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集粹

林岩//王蔓 中国方正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中国方正  

作者:

林岩//王蔓  

页数:

343  

前言

  现在呈献给读者的这本书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为内容,它本身就是一个沉甸甸的课题。  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这样一个事关执政党生死存亡、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需要宽广的视角,也需要历史的眼光。从博大精深的古代廉政文化中汲取营养,启迪思雏,借鉴经验,光大传统,有利于卓有成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于这样的目的,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农业部纪检组监察局支持和协助作者编写出版了这本书。  一般说来,廉政是为政者(多指官员)廉洁从政的意思,也有廉洁政治的含义。前者是对为政者普遍的行为准则、行事规范和道德要求,后者则是社会追求的基本目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至于文化,我们通常是指非物质形态的或者以物质形态为载体的精神产物,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习俗传统、宗教信仰等等,具有普遍认同、共同遵守、因因相袭、稳定传延的特征。

内容概要

  一般说来,廉政是为政者(多指官员)廉洁从政的意思,也有廉洁政治的含义。前者是对为政者普遍的行为准则、行事规范和道德要求,后者则是社会追求的基本目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至于文化,我们通常是指非物质形态的或者以物质形态为载体的精神产物,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习俗传统、宗教信仰等等,具有普遍认同、共同遵守、因因相袭、稳定传延的特征。

书籍目录

思想篇1.周公:以德配天,明德慎罚2.《周礼》:“六征”3.吕尚:廉洁爱民,厚禄养廉4.孔子:“节用爱人”5.孟子:民贵君轻,尊贤使能6.荀子:节用裕民,实行“宣明”7.韩非:“法、术、势”为一体8.商鞅:廉政勤政,革新变法9.董仲舒:“与民休息,宽以民力”10.王充:文吏与儒生并用11.司马迁:“奉法循理”12.汉文帝:躬率节俭致安宁13.曹操:立法治国、赏罚分明和整肃吏治14.诸葛亮:“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15.苏绰:治心与治身相结合16.隋文帝:倡俭反侈17.唐太宗:戒奢从俭18.白居易:整顿吏治,除贪倡廉19.宋太祖:“勤政节俭”20.包拯:清廉如青天,勤政恤百姓21.王安石:坚持变法,理财以安民22.元世祖:整饬吏治,颁俸以养廉23.张养浩:勤政爱民,清廉自守24.明太祖:安民立业、整肃法纪、惩贪奖廉25.张居正:一条鞭法26.顾炎武:针砭阿谀、澄清吏治27.黄宗羲:“工商皆本”28.康熙:“民为邦本,勤恤为先”29.雍正:去奢崇俭30.曾国藩:“王道与霸道”论31.龚自珍:批判封建专制32.康有为:维新变法、主权在民措施篇1.商朝:事神修德2.周召公:敬德保民3.西周:“礼刑并用”4.夏商周:言谏监察5.齐威王:奖励进谏6.春秋战国:监察制度的萌芽7.管子:《法禁》8.秦朝:御史纠弹、监察制度9.秦汉:官吏的“试守”和上计考绩10.汉代:回避措施11.汉代:明确监察内容,实行多重监察12.汉代:“六条问事”13.汉代:“十金法”14.汉文帝:吃请罢官15.魏晋南北朝:监察和举荐并重,奖励和惩罚相结合16.魏晋南北朝:八议和十恶17.魏晋:“风闻奏事”18.曹魏:“六条察吏”和“都官考课七十二法”19.西晋:《察长吏八条》20.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肃贪措施21.北周:《六条课郡法》22.隋唐:科举制与廉政建设23.隋唐:言谏职官24.《唐律疏议》:防惩结合25.唐代:“四善”和“二十七最”的考课标准26.唐代:《六察法》27.唐代:审慎选拔监察官员28.宋代:设立殿试制度29.宋代官吏:重视考课30.宋代:厚俸养廉31.宋代:选拔监察官员的标准与职务回避措施32.元代:一省制33.《大明律》与《大诰》:重典治世34.明代:都察院与六科35.明代的官吏考绩制度:考满与考察并行36.明清:实行内阁制37.清代:“养廉银”制度38.太平天国:“圣库”倡廉事迹篇1.周公旦:殚精竭虑2.孙叔敖:清廉遗嘱告子孙3.扁鹊:不妥协、不屈服的神医4.季文子:节俭无私5.郑子产:“古之遗爱”6.乐喜:以不贪为宝7.荀息:谏言去奢从俭8.公孙仪:拒收甲鱼9.刘宠:一钱太守10.萧相国:为民请愿11.朱邑:不以私事为念12.黄霸:外宽内明13.傅昭:廉静自守14.胡质、胡威:父清子廉留美名15.诸葛亮:鞠躬尽瘁16.杨震:洁身拒贿17.羊续:悬鱼拒贿18.吴隐之:敢饮“贪泉”……惩戒篇格言篇对联篇后记

章节摘录

  曹操尚法而不苛政,《孙子兵法注》记载他“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拔乱之政,以刑为先”,十分重视法治,强调立法治国、赏罚分明和整肃吏治。他颁布许多法令,如《置屯田令》、《褒赏令》、《明罚令》等,不仅惩办了贪官,而且稳定了社会秩序。曹操不但重视制定法令,而且他自己也身先士卒,遵守法纪,成为典范。  《三国志》记载他:“法令设而不犯,反而必诛。”《三国志·曹瞒传》说,他有一次行军时曾传令官兵不得践踏麦田,然而不巧他的马受惊踏入麦中,曹操就以割发惩罚自己来保障军令如山。他还在幕府中设立校事、刺奸等新的监察官员,令他们行使监察权,以做到通达情况、杜绝世族官吏无所约束、骄奢淫逸等行为。  同时,曹操廉洁俭朴、唯才是举和任用廉吏。他不但自己生活俭约,就连他身边的宫女仆侍,也都衣不锦绣。  曹操生活的时代,英雄辈出,诸葛亮曾经说:“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数不胜数。”他一生曾四次发出求贤令,求贤若渴之心可见一斑。曹操也深知用贤人的重要性,《三国志》记载他:“将贤则国安也,为国失贤则亡。”他打破东汉以来以名节、门第取人的陈规,强调任人唯贤,同时他也擅用廉直官吏。他任用的毛玠等典型官吏,不仅自身是“清正人士”,能“以俭率人”,而且经他们雅荐的人,也“清贞守道”。可见,曹操识人善任,不愧为开创一代的杰出政治家。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能够在三国鼎立之中雄霸北方,实现了如《三国志-魏志》中所说的“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这与他的立法治国、赏罚分明和整肃吏治的廉政思想是分不开的。


编辑推荐

  变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变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集粹 PDF格式下载



写的比较认真的一本书,推荐


不错很好满意!!!!!!


喜欢当当买书,因为比书店里要实惠很多


好书啊,很有研究,认真看过。


值得为官者读。


还不多,值得读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