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的著作权问题
2008-10
知识产权出版社
秦珂
446
2005~2006年中国图书馆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制定的过程,使我知道了河南省图书馆界有一位长期从事著作权法研究的秦珂先生。记得当时需要组织若干研究论文,我通过网络检索发现了秦珂,尔后又通过邮件联系他撰文参与讨论,秦珂欣然应允并很快完成了任务。后来我发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颁布以后,秦珂的研究仍在继续,发表了若干研究和解读该《条例》的文章。2005年10月,秦珂先生撰写的《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导论》一书正式出版,这是他此前有关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成果,后来又获悉该书荣获“2005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时隔三年,我又看到秦珂先生撰写的《期刊的著作权问题》问世。研究期刊著作权问题的成果并不少见,但以一部书的容量专门研究期刊著作权问题,却并不多见,它说明了秦珂先生在这一研究方向上的持续积累、不断拓展与日渐深化。还听说,这本书是秦珂先生献给他供职的新乡学院成立一周年的礼物,也是他对自己从事文献管理工作二十年的纪念。学者以学报国、以言铭志的情怀令我感叹。
期刊著作权是著作权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领域。本书对下列问题进行了介绍、分析和研究。 第1章:期刊的创作过程及其独创性;国际法、部分国家法和我国法律对期刊的作品类型的界定;期刊局部著作权与整体著作权的特点和关系;期刊整体著作权的取得及其限制;期刊社享有的著作权项与期刊中特殊作品的权利归属。 第2章:“一稿多投”的概念、类型、成因、争论、利弊;“一稿多投”的法律性质;对“一稿多投”的防范和处理措施。 第3章:作品的概念与作品的独创性;作品独创性的判断;合理使用和作品创作;作品独创性、合理使用同抄袭、剽窃的关系;抄袭、剽窃的概念、原因与主要表现;抄袭、剽窃的鉴别方法及法律责任。 第4章:参考文献的由来和发展;参考文献的概念与主要功能及其不同观点;转引、漏引、虚引、自引等行为和著作权保护的联系;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的表现;电子文献作为参考引文的障碍和对策;参考文献的质量控制。 第5章:期刊社使用和授权使用著作权的模式,包括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默示许可、谈判授权、要约授权、交叉许可、著作权代理、开放浏览权、开放存取许可、免费许可、定制授权、综合交易授权、国家采购、著作权集体管理等。 第6章:数字著作权的产生及国际、国内立法概述;期刊原文传递的发展和著作权制约;模拟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文献传递权利(部分国家与我国法律的规定);数字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文献传递权利及其构成(部分国家法律规定,部分国家的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实践,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对公共文化机构文献传递权利的争论;解决公共文化机构远程传递期刊原文的几种策略;自建期刊数据库、外包开发期刊数据库的著作权问题;期刊数据库本身的著作权法保护与特殊权利保护及其他法律保护;电子期刊长期存取中的著作权问题;国际上解决电子期刊长期存取著作权问题的有关研究计划;期刊长期存取和出版物呈缴;期刊呈缴和著作权保护的关系;部分国家对电子出版物呈缴的立法;电子出版物呈缴立法中的利益平衡;我国出版物呈缴制度的沿革与数字技术条件下的创新;期刊网站内容、网页、超链接的著作权问题。 第7章:开放存取的背景和著作权理念;开放存取期刊的概念辨析和资源类型;期刊著作权政策调整的动因与开放存取期刊著作权管理特点;“创作共用授权条款”和“简体中文版知识共享协议”的使用;知识仓储的类型、功能;电子预印本、后印本与自存档的著作权问题;自存档电子印本的著作权政策;发展开放存取期刊的若干对策。 第8章:对期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或者是容易引发争议的著作权问题进行阐释。 本书适合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期刊编辑出版部门、科研管理机构、远程教育机构等从业者、期刊数据库制造商、数据库服务商、期刊著作权问题研究者和立法者、科研人员与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者(比如主管图书馆、档案馆、期刊、图书编辑出版、科研工作的大学校长)使用。
秦珂,1963年8月生于河南省焦作市,祖籍重庆市忠县。本科学历,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现任平原大学图书馆馆长。1988年从事图书馆工作以来,发表论文250篇,出版学术著作12部。1997年后致力于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学习和探讨,已发表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及相关领域论文80篇,独著出版有《图书馆文献信息技术与法律》(个人论文集第一部)、主编出版有《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版权和隐私权保护研究》等著作。曾在199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服务》(批准号:98BTQ001)、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馆藏评价与绩效分析》(批准号:04BTQ00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研究》(批准号:2001 FZH004)、2005年度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电子期刊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批准号:0513023800)等项目中承担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研究任务。主持完成河南省教育厅200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研究》(批准号:067—ZX—870)、200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特等奖”调研项目《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版权管理机制研究》(批准号:SKL—2004—505)等项目。多次应邀在高等院校图书馆、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国家特大型企业图书馆、有关学术会议以及政府部门主办的活动中做关于数字图书馆版权的专题学术报告。
序1 持续积累 不断拓展 日渐深化序2 权利纷争利益平衡推动出版序3 数年跋涉深入研究指导实践前言 努力学习 勤于思考 加强创新第1章 期刊的著作权特性 1.1 期刊的创作及其作品类型 1.2 期刊的局部著作权 1.3 期刊的整体著作权 1.4 期刊著作权的获得 1.5 期刊社享有的著作权项分析 1.6 期刊中特殊作品的权利归属第2章 “一稿多投”的著作权问题分析 2.1 “一稿多投”的概念 2.2 “一稿多投”的成因 2.3 关于“一稿多投”的争论 2.4 “一稿多投”的利弊分析 2.5 “一稿多投”的法律性质 2.6 “一稿多投”的防范与处理第3章 抄袭、剽窃之判断与法律责任 3.1 作品和作品的独创性 3.2 合理使用及其判断标准 3.3 抄袭、剽窃的原因与判断 3.4 抄袭、剽窃的法律责任第4章 参考文献与著作权保护 4.1 参考文献的由来与发展 4.2 参考文献的概念辨析 4.3 参考文献的主要功能 4.4 参考引用动机和参考引用行为 4.5 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的主要表现 4.6 电子文献的参考引用问题 4.7 参考文献的质量控制第5章 期刊社使用和授权使用著作权的模式 5.1 合理使用模式 5.2 法定许可模式 5.3 强制许可模式 5.4 默示许可模式 5.5 谈判授权模式 5.6 要约授权模式 5.7 交叉许可模式 5.8 著作权代理模式 5.9 开放浏览权模式 5.10 开放存取模式 5.11 免费许可模式 5.12 定制授权模式 5.13 综合交易授权平台模式 5.14 国家采购模式 5.15 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第6章 电子期刊开发利用中的著作权问题 6.1 数字著作权及其立法 6.2 电子期刊原文传递与著作权保护 6.3 期刊数据库的著作权问题 6.4 电子期刊长期存取和呈缴中的著作权问题 6.5 期刊网站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第7章 基于开放存取的期刊著作权政策 7.1 开放存取的背景与著作权理念 7.2 开放存取期刊的概念 7.3 开放存取期刊的主要类型 7.4 开放存取期刊与商品化期刊著作权管理的特点比较 7.5 开放存取期刊著作权的管理模式 7.6 期刊与开放存取自存档著作权政策的协调 7.7 关于开放存取期刊著作权问题的思考第8章 期刊工作中的若干著作权问题释解 8.1 稿费的计算方法 8.2 期刊社丢失作者原稿的法律责任 8.3 图书汇编期刊文章的著作权问题 8.4 期刊社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条件和程序 8.5 作者投稿后要求更改署名的操作办法 8.6 著作权标记的现实意义及使用方法 8.7 期刊主编、策划编辑、编辑委员会的著作权地位
有学者指出,长期以来期刊著作权问题一直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甚至存在“期刊没有著作权”的荒诞论调。①其原因,一方面是法律、法规对期刊著作权问题的规定不仅不明确、不详细,而且存在弱化期刊著作权或者容易引发争议的条款;另一方面是在实践中过于强调对期刊中作品的著作权人利益的维护,有意、无意地打压期刊社的权益;第三还在于人们对期刊著作权的特性认识不清,对期刊著作权保护的规律不能科学把握与正确运用,对保护期刊著作权问题重视不够。不可否认,期刊这种作品建立在期刊中相互独立的作者创作的作品基础之上,期刊著作权同样以作者著作权为存在的前提,但是期刊作品不等同于独立的作者作品,期刊著作权也不是其所登载作品的局部的作者著作权的拼凑j组合。无论是期刊著作权的产生,还是期刊著作权的归属、行使、管理、保护都有其特殊性。1.1 期刊的创作及其作品类型讨论期刊著作权的前提是明确期刊是否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及其作品性质,也就是期刊是否具备独创性和建立在这种独创性特点基础之上的作品类型。研究该问题的意义不仅仅于此,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纠正人们头脑中对期刊著作权的偏颇认识。
《期刊的著作权问题》适合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期刊编辑出版部门、科研管理机构、远程教育机构等从业者、期刊数据库制造商、数据库服务商、期刊著作权问题研究者和立法者、科研人员与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者(比如主管图书馆、档案馆、期刊、图书编辑出版、科研工作的大学校长)使用。
终于到手了哦,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