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保卫你的心脏

[美]伊丽莎白•克洛达斯,胡大一 审定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美]伊丽莎白•克洛达斯,胡大一 审定  

页数:

200  

译者:

杨进刚  

Tag标签:

无  

前言

序增强公众心血管保健意识 促进全民身心健康近年来,很多名人突然去世的悲剧屡见不鲜,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生活水平低,而是死于无知以及缺乏健康的忧患意识,这在“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群体中尤为突出。他们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应酬,很少把自己的健康放在心上。意识不到自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甚至幻想患病后再亡羊补牢。实际上,一旦心脏病发作,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一半左右的冠心病患者第一次感到胸痛不适是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死亡中的半数死于到达医院之前。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过晚,心肌已发生大面积坏死,即使用高成本的介入或搭桥手术挽救生命,效果也大打折扣。基于这一发病特点,我们怎么强调预防———防患于未然,也不过分。因此,心血管健康一定要强调预防,主动维护,而不是大病一场,再对心血管系统实施“大修”。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主题,追求健康应该接受科学的主流观点。目前,一些伪科学的思想经常出来迷惑人们,诸多不健康、无证据的所谓“健康产品” 四处做广告、办宣传,误导患者。我们迫切需要唱响健康的主旋律,掀起健康风暴,构建健康的健康产业。这就要求更多的医务人员热爱科普事业,致力于科普事业,努力把防病治病的科学知识向社会传播。使广大群众掌握打开健康之门的金钥匙,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科学的防病治病方面。《保卫心脏》一书在在2008年的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学术年会上公开发行,是ACC面向公众健康教育的网站的配套图书。该书的作者就是心血管医生,看到很多患者深受心血管疾病之苦,她在繁忙的工作中,结合自己的体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写作。其实,我们心血管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也体会到了今天与心血管疾病的斗争从未如此具有挑战性,如此有意义。我国1998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3秒钟就有一个中国人被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夺去生命。1984~1999年15年期间北京市35~44岁男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增加156%。如果所有的人都是发病了才去医院看病,医生们也只是靠“坐堂”,在医院里等患者,这显然不是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模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多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大多数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为“隐形杀手”,平时无明显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残害人们的健康,历经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沉默”,毫无症状、先兆,以突然发病的形式危及生命,甚至结束生命。要防患于未然,应从根源治理,从自身做起,从青少年抓起,认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我呼吁“不吸烟,管好嘴,迈开腿”,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在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转型期,保持好心态,好心情,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胡大一 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的心脏病堪称全球第一健康杀手,它的致死率比所有因癌症致死的人加起来还多。在美国,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脏病。在中国,每13秒就有一人被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夺去生命。所以,心血管健康一定要主动维护,防患未然。本书是美国心脏病学院(ACC)面向公众健康教育的权威读本。作为一名心血管病医生,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读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导致多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心脏病是可以预防的,本书给出具体实用的预防保健知识: 化验单上的指标代表什么意思 如何精确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保护心脏的日常饮食 拿起保卫心脏的武器,增加心脏病的科学知识,减掉不良的致病因素,做出正确的生活选择,这将拯救你的生命。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克洛达斯 伊丽莎白•克洛达斯(Elizabeth Klodas),医学博士,美国心脏病学院会员(FACC),在明尼阿波利斯市工作,担任心血管医生,影像诊断中心心血管病影像部主任。她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梅奥医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开展无创心

书籍目录

前言简介致谢第一章 心脏病,并非危言耸听 不良生活方式致人走向不归路 拉住脱缰的野马第二章 心脏病常识入门 笼罩着世界的阴霾 无声的杀手第三章 冠心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 心血管中的垃圾堆 垃圾让心路交通拥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处处暗藏杀机第四章 冠心病的杀手锏 杀手锏之一:垃圾堆积 杀手锏之二:血管内的火山爆发 堵住血管的血凝块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 冠心病和中风:路不同,理相似 抢救心脏的生死时速第五章 力不从心 心脏工作的原理 长期高血压,心脏长成“傻大个儿” 对“革命小酒”说“不”第六章 胆固醇——细胞的“砖瓦” 初识胆固醇 数字算卦第七章 好胆固醇HDL——清理垃圾的卡车 40为界 运动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 减体重,升高密度脂蛋白 劝君只进一杯酒第八章 坏胆固醇LDL——堵塞交通的罪魁 低密度脂蛋白多降一点,血管垃圾少一点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诀窍 反映健康的胆固醇比值第九章 血脂中的恶人——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过高伤胰腺 代谢综合征是过街老鼠 低碳水化合物,低甘油三酯 血脂备忘录第十章 与心脏健康有关的化验项目 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个头越大,化验结果越理想 鱼目混珠的脂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炎症检查C反应蛋白 隐藏的胆固醇 精品购物 什么时候查?查哪项?第十一章 心脏的重压 血压正常值 脉压反映心脏动脉 麻木的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的成因 打鼾与高血压 管住你的嘴 掌控自己的血压 还是家最好第十二章 在烟雾缭绕中迷失的心脏 一口烟就引发血管内的狂风暴雨 与其被烟毁掉,不如把烟戒掉第十三章 苦涩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与将军肚 心脏病恶魔偏爱糖尿病人 恐似癌症 控制血糖的指标第十四章 胖人有忧 胖子大国 肥胖的原因 减肥秘方 不要为肥胖找借口第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 健康饮食十七律 从小处着手第十六章 动动懒骨头 健康的基石 怎么运动? 让运动成为家常便饭第十七章 家族史与心脏病 基因与三只小猪的故事 问问七大姑八大姨的病史 好基因别挥霍,坏基因别放弃第十八章 压力与心脏健康 “拼了老命”还是“走为上策”? 遇事心平气和,避免伤心欲绝 变化带来压力 冲破压力的牢笼 生命苦短,何不潇洒走一回第十九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 女人不寻常 女人有福 祸不单行 烧心、疼痛和没劲儿:妇女心脏病的症状第二十章 融会贯通话心脏 心脏病 运动试验 危险因素 血脂 其他化验 血压 吸烟 血糖和糖尿病 体重 饮食 运动 家族史 压力 女士要注意第二十一章 梦想照进现实附录一 化验单常见项目参考数值附录二 与心脏病相关的医学术语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心脏病,并非危言耸听停止担心健康,健康就将离你而去。——罗伯特•欧本(Robert Orben)你应当开始关注自己心脏的状况了,即使此时此刻还感觉良好,你也有可能就在今天因为心脏病发作而一命呜呼。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事实上,这一悲剧就可能在现在这一分钟内,在你身上重演。没错,我就是想吓唬吓唬你,让你赶紧行动起来。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即使今天体检正常,病魔可能就在明天跳出来!让我来告诉你真相。别觉着你没有一点儿心脏病的征兆,即便最近你的运动试验结果一切正常,也别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很有可能病魔早已经在你的心脏里安了家,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突然要了你的命。不良生活方式致人走向不归路如果你的生活方式存在危害健康的因素,而你对此还不屑一顾,或根本一无所知,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错误的选择,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挥霍着自己的身体,不避讳地讲:那绝对是在自寻死路!第一章心脏病,并非危言耸听Slay The Giant作为一名心血管专科医生,我每天都会看见很多人正以某种生活方式而争相奔向心脏病的不归路上。即便作为医生的我,有时也不得不因为相同的行为而自责,但好在这些违反我生活方式的行为只是偶尔有之。但我的病人们却刚好相反——他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有会导致心脏病的坏毛病,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应该悬崖勒马。下次当你去就餐时,请你向四周看一下。看看有多少人大腹便便,行动迟缓?有多少人在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有多少人在狼吞虎咽、过量饮食?你又是怎么样的?现在,请再想一想你周围的邻居和朋友,还有谁每天坚持运动?还有谁像10年前那样精力充沛?还有多少人健康如昔、苗条依旧?你自己又如何呢?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心脏病吗?你知道什么是心力衰竭吗?你的亲戚朋友中有得心脏病或是中风,做过搭桥术或介入术的吗?你抽烟吗?你有没有得糖尿病?是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你的血压怎么样?你每天摄入多少钠?你的胆固醇有多高?[不是你的总胆固醇水平,而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你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又怎么样?你有没有代谢综合征?你检查过脂蛋白A吗?你知道C反应蛋白吗?最为关键的是你究竟知道我在说些什么吗?拉住脱缰的野马也许你在想,好家伙,要让我放慢脚步吗?!你是不是已经开始感觉到生活就像脱缰的野马,失去了控制?你是不是还搞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得心脏病,也不了解自己发生心脏病的危险?嘿,好消息是像你这样的人很多,对你来说,这个消息可能会使你感觉好一些。但对我来说这绝对是个坏消息,因为像你这样的“心脏病盲”可不少。本书的目的就是普及心脏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鼓励大家从今天开始就改变生活方式,免得明天被病魔抓住,被扔进患病的大军中。要记住,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已有的危险因素是有叠加作用的。越早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能够越早将危险因素控制住,远期效果也就越好。到时候,你不仅会更长寿,而且生活质量也会更高。不是吗?年老并不代表一定会疾病缠身,也不一定会患上心血管疾病。每个人所做的每一种选择,不管有多么微小,都会日积月累,最终影响你的健康。我们所吃的每一个奶酪汉堡都会破坏自己的动脉,增加腰围。我们抽的每一根香烟,都会侵蚀自己的心脏。血压或胆固醇每升高一点,我们发生心脏病的危险就增加一分。我们每少走一步路,机体的耐力和恢复力都将减少一点儿。每一个汉堡都会破坏你的动脉,每一根香烟都会侵蚀你的心脏。本书的重点就是要让大家了解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生活选择,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现代社会中最严重的健康危机。你了解得越多,付诸行动得越多,你能活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请关注自己的心脏,因为这将拯救你的生命。我希望每位读者在读完这本书后,都会说:* 我要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我要远离垃圾食品,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吃垃圾,长垃圾。* 我要坚持每天都做些运动。* 我要在我所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停止所有有损健康的行为。* 我要更多地了解心脏病以及保持心脏健康的常识,因为知识就是力量。* 我要知晓自身所带的会导致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尽己所能来控制它们。* 我要做到所有以上几点,否则就会有大麻烦。第二章心脏病常识入门在我看来,人们每天无外乎在做着两件事:要么强健了体质,要么就是惹病上身。——安德尔•戴维斯(Adelle Davis)无论男士还是女士,心血管疾病都是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一点没错!那可是第一号病魔。可是大家知道吗,绝大部分的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与心脏病相关的一些数字美国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心脏病,平均每35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脏病。* 每三个人中会有一人死于心脏病。* 人的预期寿命长达120~150岁,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死在了中途。笼罩着世界的阴霾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近100万人死于心脏病,基本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人口总数。换算一下,也就是相当于每35秒钟死亡1人。每死亡3个人,其中至少会有一人是死于心脏病(每年因心脏病死亡的女性要比男性多一些)。而实际上,不管我们死于何种疾病,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在美国,每天约有8000人年满60岁。在今后20年内,美国将有1亿人步入花甲之年。如果这些人以目前的发病速度患上心脏病,那么心脏病的治疗费用将使美国的经济崩溃。我的这些话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吗?第二章 心脏病常识入门心血管疾病不仅仅是影响美国的一场瘟疫,它也是整个西方世界致残和致死的头号元凶。在接下来的一二十年内,这个病魔的魔爪就要伸向全世界了。心脏病让很多壮年志士猝然倒下! 在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人数约300万人,也是每3个人中会有一个死于心血管病。(数据来源: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译者注 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更加严峻,截至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数据来源: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译者注不仅如此,更让人感到惋惜的是,心脏病已不只是年老体弱者的专利,它还让很多50岁左右、事业正处于巅峰的壮年志士猝然倒下,它也有可能夺去患有糖尿病的年轻母亲的生命。最常见的受害者是60出头的男士和70多岁的女士。或许你听到这里会长出一口气,尤其是如果你还不到40岁。可是长寿专家们却告诉我们说,人类的预期寿命是120岁,甚至是150岁,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人在刚活到一半时就死了。无声的杀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心脏病的进展过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无声无息的发展,当我们还觉得自己百病不侵的时候,它已悄悄地在心脏中扎了根,在我们人到中年的某一天,它突然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我们以出其不意,甚至是致命的打击。我们要知道,心脏病与其他许多疾病不同,绝大部分心脏病在人体内落户时,从病变角度没有一丝一毫的异状,但一旦发作,就可能让人瞬间毙命,等到出现胸口疼痛之后再开始注意可不是上策。无论诸位以前是否想到过心脏病,都必须立即踏上赶走心脏病魔的征途,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开始预防就为时不晚。那么,究竟什么是心脏病呢?很多种疾病都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但绝大多数心脏病都与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有关。本书将主要针对这两种疾病进行介绍,重点是如何预防。我要提醒各位注意:接下来的三章信息量较大,可能大家会觉得复杂一些,但我建议大家还是多花时间仔细阅读,一定要真正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以便帮助大家认清心脏病这个恶魔的真正面目及其擅长使用的各种花招。套用一句中国的谚语,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第三章 冠心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我不想以我的作品成就我的不朽,我要以长命百岁成就我的不朽。——伍迪•艾伦(Woody Allen)冠状动脉并不很粗,仅比餐桌上的意大利面条粗一点点,但流经冠状动脉的血液产生的能量足以维持着心脏跳动。有关心脏的泵功能,我还会在心力衰竭部分专门谈及,本章主要介绍冠状动脉,正是它为心脏提供着赖以存活的养分和氧气。冠状动脉本身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并没有什么不同。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成的器官,正如腿部的肌肉在得到动脉的充分血供之后才能够健步如飞,也只有在冠状动脉正常时,主要由肌肉组成的心脏才能维持正常的跳动。心血管中的垃圾堆冠心病这个病魔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一些“垃圾”逐渐沉积在冠状动脉的血管壁上,这些“垃圾”的大名叫做斑块。这些垃圾的成分复杂,既有胆固醇、脂肪、炎性细胞和钙沉积物,还有平滑细胞和纤维组织等。一旦动脉壁有“垃圾”存留,我们这些医生就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垃圾是向着动脉内生长,所以随着垃圾越积越多,动脉内就会出现多处变窄的急流险滩,一旦通过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至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求,在活动时,比如负重或是做体育运动时,人们就会感到胸口疼痛或气不够使。第三章冠心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Slay The Giant冠状动脉内的斑块就像血管内堆放有垃圾垃圾让心路交通拥堵运动时会发生以下的情形:当你正要开始一些运动,比如快步走时,腿部的肌肉要干活,需要的血液供应就多,以此来增加养分,要不然也走不动啊。怎么来增加血供呢,这就需要心脏跳得更快、更有力,这样才能把更多的血液运送到腿上。这就意味着心脏要更卖力地干活,也得有更多的血液供应和养分来供应心脏肌肉本身的需要。如果身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发出不满的信号。比如在跑步时,如果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猛跑,小腿就会抽筋。如果冠状动脉出了毛病,血液流不过去,心肌也会抽筋,人会感到胸口疼痛不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绞痛”。很多情况下,也可能表现为胸闷气短。冠心病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往深里讲,还真有点复杂。心脏在卖力干活的时候,按理说冠状动脉应该变粗后,更多的血液能流过,供给心脏的氧和其他营养成分也就相应地增加了。若冠状动脉是正常的,心脏的血供能增加4倍。人再怎么运动,需要增加的血流量也不过是休息时的2~3倍。总体上看来,心脏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当冠状动脉内的“垃圾”越积越多,把冠状动脉堵得越来越严重时,动脉的这种扩张作用就没有用武之地了,相应的血供增加不能满足心脏的需求,人就不能胜任较重的体力活动。但是因为大多数的人通常并不进行剧烈的运动,所以即使动脉有堵塞也不会被及时发现。病变发展到较为严重阶段的病人,即便没有太多的活动,也会有症状,需要用药治疗。我们也可以用公路和城市交通来形容冠状动脉。如果一段公路有四条车道,在交通拥堵时还能再打开20条备用车道分流车辆,那么一般情况下就很难发生交通阻塞。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四条车道应付道路的交通已经绰绰有余,因此,即使永久关闭一两条车道,甚至关闭15条备用车道也不会影响高峰时段的交通。但是如果这段公路只有两条车道,没有备用车道,那么在交通高峰时段,这条公路肯定要变成停车场了。如果只剩下一条车道,那么这段公路肯定就会成为交通管理的“老大难”,司机们肯定会督促市政府采取行动了。好,说完道路交通,咱们再回过头来说人体内的“交通要道”,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一生下来,心脏的血流储备就非常充分,动脉内只有在积聚大量的垃圾的情况下才会打破血液供应和血液需求的平衡。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难想象,当病人在活动时出现胸痛或是胸闷气短时,或运动试验检查异常时,冠状动脉的堵塞程度可能已经超过了70%,甚至超过90%了。换句话说,一旦出现心脏病的症状或运动试验阳性,就表明冠心病已经比较严重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谈到这里,很多人都能随口讲出一个故事,说自己的亲戚、朋友或是邻居以前的身体非常好,突然有一天他们需要做冠状动脉搭桥术了。他们会说,“真没想到!”“他以前一直都很健壮呀!”“谁也想不到会发生在她身上!”如果大家对冠状动脉和“垃圾”堆积等情况有所了解,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现在,大家也该静下心想一想自己的动脉内堆积了什么东西。还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垃圾”样的东西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堵住了冠状动脉,要堵上冠状动脉得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日积月累。这样说来,如果我们觉悟得早,我们就还有很多机会去改变。但是决不能等到有症状时才想起来,因为到那时想亡羊补牢就可能太晚了。我发现:病人一旦去看了心脏科医生,做了支架或搭桥手术,再劝说改变行为就相对容易一些。但大家要知道,到了这个时候,虽然所有预防的手段都是极其重要的,可以避免你日后再做一次手术,但是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已经太晚了。这些人已经发展到了疾病晚期,他们就像漂流在河上的伤员,医生所做的也只不过是把他们拖上来而已。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患病之前就积极行动起来,必须有决心决不能让病魔抓住,不要让病魔打个半死,再扔进河里。处处暗藏杀机有另外一点值得关注,严重的冠状动脉堵塞并不一定引发心脏病发作。接二连三的研究已经证明,轻到中度的血管堵塞才是引发心脏病的罪魁祸首。我在下一章将重点介绍心脏病发作的过程及其原因。想象一下,在冠状动脉内向心脏输送血液的公路上,堆积的垃圾主要有两个后果:(1)道路变窄,需要做支架或冠脉搭桥术才能让血液流过去;(2)路面还有很多凹凸,非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那就是心脏病发作。预防心脏病的最佳时机是什么呢?答案是:越早越好。从小开始预防为上上策。以前,美国研究人员对在朝鲜和越南战争期间阵亡的很多将士进行了尸检,这些人大多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冠状动脉已经有了明显的斑块,而且有的人病变还非常严重。要知道,冠状动脉的病变过程启动得非常早,我们每一天选择的行为都会影响疾病的发展。……


编辑推荐

《保卫心脏: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御心脏病恶魔》:每人必知的心脏病防护知识!面向大众的心血管保健权威读本!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胡大一全力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保卫你的心脏 PDF格式下载



老外写的东西,比较实际,对于我这个不懂医学的人,还是比较有用的


我曾经看过杨进刚翻译的《明日医学》,近日又阅读了这本《保卫你的心脏》,总的印象是,这位译者的作品值得一读。如果说《保卫你的心脏》是美国医学家写给不懂医学的读者们的科普读物,那么,我推崇这本书的理由则是译者的视角和笔触着实面向了阅读方块字的、渴望健康生活的中国读者。译者将优雅诙谐的翻译手笔、娴熟精通的专业知识,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贯穿全书,当属心脏保健类译著的上乘之作。


很好,易理解,对心脏了解很多。


很喜欢.有很好的帮助


这本书主要是来预防心脏病的。作者语言很浅显易懂,而且打了很多的比喻。翻译的时候,还加了许多中国的数据。不过,对于心脏和心脏病的基础知识方面没有讲很多。这可能也算一个优点吧,普通人都能看懂。


凑合着看 感觉纸的质量一般


很适合现在乱吃的人看一下预防各种疾病的


学习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护你的心脏。


通俗易懂的一本医学书籍!权威!很有指导性!推荐!


大家都应该看一看,早看早知道保健


平装的感觉还好,有用!!!!


印刷差,纸張有毛边,纸張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