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说文解字

许慎 中国书店
出版时间:

1998-10  

出版社:

中国书店  

作者:

许慎  

页数:

55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说文解字》亦简称《说文》,东汉许慎撰。《说文》是我国首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说解字义和辨识声读的字典。全书收字正篆九千三百五十三,又重文一正篆异体字一千一百六十三,说解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说文解字》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字义以及考证字源的字典,收录了秦汉时期通行的篆文、古文、籀文等不同的字体,收字范围之广为我国古代首创。同时,《说文解字》在按部首编排文字的方式、分析文字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也首开先河,为后世文字工具书的编撰提供了先例。《说文解字》因其广博的收录而记载了大量的古代词汇,并保存了许多字词的古义和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因此,这部书既是研究上古时期的文字发展和典籍文献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也是注释古籍、探讨古代文化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也正是由于《说文解字》丰富的内容以及文字释解、分析和部首编排等方面的首创,对我们今天从字形、字义区别上研究和了解汉字的结构及其笔画构造有着直接的帮助,也为我们研究甲骨文、金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说文解字》对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汉字的起源、发展,特别是对会意字、形声字以及用字的假借等内容的认识和了解,都有着最为直接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东汉)许慎 史东梅

书籍目录

示部示祜祉祜神秘祀祖祠祝祈社玉部玉瑜殉瑛球琢理珍玩玟玕珊芋苷荑芸荷芍茹卉芥苟艿茸八部八分氽尚介公必余牛部牛牡特椁牲栓牿牢犀物口部口吻吞咀召咄哉呈右啁哨唁走部走超赳越越趁赹起越赶趟趄赶止部止堹堂峙炬歬屋壁走辵部巡逝述逾返避逐迫迂道彳部彳德往彼徼微待徇御亍足部足跟蹴跨跳趿跋跌蹲跛路跂言部言讯……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本字典,为汉代许慎所著,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由于原书为清朝同治年间的木刻本,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此外,该书存在大量生僻字,多年来无法利用现代印刷技术进行整理,阻碍了传统典籍的传播和研究。据介绍,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说文解字》图书及数据库,可以解决包括大量生僻字在内7万多字的录入、编辑以及全文件查询等问题。


编辑推荐

《说文解字》由中国书店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说文解字 PDF格式下载



人们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然,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许慎的说文解字经典读物


说文解字是一部相当早的汉字字典


这本书应该是《说文解字》的经典版了。竖排的,字比较清晰。推荐~~~


这是我见过的最实惠的说文解字了,字很大很清晰


传承文化,从说文解字开始吧。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这本书,很久,很久之前就听说了,可是,书店见不着。终于在网上看到了。


很经典的书,包装比较普通,但是内容很正,印刷清晰,纸张也不错。性价比很高了
王力曾经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中推荐这本书,考证古文字的根源,必然要追朔到这本书。


如果拿来做课外书读,这一本的确很适合可以挨着顺序看完的人,字很大很清晰,纸张也很好。如果做工具书资料书,这本没有检索


很好,字是古体,然后是竖排,不过中文系的学生就应该看这样的书!很给力,而且快递也很宽,第一次在当当上买东西,灰常开心!


怪不得很多书友评价高,收到书后感觉很不错,字体古朴,印刷清晰,字号也大,影印书里算是很不错的版本了。现在古籍的印刷,真是无奈,难得有按照原版式印刷的,要不就是价格昂贵,一般人接受不了的奢侈品。什么时候能读到真正的按照古人版式印刷的古籍,并且价格也能让一般读书人接受呢?


太赞了。说文最佳版


这本书整体不错,但是作为当代人,每个字是以篆字标示的,然后解释是以楷书。


终于买到了,不过字真小。。看着有些费力


挺好,就是需要很好的古文功底


第三次买了,不错的工具书


书还不错,质量还可以,内容还没来得及细看


没有检索*又没有基本功*可能说不能用*收藏了


书很好,影印的很清楚,就是运输时对书有点磨损


很多的地方看不了,本来买给儿子的,他告诉我难读。


如果一点没有文字学基础的话恐怕很难读得懂 这点大家要注意


完全就是原件的复印本,很对得起它的价钱


繁体竖版,原汁原味。象山的学问直承孔孟,导人学做圣贤,了不起。


影印不错


这本书是影音本,很清晰,想学古字可从此学起来


在同事那看到的,简单喜欢


可能是快递的原因,角落微微有些破损但不影响阅读,快递很给力,赞一个!


太难了,不是我想要那本,只能退货了


发货快,质量有保证,蛮不错的


是完全影印旧书的,因此可能无法完全了解。字的缩影方式让人看了不是很舒服


就是这些字不是很清晰


甲骨文加繁体字,还是给专业人士用吧


帮同学买的,他们说看不下去了,是竖着看的,不习惯


想买一本更为容易读的版本,这里面感觉好多内容不是很全,但将就看着还行。


可以作为手头的工具书,价廉物美


最好配着注解看


这本书总体说来还是不错


但是不利于使用。非古汉语专业的,不建议购买


嗯,还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


书本身也是顶好 我果然看不懂……书皮竟然和学校复印店专用书皮一样……


还是不错的 一分钱一分货 提交晚了 抱歉


朴实无华,很实用,自己留着足够


唯一是缺索引,整体不错


有待慢慢研究,书本身不错,但是压皱了很不爽


页码没有印刷全


还没怎么看 封面倒是不错 挺有特色


好书,对送货速度很不满意


和自己想象的有些差别


印刷一般。。


整体不错,是影印版的,唯一不足是不好查阅,因为没有页码


缺货的商品应该提前通知。


纸质一般,用来初学也算可以。


每个字旁边都没有汉字,而且排列还没有规律,很难看懂。好处就是字比较大


一般读者慎购,难懂,适宜搞文字研究者鉴赏。


功底不够读不懂这本书


文言古字 很难看懂哦


1月22号拍的,到今天2月24号了还没有收到


买前没仔细看,送来一看是原版的,看不成!


这本书是纯复印许慎原文的,很有研究价值


  说文解字版本众多,挑选很久,这本便携最满意。
  最简洁轻便的版本,很适合放包里随身带、字体大小刚刚好,够看清、附检字查阅也很方便。
  
  查几个字就能明白怎么用了,很简单、像现代字典一样好用。
  篆体和象形字,对字义理解和字根寻找、意义、帮助很大。
  
  只是遇到互译互释的字比较麻烦,有需要者要再找一本好的注释参考着看。


  五月风筝2008-10-08 10:01:02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 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全书共有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
  
   对于学习中国文字的起源、书法、以及探研文字的形成变化,这本书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所购买的这本书,价格非常实惠,且基本按照原书影印而成,所以非常原汁原味。美中不足是字过于小,有些小篆显得不够清晰,且竖排印制,看起来比较费神。且纸制不是很好,有些粗糙。但白玉微瑕,这些小问题尚是可以接受的。
  


  不论说文本身的局限性有多少,毕竟是对文字的系统整体研究。个人认为,说文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内容,即对文字整理分类释义的部分,更在于说文解字序中提到的部分,即对汉字来源、造字法的理论梳理。现今通行的简体字,由于破坏了原有的造字逻辑,很多字义已经无法准确还原。看说文还是有帮助的。更不提在解读古籍、分辨真伪方面的作用。而且说文本身体现出汉代的某些哲学思想和政治倾向,也值得注意。


  作工具书查阅,鄙人很想弄一本。从古体字中能够透露出文字的本意,而中国文化的源头正在于此,俗话说,文以载道,文字就是文化的载体。了解中国文化必备的工具书。


  前几年倒弄篆刻时买了一本,相比现在市面上的某些版本,这个是比较正宗的,篆书货真价实,也能大体看出文字的渊源
  研习书法、篆刻的同好这本应列为必备书,对文字感兴趣的同好似乎也该置于手边,随手翻翻,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当闲书看吧,可以看到每个字古代长啥样,还能按底下的切韵拼拼古代他咋读。而且对有些字之间微小到《新华字典》《词源》这种书都无法区分的意义进行说明。比如魑魅魍魉魃魊……或瑾瑜琼瑶……。


  要去读,除了专门的学者,并不是很有必要。
  不过偶尔翻翻,看看中国汉字是怎么个衍生法,还是很有收获的,也很有意思。
  
  学习到的一点是,读古文,带偏旁的可以从另“一半”来理解。不带偏旁的可以自己加上偏旁来理解。


  不能说完全看不懂吧,但基本上是80%的看不懂
  居然对每个字的解释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根本不是看,是蒙~~~
  
  谁能教教我怎么看
  怎么断那个句啊
  


  谁会从头到尾读这本书(研究文字学的自动排除在外)?我是只做普通案头工作的人,迄今为止这书平均一天也用不到一次(当然如果集中看有关文字的书稿时例外),从来也没有起过心思要把这书从头读到尾过:我的长官上学读书时彻读过段注说文,读完近视深了几百度。所以说,这书一定要手边有一本,就像小学生一定手边要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一样以备不时之需,至于要“读”来玩,大可以省省力气了。


  资料中页数写到 328
  ~~~~~~~~~~~~~
  本书实为390页。
  328的正文之后还有62页的检字部分


  經過了校訂,修正了不少錯誤。
  
  尤其方便初學者的是每個字都給出拼音,方便反切不熟的人。
  
  還有索引,筆畫索引,按筆順好找,常用字還有拼音索引。
  
  非官方勘誤:
  
  http://erratapages.wikispaces.com/7806431896
  
  


不够清晰,是否因为您手里的不是初版初印?


因为老爹想要,所以我上个月买了一本。我翻了几页,倒是大概看懂点。
比如说,第“一七七”页左上的“先”字。在篆书下大字体句读为:“前進也,从儿从之,凡先之屬,皆从先。”
在大字体后还有小字体,读法是从右边开始竖着读,其句读为:“臣鉉等曰:之人上是先也。穌前切。” 小字这段可以再仔细解释下:“臣铉等”当然指本书宋代校订者徐铉及其合作者;“之人上是先也”中“之”一般是走的意思,全句即走在别人之前就是先;读者多翻翻书就知道每个字的解释后面都有“切”字,它指的是“发……音”的意思,这里“穌前”即大致表示出古汉语“先”的读音,这个就是古代的汉语拼音吧,呵呵。
其他的字库爱你自己多看看多理解下吧,毕竟不是翻译成白话文的东西,读起来费劲是正常的。努力吧!


谢谢wushuang~~
还是满痛苦的,看这些东西~~~
好痛苦~~


呵呵,不客气!不过买了这本书至少可以了解篆书怎么个写法。偶尔看看倒是有点意思的。


那我有了不懂的地方还是要再请教你的哦~~~
谢谢先


说“请教”是抬举我了,以后相互学习!


再请教~~~
查了"郁"字
解释的文字说的是:
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
后面的意思我大概明白,就是它的发音是"邑有声"
可前面的"右扶风郁夷也"是啥子意思呢?


右扶风——官名,政区名。秦时主爵都尉,掌列侯,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右扶风,取扶助风化之意。治所亦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北,鄠县,咸阳,枸邑以西之地。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东汉移治槐里(今兴平东南)。三国魏改为扶风郡,官名为扶风太守。魏改扶风郡。
与右扶风相对的是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
郁夷也是地名,郁夷属右扶风,在今陕西省宝鸡及陇县一带。


神哪~~~
太佩服了~~~
您是古文老师吧~~~
崇拜中~~~~
所以这个"郁"字,是个地名来着对吧,有没有什么引申的意思呢
谢谢


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


收藏,旧书堆里淘来的,段玉裁注


读古书 当然得先学句读


我看成了《咬文嚼字》了!呵呵!我挺喜欢看《咬文嚼字》的。


嗯,回一下“一部”同志:偶是也挺中意《咬文嚼字》滴,可是因为那个是期刊,偶没有耐心一本本买来看,所以……


……这本东西得通读才能读通吖……前后是有呼应的,并不是简单的字典……基本“小学”的基础就在这本书上了。光查的话实在容易误解和误读……(曾经受过此苦)


“通读才能读通”。不错。


突然觉得我那位搞文字学研究的老师居然没近视眼是多么神奇的事情,他都快把说文解字背下来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