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出土文献与文子公案

张丰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张丰乾  

页数:

30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重点考察了竹简《文子》与传世本《文子》的关系,以及两本《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和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及主题思想。通过缜密考证和深入分析认为,竹简《文子》中的绝大多数内容与《淮南子》没有对应关系,而传世本《文子》则大量抄袭了《淮南子》;对竹简《文子》中的“道”、“德”、“四经”、“五兵”、“圣智”、“执一无为”、“教化”等范畴和观念在思想史的脉络中作了深入的阐释;提出竹简《文子》是汉初“新道家”的作品,属于道家中重视道德教化的“文老学派”。

作者简介

张丰乾,男,1973年生于甘肃古浪。1995年获兰州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学位。2006~2007年度到哈佛燕京做访问学者。2002年7月起任教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并兼任香港道教学院教授。曾任中国道教学院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与哲学思想及道教历史。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文子公案的由来与研究的现状 一 竹简《文子》发现之前 二 竹简《文子》发现之后第二章 竹简《文子》与传世本《文子》的关系 一 竹简《文子》释文句读的几个订正 二 《文子》竹简本与传世本的不同 三 《文子》竹简本和传世本的关系第三章 《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 一 几个最基本的事实 二 《淮南子》与《文子》的“优劣” 三 《淮南子》与《文子》的“避讳”问题 四 传世本《文子》对《淮南子》的抄袭和窜改 五 传世本《文子》中的“老子曰”问题 六 关于《文子》被引用的问题 七 《淮南子》之存真与传世本《文子》之作伪 八 《淮南子》对古本《文子》可能的称引第四章 竹简《文子》的主体思想 一 道、德 二 四经 三 执一无为 四 圣智 五 教化 六 五兵第五章 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 一 从思想脉络看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 二 “朝请”与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 三 “诸侯”与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 四 竹简《文子》的“避讳”与传世本《文子》的早晚 五 “韩非读过《文子》”与竹简《文子》的关系 六 “朝请”与竹简《文子》的补充论证 七 从“一人”与“兆民”看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第六章 竹简《文子》与秦—汉初的社会文化 一 秦—汉初的社会思潮与竹简《文子》 二 秦—汉初的文化政策 三 道家思想的广泛传播第七章 竹简《文子》的思想特色与学派归属 一 文老学派与黄老、庄老的区别和联系 二 中山故地的思想文化积累第八章 “文子”与“平王”的可能所指 一 古书流传的复杂性 二 “文子”其人的虚实 三 文子与田文的特殊关系 四 关于“平王” 五 平王与文子可能的身份结语附录一 八角廊竹简《文子》释文附录二 文子学案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出土文献与文子公案 PDF格式下载



一段历时很长的公案。


你们太不仔细了,买了四本,可是这本里面都破了,还很脏,书叶上黑了都,里面还有的没印刷好,咳,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失望。买了这么多次都,为什么不一直都认真的挑选呢?请下次认真点吧,毕竟我也算老顾客了,老在这里买书。


未为详读,不做评。


围绕《文子》的争论已经延续很久,希望作者通过出土文献的考察把这问题解释清楚。


对文子及其相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附录的文子释文也可备一说。


《文子》研究一直是鲜有问津,期待拜读……


内容还行,开本小了。有点像博士论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