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博士看中医

荆志伟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荆志伟  

页数:

21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和中华文化共生息、共盛衰。但时值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逐渐减弱。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也渐行渐消,打着深刻文化烙印的中医学也受到强烈:中击。在本书中,刘理想博士回顾了传统文化的百年历程,剖析了中医“边缘化”、”失语”的深层内涵。呼吁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多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养分。更提出了“复兴中医文化”的时代呼声。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中医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中医与科学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中医的哲学问题   二、走出科学观的误区   三、科学与人文交融的中医科学   四、结语  第二节 重视传统文化,培植中医发展土壤   一、传统文化的百年历程   二、近代对中医的批判及中医科学主义   三、重视传统做好中医继承 第二章 中医基础研究  第一节 证候研究的现代反思   一、证候概念的理解   二、“辨证”之辨   三、“论治”之论   四、证候规范研究之再理解   五、对证候实质研究的理解  第二节 证候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反思   一、证候研究中动物模型的特点   二、证候研究中动物模型的新趋势、新技术   三、证候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展望   四、结语  第三节 中医复兴话脉诊   一、令人堪忧的脉诊现状   二、脉诊临证举隅   三、与时俱进的“脉学”  第四节 不该被冷落的灸法   一、灸法的历史沿革   二、灸法为什么被冷落?   三、灸法的复兴之路第二篇 临床篇  第一章 临床热点聚焦  第一节 病证结合冠心病研究聚焦与思考   一、基础研究聚焦   二、临床研究聚焦   三、冠心病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第二节 理论创新与临床发展——从中风病研究谈起   一、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机遇   二、中风病研究回顾   三、中风病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四、结语  第三节 中医肝病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中西医肝病之异同   二、中医肝病的历代研究概况   三、中医肝病的现代研究述评   四、中医肝病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五、结语  第四节 重审针灸“治神”   一、什么是“神”?   二、“神”的物质基础   三、脑与“神”的关系   四、“神”与气血的关系   五、“治神”在针灸治病中的重要性   六、如何“治神”?   七、结语 第二章 临床研究方法探索  第一节 中医临床研究的特点与现状   一、中医临床研究的特点   二、中医临床研究的现状   三、结语  第二节 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与现代中医临床研究   一、临床流行病学与DME   二、循证医学   三、正确认识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   四、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为中医带来了什么?   五、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开展中医临床研究   六、展望第三篇 方药篇  第一章 中药研究  第一节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探析   一、现代中药制剂的发展方向   二、中药药性理论与中药遣方用药   三、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思路   四、中药制剂有效物质研究与药性理论   五、结语 第二节 中药饮片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药饮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中药饮片问题的对策   三、结语  第三节 中药研究的新视野:中药基因组学   一、中药作用靶点与机制探索   二、中药有效部位的确定   三、中药材鉴定   四、道地药材鉴别   五、中药新药筛选   六、展望  第四节 代谢物组学:中药药理研究新思路   一、代谢物组学的特点和研究方向   二、代谢物组学研究技术平台   三、代谢物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四、代谢物组学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应用展望  第五节 中药整合的热力学观   一、中药多组分整合作用概述   二、正视现代中药研究   三、生物热力学技术与中药整合作用   四、结语 第二章 方剂研究  第一节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一、方剂配伍理论的概述   二、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现状   三、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思考   四、结语  第二节 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探要   一、中药方剂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中药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考   三、结语  第三节 从中药研究到方剂研究   一、中医药现代化是时代的必然   二、方剂配伍的人文思想   三、复杂的中药配伍关系   四、存在问题及展望第四篇 发展篇  第一章 中医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中医继承与发展观念的思考   一、逻辑思维方式及其原理   二、逻辑思维中创新的涵义   三、西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四、比类取象思维原理   五、比类取象思维中创新的涵义   六、中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七、结语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世纪回首   一、什么是中西医结合   二、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与现状   三、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思考   四、结语  第三节 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发展   一、西医学的优势与不足   二、中医学的比较优势   三、展望 第二章 中医教育  第一节 古代中医教育的启示   一、师承与学校教育一古代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   二、严格择徒(生)——成才之基   三、名师垂教——成才之径   四、合理考核——成才之要   五、结语  第二节 读经典与中医人才培养   一、由一名实习医师的疑问引起的反思   二、中医经典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欲登中医殿堂,须藉经典   四、欲探经典奥义,学当求径   五、结语  第三节 中医经典课程设置之构想   一、经典著作课程学时渐减的现状   二、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启示   三、《黄帝内经》的教学尤当加强   四、建议与期望  第四节 中医教育模式的探索   一、师承式教育与院校式教育的概念   二、西方院校式教育模式的产生机制   三、中国传统师承式教育模式的产生机制   四、中医教育模式的误区   五、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院校式教育模式   六、结语结语 以人为本走向未来的中医 一、中医人才的摇篮——中医院校 二、临床人才的加油站——中医医院 三、“高层次”中医人的回归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博士看中医 PDF格式下载



对于中医,从五四以来有几个阶段一直讨论地很热烈。说讨论,是客气话,五四时很多人对中医的态度,是恨不得赶尽杀绝,其中包括很多有名望的人,如鲁迅、陈独秀等。不能简单地说,反中医者仅仅从反传统文化(如儒家礼教)方面反中医,确切地看,中医确实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确实有不少那么不令人信服的地方。鲁迅在一篇文章里描述中医如何为腹胀如鼓的父亲看病:蛐蛐一对,一定要一个窠里原配的,外加鼓皮汤。所谓鼓皮,就是捶破的鼓皮,想必取意于破鼓皮的“破”,破才能立。鲁迅调侃到,蛐蛐不是原配,就失去了做药的资格,破鼓皮治腹胀,这哪跟哪啊。所以,父亲最终在中医的折磨下死去。如此中医,怎取信于人?民国时代,对中医的态度总体上说是大加挞伐的。
建国后,政府对中医有一定的支持,毛主席提出要中西结合。但实际上,毛本人说,对于中医,他是不相信的。这可能跟毛在战争时代多依靠西医治病有关。
改革开放后,及至现时,对中医存废的讨论又成为热门话题。一方面,国家采取很多措施扶持中医,社会公众对中医也充满期待和热情,如近年来兴起来的养生热,包括养生书籍的热销,养生节目的热播;另一方面,中医表面风光繁荣的背后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给批评中医者以口实。客观地说,正如将近百年前的五四时期,批评者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所以,这就让很多人感到疑惑:中医到底该不该相信。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从中医专业的角度叙写中医,褒贬皆有,比较客观公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