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镔铁

贾薇,蓝皮 编 敦煌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作者:

贾薇,蓝皮 编  

页数:

541  

字数:

4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目录
1、前卫艺术
动荡中的影像和实验: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朱其
长在轻飘的红旗下:漫画一代的崛起——朱其
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后的一代——朱其
当代艺术的“合法化”与“体制化”难题——管郁达
从性别特征看中国二十世纪的绘画艺术——邹跃进
从“体制”到“圈子”: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前卫艺术状态分析——吴鸿
厕所、卡通与反抗的利润——跨文化的艺术现实及其获利方式——杨小彦
不向西方走,向哪里走?——答友人问——李小山
别期望人们都说你好——《与实验艺术家的谈话(外国部分)》序——杨小彦
奥利瓦不是中国艺术的救星——王林
《收租院》评论管见——王林
90年代中国现代雕塑——冷林
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的体制——皮力
《收租院》的复制与后现代主义——岛子
《给我一个面具》:谢德庆:几乎是一个圣人——邱志杰
“后89”艺术中的无聊感和解构意识——“玩世写实主义”与“政治波普”潮流析——栗宪庭
“拿肉麻当有趣”——在西方殖民与中国被殖民文化政策中的蔡国强——王南溟
“天书”五解——贾方舟
青春残酷:1970年代生的青春艺术现象——朱其
前卫艺术家成功秘诀――仿章克标《文坛登龙术》——吴亮
公共图像与艺术——易英
对艺术家说——李小山
读图时代——杨小彦
观念:艺术的误区——邱志杰
观念性介入,当代绘画的新课题——从张晓刚、石冲作品谈起 ——顾丞峰
亨利•摩尔给我们什么启发——李小山
回到原形:重新评估二十年(1985—2004)——朱其
畸形历史文化环境下的病态激情——关于前卫艺术中“伤害”与“自虐”的辩说——冯博一
九十年代的观念艺术和艺术中的观念性——朱其
具体现实主义——刘小东和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 范迪安
卡通了又能怎样?——鲍栋
历史与冲突——许江艺术述评——殷双喜
美术学院培养不出当代艺术家——王南溟
敏感者的心理代偿——朝戈油画语言分析——范迪安
漂亮的和受伤的:九十年代后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朱其
是谁,是什么,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李小山
试论“版本”与“版本”的转换——陈孝信
是我——9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新趋向——冷林
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解读“架上”问题 ——鲁虹
说“反讽”——对一种流行风格的探讨——水天中
态度和图像的实验:1990年代的前卫绘画——朱其
天才出于勤奋,观念来自手工——徐冰的艺术和方法论——高名潞
拓展更新的公众空间——鲁虹
为什么是绘画?为什么是非聚焦?——从一个展览和三个艺术家个案看中国当代绘画的几个新趋势——皮力
我们对奖都太敏感了!──蔡国强和《威尼斯收租院》的版权纠纷——朱其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形态——李小山
现实生存欲求的认同、关注与评判——冯博一
新神话编撰:关于魔法、失乐园和白日梦精神——记刘大鸿的政治象征绘画——朱其
行为艺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境遇——岛子
也谈《父亲》这幅画的评价——邵大箴
也谈中国的视觉革命——皮道坚
野生的价值:前卫艺术的体制化问题——王林
艺术≠政治——刘骁纯
引用≠抄袭——刘骁纯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高岭
中国前卫艺术现状——李小山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美术形态——李小山
重建艺术与社会的联系——鲁虹
重要的不是艺术——栗宪庭
走出平面的装置艺术——九十年代的中国实验艺术——高岭
2、关于展览
“上海双年展”也要成为“寡头政治”吗?——王南溟
把“中国牌”打回老家去——看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王南溟
策展览方法与艺术批评--关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及相关艺术问题——黄笃
“从地下走向国外”的状态应该改变 ——上海双年展的价值——文/刘骁纯
上海美术双年展与中国艺术制度的再批评 ——王南溟
双年展:一个等待戈多式的合法化陷阱——朱其
双年展是二年一次的展览吗?——朱其
一个创作时代的终结——兼论第六届全国美展——高名潞
以“虚拟”的方式切入本质——关于“图像的图像——2003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鲁虹
中国“双(三)年展”运作机制的社会基础及相关问题——王璜生
3、女性艺术
从“她们”中走来……——徐虹
当代艺术环境和女性艺术批评实践——徐虹
女肖像:是文化的主体,还是文化的“宠物”?—— 陶咏白
女性前卫艺术的八个案例——朱其
为了不再“缺席"的历史——陶咏白
自我探寻中的女性话语——九十年代中国女性艺术扫描——贾方舟
走向自觉的女性绘画——陶咏白
4、中国画
城市•水墨•现代性——殷双喜
传统绘画体系与多元发展趋势——邵大箴
大众文化与水墨创作 ——鲁虹
当代中国画之我见——李小山
关于中国画发展的几个前瞻性问题——浅谈当代实验水墨——鲁红、孙振华
后现代水墨的文化特征——贾方舟
清理实验水墨——鲁虹
实验水墨向何处去——孙振华
水墨画作为一个问题——杨小彦
水墨实验20年 ——一个由“出位”而重新“到位”的精神文化之旅——皮道坚
形式主义的困境——关于水墨艺术的对话——鲁红、孙振华
知识分子画家的精神出发点——范迪安
走向观念表达的水墨艺术——鲁虹
5、关于批评的批评
九十年代以来的独立策展和新生代批评家——朱其
批评家之批评——李小山
批评失衡的时代如何批评——陈履生
如何评价当代艺术作品——以徐冰“9•11尘埃”作品为例——王南溟
增强批评的有效性——关于当代艺术批评的断想——鲁虹
中国90年代的实验美术批评——易英

作者简介

夏薇,1966年生于云南盐津,现就职于昆明报社。1989年起开始诗歌创作;1993年开始美术评论创作;1995年12月在云南美术馆举办“贾薇个人油画作品展”;1998年6月与美国艺术家朱利安在云南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艺术作品展;2003年举办《黄昏呀啦嗦》实验诗歌戏剧展演;2004年5月

书籍目录

一 前卫艺术 1. “后89”艺术中的无聊感和解构意识——“玩世写实主义”与“政治波普”潮流析 2. “拿肉麻当有趣”——在西方殖民与中国被殖民文化政策中的蔡国强 3. “天书”五解 4. 《给我一个面具》:谢德庆:几乎是一个圣人 5. 《收租院》的复制与现代主义 6. 《收租院》评论管见 7. 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后的一代 8. 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的体制 9. 90年代中国现代雕像 10. 奥利瓦不是中国艺术的救星 11. 别期望人们都说你好——《与实验艺术家的谈话》(外国部分)序 12. 不向西方走,向哪里走? 13. 厕所、卡通与反抗的利润——跨文化的艺术现实及其获利方式 14. 长在轻飘的红旗下:漫画一代的崛起 15. 从“体制”到“圈子”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前卫艺术状态分析 16. 从性别特征看中国二十世纪的绘画艺术 17. 当代艺术的“合法化”与“体制化”难题 18. 动荡中的影像和实验: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 19. 读图时代 20. 对艺术家说 21. 公共图像与艺术 22. 观念:艺术的误区 23. 观念性介入,当代绘画的新课题——从张晓刚、石冲作品谈起 24. 亨利·摩尔给我们什么启发 25. 九十年代的观念艺术和艺术中的观念性 26. 具体现实主义——刘小东和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 27. 卡通了又能怎样 28. 历史与冲突——许江艺术评述 29. 美术学院培养不出当代艺术家 30. 敏感者的心理代偿——朝戈油画语言分析 31. 前卫艺术家成功秘诀——仿章克标《文坛登龙术》 32. 青春残酷:1970年代生的青春艺术现象 33. 试论“版本”与“版本”的转换 34. 是谁,是什么,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 35. 是我——9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新趋向二 关于展览三 女性艺术四 中国画五 关于批评的批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镔铁 PDF格式下载



中国当代艺术风风火火20年,有很多重大的事件需要纪录,载入史册。对于当代艺术的最有价值的批评同时也在书写着艺术史。这本书的文章选取的客观公正,准确反映了这20年的艺术状况。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