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医旨绪余

孙一奎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孙一奎  

页数:

144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学说纷呈,流派林立,要想真正理饵、弄懂、掌握和运用她,博览、熟读历代经典医籍,深入钻研,精思敏悟是必经之路。古往今来,凡是名医大家,无不是在熟读精研古籍名著,继承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厚积薄发、由博返约而成为一代宗师的。  故此,老一辈中医药专家都在各种场合呼吁“要加强经典学习”;“经典是基础,传承是关键”。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也非常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就明确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确立为中医药领域的优先主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提出了“读经典,做临床”的口号。我们推出这套《中医经典文库》,也正是为了给广大中医学子阅读中医经典提供一套系统、精良、权威,经得起时代检验的范本,以倡导研读中医经典之风气,引领中医学子读经典、用经典,为提高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打牢根基。  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点:①书目权威:丛书书目先由全国中医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一流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筛选,然后经专家顾问委员会审核、确定,均为中医各学科学术性强、实用价值高,并被历代医家推崇的代表性著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②版本精善:在现存版本中精选其中的最善者作为底本,让读者读到最好的版本;③校勘严谨:聘请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功底、熟谙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的专家、学者精勘细校,最大限度地还原古籍的真实面貌,确保点校的高质量。

内容概要

《医旨绪余》是明代医家孙一奎所撰的一部医论集。全书分上、下两卷。立论宗《内》、《难》,而参《易》(宋明理学),主要以脏腑、气血、经络、腧穴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对命门、相火的阐述,尤为详尽,首创“命门动气论”,又倡“不执方论”,并对《韩氏医通》的绪论、药性裁成,李东垣的药类法象,王好古的五脏苦欲补泻等诸家学说,作出了较为公正的评述。本医论集,值得一读。

书籍目录

卷上 太极图抄引 太极图 太极图说附:《中和集》太极图说 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 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 命门图说 右肾水火辩 七节之傍中有小心 《难经正义》三焦评附:东垣三焦论 问诊三焦包络 脉义 问十二支土多十二经火多之义 问手心主 手足经配合脏腑之义 问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义 问心包络何以不得为脏 问右肾何以不得与十二经之数 问五行土无定体 问十二经脏腑命名之义 原呼吸 论诊法 证候推移指法 宗气营气卫气说 痢与滞下辩 噎膈翻胃辩 四时脉说 问伤寒桂枝汤用桂枝说 气郁胁痛论 论痰为津液脾湿所生 咳嗽 哮 喘 论汗不可纯作血看 论五郁 论呕血 论咳血 论齿衄 颤振 相火篇附:丹溪相火篇议 泄泻辩 防暑论 痿论 ……卷下

章节摘录

  卷上  太极图抄引  生生子曰: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所谓一体者,太极之理在焉。故朱子日,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统体一太极;在万物,万物各具一太极。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夫五行异质,四时异气,皆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静异时,皆不能离乎太极。人在大气中,亦万物中一物耳,故亦具此太极之理也。惟具此太极之理,则日用动静之间,皆当致夫中和,而不可须臾离也。医之为教,正示人节宣天地之气,而使之无过不及。攻是业者,不能寻绎太极之妙,岂知本之学哉!故具太极图抄于首简。  山阳度氏曰:上之一圈者,太极本然之妙也。及其动静既分;阴阳既形,而其所谓卜之一圈者,常在乎其中,盖本然之妙,未始相离也。至于阴阳变合而生五行,水火木金土各具一圈者,所谓分而言之,—物一太极也。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复会于一圈者,所谓合而言之,五行一太也。然其指五行之合托,总水火木金而不及土者,盖土行四气,举是四者以该之。两仪生四象之义也。其下一圈,为乾男坤女者,所谓男女一太极也。以见太极之妙,流行于天地之间者,无乎不在,而无物不然也。  《中和集》曰:上之一圈者,释日圆觉,道日金丹,儒日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医旨绪余 PDF格式下载



阐发经旨,启迪后学


名医孙一奎的书


好书,值得好好读,学习中医的一本很好的辅助用书。


传世中医名著,值得我们去学习


不多说了,怎么个好法买了看,就知道了。


经典书籍,中医要传承下去。


虽是小书,很有内容


大家经典,令人受益


中医临床参考书,我是为写一篇文章参考而买的。命门学说一派代表人物,故对其命门、相火方面阐述内容可重点阅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