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天朝末日

李树喜 中央编译
出版时间:

2007-3  

出版社:

中央编译  

作者:

李树喜  

页数:

267  

字数:

2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与传统的改朝换代不同,清朝灭亡是以一种缓慢而剧烈的特殊形式完成的。稳固、保守、僵化的中国传统社会逐渐瓦解。传统体制压制的各种力量、掩盖的各种矛盾纷纷登台。同时近代思想和体制持续冲击着国门已开的中国。诚如李鸿章所言,晚清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近代中国面对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敌。 本书的主角清王朝,是我国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第二个统一王朝,自顺治帝山海人关到宣统退位,统治中国近300年。中国在此期间,历经了辉煌,同时也遭受了磨难,但比起昙花一现的元王朝来确实很值得称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也难免于被社会所淘汰。 1861年,咸丰帝死于承德避暑山庄,同时也拉开大清帝国灭亡的序幕。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一个纷纷扰扰的局势——英法联军正占领北京、太平天国在南方统治已近十年,官场浑浑噩噩,黑幕重重…… 清朝的灭亡在很大程度上是灭在了自己的手上,灭在了清王朝统治者那种天生的夜郎自大的态度上。满族是在马背上得到的天下,所以他们尚武好兵,清初对国人采取了过激的措施,所以得天下不能得民心。清朝同时又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年代:西方大国的崛起,朝廷内部的腐败堕落,还有农民以及新兴阶层力量的不断运动,这些外在的因素更使其灭亡的速度加快。 清朝撑得很累,也许灭亡是它最好的解脱。

作者简介

李树喜,河北省安平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3年后到光明日报工作。历任特派记者。机动记者部主任,社会部主任、新闻研究部主任、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编审,历史学者。著有和出版个人专著、文集20种;包括《中国人才史稿》、《北风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天朝的危机 第一节 咸丰之死 第二节 庙堂危机 第三节 这个女人不简单 第四节 圆明园的哭泣 第五节 “长毛”也占半边天 第六节 刺马案与湘军第二章 天要变了 第一节 没有失败的洋务 第二节 刘永福和黑旗军 第三节 如此大捷 第四节 大清公使——曾纪泽 第五节 北洋水师的覆灭第三章 稍纵即逝的火花 第一节 江南制造局 第二节 旅西纪程 第三节 同文馆的困顿 第四节 公车上书 第五节 状元张謇的事业第四章 大人物的小世界 第一节 一代鸿儒康有为 第二节 西学第一人——严复 第三节 李鸿章的悲哀 第四节 “床下都督”黎元洪 第五节 初见中山第五章 不确定的时代 第一节 铁骑踏进了北京城 第二节 泣血黄花 第三节 辛亥年的枪声 第四节 谁是总统 第五节 宋教仁之死

章节摘录

  第五节 “长毛”也占半边天  一个末路王朝总是内忧外患不断。强敌环绕的清朝在腹地又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  从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开始到1869年5月太平军残部在陕西被歼灭,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朝核心地区纵横近20年。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贫苦民众在各种压力下,奋起反抗的结果。历史并没有给起义者留下多少选择余地。先是鸦片战争后是清政府为支付战争的赔款,向民众转嫁负担。官府在旧税之外,巧立名目,增加捐税,加上地方官乘机敲诈勒索,广大民众濒于绝境。这是历代“官逼民反”现象的重演。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起义首发的两广地区是西方列强首先入侵的地区。由于鸦片走私和对外通商,当地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老百姓完粮纳税都要用银两,使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列强经济势力的入侵加剧了当地的矛盾。偏偏在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不断,不满情绪和反抗意向如越积越高的干柴。  广东花县落第秀才洪秀全科场失意,萌发造反思想。他结合内传的天主教创建了拜上帝会。1844年初夏,他和冯云山等前往广西活动,以传教为掩护,向农民宣传反清思想,吸收农民参加拜上帝会。洪秀全不擅实际工作,不久返回广东从事著作。冯云山坚持在紫荆山区与劳苦大众打成一片,凝聚力量。至1850年紫荆山区的汉、壮、瑶等族农民有超过万人加人,并形成了杨秀清、石达开等领导核心。  于是拜上帝会于1850年夏通知各地会众到紫荆山下的金田村团营,建立起武装。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称天王,设百官,蓄发易服。太平天国起义正式开始。咸丰初年,太平军一直在广西各地转战,克永安,围桂林;二年北出湖南,攻全州,克道州,沿途吸收了大量青壮年,九月攻长沙,全国震动。咸丰二年末,太平军绕开长沙,出洞庭,进入长江,第二年初占武昌。之后数十万太平军沿江东下,于1853年3月19日攻克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全国政权。  立都后,太平军分兵北伐、西征。林凤祥、李开芳等率领的北伐军自扬州穿越安徽、河南,突破黄河天险,迂回到山西境内,东向折回河南,再进入直隶省,前锋迫近保定。清廷惊恐,咸丰帝准备逃往热河,官僚豪富纷纷逃走。太平军绕开保定,从深州向东攻打北京。朝廷集结大军在天津杨村与北伐军决战。北伐军粮尽,坚守待援,后兵败被歼。2万北伐军孤军远征几乎震动了朝廷的200多年的统治。南方的太平军则扫荡了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各省。在湖北宜昌、湖南长沙附近,太平军遭到了曾国藩统率的湘军的堵击。其时,长江千里,上自武汉,下至镇江,都归于太平天国版图之中。太平军四出,刺激了各地的起义浪潮兴起。在清朝腹地,形成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反清起义高潮。  太平天国对朝廷统治的最大瓦解作用是它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意识形态和政权存在。它的存在,使得西方一度犹豫承认哪个政权为中国合法代表。建都天京后,英、法、美三国公使先后到天京访问试探。这使得清朝政府如坐针毡。  就在清朝绞尽脑汁的时候,太平天国发生了内讧,由盛转衰。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的矛盾日益尖锐。天王等人的缺陷被逐步放大为整个运动的缺陷。洪秀全着意加强王权,集大权于一身;东王杨秀清总理全国政务,却利用天父降托特权挟制洪秀全,争夺最高权力。洪秀全下诏诛杨秀清。北王韦昌辉乘机扩大事变,将天京变成大屠杀场。石达开起兵平定韦昌辉之乱,却被洪秀全逼走。从杨秀清被杀到石达开出走,前后半年多,太平天国大批将士被杀和脱离天京,元气大伤。  湘军和正规军的江北、江南大营却乘机崛起。事变后,太平军因弹尽粮绝从武昌、汉阳撤退,湘军东犯九江城下。清军在东线重建江北、江南大营攻陷句容、镇江,进犯天京。太平军不得不采取攻势防御,在后期统帅陈玉成、李秀成的指挥下,通过浦口战役攻破江北大营,又挥师西上,在庐州三河镇歼灭湘军李续宾部,从而稳定了战局。之后太平军在苏北、浙江克复部分州县,进入短暂的鼎盛时期。湘军和清军休整后,大举反攻。安庆之役太平军失败后,陈玉成部孤军被围,在寿州失败,太平天国在长江北岸主力全失。1863年后,浙江汤溪、金华、绍兴等地失守,太平军在苏州、无锡、常州相继失败。1864年春,天堡城要塞失守,天京对外交通断绝,陷落军败。5年后陕西残留的太平西路军在保安县老岩窑全部牺牲。太平天国告终。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领导层素质低下、品德低劣造成制度败坏、所用非人、政策失当是主要原因。洪秀全屡试不中,受刺激后读了基督教布道书就自信为上帝使者,并自行施洗。洪是为个人名利而起兵的,缺乏成熟的思想体系,自以为能拯救乱世。但是他并不擅长实际政治。冯云山在早期的传教中起了核心作用,聚拢了起义的最初力量。起义刚开始,洪秀全就自封天王;不久分封诸王。形成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五王。洪秀全自称天父次子、天兄耶稣胞弟,其余五首领并为天父之子,并设立官制。在长期斗争中,洪秀全一直以上帝之子的身份起偶像的作用,大权操于杨秀清之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天朝末日 PDF格式下载



一个朝代的结束,有他必然的条件,外敌入侵,官吏腐败,闭关锁国,自以为是,泱泱大国变成了被外国势力欺负的羸弱小国,这本书讲述了清朝最后的50年,西方大国的崛起,朝廷内部的腐败堕落,还有农民以及新兴阶层力量的不断运动,尽在这本清朝最后的50年中


   1、涵括完整,有猎奇之感
    2、论调有主见,有异于官家之言
    3、余读后感慨万千,难竭唏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