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金钱哲学

侯德云 编 九洲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九洲  

作者:

侯德云 编  

页数:

217  

字数:

234000  

前言

  人活着都是要吃饭的,不吃饭没法活,这是硬道理,傻子都懂的硬道理。但是,人活着,跟猪狗鸡鸭毕竟不同,光有饭吃还不行。这个世界几十亿人,大概没有多少光喂饭就能满足的,饿的时候都说,给口吃的就行,一旦吃上了这口,别的需求也就来了。要恋爱、结婚,跟人交往、沟通,要交朋友、挣钱、唱歌,一句话:要学习,得有精神生活。即便理想不高,就当个旧时代的农夫,也得有人教你怎样种地,如何喂牛套车,稍微有点精气神,就会想到出门赶集看戏,有的人还自己学着唱上两口。  精神生活,离不开书。  我们这个国家多灾多难,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老百姓每天除了吃,不想别的,因为多数时候,吃不饱。那年月,孩子进学校读书,除了课本,家长没钱,也不认为有需要给孩子买点课外的书,甚至孩子看课外书,还会遭到责骂。在家长看来,那些东西没用,上个学,识几个字,会算个账也就行了。在那个时代,众多平民百姓养孩子,跟养猪喂鸡没有多少区别。  后来的中国人,开始有点闲钱了,一对夫妻一个孩儿,宝贝多了,除了把孩子喂得营养过剩之外,也操心孩子的教育。即便如此,过去的思想境界依然左右着他们,家长们宁肯花大价钱,逼着孩子满世界进补习班,学钢琴,学奥数,学英语,学画画,学书法,学围棋,学一切听说可以提高素质的玩意儿,但就是没时间让孩子老老实实坐下来看本书。跟过去一样,众多的家长认为,课外书没用,耽误孩子学习。  就这样,在课本强化和补习班也强化的双重压力下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独生子女,有一半还没进大学,先折了,什么也考不上,除了打游戏,什么兴趣都没有:另一半考上的,进了大学不少人也开始放羊,加上大学这些年质量也在下降,因此,即便太太平平毕了业,进入社会,感觉身无长技、无所适从者至少要占一半以上。  这是一个没有人看书的时代。据有关部门统计,我们国家每年的出版物,教材要占到60%以上,剩下不足40%的出版物。还要扣除10%左右的教辅读物,也就是说,中国的书,绝大多数都是强迫阅读的,真正属于读者出于自己需求而主动阅读的书,不到整个出版量的20%,跟发达国家相比,正好倒过来。  现在国人最喜欢说的一个词,就是“素质”,但恰恰国人的素质,不敢恭维,一代代越来越不喜欢读书的后辈,素质更是每况愈下。  课本,给不了人素质,课外补习,也给不了人素质,素质的养成,要靠书,课外书。人生在世,不是活在真空里,什么事儿都可能碰上,要学会跟人打交道,更要学会跟自己打交道。如何待人处事,如何交友待客,如何跟人沟通、开展讨论,如何说服别人:进而如何开阔心胸、拓展视野、修炼心性、磨炼意志、增强自信,尤其是如何面对挫折和困境,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再进一步,如何看待友谊,看待背叛,如何面对恋情,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面对财富,以及失去的财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学,但是课本教不了你。课本里,有知识,有技能,但唯独难以陶>台你的性情,锻造你的心性。素质是一种软实力,一种可以凭借知识和技能无限放大的能量;如果一个人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缺乏相应的软实力,就像一台电脑,尽管性能良好,但缺乏必要的软件,也一样等于废物。  本人从教30多年,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但从来没有见过哪怕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日后有出息的。人的所有,差不多都是学来的,家庭可以教你,社会也可以教你,但一个有出息的人从中获益最多的,还是书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了读书,就有了一切。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能为了吃饭。一个人想要活得好,活得有滋有味,那么,就得把书当粮食来看。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书就是韶乐,只有肉,没有书,肉也不香。不能说这样的人都有出息,但至少,这样的人才可能有点出息。  现在,许多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贵族。当然,我想这些家长们,不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住进欧洲的城堡,天天穿着燕尾服,只是希望孩子能有贵族的气质和教养。欧洲太远了,中国自宋代以后就没了贵族,但自古就有书香门第。一个家族,只要几代都有读书人,家藏有几柜子的书,就是读书人家,缙绅人家,这样的人家,教养、品位、知书达礼,所有的一切,不是血统的遗传,而是从世代的书香里来的。  读书要读好书,读能跟那些绝代的成功者、大师们对话的书。世界上存在过那么多杰出人士,他们的成功为世人仰慕,各有各的理由,个中道理,在他们的文章中有,但要靠仔细读了之后自己悟。没有机会追随大师的左右,经大师亲授,但只要读他们的文字,也可以升堂入室。众多的成功者、大师汇聚起来,变成一本不厚的书,摆在我们的眼前,《“读·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励志书系》就是这样的一套好书。古人云:开卷有益。  张鸣  2008年6月6日

内容概要

  本书精选的中外各界名人关于金钱的67篇精彩文章,为我们全面解读金钱哲学,内容包括名人的金钱观、金钱对人生的意义、贫穷与富裕的联系、金钱与快乐的关系,以及如何满足自己合理的财富欲望和一些理财方法等。
  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作者简介

汤吉天,山东青岛人。青年时期曾就读于上海第一师范学院(今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河北省工作。曾担任廊坊师专(今廊坊师范学院)校长、河北省文联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各类文体的作品360余万字。20世纪80年代末,调入天津师范大学任教,任文学院教授。曾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书籍目录

第1辑 金钱是最好的仆人也是最坏的主人
 毕淑敏 钱的极点
 (台湾)曹启泰 我是有钱人
 马明博 禅者的财富观
 摩罗 财富.自由.功德
 杨如彦 财富的比较观
 [印度]奥修 谈金钱
 (台湾)吴淡如 你的钱是桥还是墙
 薛涌 中国为什么“富不过三代”
 钟伟 金钱是最好的仆人也是最坏的主人
 李风圣 和谐才是真正的财富
 [美]罗伯特·林格 金钱是达到目的的一个方法
 流沙 财富修养
 冯仑 金钱(节选)
 茅于轼 从钱的奴隶变成钱的主人
第2辑 给予的富有
 王石 财富与人生
 潘石屹 最有钱的人在比什么
 牛根生 如何让财富长出精神
 [美]戴尔·卡耐基 不能为金钱而活 
 杨东平 富贵与高贵
 [美]肯尼斯·贝林 生活有目标比赚钱更重要
 [美]比尔·盖茨 财富的运用
 资中筠 财富的最佳归宿
 (香港)李嘉诚 奉献的艺术
第3辑 金钱与快乐有多远
 周国平 有关金钱与快乐的沉思
 鲍尔吉·原野 财富离幸福仍然很远
 理由 幸福是0.25
 俞敏洪 财富如何让快乐永恒
 张汝伦 幸福与财富
 刘心武 富心有术
 [英]乔治·吉辛 钱与快乐
 韩小蕙 做个平民有多难
 蒋光宇 金钱与快乐
 [韩]郑周永 积极才会幸福(节选)
 韩少功 处贫贱易,处富贵难
第4辑 上帝是公平的
 孙绍振 发财的感觉
 舒好 另一种经济头脑
 尚德琪 人与钱
 贾平凹 说花钱
 [日]司马舜 在犹太人的脑袋里
 丁宗皓 穷人的阳光
 梁晓声 贫穷可能是一笔“财富”(节选)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穷人的美德就是会赚钱
 袁南生 印度穷富之谜
 严歌苓 赤贫魅力测试
 李兴浩 底层生活给了我最朴素的情感
 王蒙 穷与富
 王鼎钧 非卖品
第5辑 致富的欲望
 [英]金燕 致富的欲望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不要为了工资工作
 (台湾)林伟贤 你的财富取决于你给予什么
 黄罗维 靠耐心发财
 [美]约翰·D.洛克菲勒 财富是对勤奋的嘉奖
 [日]松下幸之助 追求更大的利益
 [美]拿破仑·希尔 我们是贫穷的,但不是由于上帝
 [美]罗伯特·T.清崎 富爸爸 穷爸爸
 [美]奥里森·马登 用别人的钱赚钱
第6辑 有财未必富开源胜节流
 [美]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如何对待金钱
 [韩]郑周永 勤俭必能小富
 [美]亚伯拉罕·林肯 不到绝境不要向别人借钱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让勤俭成为你的习惯
 葛剑雄 有财未必富开源胜节流
 [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学会正确理财
 [美]芭芭拉·斯坦妮 多挣少花
 [德]卡尔·威特 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粱小民 布利丹毛驴的选择
 盛武 纽约教子学理财
 罗西 理财不如理“才”

章节摘录

  第1辑 金钱是最好的仆人也是最坏的主人  钱的极点  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点。  钱给人的好处是太多了,而且有许多人由于钱不多,而享受不到钱的好处。人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就需要想象,想象的规律一般是将真实的事物美化。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位大眼睛戴口罩的女士就会想她若摘了口罩,一定是美丽动人。其实不然,口罩里很可能是一对暴牙齿,人家原是为了遮丑的。  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虽是无钱之人,却凭医疗常识,想象钱的功能是有限的,理由从人的生理结构而来。  钱能买来山珍海味,可再大的富豪也只有一个胃,一个胃的容积就那么大,至多装上两三斤的食物,外加一罐扎啤,也就物满为患了。你要是愣往里揣,轻则是慢性胃炎,重了就是急性胃扩张,后者有生命危险呢。更不屑说,长期的膏粱厚味,引起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等。所以说那些因公而需长期大吃大喝的人,得了肥胖症,真是要算“公”伤的。  钱能买来绫罗绸缎,可再娇美的妇人也只有一副身段,一次只能向世人展现套在身体最外层的那套衣服。穿得太多了,就会捂出痱子。要是一天老换衣服,变成工作,就是时装模特,和有钱人的初衷不符了。  再说人类延续种族、愉悦自身的那个器官吧,更是严格遵循造物的规律,无论科学怎样进步,都不可能增补一套设备。假如无所节制,连原装的这一份都进入“绝对不应期”,且不用说那种种秽病了。电线杆子上的那些招贴纸,是救不了命的。  人和动物在结构上实在是大同小异,从翩飞的蝴蝶到一只最小的蚂蚁,都有腹腔和眼睛。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  比如理想,比如爱情,比如自由……都是金钱的盲点。它们可以因了金钱而卖出,却不会因了金钱而被买进。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情感的洪峰。  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作为补偿,造物给人以无限的精神。人的躯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很容易满足的。你主观上想不满足,造物也不允许你。造物以此来制约人对物质的欲望,鼓励思想的飞翔。于是人类在有了果腹的兽肉和蔽体的树叶之后,就开始创造语言、绘画和音乐……积蓄了一代又一代的精华,于是我们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哲学的探讨和对宇宙的访问……那都是永无穷尽的奥妙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会上天入地呕心沥血地寻找与提炼。  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但我们很快就会离开它。人们在新的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回过头来仍然要皈依精神。  精神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在远没有金钱之前,人类就开始了精神的求索。人类最终也许将消灭金钱,但毫无疑问的是人类的精神永存。  与你共享  人要生存,就离不开金钱和物质;但人要活得精彩,活得快乐,就需要有平静的心境、宽广的胸怀和正确看待金钱、物质的智慧。金钱,既能刷新你的生活质量,也能吞噬你的身心。在经营财富的同时,别忘了经营你的精神园地,没有财富修养。钱就会让你福始祸终。  我没有时间又没钱  我从小就“有钱”。  我是在台北的台大医院出生的——有钱人的大医院。  襁褓时期,我就是小老板——我爸是大老板,我当然是小老板。  幼儿园我念“再兴”,当时它是所私立的贵族学校。这所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多半不是大官,就是巨贾。  一直到我10岁,父母离异,我寄住在亲友家中。我聪明懂事又会说话,待遇自然还是不差,每个周末都在中山北路的“美军顾问团联谊社”吃炸明虾,星期天去“青潭”玩人工海浪……  初中三年,我依然念“再兴”,住校三年。当年,这是少数全校装设空调冷气的学校,包括宿舍。而且值日生只要管擦黑板,因为有工人会负责扫地拖地,瓷砖地板随时干净明亮到可以躺在上面念书。尽管家境在这个时候变了,但是来不及影响我的“有钱”,因为我已经交好的同学、朋友个个都有钱。  高中我念公立的“成功高中”。考试帮人,我就得到订做的卡其制服;下课后,去“中华商场”后排的皮鞋店帮忙招呼生意,我就可以免费得到订做的亮皮金边白马靴;只要负责找女舞伴,我就有跳不完的舞会;帮咖啡厅画橱窗海报,我就可以换得牛排套餐,外加打电动玩具的铜板;帮建设公司的总经理洗车,我就可以吃高级餐厅的川菜;画建筑墨线图还额外赚得到零用钱!  进了大专,念艺术学校的好处是:活动繁多。活动多的好处是:都有公费让我吃吃喝喝,参加比赛。参加比赛的好处是:可以拿冠军得金牌。得金牌的好处是:有奖品、有奖金、有优待。优待多的好处是:日子很“有钱”。  我在大专的几年之间,跑遍了金马台澎,全部公费。还坐着商务舱去了欧洲与非洲的11个国家:游山玩水看世界,同时还可以领薪水、拿奖金。  打工的兼职工作,让我的作品每天在第一大报连载刊登,老师还开支票帮我买了辆汽车代步。  出访期间,我兼职的传播公司还可以让我留职照领薪!还没毕业,我就成为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开学缴学费还有主任代垫。  大专的最后一年,我已经走到幕前开始表演;表演的第一个电视节目我就成名;成名的第一年我就结婚;结婚的第一天我就当了儿子的爸爸;当爸爸的第一年我又当了女儿的爸爸!你说,我怎么有时间“没钱”?  钱追着我跑  结婚的第一年我就拍广告;广告的第一笔订金,我拿来订了一栋房子;房子订下的第一年我就转手卖出;第一栋卖出的房子就让我赚了一笔钱;赚的第一笔钱刚好就让我度过服役、当兵没钱赚的两年!退伍之前,我订了生平第一辆奔驰车。还没回到社会上,我已经拿到传播公司经理的新名片。  苦,可以一个人苦;福,要和众人分享。  退伍的第一年,一星期里有4个小时,我主持的节目在无线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当学生时,打工月入2000元;转进幕前之前,我当编剧、制作人的月入1万元;当兵期间,月入只剩500;退伍第一年,我的收入又回到月入5万。)  第二、第三年,我的节目量增加,演出活动频繁,一个月变成13万。第四、第五年,节目依然此消彼长,但是行情上扬、单位收入提高的结果,一个月成了40万。  第六、第七年,月入60万的同时,屁股开始痒起来了。我跨了行业、印了名片、开了公司、设了门市、参了展览、做了生意、养了员工。事情的起头是因为30岁的我开始担心:“万一有一天……”  于是我开设了珠宝工作室。又因为顾着往日情谊,于是把老同学的信用卡《卡友》杂志顶了下来,顺便又办了一本电玩杂志,一不做二不休,再办一本婚纱杂志……  刚好在同一个时期,广播频道开放,我又开了一个传播公司,承揽电台节目制作和广告时段,再顺势将珠宝工作室扩充为店面;地下室干脆再开一家PUB;杂志社扩充成为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一批和珠宝相关的书籍……然后网络兴起,我架起了企业网站;在珠宝店的楼上又扩增了婚纱摄影公司;在出版社的楼下又增建了珠宝工厂;将地下室改建成为摄影棚……  在此期间,我还写了两三本书,第一本书有关我的婚姻,一出版就卖了第一名。所以灵机一动,我结合所有相关的行业,自己组织了多家公司,把与结婚相关的各行各业、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再开设商业行销公司,跨足蜜月旅游行程,组织财团法人的公益团体……公司变成5家,员工变成70个。我和钱玩得不亦乐乎!  第八年,市场发生变化,珠宝生意乏人问津;机构换了人,“新官”忙着抓地下室开设的PUB。这个时期,我开始从“被钱追着跑”变成“追着钱跑”:老婆病了、合伙跑了、生意垮了、身体坏了、公司关了、员工散了、节目停了……在你认为所谓的“黑暗期”里,我却住进了五星级饭店的外交官套房休养生息,依然很有钱的样子。  到第九、第十年,我在两年间退了700张支票——却一张也没跳掉,全部被我补平轧好!因为我认为我会“有钱”,那一口气始终没有放掉!  第十一年,全部的生意都停掉,同时节目也停掉,我一个人坐着商务舱到美国去散心——依然很“有钱”。我把这段美国的“忧郁症神奇散心治疗术”写成了《想一想,死不得》。  第十二、第十三年,节目回来了、生意又试试看了、朋友多起来了、球打得越来越好了。在我又开始主持的新节目里,其中一个还叫做很“有钱”的“百万大赢家”!  第十四年,我又写了一本书,书名就是《一堂一亿六千万的课》!结果又卖了第一名!  第十五年,孩子已经长大,开始赚钱。我想了一整年,看看自己,还是很有钱,而且感觉越来越有钱!  从和“钱”的搏斗里走出来,我又口袋空空开心地过着“有钱”的日子:打了300场的高尔夫球,做了100场的演讲,又写了3本书……还始终养活着一大家子的人!  第十六年,今年,新年。预备,开始!  有钱的感觉  我在20岁的时候,月入2000元也能左右逢源。到了30几岁,月入75万时也还是会焦头烂额。你说,到底是2000算有钱,还是75万算有钱?想要月入2000元?还是月入75万元?  别放马后炮说:“你想月入75万,但是不会如我一般糟蹋钱。”  我告诉你,月入2000和75万时,屁股痒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真有趣,回想走过的40年,有钱?没钱?为什么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挺有钱?  你问我,“有钱”到底是什么?答案是:一种你自己去体会的感觉。  无论是谁,有多少钱,一定还有人比你多,也有人比你少。钱比你多的人,未必觉得他有钱;钱比你少的人,也可以觉得他很有钱。而钱比你多的人,可能过着钱比你少的日子,并且觉得他“没钱”。  而我?我一直都有“有钱”的感觉。  要感觉“有钱”其实很简单:钱一直够用就是了。就算当时不够,也知道会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会来多少。最好的感觉就是:一定够用!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有钱”的感觉。  要达到这样的地步,就要做到“钱的平衡”:花钱和赚钱平衡,能力和收入平衡;努力和成效平衡,负担和成就平衡;期望和结果平衡,你和大家都平衡。  平衡最美  想象不到那种意境吧!学学每一个只顾着吃喝玩乐的小孩子。严格地说来:所有的小孩子里,没有一个人有钱!也少有哪一个小孩知道,自己到底算有钱还是没钱?但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一样的快乐——穷爸爸和富爸爸所能提供的快乐与财富之间没有任何关连。这是因为孩子们容易做到“平衡”:需要和获得平衡,想法和实际平衡。我们应该学学孩子。  除了“平衡”让我觉得“有钱”,我还生气蓬勃、神采奕奕地觉得我“有钱”,因为我一直在“赚钱”。“赚钱”的数字多寡并不重要,是“赚钱”的感觉使你觉得自己有用;是“赚钱”的过程使你觉得自己存在;是“赚钱”的期盼使你觉得充满希望;是“赚钱”之后你就可以实现心愿、拥抱梦想!  “那不能赚钱的人怎么办?”像是高龄长者、家庭主妇……不能赚钱?省钱也是赚!透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使得家计变轻、钱变好用、物超所值,这一样可以显现出你的价值!  “那还不会赚钱的小孩子怎么办?”孩提时代,是学习和建构金钱观念的黄金时期,金钱观,是最容易在孩子身上浮现出来的。如果能让孩子们在孩提时懂得珍惜所有、学会礼尚往来、愿意与人分享、分摊群体劳务、体会共同喜悦……你就会看见他们少埋怨、多平衡、易开心、常喜乐。真正爱钱的孩子,不会变坏。除非是你我教错了——那也难怪,因为你我也没人教。  还有一件一直没变,一直让我很容易体会“平衡之美”的事:我的排骨饭。我想它可以当作一个好例子,让你体会我所喜乐的“有钱”感觉。  我的排骨饭  有炸排骨可以吃,一直是我觉得自己“有钱”的重要依据!  我一直爱吃排骨饭,武昌街的“江浙好味道排骨大王”一直是我的最爱。  7岁到15岁,在学校打饭时期,我最爱吃的也是炸排骨。“再兴排骨”一吃9年。结婚后,家里饭桌上的炸排骨,依旧是我的盛筵丰馔!  小时候,为了去吃糖醋排骨,全家人从罗东一路散步到三星乡。  坐火车回罗东时,站台的火车便当,或者是“福隆火车站”木盒便当的排骨饭是旅程重点。  到已经被火烧掉了的“中华体育馆”看篮球赛,只要忍到比赛第四节,场外的排骨便当就会从4块降价成1块。  念高中时半工半读,经常一天只能吃一个排骨盒饭,犒赏自己的意味深浓。  念大专之前摆地摊,在“蜜蜂咖啡”吃排骨套餐就是豪华享受。  进了演艺圈后,大鱼大肉的机会多了,我还是觉得吃排骨饭最开心。  昨天,我唯一吃的一顿正餐就是“君悦排骨”的酸菜排骨饭。等一下写完这一段,我还要去“九如”吃排骨菜饭。  小时候的排骨饭2.5元,现在的排骨饭30元——物价涨了,满足不变。说也奇怪,从还不会赚钱到月入2000元时,我都爱吃排骨饭。到月入75万时,我还是爱吃排骨饭。  那么赚那么多钱干吗?更何况回想起来,这一生当中就属月入75万的那一段日子,我最吃不到心爱的排骨饭!赚比较多的钱真的就比较快乐?在排骨饭这一件事上,我看未必!  现在的我,很有钱。因为我要停笔,把女儿叫起床,拉她陪我去吃排骨饭!此刻我口袋里的钱,多到够我抬头挺胸吃10个!怎么样,有钱吧!  英国财经主播狄克·史宾西斯:“找到能让自己满足的道路,钱才是钱!”  与你共享  常言道:知足者常乐。然而生活中却总有人不惜代价地追逐着所谓的财富与金钱,在永无止境的物欲中失去了快乐,迷失了自我。其实,人生得失之间从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我们无须为得不到一定数量的财富而惋惜,更不能因为执著于金钱而失去生活的意义。

媒体关注与评论

  钱本身是中性的,谈不上善恶,毛病不是出在钱上,而是出在对钱的态度上。可怕的不是钱,而是贪欲,即一种对钱贪得无厌的占有态度。  ——周国平  一本让青少年认识金钱,学会正确对待金钱的书  钱是一种力量,但更有力量的是有关理财的教育,钱来了又去,但如果你了解钱是如何运转的,你就有了驾驭它的力量,并开始积累财富。  ——罗伯特·T·清崎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金钱哲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