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成为理财行家
2008-9
经济日报出版社
黄卫平,宋晓恒 译
141
无
如果您或者您的家庭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孩子上学自己不得不省吃俭用;看到别人买房、买车自己却只能羡慕;子女的风光婚礼几乎掏光了家里所有的“银子”;多少年来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底”却因为通货膨胀而不断贬值;手中有了点钱却苦于没有好的投资渠道,那么这就是写给您的书。 在一生当中,人们希望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追求的是安全无虞;当基本的生活条件获得满足之后,则要求得到社会的尊重,并进一步追求人生的最终目标——自我实现。而这一切,无不与理财密切相关。理财的目的,就在于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个人理财的终极命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安排个人有限的财务资源,实现其一生生命满足感的最大化。
本书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日常投资、理财中带给我们损失的主要云因,提出了一些投资、理财中的错误观念进行探讨,在理财的同时思考一些财理,为读者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更远、更深地进行一下思考提供我们的一点见解。
黄卫平 经济学博士。1951年生于北京,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78年入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学习,1985年赴欧留学。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经作为富布赖特高级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研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内外数学高校兼职和客座教授,并任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高评委员会(国际片)成员,国务院改革高评委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亚太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经济学会、美国经济学会以及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欧盟经济研究会理事,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执行主任,太平洋经济合作中国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若干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曾任北京市政府顾问团成员、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罗兰投资公司、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北京代表处、亚洲开发银行项目顾问。
代表作:《GATT与走向开放的中国经济》(主编,1994)、《亚洲经济中的龙》(合著,1998)、《走向全球化》、(合著,2000)等。学术成果曾多次获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商务、经济发展等。
第1章 智慧家庭财务分析法 第1节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一、建立家庭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您的钱包里装着未来的钱吗 三、钱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 第2节 教您成为管钱高手 一、兼顾今天和明天 二、财富增长的新理念 三、财富增长的快乐法则 四、财富增长的时间法则 五、财富增长的数量法则第2章 聪明投资大法 第1节 私人银行——创造财富的高手 第2节 从穷人到千万富翁——最长只需58年 第3节 保险公司一样可以提供综合理财服务 第4节 投资品选择的时间原则 第5节 手把手教您成为投资行家 一、什么是投资 二、利用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三、利用投资组合提高收益率 四、三大脉络确定资本市场投资方向 五、人的一生要配置的四只基金第3章 帮您管好钱包 第1节 配置您的钱包 第2节 一个家庭备多少现金合适? 第3节 货币市场基金抵御通货膨胀 第4节 流动资产配比原则 第5节 科学使用信用卡 一、避免信用卡提现 二、全额还款 三、合理使用免息期 第6节 用好其他现金规划工具 一、国债 二、存单 三、保单 四、典当第4章 轻松解决教育难题 第1节 教育的遗传性 第2节 教育费用涨得比石油还快 第3节 测算大学教育费用 第4节 教育规划的弹性原则 一、时问弹性 二、费用弹性 三、规划弹性 第5节 教育规划常用工具 一、教育储蓄 二、教育保险 三、教育信托 第6节 不能不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去不去海外留学 二、申不申请助学贷款 三、争不争取奖学金 四、上大学要不要远行 五、集体生活重不重要第5章 化解购房置业难题 第1节 投资房产划算吗? 第2节 房产需求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一、居住需求的自我膨胀 二、居住需求的理性回归 第3节 购房的省钱之道 一、贷款就比不贷款好 二、贷款条件下的选房策略 三、购房的杂项开支 四、贷款方式选择决定花钱多少 五、提前还贷学问大 六、提前还贷化解“跳槽”后顾之忧 第4节 聪明人不做糊涂事 一、傍着名校买二手房 二、汽车能不买就先别买 三、做里子工程,不做面子工程后记
第1章 智慧家庭财务分析法 您的家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为孩子上学花光了手头所有积蓄,自己不得不节衣缩食;为父母治病几乎倾家荡产;看着别人买房、买车,自己却只有羡慕的份;为子女结婚几乎掏空了家底;辛苦半辈子攒下的血汗钱却因通货膨胀而不断贬值;手中刚有了点钱,不多不少整十万,又苦于没有可靠的投资渠道,炒股票怕赔钱,买债券嫌太慢。是生活的无奈,才使我们学会了放弃。 其实,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想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标,都想创造生活的富足和安康,展现生命的多彩和欢乐。每个人和每个家庭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多元化的,人的一生更应该活得丰富多彩。每个人和每个家庭要考虑的是实现整体的最优而非单一目标的最优,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要做到子女教育、养老、购房、购车、投资、财产分配与传承等方面的最优安排。 当您明白这些以后,如果再有人问起您是否还想实现自己当初的理想、追求心中的那份自得与安详的时候,您必定会做出肯定的回答。 现在就来帮您一步步实现您的家庭理想。 第1节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这个问题提得好像很有趣,因为很多人都说,我怎么会不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呢?可事实并不像您想的这样,退一步讲,很少有人会坐下来系统地整理、分析、思考和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 要实现个人、家庭的各项目标,首先要做的是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家庭财务状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决策的品质。安排得当,能够逐渐改善家庭财务状况;安排不得当,再好的财务状况也会恶化。 一、建立家庭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为方便您对自己家庭财务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透彻的分析,我们仿照企业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形式做成家庭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通过填写这两张表,您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就会了然于胸,就会迅速发现财产流失的黑洞。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这两张表的作用非常大,越到后面您越会有这样的感觉。 您填完这两张表之后,是不是突然发现在您所拥有的物品当中,不管是您的房子、您的汽车还是您的衣物,都是需要花钱来养护的?它们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要贬值的,是不能给您带来未来现金流的。为方便分析,我们把这类不能产生未来正现金流的资产叫做自用资产。也就是说,在您的资产负债表中有很多是自用资产,需要花钱去养护。 在您的资产负债表中还会有投资资产,就是那些能够带来未来现金流的资产,比如说投资房产、股票、基金、债券、各种理财产品等等。这些资产也有个特点,就是您为了能够获得现金流,就必须先行投资,而且投资的收益大小和所投的资产类别与投资期限有很大的关联。 二、您的钱包里装着未来的钱吗 在您的家庭资产当中,至少有两部分资产,一部分是投资资产,一部分是自用资产。对于投资资产来讲,它可以是您买下的房子,用于出租可收取租金;它可以是您买人的股票,在未来能够带来股息、红利;它可以是债券,未来能够带来利息;它还可以是您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未来会带给您投资收益。要本着一个目的,就是说要在自己的家庭财产当中拥有更大比例的投资资产,因为它能够带来未来的现金流,而自用资产则需要自己花钱去维持。 在一个家庭中,自用资产多可能意味着两件事情:其一,您有较高的财富水平和生活水平;其二,或者您有较高的负债水平。因为自用资产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要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用收入结余取得,要么通过负债取得。如果通过负债的方式取得自用资产,会面临着还本付息的压力。应该说,现在绝大多数家庭的房产都要通过银行贷款这种负债的方式才能取得,毕竟房屋这种资产的价值太大。 对于自用资产,我们应该仿照企业,为自己所住的房子、所用的汽车进行折旧。否则我们很难想象,在房子住到它的生命周期,比如说30年的时候基本成了危房,不得不搬家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有足够的钱去置换新房,当汽车报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足够的钱去换辆新的。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您可能发现自己的财务状况确实存在问题,而且一般来讲,都不是很好。 拥有自用资产是为了把现在的生活好过,拥有投资资产是为了保障将来的生活水平。那么该如何在资产当中做一个平衡,才能使您的生活稳定进行下去,这就构成家庭决策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根据经验,投资资产和自用资产应该各占50%左右。 对于自用资产,比如说住房、汽车,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我们个人的承受能力,因为不管是房屋还是汽车,很多都是通过银行或者金融公司的贷款购置的。至于每月房贷还款的额度,按照西方的统计来看,一般不超过个人税前收入的25%~30%。如果超过50%的话,那就成了社会当前经常提到的“房奴”了。房屋贷款加上其他贷款的每月还款额度,一般不要超过个人税前收入的33%~38%。 对于投资资产,我们需要它为我们带来未来的现金流,即投资收益。我们为投资所付出的,比如利息,就是我们的投资成本。即使是拿自己的钱去购买投资资产,也是有成本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购买投资资产的时候,考虑的就不是个人的承受能力,而是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那么投资收益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把投资品本身的差异拿掉,仅仅考察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投资品进行投资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投资收益的高低归根结底是由投资人自己的知识技能所决定的。同样是股票投资,有人赚得多,有人赚得少,有人甚至赔钱,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所以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要考虑的是需要多大的融资成本,能换来多大的投资收益。如果能够确定投资收益超过融资成本,就可以较多或者更多地拥有投资资产。 对投资资产和自用资产的分析是进行家庭决策的前提。也就是说,投资资产满足的是未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它带来的是未来的现金流,拥有更多的投资资产,就意味着未来的生活会更有保障。我们的自用资产可能会有一部分是通过负债得来的,但不管是怎么来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目前的生活水平。所以,必须在在目前生活水平和未来生活水平之间做出权衡,也就是在投资资产和自用资产之间做一个权衡,就会明白怎样往自己的钱包里装上未来的钱。 建议读者根据上面提供的表单,为自己的家庭财产登个记,然后参照图1—1进行归类,仔细分析一下,看它们都属于哪类资产。 三、钱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 从您刚才填写的第二张表,在收入项当中,可以看清楚自己一年当中收入多少,收入是什么,收人来源到底有哪些;右边支出项则表明一年当中形成的收入都花到哪里去了。对许多家庭来讲,支出都是一本糊涂账,也就是说到年底的时候,许多人会感到很惊讶,会问自己一年中赚了那么多的钱,怎么一下子就没了呢?都不知道自己的钱去了哪里。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就很难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有效的开源节流。如果您也有同样的问题,那我们建议您养成刷卡消费的习惯。现在很多人逛超市的时候,都会保留购物清单和小票,目的就是记账,但是这样做很繁杂,更何况有些超市不提供购物单据。如果刷卡消费,则每一笔支出都会清楚记在账单上,这样一年坚持下来,就会对自己的支出状况有一个相当清晰的认识。另外,刷卡消费也可以避免其他意外损失,如钱包丢失、不慎收进假钞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刷卡,这里只是希望大家养成这种习惯,目的就一个,能更清楚知道自己的支出花在哪里,以便对您的家庭现金流量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对于收入而言,一般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作收入,一部分是理财收入。为什么要这么划分呢?当考查人的生命周期时就会发现,一个人可能23岁大学毕业才开始赚钱,到60岁就已退休,那么在整个工作生涯内,也就是37年中可以依赖工作收入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障。在其他时间段,即从一出生直到大学毕业之前以及退休之后,又该怎么办?很多人在这些时候会面临收入不足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窘境。尽管说工作收入是源头活水,但是毕竟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在其他时间,就要更多依靠理财收入。 在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观念,我们平时所赚的工作收入,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满足生活支出,保证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但是您肯定会发现,工作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生活支出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生活水平的提高常常会受制于工作收入的提高,更何况在物价飞涨的年份呢。许多时候,即使在工作期间,我们也需要依靠工作收入之外的收入来提高对生活的支付能力。 这里所说的工作收入之外的收入是指合法的理财收入,比如房屋的租金收入,股票股息收入,保险、信托等理财产品投资收入等等。对于理财收入,我们更关心的是为了取得这些收入,我们应该做出哪些支出,我们将这种支出称之为利息保税支出,比如为了获得保险保障性收入,我们就得先支付保费。理财收入减掉利息保税支出形成的差额,就是理财储蓄。 理财储蓄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用途,一是弥补工作收入不足而改善目前的生活水平;二是实现家庭未来目标,比如对许多家庭来说,理财储蓄可能更多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是为了未来买房子,是为了自己将来养老。我们知道,对于这些大项支出来说,光靠工作收人的累积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勉强够了也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支出换来的。我们做过调查,目前很多人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如果把手中的钱买了房子或者汽车的话,马上就得勒紧裤带过苦日子,也就是说,打了酱油就买不成醋。所以,在满足我们生活目标的过程中,就要做出是实现单项的最优,还是满足生活目标多样化的、综合的最优这样一个抉择。一般人都会要求实现一个整体的最优,而不是某个个体的最优。为实现整体最优,就要在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之间权衡利弊,做出优化匹配。图1—2会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方、面的内容。 第2节 教您成为管钱高手 当我们在权衡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时,要本着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当我们退休的时候,当我们没有了工作收入的时候,我们靠的是国家养老金的时候,靠的是企业年金的时候,我们会更多地希望我们在退休之前所做的各种各样的投资能给我们回报,能够满足我们退休之后还能继续过有品位的生活。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必须为未来的目标储蓄和投资。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对于自己的财务状况不仅要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能够得出比较恰当的分析结论,更要有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 一、兼顾今天和明天 当我们一年到头有了一定结余的时候,当我们在银行里有了一些存款的时候,我们肯定都会想一个问题:这钱到底该怎么花?对于合理花钱,至少有三种选择,第一是满足目前的生活支出,使自己现在生活比较宽裕。第二要对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防范,简单说就是采取买保险的形式将风险分散,转移给他人共同来分担;或者是通过信托的形式,将事业风险回避掉。信托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信托设立后,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财产中分离出来进入信托机构名下,这意味着进入信托的财产不会受到委托人所受风险的波及,避免债权人对信托财产的追索,保护信托财产不受侵犯。对于现代人来讲,一个人的工作收人可能不再单一,除了工资性收人外,可能还有劳务收入,比如对外输出劳务;可能有知识产权收入,比如写一本书拿版税;可能投资股票,即使一不小心炒成股东(指被套牢)的话,也还会有股息收入;如果把房子出租,又会有租金收入;还有一种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己去创业,收入会更多。一旦发现收入源头很多的时候,摆在面前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风险防范,那么您所关心的事就是如何在您的家庭和事业之间建起一道防火墙,这时候更多要借助信托形式来完成。第三种选择就是为了将来的目标进行储蓄,就是为了未来的买房、买车,解决子女教育和自己养老等问题储蓄。对于这三种每个人都不得不做的选择,到底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就成了问题。在我们看来,首先要满足当前的生活消费,因为没有现在就没有未来,然后要满足风险防范,之后才是为未来的目标进行储蓄。 那么我们该怎样在这些目标当中来分配我们的财力呢?经验表明,我们一般会把收入的50%~70%用于目前生活消费,把10%~15%用于保障,把20%~35%用于未来目标的储蓄,如图1-3。 二、财富增长的新理念 在给银行的理财人员做业务培训的时候,我经常会问他们一个问题:“您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有90%的人回答说他的收入是每个月4 000多元。然后我会紧接着问:“您报的收入是税前还是税后?”然后他告诉说是税后的。那为什么当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倾向于告诉我税后收入呢?原因在于他们忽略了个人所得税问题。为什么会忽略呢?因为每月收入太过单一,只有薪金收入,而这部分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是由单位代扣代缴的,所以不用自己操心。如果有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他的回答就完全不一样,他会有深深的感觉,那就是所得税的筹划对他意义特别巨大。 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帮助家庭中所有成员树立的第一个理念就是:我们应更多关注税前收入,而不是税后收入。因为不管是逛街、购物、旅游还是做任何形式的支出,所花的钱都是我们的税后收入,我们的收入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被政府无偿地以税收的形式拿走了。 我们要树立的第二个理念是:还债的时机是在保障之后。怎么理解呢?比如,您欠别人一笔钱的话,被问起时您肯定说还。然后再问您打算什么时候还,您肯定会说发了这个月工资之后马上就还。应该说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如此,尤其在亲朋好友之间相互周济救急,就更不用说了。 ……
如果您有过这样的经历:为孩子上学全家省吃俭用,看别人买房、买车自己只能羡慕,为子女结婚几乎掏光了家底,辛苦半辈子攒下的工资因通货膨胀不断贬值,手中有了点钱却苦于没有可靠的投资渠道,那么这就是写给您的书。
无
做为理财的入门级教材来讲,非常不错,非常实用。周围的朋友翻后,听取嘘声(感叹,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原因)一片!理论性强,案例清楚,可能故事性要差一些,但不失为一本优秀的书。
里面有很多具体的做法,让我这样的理财新手觉得很舒服,整本书很专业,很好。
就讲了一些常用的用钱投资策略,我大概翻了翻,一般化。
这本书非常好,赞
相当不错的一本书,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内容还行,有点帮助,回味中!就是图例表格是黑白,很多曲线图在一起不知道是代表什么,美中不足!
大概看了一下,发现对自己的指导意义不大,可能是自己还没有成家吧,理论上太强,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
口水多过茶水的典型。
理念和方法是有可借鉴之处的,读完以后还有再读其他工具书的想法,不错!
一个字,很贵,140页的书,卖到18.5元,里面很空,字很大,内容很少,很不值。大概就值个11-12元的样子
看大家评论的挺好就买下了,遗憾的是看后感觉很一般,没有想象中的好
这本书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建议不要买。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本经得起考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