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否相信自己
1998
人民日报出版社
余华
中文
无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中国浙江杭州,3岁时随父母迁至海盐,在海盐读完小学和中学,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3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
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希腊、挪威、俄罗斯、巴西、日本、韩国、越南和印度出版。曾获意大利GRINZANE CAVOUR文学奖(1998年),澳洲和爱尔兰James Joyce Foundation Award (2002年),美国The Barnes & Noble Review From Discover Great New Writers (2004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CHEVALIER DE L’ 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2004年),首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Special Book Awards of China (2005年)。
无
虽然封皮上标注了“阅读 音乐 艺术”读到p160的时候 看到那些在大学专业课上、后来的不断复习用来考试的辅导书上一遍又一遍出现的熟悉名字 心里还是猛地一惊 然后温热
文字不浅,举例也算贴切 就是尚属低级的我,第一遍读时仍有些晦涩 是个让人可以控制住不用一口气读完的综合类或者优秀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推荐书
很久很久以前,我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这一本书,余华著《我能否相信自己》。当时,没有看懂,今夜,却突然记起,这个题目,这本书,这个人。时间在指尖划过,已经是冬天了,冷得厉害,望去,本部的银杏还没有泛黄的迹象,雨天,一个人走在那里,阴森,潮湿的心情立马来了,反复纠缠,我无法躲闪。
而关于自己,我能否相信自己。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论题呢。疑问句,那么答案该是什么,只能够自己问自己。这里,不是零点乐队所歌唱的那种,相信自己,而是扪心自问的,卢梭《忏悔录》那样的能否相信自己,也有如君特·格拉斯《剥洋葱》般对于自己的剖析。人,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恍然在世几十年,在这个几十年的轨迹中,对于自己个体来说,那些事情,尤其是自己做过的,是不是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呢。深长的忧思。
很多时候,我会想得太多太多。从最原始的轨迹开始,到现在基本上说可以适应这个城市的事情。狗已经寄养很久了,没有狗的日子里,我依旧能过下去。我想,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过呢。雨后的路上,雨水汇集的水潭,反射着路灯的光辉,空气有些凝重了,倒也很清新,我喜欢这样跟泥土结合起来的味道,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安静,那么祥和,是这条路,以后一定会繁华起来吧,星湖街。
谁会预测自己明天会做出什么举动呢,我,对于自己,只能说,没有把握,我能做的,我已经做了,不能做的依旧没有做。而能做与不能做之间的鸿沟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分割点是什么呢,我经常会记忆起这样的一句话,在哪不能活,跟谁不是过。我想,这尽管已经是极端的词汇,但其中表达着的是一种强劲和坚韧的力量,在内心中坚信自己的力量能够活下去,无论是在东西南北,还是城市乡间。
出租车上起步价的时间,我却睡着了,一阵醒来,恍然有梦,东西奔波,零落成泥。我想起那些曾经女子来,我很喜欢这样的名词,那些晨风中远去的女子。晨风兮兮,你已远去。每每翻看旧时的东西,难免勾勒出苦涩的记忆,过去了。一去不复返了。这属于我的记忆,我内心深处的记忆,后来,我结婚了,生子了,但这样的日子里,有这样的事情出现,该怎样解释呢,无言。
人的思绪是很庞杂的,有的时候会莫名袭来一种情绪,在这个情绪之中,你默默回味着那一切已经不再的事情,情景。这个时候,车子却在继续向前进发着,它不能停息,犹如你这个时候的思绪。我能否相信自己,到这个时候,我想做出一个否定的回答。那么,谁还能相信呢,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今夜,是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想起了这么多的事情,回顾,怀旧,当下,毕竟,有太多的事情,我自己不能把握,看着流云飞转,尘土飞扬,雪花飞舞,我的心情却飞扬不起来。我觉得相当沉重,沉重,灌了铅似的。
这是我看得非常慢的一本书,速度如同川端康成的《名人》,每天5-8页的进度,不希望太快读完。 这是一部自传。余华讲自己的形成过程。 比起,一个人生物意义上的长成,我更喜欢这本《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在《读书周刊》上的系列随笔。有意无意中,完成了自己的轮廓。 第一部分《我与他们》,谈了余华读过谁的书,什么阶段读的,感受,如果被他们影响。 第二部分《我与自己》,谈了自己的心灵长成及如何开始用文字表述。 很好玩的是,这本书的最后附录,有一段《读书周刊》的记者王伟对余华的采访。 文学青年王伟,今天的名字是陈年,正在经营最大的网络地摊货品牌 VANCL,并大获成功。
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一个在我心中盘踞了十二年之久的认识,那就是心理描写的不可靠,尤其是当人物面临突如其来的幸福和意想不到的困境时,对人物的任何心理分析都会局限人物真实的内心,因为内心在丰富的时候是无法表达的。当心理描写不能在内心最为丰富的时候出来滔滔不绝地发言,它在内心清闲时的言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这似乎是叙述里最大的难题,我个人的写作曾经被它困扰了很久,是威廉•福克纳解放了我,当人物最需要内心表达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让人物的心脏停止跳动,同时让他们的眼睛睁开,让他们的耳朵矗起,让他们的身体活跃起来,我知道了这时候人物的状态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只有它才真正具有了表达丰富内心的能力。这是十二年前的事了,后来我又在欧内斯特•海明威和罗伯-格里耶那里看到了这样的风格如何完整起来。有一段时间,我曾经以为这是二十世纪文学特有的品质。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司汤达,这两个与内心最为亲密的作家破坏了我这样的想法。现在我相信这应该是我们无限文学中共有的品质。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蒙田就已经警告我们,他说:“……探测内心深处,检查是哪些弹簧引起的反弹;但这是一件高深莫测的工作,我希望尝试的人愈少愈好。”
——余华 《内心之死》
就像我们见过的那些手艺高超的木工,他们干活时的神态都是一样的漫不经心,他们从把自己的认真显示出来,只有那些学徒才会将自己的兢兢业业流露在冒汗的额头和紧张的手上。威廉•福克纳就是这样,叙述上的训练有素已经不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出神入化地成为了他的血管、肌肉和目光,他的感受、想象和激情,他有足够的警觉和智慧来维持着叙述上的秩序,他是一个从来没有在叙述时犯下低级错误的作家,他不会被那些突然来到的漂亮句式,还有艳丽的词语迷惑,他用不着眨眼睛就会明白这些句式和词语都是披着羊皮的狼,它们的来到只会使他的叙述变得似是而非和滑稽可笑。他深知自己正在进行中的叙述需要什么,需要的是准确和力量,就像战斗中子弹要去的地方是心脏,而不是插在帽子上摇晃的羽毛饰物。
——余华 《永存的威廉•福克纳》
上述两段文学评论摘自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一书,那是余华的随笔集,写了几位对他写作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像川端康成、海明威、卡夫卡、威廉•福克纳等等。川端康成我看过他的《古都》,一看就是日本写出来的东东,好是很好,但黏黏糊糊不太对我胃口吧。卡夫卡、威廉•福克纳等没有看过呢。一直被赞博览群书,其实自己心里知道差的远了,有太多好东西没看,而太多时间曾浪费在了不值得看的书上。可能我们这代人娱乐太多,定的下心来愿意静静看看书的真的不多吧,叹。我寂寞的童年和学不到本事的大学时光多少藉由阅读得到弥补,现在想来失之东隅,得之桑榆,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我是比较俗的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只喜欢小说,其他体裁如散文、诗歌、戏剧等基本不喜,为什么那——因为小说最刺激啊,带来的阅读快感最大呗!
会去看余华这本随笔集纯粹是冲着余叔叔这人去的——我太爱他啦!第一本看的是他的《活着》,感触太大了,巨大的绝望与希望竟然可以这样完美并存;然后看了许多他被诟病的暴力中短篇,也满喜欢的(我这变态当然接受暴力描写啦),但觉得有点立意先行,不是最上乘;红透半边天的《兄弟》第一时间和Mizuki看了,五体投地膜拜啊,上下两本绝对不存在有些人说的水平不均,现实与荒谬完美并存,酣畅淋漓看完!说回《我能否相信自己》,果然很值得一看,就如上面摘的两段写作理论,我觉得对我启发很大。官方的写作理论、写作技巧我是从来不要看的,就像大学中文系的教材,啥啥主义、啥啥流派、啥啥风格标签乱贴,有什么用?!你比鲁迅自己还明白《狂人日记》是怎么写出来的也是白搭,成得了下一个鲁迅么?!我国中文教育真是从中小学一路扭曲变态到大学乐此不疲,我是听也不要听,看也不要看的……有空看看余华、苏童的随笔,听叔叔们讲讲自己写作过程中的感悟才真的受益匪浅,那才是人家掏心窝子和你讲的真心话,就算我一辈子写不出东东成不了作家,起码可以帮助我分辨这么多印刷品里那些是值得我去一读的。
一直觉得一个人喜欢一个作家也是像世间诸般感情的发生一般,靠缘分之类的玄妙东东联系在一起。有的作家我承认他写的很好,但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敬而远之。而有的作家就是一看就欢喜得不得了,像我国的余华、苏童(《碧奴》忽略……汗)、王小波、张爱玲(虽然失之大气,但真是很棒的小说啊),外国的米兰•昆德拉、雨果等,感觉就像他们说出了我隐隐感受到又说不出的最细微感受。不夸张地说他们对我看世界的眼光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作家必然会在作品中有一个立场,虽然他什么都能写,但不可能没有态度——比如一位作家是虔诚的教徒,他当然也可以去写渎神者,但大家觉得他会给他笔下的渎神者一个好结局么?
那么喜欢一个作家的理由就出来了:先是懵懂的我认同他的立场,然后看进去后他的态度又深刻影响了我;那么不感冒一位作家的理由也出来了:我一开始就不服丫的哲学,所以他至多带给我文字之美,我心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