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回味唐朝

若木 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作者:

若木  

页数:

237  

字数:

16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毛泽东认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书就是史书,读史能使人明智,读史更能知兴替,以史为鉴,能正其身。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波澜壮阔,风起云涌。历史上的名人、大事无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了解历史、回味历史,才能立足当今,展望未来。 唐史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之篇章,其政治复杂多变,经济繁荣昌盛,文化光耀千古。唐朝从李渊建制,到朱全忠灭唐建大梁,其间共经历了290载,21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较长的一个朝代,也是对中华民族影响较深的一个朝代,直到今日,世界各国人民依然习惯称我们为“唐人” ,由此可见唐朝在当时给世界人民留下的深刻印象了。 唐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多变的,它在安定与动乱的反复中走向灭亡。在唐朝,既孕育了闻名遐迩的“贞观之治”,也开启了影响深远的“ 开元盛世”,更缔造了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但唐朝并不都是在太平盛世中度过的,在太平的背后也蕴藏了诸多的政治变革,其中对后世影响较深远的变革有“玄武门之变”、武后夺权称帝建大周、韦后乱政、“甘露之变”,更有“安史之乱”和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可以说,唐朝是一个太平与动乱共存、盛世与衰败共存的朝代。 唐朝在经济上的成就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之最,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一个时期。这期间的农业、手工业成就对后世影响颇深。唐朝通过多次的对外交流,在周边国家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很多国家像日本等多次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这些人回国后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时期,还开辟了世界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让欧洲等很多西方国家也分享到了唐朝的经济成果,进一步加大了唐朝在当时的影响力。 唐朝的文化,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里不可多得的珍品。响彻古今的诗文化就是在这个时候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诗歌的发展随着唐朝统治的变化分为初唐、中唐、盛唐、晚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一大批著名诗人,他们所创作的优秀诗篇在中国文化史上像璀璨的明珠一样照耀着后世。唐朝的另一个文化亮点就是宗教文化的大发展,其“三教九流”在唐朝较为宽松的文化政策下“百花齐放”。佛教在这个时期完成了一次大“聚变”,从此走向中兴,成为对中国老百姓影响最大、最久的一个宗教。另外,唐朝的书法、绘画、陶瓷艺术、石窟艺术、茶文化等都很有建树,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唐朝历史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文化上都值得我们深深地回味。唐朝在最兴盛的“开元盛世”之后,急转而下,走向衰败,其发展轨迹所揭示的兴衰成败的历史规律更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研究。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李渊称帝建唐第二章 玄武门之变第三章 贞观明君唐太宗 一、称帝前的卓越贡献 二、一代明君的业绩 (1)休养生息,安抚农业 (2)任人唯贤的用人策略 (3)从谏如流的执政方针 (4)其他方面的卓越成就第四章 贤德皇后长孙氏第五章 渭水之盟稳大局第六章 文成公主联姻西藏第七章 太平宰相房玄龄第八章 玄奘取经,弘扬佛法第九章 女皇帝武则天 一、武则天入宫 二、勾心斗角,夺取皇后宝座 三、斗智斗勇,登上皇位 四、传位太子,恢复大唐江山第十章 韦后篡权乱政第十一章 鉴真东渡传佛法 一、鉴真少年精研佛法 二、矢志不渝,东渡日本 三、东渡日本后的诸多成就第十二章 继往开来的“开元盛世” 一、李隆基艰难登帝位 二、处理兄弟关系的独特之道 三、知人善任的唐玄宗 四、开明的经济文化政策第十三章 杨贵妃受宠,唐王朝衰落第十四章 安史之乱,撼动唐朝根基 一、运用手段,取得信任 二、积极准备,策划反叛 三、潼关之战,改变政局第十五章 马嵬驿之变第十六章 唐王朝平定叛乱 一、大将李光弼 (1)李光弼“小试牛刀” (2)视死如归克强敌 二、叛军内讧,加速瓦解 三、洛阳决战定乾坤第十七章 郭子仪威名退强敌第十八章 永贞革新第十九章 平定藩镇割据第二十章 唐朝末年的政治斗争 一、宦官专权与甘露之变 二、牛李党争,搅乱朝纲第二十一章 黄巢起义,挖空唐朝基石第二十二章 朱全忠灭唐建大梁附录一:瑰丽多姿的诗文化 一、初唐四杰奠定基础 二、巨匠陈子昂名扬千古 三、诗仙李白豪情万丈 四、诗圣杜甫诗史巨人 五、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六、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附录二:鼎盛一时的佛教文化 一、佛教的几大流派 二、外出学佛法 三、禅宗和净土宗的盛行附录三:光耀千古的艺术成就 一、唐代绘画大发展 二、书法的高峰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四、唐三彩和唐代陶瓷 五、盛唐霓裳附录四:唐朝历代皇帝年表

章节摘录

书摘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军事重镇太原去当留守(官名),负责镇压农民起义。尽管李渊镇压农民起义很卖力气,也立了不少战功,但是隋炀帝还是不信任他,派自己的心腹王威、高君雄做太原副留守来监视他。李渊为此事生尽了闷气,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整天喝酒度日。他的儿子李世民见他如此消沉,决定帮他改变这样的境况。当时反隋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李世民向他的父亲李渊分析当时的形势,认为隋朝的统治不会长久,只有趁天下大乱的机会,夺取政权,才能保住家族的地位和利益。 李渊是一个保守的人,他本不想反隋,但他却知道要保住家族地位和利益,不确立自己在朝中的牢固地位是不行的。在当时烽火连天的时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控制军队,但他也知道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找几个有本领的人帮助自己才能达成目标,于是他就嘱托李世民去发掘人才。李世民对形势观察得更仔细,认为李家不反朝廷,朝廷早晚也要对付他们,所以他就借这个机会网罗人才。通过观察自己周围的朋友、幕僚,他发现被劳役的人中有个叫刘文静的地方官倒是个很有头脑的人,能为自己所用。于是,李世民就到监狱去探望他,试探他说:“像您这样正直的人也被关进大牢,这世道真是忠奸不分哪!”刘文静激愤地说:“如今还有什么忠奸可言!除非有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英雄人物,不然,天下是安定不了的!”李世民赶忙说:“怎么知道没这样的人物?只怕是一般人发现不了。今天我来这里,就是想和您商讨天下大事,听听您的高见。”刘文静十分高兴,笑着说:“我到底没有看错公子,现在天下大乱,烽烟不断,皇上只顾在江南游玩,这是个好机会。太原城里有的是豪杰,唐国公手下有八九万军队,只要振臂一呼。杀出关去,用不了半年,天下就可以到手!”因为李世民知道父亲起兵反隋的态度不是很坚决,便又问道:“只怕家父不同意,怎么办?”刘文静想了想,附在李世民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李世民点头微笑。 第二天,李世民就派自己的亲信带着几百钱财去找晋阳宫副监裴寂赌博,借此,与其搭上关系,过了几天,李世民请裴寂喝酒,随后裴寂又回请李世民。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次,李世民突然发愁地对裴寂说:“皇上把我们李家看作眼中钉、肉中刺,真是朝不保夕啊!看来局势早晚将有大变!我很想乘机于一番事业,只怕我父亲不同意,您看怎么办呢?”裴寂和李渊的交情本来很深,听李世民这么说,想了想,说:“公子不必着急,我自有办法。” 裴寂想起,不久前李渊曾收下了他送去的晋阳宫的两个宫女,便在这件事上做起文章来。 P2-3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回味中国历史,品味千年文化,纵观风云变幻,感受时世变迁。


编辑推荐

回味唐代历史,品味千年文化,纵观风云变幻,感受时世变迁!本书带你回顾了唐朝的辉煌历史,从李渊建制,到朱全忠灭唐建大梁,其间共经历了290载,21个皇帝,唐朝在我国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回味唐朝 PDF格式下载



该套历史丛书写的浅显易懂,读起来非常轻松,读完后对某一朝代的历史有一个大概了解,非常适合我.


编者的水平还停留在书摊的水平上,一家之言太不可信了!会误导读者的!虽然说历史都是后人写出来的,但是这也太偏面了,不能买这个系列的历史书籍。


内容不够详细,读着玩,但不能当成史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