长中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发展进行适时引导。幼儿良好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来自于父母在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内对其进行的正确引导和及时鼓励。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而且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环境,抓住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和训练,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从而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环境,促进个性发展。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习特点,是家庭教育的正确指导方针。为了纠正和避免早期教育中存在的违背儿童身心发展客观规律与特点的超前学习、机械训练的误区,为了防止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使每一个幼儿都受到科学优质的教育,获得快乐的童年生活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为父母精心编写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系列图书,《认知》是其中的一本。 《认知》分为“数学认知”和“科学探究”两大部分。“数学认知”部分主要通过父母的合理引导,孩子对生活中遇到的和数学相关事物的认知,以及通过各种儿童感兴趣的游戏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这样既不会因为过早学习抽象的数学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为将来学习各种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科学探究”部分则是引导孩子通过认识自然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念,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

内容概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认知》分为“数学认知”和“科学探究”两大部分。“数学认知”部分主要通过父母的合理引导,孩子对生活中遇到的和数学相关事物的认知,以及通过各种儿童感兴趣的游戏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这样既不会因为过早学习抽象的数学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为将来学习各种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科学探究”部分则是引导孩子通过认识自然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念,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
  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认知的发展就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数学认知
 1.衡量对数概念理解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2.衡量对空间关系的认知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3.衡量会进行物体分类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4.衡量按一定规律给事物排序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5.衡量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第二部分 科学探究
 1.衡量主动探究与发现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2.衡量在探究中交流与合作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3.衡量认识事物变化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4.衡量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章节摘录

版权页:孩子从出生到长大,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的每样东西都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出现,如儿童看到自己的一只小手有五个手指,粗细、长短各不一样;玩具皮球是圆形的,积木盒是长方形的;小白兔有两只长长的耳朵、两只红眼睛、三瓣嘴、四条腿,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马路上的车辆、商店的门牌上都有数字等。但对于没有经历过数学认知启蒙训练的儿童来说,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就不一样了。如,我们问一个还不会计数的2岁儿童:“你家里一共有几个人?”他能列举出“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却回答不出“一共有三个人”……其实,儿童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不断地感知着数、量、形、类别、次序、空间、时间等数学知识,在认识客观事物、与人交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时都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在父母科学地引导下,儿童不仅能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而且能使儿童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对数学的认知也有利于儿童的思维发展,许多心理学家指出:最基本的数学结构和儿童的运算思维结构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早期数学启蒙教育可以充分发掘儿童大脑的智能、潜力,这是儿童其他人生阶段的教育所无法取代的。1.衡量对数概念理解的标准数字是抽象的,如“1”,它具体可指1个人、1个苹果、1只小狗、1件衣服、1排树等,抽象地说,它代表一个或一类事物,理解数需要有数字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综合能力的参与。研究并经过实验证明,3~6岁的儿童对抽象的数字已经有了简单的认识,并且随着脑部的发育,逻辑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儿童对数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应用也越来越熟练。从开始简单的数数,拿出与指示相同数量的物体,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简单的加减法,到不受摆放疏密程度、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正确判断出两组物体的多少。之后,儿童可以正确地读、写lO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在一定条件下他还可以大致估计出一组物体的数量。数学的应用性是指运用抽象出来的有关数、形的原理,去解决生活中俯拾皆是的数学问题。数学对孩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可利用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认识和探索未知的世界。4岁儿童标准4岁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儿童可以摆脱对动作的直接依赖,而在头脑中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思维,但在这一思维形式发展的早期,儿童仍留有3岁前的思维痕迹,即一定要在摆弄物体时才能进行思维。随着大脑不断地生长完善,神经纤维加长,分支加多,神经细胞的联系日益复杂。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4岁儿童的数量概念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孩子已进入掌握数量概念的准备和组织时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开始形成,形象思维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且出现了逻辑思维,思维对行动的调节作用也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随着脑的沟回加多加深,儿童的智力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孩子的思维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阶段发展。但由于受印象和知觉的束缚,数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他们不懂得虽然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数量并没有变的道理,往往受到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干扰,根据物体的体积大小和排列的疏密来判断数量的多少。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口头说数,就是口头按顺序说出自然数,没有手与实物的对应,俗称“顺口溜”。口头说数是孩子机械记忆数词的结果,并不代表对数的实际含义的理解,但它对孩子学习计数具有积极的意义。据研究,小班孩子口头说数时,最开始说出的几个数词是有顺序的,后面的就乱了,如l、2、3、6、4、9……有顺序的部分随年龄的增长与能力的发展逐渐扩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按物点数,即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说出数词,使说出的数词与手点的物体一一对应。正确的按物点数需要手、眼、口、脑等器官的协同活动。由于这些器官的协同性的发展在3岁左右还很不完善,因此,此年龄段的孩子在按物点数时很容易出现手口不一致的现象。据研究,不一致的现象大致有以下情形:口能从l开始顺着数,但手却是乱点;虽然手能一个一个地点,但口却乱数;口与手虽然能有节奏地配合,但不是一对一的配合,往往是数2个数点1个实物,或者是点2个实物数1个数。这些情形大致与孩子未真正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以及语言的发展有关。随着对数理解的加深,儿童可以在按物点数后,将说出的最后一个数词用来代表所数过的物体的总数量。它说明孩子已将最后说出的数词作为所数过的一群对象的总体来把握,这标志着孩子开始理解某数的实际含义。4岁的儿童还能根据提示物体的数量(限5个以内),从另一堆物体中拿出相同数量的物体。如有4个人,可以从糖果盒里拿出4块糖分给每个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你不首先培养活泼的儿童,你就绝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 ——【法】卢梭 数学能促进人们对美的特性——数值、比例、秩序等的认识。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教育的重点是发展儿童般渴望认知的欲望,并将这儿童引导至重要的社会领域。 ——【德】爱因斯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 PDF格式下载



自己小的时候数学不好,可不想让孩子向我一样,,这本书真是不错,里面有各种孩子感兴趣的小游戏,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便宜,书也不厚,可以慢慢读完·


关于认知方面的家庭教育书籍,不错


适合父母看看,内容比较浅显


看了收获一般般,没事可以看看。


这一系列的书都是比较有时代性的,现在的小孩思想是不一样的,所以教育方法方式上面,也有有所斟酌,不过这类型的书,讲法很新颖,而且案例也比较好,不错


在教育孩子方面给了我很大启发,很不错。


书收到了,是朋友给推荐的,自己还没有看,希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个系列的书很不错,对教育孩子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宝宝3-6岁的时候正是什么都好奇什么都在学的时候,所以好的引导方式很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认知》分为“数学认知”和“科学探究”两大部分。“数学认知”部分主要通过父母的合理引导,孩子对生活中遇到的和数学相关事物的认知,以及通过各种儿童感兴趣的游戏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这样既不会因为过早学习抽象的数学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为将来学习各种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科学探究”部分则是引导孩子通过认识自然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念,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真的很不错。


买了很多认知方面的书,和别的书比起来,这本书很合我的胃口。通俗易懂,不像别的书长篇大论都是理论,书中有很多案例和精彩的小游戏,不错。


年轻父母必读,养儿不教父母之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