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玉垒浮云

高阳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05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作者:

高阳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玉垒浮云 PDF格式下载



  从事历史小说写作以来,二十余年心血所积,得书若干,计字又若干?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约略而计,出书总在六十部以上;计字则平均日写三千,年得百万,保守估计,至少亦有两千五百万字。所谓“著作等身”,自觉无忝。


   高阳这部《玉垒浮云》是让我觉得最不像小说的小说,以致我在开篇很久之后都觉得兴味阑珊,无法全情投入其中。书名让我费解了很长时间,后来才想起是由杜工部的一首《登楼》中的诗句化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作者选取的是民国前期,大体1925年至1928年间,特别是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与国民革命军的北伐的史实为内容,最后以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遇害、张学良改旗易帜作结,串连起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当时国内的各个主要的军政大事,可谓波谲云诡。书名玉垒浮云的命意亦即在此。
   我历史学的不好,本想借此书从新梳理一遍该段历史发展的脉络,但是当我读毕全该书,非但没有理清反而感到更加混乱。高阳在这本小说里较少对话,绝少议论,更多是以密集的叙事来运笔。密集到使人不辨是在读小说抑或是读史书。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更类似客观陈述的新闻报道。世人皆知高阳先生精于考证,本书中确有众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揭发。真实到不允许你怀疑其真实性。我不知道哪里能看到如此丰富全面的历史陈述,但在书里我看到了比历史课本要详尽一万倍的史实。
   作者在书中仅有前部毕庶澄与富春楼老六的调情之笔与书末皇姑屯事件前后的这两段情节摒弃了密集化的叙事,恢复了小说文体应有的抑扬顿挫与情境描写,使主要的人物形象益加立体,特别是张作霖与张学良父子的刻画,更是饱含深情。张作霖的傲然风骨与张学良的
  沉静睿智跃然纸上。特别是对少帅张学良注射海洛因的点睛之笔,更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具。
   总之,这本小说使我对历史小说的有了一种更新的认识,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当然,这或许对读者而言是一种折磨。
  


张汉卿烂泥扶不上墙,为匪所蒙,误国误民,有何面目见东北父老,乃至全国人民于地下!


高阳的小说,文笔真的大陆无有出其右者,毕竟旧文学底子在那。高阳在人情世故上写的最为精彩,各种登场人物,一望而知。也可以学到很多处世之道。然而高阳不足之处就是牵涉太多,呼应略少。看一遍的话,很多事情靠自己来串,有点困难。书生之论,恐冢中人笑我大言不惭矣!


相关图书